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抽象行政行为修改版.pdf_第1页
第三章_抽象行政行为修改版.pdf_第2页
第三章_抽象行政行为修改版.pdf_第3页
第三章_抽象行政行为修改版.pdf_第4页
第三章_抽象行政行为修改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抽象行政行为第三章抽象行政行为 复习提要 本章阐述抽象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在司法考试中的考查的角度有二 一是行政立法方面 主要考查行政法规 和行政规章的制定程序以及与 立法法 相结合考查立法监督问题 关于 立法法 2015 年 3 月 15 日 第十二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 关于修改的决定 可以预见的是 2015 年司考本部分命题将侧重于新 立 法法 的相关修改内容 二是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考查对抽象行政行为的附带审查 在本章的学习中 考生朋友 应当着重学习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以及 立法法 中关于立法权限 制定程序 批准与 备案以及适用监督等内容 本章的难点是国务院的授权立法 行政法规的解释 行政规章的备案以及立法冲突的解决 本章在前十三年司考中 考查了 16 题 共 23 分 2 要点概览 1 国务院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就法律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授权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 5 年 期限 届满的 6 个月前 向授权机关报告 并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关法律的意见 需要继续授权的 可以提出 相关意见 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 2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报请立项部门报请立项 3 由国务院法制机构拟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报国务院审批 4 立法计划中的法律项目应当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相衔接立法计划中的法律项目应当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相衔接 1 国务院组织起草组织起草 部门和法制办起草 重要的行政管理法律 行政法规草案由法制办起草 部门和法制办起草 重要的行政管理法律 行政法规草案由法制办起草 2 由起草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送审 3 起草过程中应当以听证会 座谈会 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起草过程中应当以听证会 座谈会 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4 行政法规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 征求意见 但是经国务院决定不公布的除外 行政法规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 征求意见 但是经国务院决定不公布的除外 5 民主立法 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 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 组织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民主立法 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 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 组织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 意见 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 论证会 听证会等多种形式意见 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 论证会 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1 起草单位将草案及其说明 各方面对草案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 其他资料报送法制办审查 草案及其说明 各方面对草案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 其他资料报送法制办审查 2 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向国务院提出审查报告和草案修改稿 审查报告应当对草案主要问题作出说明 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向国务院提出审查报告和草案修改稿 审查报告应当对草案主要问题作出说明 3 国务院法制机构负责审查 缓办或退回缓办或退回的情形 不具备制定条件 有关部门对主要制度存争议 起 草部门未与之协商 送审稿未按要求签署 报送材料不符合要求 4 法制办向国务院提出审查报告和草案修改稿 审查报告应当对草案主要问题作出说明 法制办向国务院提出审查报告和草案修改稿 审查报告应当对草案主要问题作出说明 国务院法制机构修改后形成草案与说明 由其主要负责人建议提请审议 修改意见不一致报国务院决定 对调整范围单一 各方面意见一致或法律的配套法规可以传批传批 1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法制机构或起草部门做说明 或由国务院审批 2 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施行 有关国防建设的行政法规 可以由国务院总理 中央军委主席共同签署有关国防建设的行政法规 可以由国务院总理 中央军委主席共同签署 国务院 中央军委令公布国务院 中央军委令公布 1 在国务院公报和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 标准文本为国务院公报文本 2 公布后 30 日后施行 涉及国家安全 外汇汇率 货币政策确定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法规施行 的 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 公布后 30 日内由国务院办公厅办公厅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1 抽象性 属条文本身条文本身问题的 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政府可要求解释 由国务院法制机构拟订解释草 案报国务院同意后 由国务院或其授权的有关部门公布国务院或其授权的有关部门公布 2 具体性 属具体应用具体应用问题的 国务院各部门与省级政府的法制机构 法制机构可请求解释 由国务院法制机构国务院法制机构 解释答复 涉及重大问题的由其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同意后答复 立项立项 起草起草 审查审查 决定决定 公布公布 解释解释 3 部委行署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直属机构 被授权的直属事业单位 省级政府 设区的市政府 设区的市政府 284 个 自治州政府 个 自治州政府 无上位法依据 不得减损私权利增加其 无上位法依据 不得减损私权利增加其 义务 不得增加自己权力减少法定职责 义务 不得增加自己权力减少法定职责 前项规定同样适用于地方政府规章 前项规定同样适用于地方政府规章 市级政府规章仅限于城乡城乡建设 环环保 历史文化文化 方面事项 管理迫切需要但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件 不成熟的 可先制定规章 两年后先制定规章 两年后需要继续实施的 应当提请本级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 国务院部门的内设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向该部门提请立 项 所属工作部门或者下级政府向该省 自治区 直辖市或者较 大的市政府报请立项 由国务院部门组织起草 可确定由国务院部门的一个 或者几个内设机构或其他机构起草 或确定由国务院 部门的法制机构起草或组织起草 由省级 较大市政府组织起草 可确定由政府的一个部门或 者几个部门起草 也可确定由其法制机构起草或组织起草 1 由法制机构负责统一审查 2 修改后的规章草案和说明由法制机构负责人签署 提出提请本部门或者本级政府有 关会议审议的建议 3 对于规章送审稿直接涉及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切身利益 存在重大意见分歧 可以举行听证 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 部门规章签署公布后 及时在国务院公报或者部门公 报和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 报纸上刊载 在国务院公报或者部门公报上刊登的规 章文本为标准文本 地方政府规章签署公布后 及时在本级人民政府公报和中国 政府法制信息网以及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 载 地方人民政府公报上刊登的规章文本为标准文本 公布后 30 日内由国务院部门的法制机构法制机构报请国务院 备案 1 省的规章 公布后 30 日内由省政府法制机构法制机构报请国务院 和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2 设区市的规章 公布后 30 日内由政府的法制机构法制机构报请国 务院 本级人大常委会 省级人大常委会 省级政府备案 主体主体 立项立项 起草起草 审查审查 决定决定 签署签署 公布公布 备案备案 权限权限 部门规章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4 第一节行政法规第一节行政法规 一 立法权限 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权限分为以下三种 1 为了实施法律而制定配套行政法规 例国务院为了实施 1999 年的 行政复议法 而于 2007 年制定了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2 为了履行宪法赋予的行政管理职能而制定行政法规 例为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国务院制定了于 2008 年 5 月 1 日生效的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3 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例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 国务院制定了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该条例经 1993 年 4 月 24 日国务院第二次常 务会议通过发布 自 1993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2006 年 1 月 1 日 公务员法 生效施行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同时 废止 关于全国人大或者常委会对国务院的授权 新 立法法 作出如下规定 1 授权的范围 有授权有保留 有授权有保留 本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权限的事项如果尚未制定法律的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作出决定 授权国务 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先制定行政法规 但是 有关犯罪和刑罚 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和处罚 司法制度等 犯罪和刑罚 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和处罚 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2 授权的期限 5 年和 6 个月 5 年和 6 个月 授权的期限不得超过 5 年 但是授权决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期限届满 或续或转 期限届满 或续或转 国务院应当在授权期限届满的 6 个月以前 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授权决定实施的情况 并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关法律的意见 需要继续授权的 国务院可以提出相关意见 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 授 权立法事项 经过实践检验 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及时制定法律 法律制定 后 相应立法事项的授权终止 3 转授权禁止转授权禁止 被授权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授权决定行使被授予的权力 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被授予的权力转授给 其他机关 职权立法 VS 经授权的立法 1 范围不同 职权立法范围限定在国务院职权之内 经授权的立法涉及到本来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 范围 但是经授权的立法只能在授权范围内制定行政法规 也并非所有的法律保留事项均可制定为行政法规 如犯罪 与刑罚 公民政治权利剥夺 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以及司法制度都属于法律绝对保留 同时 国务院不得 将其获得的授权再转授给其他机关 根据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应及时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2 形式不同 即名称不同 法律配套行政法规和实施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为 条例 或 规定 而经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的名称为 暂行条例 或 暂行规定 经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的名称为 暂行条例 或 暂行规定 3 效力不同 如果依职权制定的行政法规与法律发生冲突 则当然无效 应当适用法律 如果经授权制定的行政 法规与法律发生冲突 则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原因在于 国务院经过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相当于准法律 其立法权本来就属于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 所以 准法律与法律发生冲突 应当由授权机关裁决适用应当由授权机关裁决适用 二 制定程序 一 立项 1 国务院有关部门有权报请立项 2 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法制办汇总各部门立项申请后 负责拟订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报国务院审批 3 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中的法律项目应当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相衔接 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中的法律项目应当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相衔接 二 起草 1 主体 1 一般的行政法规 起草组织者 国务院国务院 起草者 由一个或几个国务院部门承担具体起草工作 5 2 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 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组织起草 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 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组织起草 2 民主立法 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 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 组织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听 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 论证会 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 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 组织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听 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 论证会 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3 开门立法 行政法规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 征求意见 但是经国务院决定不公布的除外 行政法规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 征求意见 但是经国务院决定不公布的除外 4 送审稿的报送 1 报送材料 行政法规起草工作完成后 起草单位应当将草案及其说明 各方面对草案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和 其他有关资料送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审查 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向国务院提出审查报告和草案修改稿 审查报告应当 对草案主要问题作出说明 行政法规起草工作完成后 起草单位应当将草案及其说明 各方面对草案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和 其他有关资料送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审查 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向国务院提出审查报告和草案修改稿 审查报告应当 对草案主要问题作出说明 2 送审稿签署 向国务院报送的法规送审稿 应当由起草部门负责人签署 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 应当由其负 责人共同签署 5 工作协调 涉及其他部门职责或者与其他部门关系紧密的规定 起草部门应与有关部门协商一致 协商不成的 应于上报送审稿时说明情况和理由 三 审查 1 审查主体 国务院法制办 2 协调意见 国务院各部门对送审稿有不同意见的 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协调 协调不成的 报国务院决定 3 缓办和退回 制定行政法规基本条件不成熟 有关部门对送审稿规定的主要制度存在较大争议 起草部门未与 有关部门协商 或没有一并报送行政法规送审稿的说明和有关材料的 4 形成草案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对行政法规送审稿进行修改 形成行政法规草案和对草案的说明 5 提请审议或审批 1 审议 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法制办主要负责人提出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建议 2 审批 对调整范围单一 各方面意见一致或者依据法律制定的配套行政法规草案 可以采取传批方式 由国 务院法制办直接提请国务院审批 而不需要召开常务会议 四 决定与公布 1 决定 1 决定程序 行政法规的决定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2 决定方式 方式有二 即审议和审批 其中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 审议时由国务院法制办或起草部门作说 明 2 公布 1 签署 国务院法制办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 形成草案修改稿 报请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施行 有关国防 建设的行政法规 可以由国务院总理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共同签署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令公布 国务院法制办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 形成草案修改稿 报请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施行 有关国防 建设的行政法规 可以由国务院总理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共同签署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令公布 2 标准文本 行政法规签署公布后 及时在国务院公报和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 刊载 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行政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 行政法规签署公布后 及时在国务院公报和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 刊载 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行政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 3 施行日期 1 一般情形 行政法规应当自公布之日起 30 日后施行 2 特殊情形 涉及国家安全 外汇汇率 货币政策国家安全 外汇汇率 货币政策的确定以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行政法规施行的 可以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五 备案 行政法规在公布后 30 日内 由国务院办公厅办公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六 解释 1 国务院解释 1 适用情形 行政法规条文本身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者作出补充补充规定的 由国务院解释 2 申请者 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政府各部门和省级政府可以向国务院国务院提出行政法规的解释要求 3 解释与公布 国务院法制办研究拟定行政法规解释草案 报国务院同意后 由国务院公布或者由国务院授权 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 国务院授权 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 4 效力 该解释与行政法规本身具有同等效力 2 国务院法制办解释 6 1 适用情形 属于行政工作中具体应用具体应用行政法规的问题 2 申请者 国务院部门法制办部门法制办或者省级政府法制办省级政府法制办请求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法制办解释行政法规 3 解释与公布 国务院法制办可以研究答复 涉及重大问题的 由国务院法制办提出意见 报国务院同意后答 复 4 效力 适用于行政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问题 七 监督 1 监督主体 1 国务院 中央军委 最高院 最高检和省级人大常委会认为行政法规同宪法 法律相抵触的 有权向全国人 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 不是改变 同宪法 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2 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 企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同宪法 法律相抵触的 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 会书面提出审查的建议 2 监督程序 1 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 认为行政法规同宪法 法律相抵触的 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2 也可以由法律委员会与有关专门委员会召开联合审查会议 要求制定机关到会说明情况 再向制定机关提出 书面审查意见 3 制定机关应当在 2 个月内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 并向法律委员会和有关专门委员会反馈 4 制定机关不予修改的 法律委员会或有关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委员长会议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和予以撤销的议案 第二节行政规章第二节行政规章 一 制定主体 1 部门规章的制定主体 国务院的部委行署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以及被授权的直属事业单位 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 规 决定 命令 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 制定规章 2 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主体 省 自治区 直辖市和设区的市 自治州的人民政府 可以根据法律 行政法规和 本省 自治区 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 制定规章 省 自治区 直辖市和设区的市 自治州的人民政府 可以根据法律 行政法规和 本省 自治区 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 制定规章 二 制定权限 一 部门规章 1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决定 命令的事项 2 没有上位法依据 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不得增加本部门 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没有上位法依据 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不得增加本部门 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二 地方政府规章 1 地方政府可以为执行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而制定规章 也可以制定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 行政管理事项的行政规章 2 设区的市 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 环境保护 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 项 已经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 涉及上述事项范围以外的 继续有效 设区的市 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 环境保护 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 项 已经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 涉及上述事项范围以外的 继续有效 3 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 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 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规章实施满 2 年需 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 应当提请本级人大或者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 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 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规章实施满 2 年需 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 应当提请本级人大或者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4 没有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的依据 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 义务的规范 没有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的依据 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 义务的规范 二 制定程序 一 立项 1 部门规章 国务院部门有立项决定权 部门内设机构或者其他下属机构提出立项报告 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 门职权范围的事项 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章 一个部门单独制定的规章无 效 7 2 地方政府规章 省级和较大的市级政府有立项决定权 省级和较大的市级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或者下级政府可以 报请立项 二 起草 1 主体 1 组织者 部门规章 国务院部门 地方政府规章 地方政府 2 起草者 部门可以确定规章由其一个或者几个内设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具体负责起草工作 也可以确定由其 法制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 地方政府可以确定规章由其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具体负责起草工作 也可以确定由 其法制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 起草规章可以邀请有关专家 组织参加 也可以委托有关专家 组织起草 2 征求意见 1 形式 书面征求意见 座谈会 论证会 听证会等 2 社会公布 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应当向社会公布 直接涉及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 有关机关 组织或者公民对其有重大意见分歧 起草单位也可以举行听证会 3 协调意见 涉及其他部门的职责或者与其他部门关系紧密的 起草单位应当充分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 4 报送 起草单位应当将规章送审稿及其说明 对规章送审稿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和其他有关材料按规定报送 审查 有关材料主要包括汇总的意见 听证会笔录 调研报告 国内外有关立法资料等 三 审查 1 主体 法制办 2 审查中的征求意见 发送征求 实地听取 会议听取或者社会公布与听证 其中 社会公布和听证的条件为 1 规章送审稿直接涉及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 2 或者有关机关 组织或者公民对其有重大意见分歧 3 或者起草单位在起草过程中未向社会公布 也未举行听证会的 经过本部门批准 法制办 可以 向社会公布 也可以 举行听证会 3 提请审议 1 法制办负责对规章送审稿进行修改 形成规章草案和对草案的说明 2 规章草案和说明由法 制办主要负责人签署 提出提请本部门 政府有关会议审议的建议 四 决定 1 主体 部门规章由部门的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决定 地方政府规章由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 2 审议规章草案时 由法制办或起草单位作说明 五 公布 1 签署 地方政府规章由省长 自治区主席 市长或者自治州州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地方政府规章由省长 自治区主席 市长或者自治州州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2 标准文本 1 部门规章签署公布后 及时在国务院公报或者部门公报和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 上刊载 2 地方政府规章签署公布后 及时在本级人民政府公报和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以及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行的 报纸上刊载 3 在国务院公报或者部门公报和地方人民政府公报上刊登的规章文本为标准文本 1 部门规章签署公布后 及时在国务院公报或者部门公报和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 上刊载 2 地方政府规章签署公布后 及时在本级人民政府公报和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以及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行的 报纸上刊载 3 在国务院公报或者部门公报和地方人民政府公报上刊登的规章文本为标准文本 3 施行日期 1 一般情形 行政法规应当自公布之日起 30 日后施行 2 特殊情形 涉及国家安全 外汇汇率 货币政策的确定以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行政法规施行的 可以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六 备案 1 期限 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 30 日内由制定主体的法制办法制办 不是办公厅 报有关机关备案 2 备案机关 1 部门规章 报国务院备案 2 地方政府规章 同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较大市政府规章分别报国务院 省级人大常委会 省 级政府和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七 监督 1 监督的原则 根据 立法法 的相关规定 各种立法文件在适用中发生冲突的解决原则为 8 1 不同机关的立法文件 如果立法位阶不同 适用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的原则 如果位阶相同 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 如果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发生冲突的 首先报请国务院处理国务院处理 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 则一 步到位步到位 应当直接作出决定予以适用 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 应当再走一步再走一步 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最 终裁决 全国人大常委会最 终裁决 例北京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与商务部制定的规章发生冲突 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北京市地方性法规 则直接适用 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商务部规章 则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适用 第二 如果行政规章之间发生冲突的 应当由国务院裁决国务院裁决 第三 经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与法律发生冲突的 由授权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2 同一机关制定的立法文件 解决冲突的基本原则为 新法优于旧法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新的一般法与旧的 特别法发生冲突时 由制定机关裁决制定机关裁决 2 监督的结果 1 既可撤销又可改变既可撤销又可改变 如果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是领导关系 则监督机关根据具体情况 既有权改变 也有 权撤销该立法文件 例如上下级政府 各级政府与其所属工作部门 各级人大与其常委会上下级政府 各级政府与其所属工作部门 各级人大与其常委会之间的关系都属于领导与被 领导关系 例此处领导关系的监督权和行政复议中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监督具有相似性 可以参照行政复议的相关理论 予以理解掌握 区国税局对某公司作出征税 5 万元的决定 公司不服 申请行政复议 复议机关为市国税局 行政复 议是上级行政权审查下级行政权 是在行政系统内部解决行政争议 即可审查合法性也可审查适当性 市国税局与被 申请人区国税局是上下级的领导关系 所以 在专业能力和执法水平上 市局比区局更胜一筹 若市局经过计算发现 区局 5 万元这一数额有问题 正确的纳税数额应当是 4 85 万元 则市局作为复议机关有权对区局的具体行政行为直 接作出改变 2 只能撤销不能改变 主要有 3 种情形 第一 监督关系 即如果两个机关之间是监督关系 则监督机关有权撤销但是无权改变该立法文件 例如各级人 大与其同级政府 上下级人大同级政府 上下级人大之间都是监督关系 第二 批准关系 即如果两个机关之间是批准关系 则监督机关有权撤销 但是无权改变经过授权制定的法律文 件 例如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较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较大市地方性法规都是经过上级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的 因为两者之间实际上是上下级人大的关系 因此 如前所述 上级人大在监督下级人大的立法文件时有权撤销 但是 无权改变该立法文件 第三 授权关系 即如果两个机关之间存在授权立法的关系 则授权机关有权撤销被授权机关的立法文件 必要 时可以撤销授权本身 例如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全国人大授权经济特区所在省 市人 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经济特区法规 第三节规范性文件第三节规范性文件 1 概念 规范性文件 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够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其范围相当于 行 政复议法 第 7 条所指的 规定 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过程中可以对其合法性进行附带性审查 2 基本特征 1 针对对象不特定性 2 能够反复适用 3 制定主体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 重点整理 一 行政法规 命题角度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权限 三个权限 9 1 执行法律权 可以制定法律的配套法规 2 宪法赋予权 可以制定自行性法规 3 人大授予立法权 可以制定暂行法规 其中 经人大授权立法的名称只能为 暂行条例 效力相当于准法 律 如果与法律发生冲突 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授权期限 5 年 期限届满 6 个月前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 或 续或转 命题角度制定程序 1 国务院只是组织起草 一般的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指定的一个或几个部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