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漫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楹联漫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楹联漫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楹联漫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余中文化溯源课堂之 楹联漫谈 (语文张佑华)教学目标:1、掌握楹联相关韵律措词知识。2、品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3、激发学生创作楹联的热情。重点预设:引领学生掌握楹联基本创作要求。教学方法:探讨研修过程预设: 一、导入设计泱泱中华,文化厚重。若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璨的明珠。那么,楹联则是静静地散发幽香的碧草,总在不经意间让你或细细品咂,或扼腕吟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楹联草原。二、背景研讨问题设置:对联(楹联)形成、流传的原因?讨论后归纳展示:形成原因:(1)汉字是表意文字,一子一音,除少量联绵词外,一子一义,方正整齐,声调分明,便于组成两两相对、整齐优美的句子。如果是拼音文字,就难以做到了。(2)我国古代就以“阴”“阳”来概括对宇宙万物的认识,这一认识通过语言表达为相反相对的意思,因而在诗经易经庄子等文化古籍中就有不少对句。后来,对句在汉赋、骈文及唐代格律诗中大量使用,要求渐趋严格。对联就是从律诗中的对偶句中发展而成的。流传原因:对联作为春联出现在门上是在公元959年的除夕,后蜀主孟昶曾亲自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挂在寝门的两边,称为“题桃符”,距今已有一千多年。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上。后至明代,经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贴春联方成为我国民间的一大习俗。这一习俗还流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并由华侨带到欧洲、美洲及大洋洲。三、对联种类 位置区分:春联、楹联、堂联。 用途区分:寿联、婚联、挽联、题画联、交谊联、名胜联。四、名联展示湖南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杭州岳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林则徐总督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集句联:物华天宝,人杰低灵。三、小组研修(通过阅读提供之楹联,寻觅楹联的基本要素)讨论后归纳:(1)、对联的字数不限。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的昆明大观楼长联180字;湖北黄鹤楼长联350字;四川江津临江城楼联有1612字。(2)、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能完全对称。这样匀称、平衡,给人以美感。(3)、上下联的语句结构相同、词性相同。(4)、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要求平仄相对。(5)、对联的修辞技巧与诗文中的对偶句修辞相似。四、创新提炼 利用相关知识,创作自勉联。 (展示)五、课堂总结亲爱的孩子们,文化的承传我们责无旁贷。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她对我们的长期熏染,那种幽香已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每到一个地方,若你感受于厚重的历史,感动,喟叹,或木然伫立,或满脑章句,或一见皆白。中国文化的真实脚步在这山重水复、莽苍深远的大地之上,谁的脚印?看,那里是孔子,那里是屈原,那里是陶潜,那里是嵇康,那里是李白,那里是东坡,那里是板桥,那里是,那里是,到处都是,而这里,这里却有我们的脚步和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