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5.1415 近现代生活的变迁 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历史:5.1415 近现代生活的变迁 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历史:5.1415 近现代生活的变迁 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历史:5.1415 近现代生活的变迁 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历史:5.1415 近现代生活的变迁 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 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14 15课 清代男女服饰 衣 清末 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 三十年代上海女性 西装革履 民国时期的一家人 50年代的时尚 列宁装 60年代的流行 绿军装 70年代末的时尚 碎花衣裳 流行时装 广州最老的西餐馆 太平馆 西式餐馆 食 北京四合院俯视图 住 传统民居 上海百老汇 花园洋房 马林医院 1892 现鼓楼医院 扬子饭店 1912 现下关公安分局 和记洋行 15 现南京肉联厂 民国交通银行 现新街口工行 民国时英国驻华大使馆 现双门楼宾馆 建于光绪年间的下关火车站 传统出行工具 行 新式交通工具 有轨电车 磁悬浮列车 豪华的a380客机 社会习俗 清末民初的传统婚礼 传统社交礼仪 清末中外官员握手致意 婚姻法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 男尊女卑 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 实行男女婚姻自由 一夫一妻 男女权利平等 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禁止重婚 纳妾 禁止童养媳 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 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三条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 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妇女在投票选举 断发易服 西式食品 花园洋房 社交礼仪 1 物质生活的变化 2 社会风俗的变化 婚丧嫁娶 废止缠足 出行工具 始于留美幼童 有钱人的时尚 水 电 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 戊戌变法时期的不缠足会 一 变化的表现 尤其是大城市 通商口岸 一 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生活 二 变化的原因 1 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 2 历届政府政策的影响 3 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4 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 生活方式 习俗朝进步文明的方向发展 这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相适应 但广大农村仍旧以传统的生活方式 风俗习惯为主 三 变迁的趋势 二 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1 新中国成立后 1949 1978 1 变化的原因 a新中国成立 人民当家作主 生产积极性提高 生活积极向上 b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 2 变化的表现 a物质生活方面 p62 c社会风气方面 p64 涤荡封建糟粕 b风俗习惯方面 p64 2 变化的表现 吃 1987年菜篮子工程 穿 五彩缤纷 住 1995年安居工程 物质生活 社会风俗 休闲生活 节假日延长 休闲方式多样化 2 改革开放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变化的原因 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 是社会进步程度的体现 中国社会结构在近现代处于急剧的变革之中 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 巨大的变化 在不断的向更文明 更进步的方向变化 发展 小结 及时训练 1 引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 西方列强的侵略 自然经济的解体 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识之士的推动 西方文化的影响a b c d 2 辛亥革命时期 有人做诗曰 大半旗装改汉装 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 说到莲钩六寸长 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有 易服 断发 废止缠足 剪辫a b c d a d 3 先生 同志 这些称呼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普遍采用是在 a 鸦片战争b 洋务运动时期c 戊戌变法时期d 辛亥革命后4 我国在城镇启动 安居工程 的时间和目的是 a 1995年 让职工买到合适的商品房b 1996年 让中低收入的职工买到成本价住房c 1995年 让中低收入的职工买到成本价住房d 1996年 让所有职工的住宅档次全面提高 d c 5 从旧式婚礼与新式文明婚照两幅图片可以看出 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表现在 服饰的变化 发式的变化 礼仪的变化 是否缠足的变化a b c d a 6 为提高饮食水平 我国政府发动的是 a 菜篮子工程b 安居工程c 希望工程d 南水北调工程7 下列现象属于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有 穿西装 剪辫子 吃西餐 住洋房a b c d d a 8 从晚清的长袍马褂至西装革履 从六七十年代 祖国江山一片蓝 到今天的五彩缤纷 服装的变化反映了 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思想观念的转变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a b c d a 9 申报 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 梳一东洋头 披件西洋衣 穿双西式履 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a b c d b 10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a 唐胥铁路b 京汉铁路c 京张铁路d 淞沪铁路11 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形成于a 戊戌变法中b 辛亥革命前夕c 一战 期间d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a b 12 轮船 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传入中国 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b 促进了人口流动 信息交流c 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d 减缓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13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史实前后搭配不一致的是 a 第一个电报机房 上海b 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台湾c 第一个电话局 南京d 第一个无线电台 天津 d d 14 如果你想和澳大利亚的朋友进行沟通 你会选择最快捷 最省钱的方式是 a 发传真b 打电话c 发短信d 上网聊天15 近代以来 中国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加快了生活的节奏 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a b c d d a 16 阅读下了关于近代中国铁路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 刘铭传为请修筑铁路 李鸿章立足中外 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 但更多的人 群相哗骇 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 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法以乱天下 而且宣言 铁路 行之外夷则可 行之中国则不可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 贷款修筑的铁路占40 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公里 占总比率的14 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 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铁路在畅通经济 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 知识的传播 意味着建立 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 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 自给自足的惰性 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 概括中国近代在铁路兴建之初遇到了什么情况 依据材料二 指出甲午战后到1911年前中国铁路的修建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据材料三 归纳近代铁路的修建对推动近代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 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传播了知识 信息 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发展 冲击了传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