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度;体外试验;相似因子法.doc_第1页
溶出度;体外试验;相似因子法.doc_第2页
溶出度;体外试验;相似因子法.doc_第3页
溶出度;体外试验;相似因子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固体药物制剂的体外溶出度的评价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方法:用相似因子法,对同一品种不同处方的三批试验药品进行体外溶出度试验结果进行评价,用相似等效限法计算出相似限,以评价试验药品与对照药品的相似程度。结果:三批试验药品的相似因子f2分别为49.5,69.1和81.6,因此用处方3制备的制剂的溶出度与国外制剂相似。结论:用相似因子法能简便地确定试验药品与对照药品或不同批次药品的溶出度差异,用相似等效限法能指示出试验药品与对照药品的溶出度的相似程度。关键词溶出度;体外试验;相似因子法固体药物制剂的体外溶出度数据是评价一种药物制剂不同品种、不同厂家产品、不同批次间质量的重要数据。在各国药典中对不同的制剂均有不同的要求标准。体外溶出度在某种程度上与体内生物利用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利用度的特性。美国FDA:百分率相关。tmax,cmax,Ka,AUC相关。溶出速率和量与药理作用相关。平均式中Ynt(YTt)或对照药品Rt)()2=(YRt-YTt)(2)1n计算相似因子(f2)f2=50lg(1+Q/n)-0.5100(3)如果50f2100,则表示两制剂的溶出度相似。例如:我们在研制一新的缓释制剂中,设计了3种处方进行筛选。分别以三处方的制剂作为试验药品,选择同一品种的国外制剂作为对照药品,进行体外溶出度试验,测得数据见表1。表1试验药品与对照药品的溶出度数据.珔xs,n=6测定时间/hX体外溶出度与平均驻留时间相关1。体外溶出度与体内生物利用度试验比较具有简便、可控、准确、易重复的特点2。因此FDA在1999年的口服固体药品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南中推荐使用相似因子法评价其溶出度,以确定仿制品与对照药品的溶出度差异,并认定试验药品的相似因子f250为等效3。本文就固体药物制剂的体外溶出度评价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讨论,重点介绍相似性分析法。1体外溶出度评价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试验药品1(处方1)Y试验药品2(处方2)Y试验药品3(处方3)Y对照药品溶出度Y1234681215.74.930.93.653.53.464.92.972.12.980.62.887.73.230.13.746.74.868.23.381.23.485.13.590.53.699.53.627.64.543.13.664.23.981.23.482.93.490.62.797.12.525.43.742.23.365.32.178.32.181.33.493.44.793.44.7溶出度评价方法常用有5种方法:对数曲线法、机率单位法、指数模式法、Weibull法和Gompertz法。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有回归分析法、方差分析法(ANOVA法)、相似因子法、多变因子法、Splitpolt法和Chows法。美国FDA推荐使用相似因子法评价试验药品与对照药品的体外溶出度差异。Chows法也称为相似等效限法,该法能计算出全相似和部分根据相似因子计算公式,进行以上3种试验药品的体外溶出度评价,以确定这3种制剂的溶出度与对照药品是否相似。依法先计算平均溶出度方差,再计算出Q值和相似因子f2,结果见表2。表23种试验药品的相似因子试验药品1(处方1)723.3试验药品2(处方2)113.4试验药品3(处方3)31.2相似的上下限和等效区间2。2相似因子法基本原理:基于生物等效性的基本假设进行体外溶出度的等效性评价。相似因子法计算的基本假设是试验药品与对照药品的累积溶出度差的平方和最小。基本公式:计算不同时间的累积溶出度(Yt)。计算某一时间点的平均溶出度(Ynt)。nQf根据本试验3种制剂的溶出度(释放度)与对照药品比较所得的相似因子进行体外溶出度的相似性评价,得出如下结果:试验药品1,f2=49.550,因此该制剂的溶出度与对照品不相似。中国药学杂志2000年2月第35卷第2期Ynt=(1/n)i=1ynti(1)130ChinPharmJ,2000February,Vol.35No.21/2图片加载失败点击图片重新加载试验药品2,f2=69.1,在50f2100之间,因此该制剂的溶出度与对照品相似。试验药品3,f3=81.6,在50f2100之间,因此该制剂的溶出度与对照品相似。试验药品3的相似因子大于试验药品2的相似因子,即试验药品3比试验药品2的溶出度更接近于对照药品,因此选择试验药品3(处方3)为该新制剂的正式处方。通过相似因子法进行两制剂或两种以上制剂的溶出度评价,以确定它们与对照药品是否相似,从而筛选出合理的处方和处方工艺,保证研制产品的质量。3Chows法Chows法也称相似等效限法。在比较试验药品与对照表3溶出度上下限的计算.%溶出度百分率70.075.01)2)115.4114.386.787.5溶出度百分率80.085.01)2)113.3112.588.288.9注:1)相似等效限的下限;2)相似等效限的上限品的溶出度为74%,其上限为90.6%,下限为70.6%,则试验药品的溶出度在对照药品的上下限范围内,可认为它与对照药品的溶出度相似。相似因子法与等效限法比较,前者计算方法简便,能确定试验药品与对照药品的溶出度差异,但与后者比较不能计算出等效限。后法是在前法的基础上,先计算出Q值,再计算相似限,能指示试验药品与对照药品的溶出度相似程度。采用相似因子法评价两种制剂或仿制药品的溶出度差异,相似因子法也可作为研究药品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体外评价方法。对于f250,效的,但低于f50,重要。L,biopharmaceuticsandpharmacoki2,USA.1993:193.GY,ChowSC.Dissolutionprofilecomparisonversusbioe2quivalence.DrugClinical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statis2):49.tics,Beijing,1997(SessionCenterforDrugEvaluationandResearch,FDA.Guidanceforin2dustrybioavailabilityandbioequivalencesstudiesfororallyadmin2istereddrugproducts:Generalconsiderations.1999:10214.药品溶出度时,对t=1,2,3,t时间(h)的溶出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相似等效限。如试验药品各时间点的百分溶出度落在对照药品的88%112%范围内为完全相似,如落在85%115%范围内为部分相似。同时计算相似等效限的上限(U)和下限(L):)/(Q+)(4)L=(Q-)/(Q-)(5)U=(Q+根据统计学差异显著性原则,一般取%例如:溶出度百分率为%1h80%,测得试验药3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1月182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在会上作了题为依法行政,强化监督,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工作报告。会上,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代表交流了地方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会议紧紧围绕吴邦国副总理的书面讲话和郑筱萸局长的工作报告,就如何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治药,进一步搞好体制改革、完善组织体系,巩固市场整顿成果,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会议还讨论了关于2000年加强药品流通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贯彻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推进医(征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饮片监督管理,促进中药饮片现代化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求意见稿)、200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立法计划等文件。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致信祝贺,并对药品监督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指出2000年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药品监督管理,加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行为的力度。二是要积极推进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三是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所作的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1999年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深刻分析了世纪之交药品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2000年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1999年,药品监督管理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修改药品管理法的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完成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已正式颁布新药审批办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等14项行政规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已经发布实施。整顿药品市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统计,截至1999年底,全国依法取缔和关闭药品集贸市场113家,其中取缔79家,关闭34家;取缔无证药品经营户1.4万多家。地方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改革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河北等12个省(市)组建了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深化改革,药品监督管理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改革药品审评机制,加强对药品研究的监督管理;鼓励创制新药,力争从源头上控制低水平重复;加大监督实施GMP的力度,促进企业素质的提高;初步建立了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执业药师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000年药品监督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