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意识.doc_第1页
第三篇,意识.doc_第2页
第三篇,意识.doc_第3页
第三篇,意识.doc_第4页
第三篇,意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识意识的内容,形形色色,千姿百态,任何一个人,可能他的思想里都有着一些让所有人都无法猜透的东西。意识就是信息,基本上可以说,意识是一个未知数。但是,意识要想作用于行为,必须通过安全,也就是意识与安全之间产生安全感丢失,然后由符合最小安全感丢失选择某一行为。比如:一个男人正在窗台异想天开,他在想着自己变成虚无形态,然后能够以声速行走,接着他想游遍世界。这个时间,他呆在那边一动不动,也许有时会露出一点傻笑。这时,他听到一个声音:“老公,开饭啦”。听到这句话,他做出一个行为:起身,然后走到饭桌前。他的意识里,也许自己是个超人,还在旅游世界。但是这意识对行为不产生影响,此时他正在发呆。而当听到要吃饭时,此时产生安全感丢失,做出行为,去吃饭。生命的任何一个思想都可能对某个行为产生动力,生命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并产生蝴蝶效应,影响这个世界。意识,只有通过安全,才能产生作用。那么,意识所产生的目的,就与文明是一样的,发现问题和给定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意识的全部内容都是文明。从安全的角度,将意识划分,那么,意识=身命意识+生存意识+繁衍意识。意识具体是怎样获得的,内容又可以怎样细分,它是怎样运作的,以及它运作的结果是什么,本篇将描述这些。 第一章 意识的获得意识,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安全,意识获得的动机自然也是安全。比如,一个人被开水烫了下,那么以后他就会注意了,小心被烫;一个人想成为一个医生,他主动学习医务知识,然后跟着医生去实习,最后他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医生;一个父亲想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爸爸,他询问自己的父亲如何教育孩子,得到信息的他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已经显得有经验多了。意识获得的方式:(一),遗传遗传,也就是意识或者说文明,出身时就所拥有的,从上一代获取的。对人类来说已经不是意识的主要获得方式了,但是对地球绝对多数生命来说,遗传任然还是它们获得意识的主要方式。爬行动物,有的蛇一出生就可以独立生存,它们出生时所获得的全部生存技能,自然都来自遗传。一种蜘蛛,当它们破卵而出,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母亲吃掉,因为这是生存所必须的第一堂课。那么,蜘蛛的第一次“杀戮”自然也是遗传的意识。有的鸟类,天生就会用美丽的歌声吸引异性,这种方式不是后天学的。(二),强化强化,就是把意识或者说文明,从外界通过某种方式获取到自己身上。强化,可以说,是现在人类意识获得的最主要途径。人,出生之后就有家庭教育。在家里,人建立了自己的安全避风港,是孩子从外面获取知识和不断接受外界挑战的一个有利后盾。在家庭的保护下,孩子开始接受同伴玩耍教育,在和同伴玩耍中,人学会了怎样给自己定位,和怎样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获取大量信息后,人接受学校教育,从书本中将自己所获取的信息归类,然后将书中的文明转为自己的意识,因而成了文化。进入青年期,有的从玩伴交流中了解性的知识,有的从书上获取,也有的在爸妈的教导下开始了解性。青年期,人们也开始学习法律,试着在离开父母的环境下保护自己。进入中年,人们也需要阅读大量书籍,以提高自己的积累,提升自己的事业;男性在书中也会学着怎样更好的做一个父亲,怎样更出色的做一个丈夫;女性也会从书中或者从同伴中获取怎样照顾孩子,怎样做一手好菜,怎样打理家庭事务。进入老年,人们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关心自己的儿子、孙子上面。此时,更多的是作为强化的给予者,而不是授予者。(三),类化类化,就是把信息归类,得到一个新的信息;或者用一个规律信息推导出某些条件下的信息。比如:一个5岁孩子,过年的时候从一个叔叔手里得到一个红包,接下来三天里,他每天都从一个叔叔手里得到一个红包。晚上,数着自己的红包,他非常高兴。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叔叔都是好人。年过完之后,他见到又一个叔叔,他意识里边就认为这个叔叔是个好人。类化,就是通过处理意识里已有的信息,获取一些新的信息。它是智慧的象征,因而只有高等生命才拥有的意识获取方式。我们知道,仅仅通过已有的意识获取新的意识,新的意识肯定不会是异想天开的。新的意识必然与已有的意识之间存在着联系。我将这种联系称为类化。类化不仅仅是将大量的信息处理成一条简单信息,同时类化也可以将有规律的简单信息反映在具体事物的预测上。比如:一个人知道蛇这种动物是有危险的,它的危险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有的蛇具有剧毒,会对人身体构成威胁;另一个是蟒蛇可以直接用身躯将人窒息而死。那么,当这个人见到一条没有毒的小蛇时,他就会意识到这条蛇不会对自己构成危险。一个很有头脑的人,通过无数次的观察,经过长期思考,他的出一个结论:一个国家的汇率,必定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相符。当他注意到,某个国家经济长期落后于与其汇率挂钩的其他经济体,但是其汇率在这段时间一直保持不变,这时,他做出一个大胆的预测:这个国家的货币必然贬值。之后,他对于这个预测进行经济方面的部署。一个男孩,在自己喜欢的女孩子面前每次表现都让他觉得差强人意,唯独两次,而这两次他都是穿着一件红色外套。他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女孩子喜欢男孩子穿红色衣服。所以,以后每次有机会和她见面,他都会穿上一件红色衣服。类化可以通过已有的信息获得一些新的信息。并不一定这些新信息都能够反应事实,但是正是这些新信息,成为了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第二章 意识的内容意识是一个大量信息的集合,意识是因为安全而存在的,所以这些信息成为意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全,所以这些信息就是文明,因而意识也可以说是一个大量文明的集合。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从出生到成年,所学到的文明与在生活中所获得的文明(经验),然后自己平时所悟出的文明(道理),再加上出生在遗传中就所拥有的意识。可以说,意识这样一个集合,里面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意识不会平白无故产生,人的大脑也不可能容下无限大的信息量。因而,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意识里信息的内容,也就是文明,自然也是因生命个体而异的。在对生命个体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生命个体信息的内容,是不可完全预测的。比如:这个生命在想什么。显然,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生命,当然不会知道TA在想什么。再比如,:这个农民在想什么。首先,我们知道他是个人,所以,他拥有和人一样的安全大致方向,如:他要吃饭,他要睡觉,他要娶妻生子,他要保护自己的身体。然后,他是个农民,因而,他的生存安全大致方向就已经确定。然而,这时任然不能确定他到底在想什么。如果他是一个地主,如果他是个普通农民百姓,那么又会有差别。那么,意识可以被这样理解:意识是一个拥有n个未知的文明的集合。因为意识等于安全意识,所以身命意识、生存意识和繁衍意识这三个意识的集合相加等于意识的全部内容。意识是为了保护安全。从保护安全这个作用的角度上,意识集合里的文明可以用一个效率度来划分。在发现问题上:比如:一个小孩,指甲上到处是竖纹,而且很长时间都是这样了。如果孩子的母亲发现了这一现象,假如这个母亲的文化只是初中文化,而且,她对这方面也没有一定了解。她可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缺少营养,又或者她只是认为孩子指甲有些怪胎。但是,她并不认为孩子会有什么问题。如果,一名皮肤方面的专家看到这个现象。那么专家应该知道这可能是身体器官的慢性病变,如果不加以调养,随着病情的发展,指甲甚至会裂开。所以这个专家就会为这个孩子感到危机感。比如:晚上,一片坟墓地上出现一团空中燃烧的火。一个农民见状,可能会认为是他意识中所认为的“鬼火”,因而他会感觉很害怕。一个大学生见到这种情况,他已经学过这方面的知识,知道这是由于磷燃烧所产生的,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比如:小时候,当玩伴向自己讨零食吃时,将零食分出去的那一刻让人感觉很不开心。渐渐地长大了,开始明白人与人之间相处需要互相帮助。这时,当一个朋友因为有困难,向你借一笔钱时,你会显得更加理智,决定掏钱之后也不会让你感觉有多么不开心。比如:你是一个考试成绩一直很优秀的学生。然而,有一次考试,当试卷发下来时,你看到了一个非常低的分数。这时,你感觉非常郁闷,简直就是一段痛苦的煎熬。经理了那次考试的“失败”,你开始学会分析考差的原因。最后,你发下那次考试是因为考场时过于马虎,很多会做的题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分。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成绩回归后,再一次,你看到了一个分数很低的试卷。这次,你没有像上次那样感觉非常痛苦,而是静下心来分析自己为什么会考差。比如:一个长相普通,身高普通,穿着普通的男生。两个女生看的这个男生,一个女生认为:这个男生长得不帅,身高也不够,从穿着上看家里肯定也没钱,所以我认为他没有前途;另一个女生认为:人不可貌相,虽然长相身高都很普通,但也不算差,穿着也没什么要求,估计他这个人很随意,很可能他很有才学,或许应该和他对话一下看看他是否有气质。比如:小区里,一个仇家家里起火,里面财产估计全部得损失,而且一个孩子还在里面。如果你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也许你的意识会这样提醒你:哈哈,终于,你遭到报应了。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你的意识也许会这样提醒你:虽然有仇,但这毕竟关系人家生命和全部财产的安慰,自己应该给点帮助。在发现问题上,意识的内容,也就是文明会有一个能否反映客观事实的效率度。拥有更效率的文明,更能够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上,也就是给定符合最小安全感丢失的方案,文明同样拥有效率度。更效率的文明,更能够解决安全感丢失。比如:一个人在森林里边遇见一头大熊,此时大熊已经盯上他,这时他感觉非常紧张。如果,这个人对熊的习性不是很了解,对与怎样躲避攻击所知道的少之又少,他可能第一时间选择逃跑。结果,他被熊追上了。以我个人对熊的了解,我会选择爬上大树,或者装死。比如:一个学生,在家里做化学实验,突然,浓硫酸溅到了父亲的眼里。父亲中了浓硫酸,第一反应视乎要用水冲洗。但是这个学生马上反应到,浓硫酸不能用水稀释的,他赶紧要求先用毛巾擦干净,然后才能做其他清洗工作。如果选择马上清洗,那么最终的结果将不能解决此时龙硫酸进入眼睛所产生的安全感丢失。一个孩子,做错了一件事,被生气的玩伴骂了句:你是个笨蛋!听到这句话,这个孩子很生气。这个孩子如果是个没有教养、不懂与人相处、自私自利的人,那么他应该会选择还击对方,要么是语言还击,要么是身体还击。结果,他的到了更多的冷落,这让他感觉更加生气;如果这个孩子是有教养的、懂得与人相处、也懂得对方的话可能只是句气话,那么他很可能选择说:“做错事很正常的嘛,我以后该就是了,别生气了,啊!”结果,玩伴原谅了他的错误,他们像之前一样好。安全感丢失消失。比如:一户人家,出了大火,火势已经很大了。看到这幅场景,家里的人都非常急,而且周围的邻居都已经赶过来了。有的人提议:赶紧搬水过来,赶紧灭火;有的人提议先抢救剩余的财物,以确保最小的财产损失。最终,如果选择灭火,可能等火灭了,家里的东西都没了。反而让他家彻底伤心了。如果,赶紧去抢救剩余的财物,最后他们损失的将只是一部分,安全感丢失减少。比如:一个男孩对自己喜欢的女孩表白,结果被拒绝了。这时,他感觉很消沉。有的人可能会选择对这个女子进行报复,认为她侮辱了自己。结果,他被所有的女生都看不起了,安全感丢失加剧。有的人可能会选择继续和她做好朋友,做不了情人,能够在朋友上帮助她,也算自己能够付出的幸福吧,结果,他的选择得到了认可,女友在心理上能够有点接受他了,安全感丢失减少。比如:一个人见到一个老奶奶摔倒在地,赶紧他过去扶老奶奶起来。之后,这个老奶奶对他很是感激,他被表扬后感觉很高兴。有的人,对待这种事,可能会到处对别人宣扬,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最后,他的事迹反而得不到别人的赞同了,此时,他的安全又回到了从前。有的人,对待这种事情,只是希望得到应有的荣誉,也不过多的追求更多的人知道,也不是向一个世外高人神秘兮兮只做善事,但是却懂得更多的去做好事建立自己的信誉体系,慢慢的,他成为一个很有声望的人。意识,提供最小安全感丢失的行动方案,当这些信息更加能够达到最小安全感丢失时,信息本身就会显得更加效率。 第三章 意识的运作任何一个生命都有安全和安全的运作方式,任何一个生命都有意识。但是,因为意识的内容对于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不同的,所以运作起来自然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现在知道,意识是一个信息的集合,意识的存在是为了安全以及安全的运作。同时,意识也是安全运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安全、安全感、意识、行为它们之间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呢?(一),发现安全丢失给定一个事实1:一个商人,得知邻国十分钟前爆发内乱。他第一时间将自己手中持有的股票全部卖出。给定一个事实2:一个大学生,得知邻国十分钟前爆发内乱。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邻国边境的家里,传达邻国爆发内乱的消息,并表达希望家人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给定一个事实3:一个年轻人,得知邻国十分钟前爆发内乱。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自己身在邻国的恋人,询问情况,并表示希望她尽早回到他身边。在不考虑意识的情况下,上面的事实可以这样被表示:一个人,得知邻国爆发内乱,产生安全感丢失,按照最小安全感丢失的原则,做出某一行为。在考虑意识的情况下,首先,他们产生的安全感丢失不一样。1,安全感丢失的内容不一样。商人丢失的是生存安全感;大学生丢失的更多的是身命安全感;年轻人丢失的是繁衍安全感。2,安全感丢失的大小不一样。商人,安全感丢失的应该是最小的,此刻他可能感到的是有些害怕股市暴跌;大学生,安全感丢失可能会比商人更大一点,虽然别国内乱影响到自己国家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身在边境上的父母,可能会让他有些担心;年轻人,此时的安全感丢失应该是最严重的,女友身在邻国,是生是死都还不知道,所以他会感觉很紧张。从发现问题的角度,我们可以对着三个人意识的内容进行推断:商人:应该,要么他是一个头脑非常聪明的人,在得知邻国暴乱,他推断出对自己国家会产生的影响,然后做出了相关策略;或者,他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发生内乱国家的邻国股市走向会是什么样的;又或者,他念书的时候学过关于政治不稳定所产生的股市影响。总之,他一定有这方面的意识,然后才能感受到安全感丢失,也就是自己的股票有贬值的风险。大学生:可以肯定,他是孝顺的。对邻国的边境,他有一定地理了解,知道自己家离那边很近。对于暴乱的武装伤害,他也应该知道一些,所以他认为家人可能受到伤害,即使这个概率很低。总是,是这一系列意识里的信息,让他感受到了安全感丢失,他意识到:邻国的暴乱有可能伤害到自己的家人,也就是那些一直保护他成长、给他生活无限的支持人。年轻人:首先他有个一信息,自己的恋人身处邻国。他也知道暴乱会造成流血事件,也有可能伤害到其他国家的公民。这些信息让他感受到安全感丢失,也就是自己深爱的人有可能在暴乱中失去。这三个人中,商人不可能感受到自己有身命危险,因为他处在安全地带,因而他不会产生这方面的担心。同时,他也不会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产生担心,所以咋繁衍安全上,他不会产生安全感丢失。大学生,也不会产生生存方面的担忧,他是个大学生,邻国暴乱几乎影响不到他的大学,而且,他也不买股票,所以他不会产生生存安全感丢失。同时,他也不会产生繁衍安全感丢失,也许他没有女朋友,或者也许他女朋友正和他在一起。年轻人,此时是不会想到邻国的事件会怎样影响自己平凡的工作的,对于没有股票资产的他来说,只需正常上班,不会产生任何生存安全感丢失。和商人一样,他也不会感受到自己和家人的身命安全会发生什么意外。在发现安全感丢失上,首先,需要有这方面的意识。比如:一个儿童不小心看见了现实版血腥的杀人现场,因为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情况,所以他只是呆呆的在那边看着,也并不害怕。等回家之后,父母告诉他刚才的危险之处,他才会感觉到害怕,可能这个场面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在拥有了这个意识的前提下,生命会对外界条件做出安全估量,再将估量值和自身安全进行比较。比如:一个农民对今年田里的全部收成进行一个统计,统计之后所有的收入进行一个大致估算,然后再拿这个估算的值和往年的值进行一个比较。在计算的过程中,他六岁大的儿子在一旁玩父亲刚用过的算盘,显然关于收成的事他一点也不关心。在比较之后得出一个差值,差值的大小就是安全感丢失的大小。比如:这个农民发现今年的收成和往年一样,意识到几年的收成与预期中的一样,他没有什么感觉,没有产生安全感丢失。他妻子说了句:“我听说今年的粮食价格会涨,好像会涨很多的。”这时,他盘算了下,如果涨的话,那么家里的收入会增加不少,比较之后,他露出了喜色。可是,他又有些担心了,因为前年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听说要涨价的,结果开盘的时候粮价反而跌了,导致那年收入明显减少。想到这些,他又有些担心起来。衡量了多次之后,他觉得收成也和往年一样,对价格也没什么指望,只要和往年价格一样就可以了。等到粮食卖出时,因为粮食涨了一点,他今年的收入也相比往年涨了一些。拿着这些钱,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意识对事物可能的发展方向,是以意识中全部信息中最接近可能的情况作出的判断,对事物的理解是最理性的判断。也就是,在意识确定的情况下,对生命个体做出一个刺激,生命个体对这一刺激会产生什么影响的理解是必然的。做出比较的过程:1,同一学校的两个大学生,知道国内一个地方发生了瘟疫,这个地方被封闭了起来。两个学生对于瘟疫的理解和对于封闭的理解都是一样的。可是一个学生的家庭就在封闭区内,另一个在安全地带。家庭在封闭区内的学生此刻会产生身命安全感丢失,家庭在安全地带的学生不会产生身命安全感丢失。2,物价上涨。对于一个高收入的人来说,生存安全感的丢失几乎可以忽略;对于一个低收入的人来说,可能生活会有很大压力,产生很大生存安全感丢失。3,两个男生在路上遇见班里一个女孩。其中一个暗恋那个女孩,另一个对她没有兴趣。暗恋那个女孩的男生此刻会感到紧张,害怕自己表现差或者害怕自己露出对她的喜爱,产生繁衍安全感丢失;另一个男孩,没有繁衍安全感丢失,感觉很正常。生命个体对于外界刺激的理解一样,在与安全发生比较之后,得出一个差值,差值的大小就是安全感丢失的大小。因为生命个体的安全是一定的,所以,生命个体在对待外界刺激时得到的是一个必然的安全感丢失,得到一个必然的感觉。(二),行为的选择行为的选择符合最小安全感丢失。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意识里只会做出一个行为选择哭。当他感觉到疼痛时,也就是身命安全感丢失下,他选择哭;当他感觉饥饿时,生存安全感丢失,他选择哭。一个一岁的婴儿,他学会了另一个行为击打。当他发现另一个婴儿,对她很好奇,产生生存安全感丢失,他选择用击打向她打招呼;当他在玩耍时,母亲因为有事短暂的不在他身边,他感觉身命安全感丢失,选择用一边哭一边击打自己母亲。这个时候,要么哭,要么击打,这两个行为之间就会有一个选择。如果,一个孩子感受到疼痛时,他选择了哭,却没有解决疼痛,也就是没有达到安全感丢失的减小或者消失。而当他选择击打使他疼痛的人时,他没有在感到疼痛,这时安全感丢失消失。当他意识里明白被人弄疼时,使用哭这一方法是没有效果的,使用击打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时,当他再次被弄疼时,按照最小安全感丢失,他将选择击打对方。如果,一个孩子对别人手中的洋娃娃产生了兴趣并渴望得到它,当他选择击打洋娃娃的行为时,自己并没有得到洋娃娃,也就是没有达到安全感丢失减小或者消失。当他选择对自己父母哭时,他得到了洋娃娃,安全感丢失消失。当他意识里明白要得到洋娃娃时,使用击打的方法达不到效果,使用哭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当他再次喜欢上别人手中类似洋娃娃的东西时,按照最小安全感丢失,他将选择哭。意识的内容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越加复杂。两个中学生,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好,一个学习成绩中等。星期天,他们俩一起在网吧已经玩了半天游戏,现在还坐在电脑旁。学习成绩好的,这时感觉很空虚,觉得自己这么好的时间没有学习,也没有完成作业,心里很愧疚。学习成绩中等的此刻正满足于游戏所带来的成就感,还想继续玩。如果,此刻他们有四个选择:去学校、回家、去吃饭、继续玩游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此刻感觉继续玩游戏已经承受不了了,玩游戏这件事已经让他产生了安全感丢失。也就是,四个选项中,只要不再继续玩游戏,安全感丢失就可以减小。而选择去学校将最符合最小安全感丢失。学习成绩中等的人,游戏正让他满足这自我,任何离开游戏电脑,都会让他得不到这个满足而产生安全感丢失。四个选项中,继续玩游戏最符合安全感丢失减小。选择回家,可能是安全感丢失最大的选择,所以他此刻最不想回家。最后,他们商量之后,选择去吃饭,吃完饭在考虑其他的。到了成年,人意识的内容就非常多了,考虑的事情也就更加复杂。一个农民,有一个快到二十岁的女儿,今年家里粮食丰收,再加上往年的一些继续。他在考虑这个事情:给家里添加几件电器顺便把房子装修下、继续给女儿攒积嫁妆的钱。这时,一个普通朋友过来向他借点钱,去做生意。如果不借这个普通朋友,可能以后自己出了什么事这个朋友就不会给自己帮助了。如果借给他钱,自己的事又办不到了。如果,这时他意思里只有三个选择:继续给女儿攒钱、借钱给朋友、添加家具对于这个农民来说,可能已经四十好几了,此时安全的主要部分是繁衍安全,也就是自己的女儿。也许,只要女儿一句话,他就可以把家里所有积蓄拿出来。借给普通朋友,而且做生意还是有风险的,所有失去这个朋友将会是次要的。至于装扮下自己的家,应该介于两者之间。此刻,如果对这个普通朋友说,我需要买些家具,所以不能借给你。朋友肯定会不高兴。最后的结果将是:我要给女儿攒嫁妆的钱,不能借给你。这个结果最符合安全感丢失最小。所以,他必然做出这个选择。当一个人拥有强大的类化能力,在他遇见一个从未遇见过的外界刺激时,他能够迅速做出判断,并灵活的类化出能够符合最小安全感丢失的行为。而不是在意识已有的信息中选择符合最小安全感丢失的行为。比如: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遇见的都是自己以前都没有做过的事。不过,她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而且大学期间基础知识也很到位。当碰到这些自己大学里并没有做过的事情时,她会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对事情进行思考,然后类化出一个最能狗满足要求的行为,再付出实施。一个有过一次恋爱经验的人,失恋之后,他又遇见了一个女孩。但是,这个女孩和以前的女朋友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从思维方式到行为,都是他和前女朋友交往中表现出很大差异。还好,他有经验,所以表现更自信,不管现在的女友表现出怎么特别,他总是能够从她的角度去想,给对方更多的关心。最后得到了女友的放心。一个阅历丰富的人,路过河边时,发现一个落水的小孩。这辈子,他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可是,他不会游泳。在观察周围环境后,他迅速做出了选择:从旁边树林里找了个长树枝,去搭救落水的小孩。最后,他用快的时间最效率的将小孩救了起来。高等生命的意识具有类化能力,当遇到一些从未遇到过的新鲜事物时,往往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当然,也有一些类化能力不强的人,在遇到新事物时,他们往往表现出畏畏缩缩。当一个人阅历逐渐丰富时,意识的内容会变的非常庞大,而且类化能力的增强,也使得意识的内容成为难以猜测的信息。一对正常家庭的母女关系,往往非常亲密。母亲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对女儿的意识极为了解,对女儿的一举一动应该都是非常清楚的。如果,哪一天女儿在母亲面前说出一句不寻常的话,或者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行为。此刻,母亲肯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因为母亲对女儿的意识太了解了,所以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行为都逃不过母亲的眼睛。安全、安全感、意识、行为,他们之间的运作是这样的:首先,任何一个生命都有安全以及安全的运作方式(安全感命题),任何一个生命都有一个意识,也就是一个信息的集合(有些意识可以通过类化随时产生)对一个生命给定一个刺激,生命通过意识对刺激进行客观判断,判断后的结果与安全做出比较,产生安全感丢失。(如果没有安全感丢失,就不会有行为)按照最小安全感丢失,生命从意识中选择一个能够满足最小安全感丢失的行为。任何一个行为都可以这样被描述:生命个体受到外界刺激,生命个体对刺激进行判断,产生安全感丢失,做出行为,安全感丢失减小或者消失。这些判断和选择是必然的。 第四章 平衡平衡已经不属于意识的内容,它是安全、安全感、意识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一),生命个体安全的平衡生命对安全的需要是绝对的。当外界刺激没有自身安全安全时,也就是现实低于预期,生命更多会选择改变外界条件,使其符合自身安全,达到安全感丢失减小或消失;当外界刺激比自身安全更加安全时,也就是现实高于预期,生命会更多的选择改变自身安全以符合外界条件,达到安全丢失减小或者消失。这是一个单向的,生命不断追求着更加安全。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个体来说,生命都在追求着安全,但是安全没有最安全,只有更加安全。当生命个体的安全高出外界条件时,生命需要不断的改变外界条件,以使其符合自身安全。当生命个体的安全太高,以至于生命个体所作出的行为无法让安全感丢失减小或者消失时,此刻,生命所受到的外界刺激将都是低于预期的,生命个体安全感丢失长期存在。这时,生命个体会做出安全的调整,也就是降低自己的安全。最后,生命个体的安全将停留在安全向量的一个点上,在这个点上达到平衡。在平衡点上,生命个体能够通过行为使外界条件符合自己的安全,同时,生命个体的安全也不会再次上升,因为安全再上升自己的行为将不能使外界条件满足自己的安全。在平衡点上,外界条件与自身安全相符,所以生命个体的安全丢失是没有或者最小的,也就是在平衡点上,生命个体的感觉是趋于平静的。外界条件基本符合自身安全,在平衡点上,外界条件高出自身安全的部分与外界条件低于自身安全的部分,应该是对等的。也就是在平衡点上,生命个体的正面感觉与负面感觉是对等的(正面感觉、负面感觉这两个词将在第五篇的第一章有详解)。比如:一名大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自信满满的进入工作岗位。在普通工作岗位上,她表现出比别人更优异,并得到其他人的认同。最后,她升职了,成为了部门主管。成为部门主管的那一刻,她很激动。很快,她就接受了自己作为部门主管这一角色。在部门主管这一职位上,她工作很认真、努力。几年之后,她已经能够在主管这一职位上站稳脚跟了。这时,她考虑另一个目标部门经理。几次大胆的在董事长面前的表现,然后她鼓起勇气推荐自己做部门经理。听过她准备好的升职理由之后,董事会绝对给她一个机会,让她先试着做做部门经理。部门经理这一的角色,是她没有想到的。得到这个机会的同时她非常兴奋,她决定用更多的汗水去做好这份工作。可是,做好部门经理这一职位,是她这辈子都没想到的,原来这么难!她每天花比平时更多的时间,可是还是不能完成应有的任务,更别说能有什么创新。一次次面对困难,她一次次的失败,而且她的生活也因为这段试用期彻底乱了。她的心每天都处于焦虑状态。试用期结束的时候,她决定放弃部门经理这一职位,决定继续做自己的部门主管。在她只是个普通员工时,她的职位已经不能满足她能力的需要了,此时她是不平衡的,她需要更高的生存安全。当她在部门经理试用期时,她的能力满足不了部门经理所需的要求,此时她是不平衡的,她的安全高出了她所能够达到的。最后,她的工作稳定在了部门主管,她能够顺利的完成部门主管应有的任务,同时,她也知道至少短时间内这是自己能够做的最好的工作,这时她的生存安全处于平衡。(二),自然界的简单平衡一个生态域可以这样理解:生态域中的所有生命个体都在用行为满足自身的安全,同时达到自身的平衡。但是,一个生态域中拥有众多生命种类,同一种类生命又拥有很大数量的生命个体。任何一个生命个体的安全向量的方向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同种类生命个体之间的安全向量在方向上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一对一起长大的双胞胎兄弟,从绝对意义上,他们之间肯定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但是,相比其他人,他们表现出更多共同之处:喜欢的女孩在身高、相貌、情趣、皮肤颜色的深浅度等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喜欢的食物、不喜欢的食物、害怕什么、对那些事物敏感什么季节容易生病等基本上也都是一致的;在生存上,他们表现出的能力、对待身边人的态度也具有很多相同点。那么,在安全上,他们安全的方向具有这很大的共同点。同样,对于同种类生物,比如人,人需要使自己的体温保持在36.8摄氏度,人是杂食性生物;人是两性繁殖,所以人需要一个异性完成自己的繁衍安全;人是用肺呼吸,所以人不能在水里生活。对于同种类生物,在安全上可能比双胞胎的人类表现出更多的相似之处。比如,狼的习性,可能因为地域不同,表现出一些差异,但是同一地域的狼,在安全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北美地区的狼,在身命安全上,可能都知道怎样面对熊以及美洲狮;在生存安全上,他们的食物可能就是那么几种,羚羊、幼野牛或者小动物什么的;繁衍上,他们拥有着文明体系,通过分工共同保护着群里的幼狼。对于某些生命,比如植物,由于这些生命意识的获得并没有强化、类化那么复杂,而仅仅只有遗传,所以,这些简单生命体在意识上升至都基本上一样的。对同一个地区,同种类的鱼做出同样的一个刺激,甚至它们会给出完全一样的反应。如果将一个生物种类当做一个生命个体,那么,将一个生态域中的所有生物种类都列出来,将一个种类当做一个生命个体。一个生态域就可以这样理解:生态域中的所有生命种类都在用行为达到自身的平衡,当生命自身达到平衡时就会对周围生命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又给其他生命产生外界刺激;被刺激的生命个体同时也在用行为达到自身的平衡。地球生命获得生存安全的条件,也就是完成新陈代谢的条件,现在主要来自两种:一种来自太阳的能量、一种来自地热(或许还有潮汐能)。这里只谈论太阳能生物链。在生存方面:绿色植物享有光合作用,从太阳能中获取能量完成新陈代谢。在获取太阳能上,植物种类之间产生不同之处。非常寒冷的地区,苔藓类植物能够得到生存安全,针叶林、阔叶林在这个地方得不到生存安全,因而这样的地方生态域就是苔藓带。亚寒带,针叶比能够得到生存安全,阔叶林在这个地方得不到生存安全、苔藓由于针叶林高大占有了大量的阳光也得不到生存安全,因而这样的地方生态域就是针叶林带。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安全从这些绿色植物开始。一个生态域里,因植物种类而能够给食草类动物提供的生存安全,决定着这个生态域的食草动物种类。比如针叶林的食草类动物是驯鹿和松鼠之类,落叶林有虫子、鹿、牛等。这些食草类动物的生命安全因地面植物而存在,所以驯鹿不会出现在雨林带,因为驯鹿在雨林带得不到生存安全;而斑马不会出现在针叶林带,在针叶林带斑马得不到生存安全(也得不到生命安全,因为会冻死)。任何一个生命物种,它们都拥有着自己的安全,并渴望得到更高的安全,在能够满足自身最高安全的点上达到平衡。比如,一片雨林的星星,在身命安全上,它们建立着群体的文明,并通过杀死猴子捍卫自己霸主的地位,同时,它们也害怕一些猫科食肉动物可能对自己造成的威胁,它们渴望得到一个很好的躲避恶劣天气的修身之所,对于生病它们也会用自己最好的方法来“治疗”;在生存安全上,它们是雨林的霸主,所以它们会吃最好的食物,那些最有营养又最容易消化和最容易得到的往往是它们最喜欢的;在繁衍上,每个生物都渴望得到更多的子女,但是这些子女能不能够在现有生命生存安全上存在,也就是更多的子女出现,这些子女是否能够享受同样好的生命安全(不被杀死和得到关爱之类)和生存安全(营养非常好的食物等)。比如:一个生态域中,如果出现了一个新物种,这个物种完全能够确保自己的身命安全,同时也能够获得非常好的食物来源也就是确保自身的生存安全。前提是这个物种能够繁衍,那么,这个物种的数量将大量增加。因为,当这个新生物的后代出生时,能够获得很好的身命生存安全,也就是能够在短时间里存在,那么这些更多的后代将增加这个物种的数量。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在这个基础上更多新后代出生时,但是现在,它们中的一些得不到很好的生命安全(也许因为太多,所以幼小的容易被其它动物吃掉),也有一些得不到很好的生存安全(因为数量太大,这时外界已经不能给这么多的生命提供生存所需的条件),这时,这个新生物在这个数量上达到平衡。自然界的简单平衡,就是自然界中的所以生命,都在以自己的安全为运作方式,当生命个体在某个地区能够获得安全时,它们就会存在,而当这个地区所提供的安全非常优质时,这个生命物种就会大量存在,直到这个物种的数量与能够获得的安全(或者说外界所能够提供的安全)之间达到平衡。从生存安全的角度,因为,在太阳能生物圈,能量获得最根本的途径是来自太阳光,植物、食草类动物、食肉类动物等,它们之间形成的生存安全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太阳能。可以做出这个推断:植物,最优先获得太阳能,假如这部分能量为100%;吃草类动物获取的能量100%来自植物,所以食草类动物获取的能量总和小于植物获取的能量总和(因为植物获得能量需要新陈代谢,也就是消耗部分能量);食肉类动物获得生存安全的能量100%来自食草动物,所以它们获取的能量总和又小于食草类动物获取的能量总和。最终,植物所能够获取的生存安全是一定的,因而它们的数量将得到限制。食草类动物所能够获取的植物总量也就是生存安全是一定的,所以它们的数量会得到限制。同时,食草类动物增加了植物身命安全的负担,可能某些植物会由于太富有养分、又不含毒而且很好吃,而遭受了食草类动物的灭绝,也就是吃完了。食肉类动物又会因为食草类动物的数量一定而会受到生存安全的限制,因而它们的数量也会受到限制。同时,食肉类动物会对食草类动物的身命、繁衍安全带来限制。如果,一个地区的食肉动物太多了,可能这个地方的鹿、或者羊之类的动物数量会减少。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命,都将达到安全的平衡点,以一个数量存在。(三)社会的简单平衡一个生物种类人,他们在安全上拥有着非常多的共同点,但是,即使是一对双胞胎,在安全上也绝不是完全一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的安全都是独一无二的。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安全并以安全的方式运作着,每个人都用行为达到自己的安全,并一步步建立自己的平衡。假如,社会中没有文明,比如法律、制度、道德等等。社会会是个什么样呢?在没有文明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最直接按照安全的方式运作。能够更好的得到身命、生存、繁衍的人将更能够满足安全,也就是生命长期存在。所以,那些身体强壮(更好的身命安全)、聪明头脑并会挣钱(更好的生存安全)、外貌美丽、帅气(更好的繁衍安全)的人,他们比起普通人更能够得到认可。在没有文明的情况下,身体强壮的人可以通过压迫别人而得到其他方面的安全,比如食物和女人,因而他们的安全相对于普通人更安全;聪明头脑并能够很好获取生存资源的人,他们可以通过金钱或者食物换取身命安全和繁衍安全,因而他们的安全相对于普通人更安全;外貌美丽或帅气并懂得照顾孩子等,她们能够获取更优质繁衍安全,(也许,对于一个美丽的女性,可以嫁给一个有权利和财富的男性),她们同样能够享有比普通人更优质的安全。同样,普通人在身命、生存、繁衍上所能够得到的是平常的,所以,这些人能够获取的最好的安全也就是中等的安全。他们用行为维持着自己的所能够达到的在安全向量上最高的安全点,由于他们能力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点就是一个普通的中等水平,所以他们在这个点上达到平衡。而对于一些人,他们获取安全的能力有些不足,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优点。比如:身体虚弱甚至需要人照顾;做事不能集中精神也没什么头脑,很难获取生存资源;相貌平平,照顾孩子有些困难。他们同样用行为维持着自己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安全点,由于他们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点是一个低下的水平,所以他们只能在这个点上达到平衡。在没有文明的情况下,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利用着自己的所有能力来维持自己最高的安全,这些能力的表现也许不仅仅是身强力壮、聪明才智或者美貌外表。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拥有某些超凡的能力时,由于生命对安全的需要是绝对的,所以这个人会提高自己的安全,然后用自己超凡的能力去改变外界刺激,达到最小安全感丢失,从而维持自己相对较高的安全点。在没有文明的情况下,最终,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达到着自己的平衡点,那些更能够获取安全的人将能够建立一个更高的安全平衡点;相对不能够获得安全的人会建立一个不普通人低一点的安全平衡点。所以说,不平凡的人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比平凡人表现出不凡。同时,形成一个状态:社会中的每个安全点有了高度的区别,有的人享受着很优质的安全,而有些人只能做一个平凡人。(四)社会的复杂平衡社会中拥有文明。现在的社会拥有法律,所以身体强壮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得打很好的安全,有可能他没有脑子,最后只能落到为别人提供体力劳动;能够很好的获得生存安全的人不会害怕自己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大多数都能够享有自主选择配偶对象的权利。社会中有一个一个的团体。也许,你比另一个人身体素质更好、也更聪明和自信,同时你也比这个人长的更英俊。但是,你出身在一个平穷的国度,而他却出身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然后,他享有更好的生活资源,教育资源,不必在成长过程中过多的烦恼;也许你根本没有心思学习,因为你回家还得自己弄吃的,上课的书可能都是些淘汰的而且还显得很稀有。最后,他凭借自己并不优秀的表现,在自己国家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享受很好的生活;而你,也许还在这样一个平穷的国家,或许比自己国家的普通人生活的更好,但相对富有国家任然贫困。(关于团体文明,将在第五篇的第三章有具体描述)现在的社会拥有广泛的社会交换文明,所以,一个人并不是非得拥有身命、生存和繁衍的全部能力才能,才能够完成安全。比如,有的人一辈子也许只会玩股票,或许他根本不会做饭,也不知道怎样种粮食,同时,他对于教育还是也是一知半解。但是,他玩股票很厉害,这让他挣了很多钱,然后用钱将其他所需的都搞定。同样,有的人也许看起来没有一点力气,干活的事或许她一件也做不了,但是她有一个好嗓子,能够唱出悦耳的歌声,唱歌让她拥有大量财富,这些财富是她能够轻而易举的摆平生活中的其它问题。社会中拥有大量的文明,在没有文明的情况下,社会会像简单平衡中描述的那样,仅仅因为能够直接获得安全才能够让自己的生命更安全。比如,战争年代,人们只是忙于自保,拥有武器的人会享有很好的生活、拥有大量财富和物资的人会享有很好的生活、或许拥有美貌外表或者优秀艺术的人也能享有很好的生活。而一些有能力获取安全的人,却因为没有文明的保护,从而得不到安全。战争年代的社会是野蛮的。社会在拥有文明的情况下,生命个体的人,任然以安全为运作方式。社会的简单平衡在文明的包围下任然存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安全,并用行为满足自身安全所达到的平衡点。在拥有文明的条件下,社会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