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2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学案.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2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学案.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2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学案.doc_第3页
岳麓版必修2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学案.doc_第4页
岳麓版必修2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学习目标精准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了解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表现和影响。2认识洋务企业的创办及作用。3了解民族工业兴起的条件和表现。一、经济结构的变化1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一直占统治地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构成社会经济稳固的基础。这种经济结构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其特点是耕织结合。2鸦片战争后的变化(1)原因:外国商品经济的冲击。(2)表现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买办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特别提示】鸦片战争后,洋纱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1兴起: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内部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发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2概况(1)1861年,曾国藩(18111872)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2)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官办军用企业。(3)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开始创办民用工业。(4)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3评价(1)由于兴办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2)它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洋务运动的特点(1)从目的上看,是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应对外患,维护封建统治。(2)从内容上看,只片面学习西方生产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3)从结局上看,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1出现(1)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2)原因: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3)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2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战争后。(2)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的热潮,涌现出张謇、荣宗敬等实业家。中国人掀起收回利权运动,引发振兴实业的高潮。3特点(1)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如棉纺织业。(2)步履维艰,发展艰难。原因:列强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和特权进行压制。清政府高额征税、敲诈勒索。结果: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本国官府才能发展。【明析概念】实业救国实业救国是以发展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一种经济思想。主要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风行于20世纪初。这一思想表达了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的美好愿望,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易错提醒】中国近代企业与近代资本主义企业(1)在中国大地上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开设的工厂,其次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再次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1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一直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结构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其特点是耕织结合。2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3为了挽救清朝统治危机,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这对抵抗外来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4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下,民间出现了一批民族工业;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热潮兴起。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过程中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和束缚。要点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史料探究史料一: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有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问题1:依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学生试答:提示: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史料二: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问题2:依据上述史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学生试答:提示: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消失;对新生产方式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史论升华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及原因1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1)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变化的原因(1)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外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2)中国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3)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出现的第一批近代民族企业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4)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要点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及成因 史料探究史料一:中国资本家组织了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日本大阪造的机器,包括蒸汽机和锅炉已于1887年运到宁波。自厂房完工以来,该厂便全年日夜开工并聘请了几个日本工程师和技师还想要从事纺纱。该厂已自英国买了一座强有力的新发动机及锅炉。问题1:史料一中的“公司”使用的设备和机器都是外国制造,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试答:提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设备、技术等方面依赖于外国。史料二: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以及日本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以上材料摘自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问题2:据史料二,分析该公司濒于停业的原因。学生试答:提示:规模小,资金少,经营管理落后,以及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导致企业濒于停业。史论升华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征(1)从企业的产生看,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而是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基本上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织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轻重比例明显不合理。(3)从工业的地区分布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大城市,西部内陆地区基本没有,说明地区分布极不平衡。(4)从企业产生发展的全过程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身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总之,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阅读与思考思考中、日两国出口生丝状况出现变化的原因。提示:日本生丝出口增长速度快,挤占了中国在美国的市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从中国方面来讲,观念陈旧,技术设备落后,加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官僚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从日本方面来讲,明治政府致力于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鼓励妇女去工厂学习操作,并从资金上对工厂予以帮助,同时注意产品的质量检测,从而使日本生丝的产量和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解析与探究请就以上不同观点展开讨论。提示: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应该全面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国门被打开,西方近代文明传入中国,中国也是以鸦片战争为近代史的开端的,但是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目的是掠夺更多的财富,它们给中国带来的近代文明是以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牺牲为代价的。西方列强为了把中国变为它们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战争后,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我测评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作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近代企业开始出现。2洋务派的“官办”企业有何历史作用?提示:洋务派的“官办”企业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大类,它们的创立既体现了当时统治阶级内部一批有识之士对客观局势的认识,也在实践中起到了分洋商之利、促进民族工业产生的作用。虽然它未真正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并推动了其发展。3总结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步履维艰的原因?提示:列强利用它们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政府征收高昂厘金、各级官吏敲诈勒索等因素增加了企业产品的成本,使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民族工业在发展过程中,还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知识点一经济结构的变化1(2018内蒙古赤峰高三一模)下表为晚清中央政府不同时期财政收入的估算统计占比(%)表,此表可以说明19世纪中后期()1851年前19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初土地税和贡粮303233盐税5或61313旧关税414新关税02235厘金01514其他收入154a.中国开始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清政府的关税主权已经完全丧失c外国商品对中国市场的冲击日益加深d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解析:从材料中新关税和厘金的迅速增长可知,外国商品不断涌入,日益冲击了中国市场,c项正确;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英协定关税,使关税自主权受到破坏,但并不是完全丧失,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c知识点二洋务运动和官办企业2(2018黑龙江试验中学高一期中)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3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 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一现象说明,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兴办()a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c激化了中国同外国列强的矛盾d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解析:从材料“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 300万两白银”“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可知,洋务企业民用工业的开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洋务运动最终并未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最后失败;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小农经济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答案:b知识点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3(2018四川成都外国语学院高一期中)1878年,李鸿章主持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机器设备均从美国引进,聘请美国技术人员担任总工程师,“期渐收回利源”,并规定“十年以内不准另行设局”这一举措客观上()a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困难b抵制了欧美列强经济侵略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推动政府放宽了实业限制解析:从材料“李鸿章主持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机器设备均从美国引进,聘请美国技术人员担任总工程师,期渐收回利源”,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引入了先进技术和先进技术人员,使中国有了自己的近代化工业,客观上诱导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洋务派的民用企业只能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困难,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欧美列强经济侵略,a、b两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清政府放宽了实业限制是在甲午战后,故d项排除。答案:c41850年代末,少数中国商人已涉足外资航运企业。由于华商行船不单要缴纳捐税,亦须支付厘金,他们索性“与外人各图所求,互为结盟”,因此轮船悬挂洋旗之现象相当普遍。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洋商不用缴纳关税b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主权c近代商人地位低下d近代企业发展已初现依附性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近代洋商虽享有特权,但还是要缴纳一定关税的,a项错误;材料中中国商人“与外人各图所求,互为结盟”是为了减少向政府缴纳税款,损害的是经济利益,不是主权,b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表明中国商人为了减少政府盘剥,在外国注册企业,悬挂洋旗,依附于外商,这表明近代企业发展已初现依附性,d项正确。答案:d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挟其大量余资,与新式机械在通商口岸渲染了些资本主义的色彩。欧战爆发后,列强无暇东顾,因此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乘机抬头,使中国渲染了很浓的资本主义色彩。于是农村中的劳动力,初则剩余的劳动力都涌到了城市里去了,继则农村中的青年劳动力,即生产中的中坚分子羡慕着都市的繁荣,投身工业的比较能够多得些工资,也都向都市乱涌,向资本家出卖其劳动力,终则以农村衰落,而建筑于农村上的工业,日形没落因此,从农村涌到都市的劳动者,都成了可怜的失业之群。所以农村劳动力胡乱的涌进都市,一方面,使农村中失去生产的中坚分子青年劳动力,而另一方面产生了大批的失业之群,这当然是人口变动的变态。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探究材料二: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材料三: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农村人口迁移对经济方面的影响。(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导致材料三中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消极影响:使农业劳动力减少,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工业的发展。积极影响:客观上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城市化进程,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自然经济的解体。(2)说明:外国商品在中国滞销,没有打开中国市场。原因:自然经济的抵制。(3)原因: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影响:中国经济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促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8黑龙江试验中学高一期中)鸦片战争后,地处长江口岸的南通上海地区,面对洋纱涌入,手工棉纺织业由依赖土纺棉纱转而采用大量廉价的机制棉纱。这一现象()a推动洋务运动兴起 b抵制外来经济侵略c促使传统经济解体 d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解析:“手工棉纺织业由依赖土纺棉纱转而采用大量廉价的机制棉纱”说明传统的手工纺织逐渐衰败,小农经济走向解体,c正确;洋务运动兴起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a错误;材料中的现象正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表现,b错误;该措施不会加速原始积累,d错误。答案:c2(2018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期中)19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输出的茶占世界总输出量的50%以上,而到1920年只占了6.2%,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与此同时,西方却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和工业品。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沦为了世界市场的附庸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c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d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和工业品,说明中国沦为了世界市场的附庸,即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故a项正确;1920年清政府早已被推翻,故b项错误;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的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故c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且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与西方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和工业品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a3(2018安徽屯溪一中高一期中)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的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人口远远少于中国的洪都拉斯人均消费量却是中国的1 246倍。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通商口岸少英国货物匮乏b英国棉纺织品质量欠佳c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d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解析:注意题干“1853年”,这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虽然外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大量涌进中国,但由于受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外国商品一直销路不畅,c正确;通商口岸英国货物不是匮乏,a错误;英国棉纺织品质量较好,b错误;此时中国不再是闭关锁国,d错误。答案:c4上海轮船招商局筹建时,商人入股并不踊跃,清政府拨款20万串钱以“示信于众商”。此后,招商局还获得了清政府的大量缓付利息的借款,以及减免部分税费的优待。这反映出()a洋务运动由求强向求富的过渡b清朝官员贪腐阻滞工商业发展c洋务运动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d政府与民间资本激烈争夺利税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材料中清政府鼓励私人入股经营轮船招商局,并对轮船招商局给予优惠政策,这表明洋务运动由求强向求富转变,a项正确;材料没有官员贪腐的体现,b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a5(2018江苏卷)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解析:从材料中的“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可知,洋务企业过度依赖西方技术,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企业管理的不合理之处,a项错误;洋务企业并不是外资企业,c项错误;材料信息说明个别洋匠属于外行,并不是所有洋匠都是外行,d项错误。答案:b6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兴起的条件有()政府的鼓励提倡外资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实业救国思潮推动a bc d解析:注意本题中的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政府并未鼓励资本主义企业,实业救国思潮也是在甲午战争后出现的,错误;在外资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正确,c项符合题意。答案:c7下面是1872191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投资厂矿情况统计图。该图信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民族资本竞争力明显增强b清政府对工商业放松了限制c重工业的发展受到政府的重视d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民族企业有了较大发展,这与清政府放松对工商业的限制有关,b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民族资本的发展,没有与其他企业的比较,不能得出竞争力增强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的发展,且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是在19121919年间,与图表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b8(2018江西赣州十四县高一联考)19世纪60年代,在从镇压太平天国的湘军、淮军集团到洋务集团的权力演变过程中,以总理衙门成立为代表,清廷呈现出权力外移的趋势,最终形成了整合各种新势力和新制度的洋务体制,与王朝旧体制并存。这种二元化体制()a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起步b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c抑制了半殖民地化的发展趋势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洋务运动并未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a错误;军阀割据是20世纪2030年代,b错误;清政府的残局并没有遏制住晚清半殖民地化趋势,c错误;洋务运动的出现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d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8分)9(18分)(2018安徽屯溪一中高一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钱穆中国经济史材料二: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