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作业 (1).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作业 (1).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作业 (1).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作业 (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30分钟)学业达标1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美苏“冷战”逐步升级c多极化格局形成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解析】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暂时的低潮。【答案】a2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 “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解析】根据材料中“1992年9月”与“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等信息,可知由于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随之发生了剧变,人们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观点也发生了变化。【答案】c3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 【导学号:32700155】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c地区冲突主导国际关系d出现多极化的趋势【解析】“内战”“动武”“挑衅”等信息说明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答案】a4.读右图,其中的是指()a中国b美国c日本d俄罗斯【解析】注意图片中所说的话语“都要听咱的”,说明“一超”是指美国,故选b项。【答案】b5由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反映了欧洲各国的合作() 【导学号:32700156】由单一的经济部门扩大到各经济领域由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由区域集团化到经济一体化由追随美国到要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abcd【解析】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某一经济部门的联合,欧共体主要是经济体;而欧洲联盟则是经济政治的联盟。据此可以判断符合题意,故选a项。【答案】a能力提升6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导学号:32700157】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世界格局尚未定型,多极化只是一个必然的趋势,c项符合题意。【答案】c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黄金年代(19501973年),美国的gdp增长显著落后于除英国外的所有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和日本,它们的gdp年均增长率竟分别是美国的1.5倍和2.4倍。至于人均gdp增长率,美国则慢于所有西欧国家和日本,仅相当于西欧国家人均gdp年增长率的63%。高峰20世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演变材料二我们正在经历着世界近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移。第一次转移是15世纪前后西方世界的崛起,由此推动了科学和技术、商业和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革命。第二次转移是发生在19世纪末的美国崛起,其迅速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第三次就是正在发生着的世界的崛起,即“后美国时代”。在产业、金融、社会、文化等其他方面,世界力量的分配正在发生着转移,正在偏离美国的统治地位。这不是一个美国衰落的世界,而是一个其他国家崛起的世界,一个由许多地方和许多人定义的世界。美国著名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1)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2)材料二中说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经济多极化推动了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政治关系变化推动了多极化,社会主义阵营分裂(中苏关系恶化);国家利益冲突,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性的发展都反对单边力量控制世界,使相互尊重合作发展成为国际共识,“第三世界”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兴起。(2)同意。理由: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出现“一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