《邓稼先》教案.doc_第1页
《邓稼先》教案.doc_第2页
《邓稼先》教案.doc_第3页
《邓稼先》教案.doc_第4页
《邓稼先》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邓稼先教案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题邓稼先课型问题发现课问题解决课主备教师李甫备课日期复备教师 审核上课时间教材分析邓稼先出自华裔作家杨振宁之手。这篇文章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学生分析学生经过前面的知识积累,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能够感受到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但他们的认识不够全面,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设计理念结合教学的实际和导读单、训练拓展单的设计,让学生以自学为前提,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合作、探究、互助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展示,运用语言。在掌握知识同时又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达到教学目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 作者的感情。 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 真挚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自主、 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感悟邓稼先爱国情感及作者的对邓稼先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学法指导课前:熟读课文,自主学习,画出重点知识,规范完成预习自学内容,把不懂的问题标出来;课堂:小组合作,对不懂的问题小组内探讨、展示、点评;课后:整理学案,改正错题,以课本为主进行系统性复习。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布置预习和预习题。2、学生准备:课前进行结构化预习并完成导学案上课前预习习题部分。结构化预习指导第一步:熟读课文,读五遍,读一遍划出生字、生词及成语,并解决生字的读音,生词与成语的意思。第二步:划重点,即划出课文中重要的句子,包括难以理解的句子,主旨句和关键句。第三步: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包括作者简介、课文写作背景,文章的体裁等。第四步: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整理提炼课文主要内容,并标出自己不会的地方和质疑的内容。第 1 课 时 学 习 过 程 设 计环节时间教师行为设计学生行为设计希望学生达到的目标备注导入新课5上学期我们学习的理想一诗中说“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进入新课学习。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检查反馈101、听取组长的汇报。2、抽查。3、指导解决存在问题。1、各小组长汇报本组完成情况。2、学生纠错。检查学生用导学案课前预习完成情况。速读感悟生成问题20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读课文,归纳、概括。1、熟悉课文,概括邓稼先的为人。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课堂总结5指导各小组整理、归纳,生成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生成有价值的问题。整理本课知识点。整理预习过程中的疑难和疑问,生成问题。总结归纳本课时知识点。第 2 课 时 学 习 过 程 设 计环节时间教师行为设计学生行为设计希望学生达到的目标备注合作探究10指导学生小组就生成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探究生成的问题。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深入讨论,广泛交流,达成共识。展示评价15指导学生展示交流,并作出评价。学生讨论,师归纳。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师生评价。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4.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1、小组代表板书、讲解本组讨论结果。2、认真记好笔记,质疑、评价。训练巩固10巡视、指导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并做出评价。课堂训练,巩固所学知识。1、学生自主完成,疑难习题小组合作完成。2、小组检查、评价。总结反思5教师进行总结。课文小结。学生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板书设计邓稼先1“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背景)2“两弹元勋”:(生平,贡献)贡献3“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人品)4“民族感情?友情?”:(民族自豪感)精神5“我不能走”:(责任心、使命感)6“永恒的骄傲”:(知音,总评)回归复习指导结合高效课堂的学习,利用导学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复习,查缺补漏。教学反思邓稼先一课教学过程分两个板块,通过学生的预习、课堂展示、交流、合作与探讨来完成整个教学,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主要起配合,引导,点拨的作用。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规律,更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该课的教学流程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教学目标来设计,并将三个纬度的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可操作性较强,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诵读课文,品味语言,从中感悟,受到熏陶,进而上升为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鲜明地突出了注重知识,注重过程,同时还十分注重方法的特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精神,这正是当前语文新课改革应大力倡导的一种做法。七年级语文邓稼先导学案年级:八年级 主备课人:李甫 课型:新授课 班级: 姓名: 【温馨提示】学习语文尽量做到看书读文必动笔,点、画、圈、批勤动手,字词陌生不放过,长文段落编序号,专心读文记文意,俗事文情典故理,语言文貌体悟细,修辞逻辑莫忘记。回答问题不看文,凭借记忆来答题。【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3、感受邓稼先在崇高民族理想的追求中所呈现出的人格力量和奉献精神,体会民族文化对人的滋养、孕育作用,激励同学们要树立个人追求的目标,树立民族责任感,培养爱国情感。【学习重点】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难点】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知识链接: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课前预习】一、给粗体字注音。邓稼( )先 元勋( ) 至死不懈( ) 鞠( )躬尽瘁( ) 选聘 ( ) 无垠( ) 殷红( ) 奠( )基 开拓( ) 当之无愧( ) 挚( )友 二、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可歌可泣: 元勋: 鲜为人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之无愧: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截然不同: 马革裹尸: 妇孺皆知:层出不穷: 三、关于作者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_,因与_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获得_ _ _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四、速读课文,使用一句话说说“我眼中的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五、各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各部分大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六、品析吊古战场文,并说说其大意和作用: “浩浩乎!平沙无垠,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七、邓稼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堂探究】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作者为什么写他与邓稼先亲如兄弟的50年友谊和与奥本海默17年的同事经历?4“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5.“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6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7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8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训练部分】1、你认为邓稼先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围绕“爱国、奉献、纯朴忠厚等谈) 2、对邓稼先的照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提示: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神州五号”飞天成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飞天梦圆,面对早已长眠于地下的邓稼先,我们应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的热情)3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4默读第三部分。说说邓稼先性格特点。5默读第四部分。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的理解。【拓展部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我的母亲 老舍当我在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望是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坐了半个月的摊,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以至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桥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下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早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