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 人教四年制.doc_第1页
说明文阅读 人教四年制.doc_第2页
说明文阅读 人教四年制.doc_第3页
说明文阅读 人教四年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阅读一. 本周教学内容:说明文阅读二. 重点难点分析:(一)知识要点:1. 说明文文体 说明文文体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特点、功能等,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2. 说明文的分类 从说明内容上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3.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阅读说明文要注意抓好说明对象的特征。4. 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也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安排顺序,这种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的文章。(2)空间顺序说明其事物的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用空间的转换顺序介绍。往往是按照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由左到右等顺序依次介绍。(3)逻辑顺序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和功能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学习说明顺序要注意相关的语言因素,时间顺序要注意表明时间的词语,空间顺序要注意表明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要注意表明词语。5. 说明方法 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阐述事理,必须用一些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等。对于这些说明方法,要判断准确,要弄清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作用,对它们的作用要结合具体的语句正确地分析。6.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有的说明文讲究语言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生动。语言的准确和简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和严密,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2)要注意运用好表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3)语言要简明、浅显、易懂,要言简意赅,明白晓畅,不要拖沓,含糊。(二)阅读分析说明文的一些方法1. 如何分析说明对象的类别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说明对象有的可以从文章标题看出。2. 如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阅读说明文,要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进行比较阅读,弄清说明事物的特征。3. 如何判断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一般的,说明事物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等实体事物多用空间顺序,而事理说明文多用逻辑顺序。4. 要注意文章中提示性的词语 时间顺序,应注意表时间的词语;空间顺序应注意表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应注意表因果关系,先后发展关系等的词语。 5. 要注意文中起关键作用或不可忽略的辅助作用的词语注意表程度的“很”、“最”、“仅”、“只”,表时间的“已经”、“又”等一些表修饰限制的副词,注意结合文章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鲜明的特点。【模拟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一) 竹非草、非木,在现代植物学中,属禾本科,竹亚科。 因为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早在晋朝时我国便有专门记叙竹的竹谱。这部书,现已公认为也是世界最早的植物谱录学专著。 我国有毛竹、苦竹、四方竹、箬竹及麻竹、孝顺竹六属共有250余种。 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竹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有密切的关系,a 除了用竹纤维编成的“竹布”现已少见外,食、住、行各方方面均少不了。b说起竹,过去的运输工人用的都是竹杠,他们用血汗换来的银元、铜元放在片刻也不离手的竹杠中,把头、恶霸来了,只要敲一下竹杠,便知道一天收入多少,这是现已通行全世界的“敲竹杠”谚语的由来。c印度也产竹,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讲了个很有趣的神话。有个僧侣贵族,听说释迦佛身长一丈六,他不信,便做了支长一丈的竹杖,要实地量一下。不料,等他挨近佛身时用那权作尺的竹杖量时。佛身总比杖长一丈六。这时他才知道“佛法无边”,将竹杖丢下走了。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我国家谚有种竹要“留三去四”以及“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之说。“去四”,即四年以上的竹如不除去,会影响竹林的发展;三年以下则太小,不宜取用。所谓“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是这一宝贵经验的形象化说明,值得我们珍视。1.“敲竹杠”这个词现在一般是指 ,所表达的感情色彩是 。2.“听说释迦佛身长一丈六”,句中加点词“听说”和后面的 一词相照应。3.“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句中的“从此”指代的是 。4. 第一自然段的语句排列不够正确,请重新调整。正确的顺序应是:(只要写序号) ( )( )( )( )5.“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形象地说明种竹的一条宝贵经验是:(也用两个单句表达) 6. 引文第一自然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在段中的作用是说明 。7. 本文在表达方式上除了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外,还运用了 表达方式,其用意是 。8. 文中转述了玄奘法师讲的神话故事,这是为了证实( )。A. 佛法无边B. 释迦佛身一丈六C. 印度也产竹D. 释迦佛身长远远不止一丈六(二)颐和园颐和园文物组 当你走进颐和园,举目望去,昆明湖碧波荡漾,佛香阁辉煌宏大,洁白的十七孔桥飞架在南湖和东堤之间,无数楼台亭阁隐现在苍翠茂密的树林中真是一派秀丽的园林景色。它是北京最大的公园。 颐和园原是清王朝的皇家花园,最早建于1750年,当时叫清漪园。后来它被外国侵略者烧毁了。1888年,又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改名叫颐和园。 颐和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面积4350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劳动人民的血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 昆明湖是封建皇帝强迫成千上万劳动人民,把原来的一个小湖挖大的,挖出来的土一筐一筐地堆到万寿山的东面,使万寿山向东延伸了许多。 万寿山下,昆明湖畔散布有3000多间建筑,有几十座不同形式的亭子,和30多座不同风格的桥。高达38米的佛香阁,建筑在30多米高的基座上,基座全是用巨大的石头砌成的。当时,没有起重机,没有牵引车,全都靠劳动人民用双手搬运上去,在山坡上建成了这座雄伟的建筑。 著名的长廊,有728米长,由排云门向两面展开,中间有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并向南接到两段短廊,伸到昆明湖岸。整个长廊,把万寿山前山分散的建筑群,连成一个整体。 全部用铜铸造的宝云阁(铜亭子),是用20.7万公斤的铜铸成的,完全模仿木头结构。铸成以后,为了表面光亮,单是锉下来的铜屑就有2500斤。这座建筑合缝很严,经过了200多年,一点也没走样。 颐和园内的一个个建筑,表现了劳动人民无比的创造力,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修建起来的颐和园,在解放前,一直为少数反动统治者霸占着,成为他们吃喝玩乐和进行反动活动的场所。在颐和园内,有很多宣扬“仁”、“德”的牌匾、条幅,还有以“仁”,“德”命名的建筑物,什么“仁寿殿”啦,“德兴殿”啦。但是反动派统治者对劳动人民最缺“德”,从来都不“仁”。就是在那些用“仁”“德”命名的宫殿里,他们炮制了一道道加紧压榨和剥削人民的法令,策划了血腥镇压农民起义的阴谋。也是在这些宫殿里,他们干了许多投降卖国的勾当。 反动统治者为了自己享乐,不顾人民的死活,榨取民财来建造颐和园。他们把当时建海军的军费和所谓救济河南灾民的“郑州捐”,也拿去修颐和园。在万恶的旧社会,劳动人民整年挨饿受冻,而他们在颐和园却过着花天酒地的可耻生活。拿当时掌握皇权的慈禧来说,她每天普通农民吃20多年,慈禧过60岁生日,从国库里拨出540多万两白银,供她花费。还命令南京、苏州、杭州三个地方的织造衙门专门为皇家织造10万匹彩绸,将这些彩绸连接起来,有233公里长,几乎可以从北京到天津拉一个来回。 封建帝王可以在颐和园里胡作非为,而劳动人民到颐和园走一走,望一望都不行。当时北京城里有一个贫苦居民,名叫王通。一天,他因被债主打了一顿,无处伸冤,满腔悲愤地走出西直门,不知不觉地走进了颐和园禁地,被管园的狗腿子抓了起来。狗腿子用两副夹棍严刑拷打他,诬蔑他是盗贼,把他押解到黑龙江给贵族当终身奴隶。这些事实,都充分揭露了反动统治者宣扬“德”、“仁义”、“忠恕”,都是骗人的。 解放后,劳动人民成了颐和园的主人。颐和园又焕发出新的光彩,它不但是广大工农兵和青少年游览休息的场所,同时也成了进行阶级教育的课堂。1. 给下列加点字注意。荡漾( ) 东堤( ) 浸透( ) 铜屑( )炮制( ) 衙门( ) 禁地( ) 诬蔑( )2. 颐和园的空间特征是什么? 3. 作者在介绍万寿山时,把长廊单列,有何目的? 4. 作者在说明颐和园建筑群中,突出说明了哪两个部分?有何作用? 5. 课文第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6. 用浪线画出第段的中心句。7. 说明第段中采用的说明方法。 8. 文中第段画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9.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试题答案】(一)1. 敲诈勒索;贬义 2. 不信 3. 那个僧侣贵族丈量佛身丢下竹杖走了以后4. 5. 四年以上的竹子要除去,三年以下的竹子要保留6. 举例子、列数据;竹的种类繁多7. 记叙;通俗地说明竹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8. C(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