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采松果教学实录与评析2010-02-09 18:27:32|分类: 教学设计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教学内容:1、加减混合教学,帮助学生体会加减运算的联系和区别。本节课的特点之一就是从同一情境中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设计动手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教学中设计了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明白算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 3、在丰富有趣的情境中,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运算能力。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的第二课时采松果。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4、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材分析:采松果一课的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另一部分是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这两部分内容呈现在同一情境图“采松果”中,创设了一个充满童趣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并能利用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结合动手操作,积极主动地探究,通过经验类推、假设、“摆一摆、算一算”等多种方法,解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这样设计有助于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需要同时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这也有助于加强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在计算方法上,教材没有把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应用旧知识,自主解决新问题,发展学生的计算策略,提倡算法多样化。“练一练”中题目的设计呈现依次递进形式。第1、2两道题,配以生动活泼的情景,减少枯燥乏味的单纯计算感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既练习了口算,又培养了应用数学的习惯和能力。第3题的计算题,让学生在利用所学进行口算的同时,反思自己的计算方法并加以内化。第4题的几组题目暗含了加法的交换律,目的是使学生对此有初步的体验,要引导学生在计算中自主发现,并尝试延伸举例。学生分析: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完成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掌握这一新知识。通过课前的调查,发现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这一类题目,且口算方法多样化。另外经过上半学期的目标性训练,学生已具有了初步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性学习。但是,对于单纯的口算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浓,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优美的动画,请你认真看,然后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播放多媒体动画,最后定格为教材主题图画面)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松鼠妈妈正在教小松鼠学本领。你看,小松鼠跳跃、爬树、翻跟头,学得多认真啊!松鼠妈妈说:“你不是最喜欢吃松果吗?咱们去采松果好不好?”“好啊,咱们比比看谁采得多。”小松鼠边说边向树上爬去。最后,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只采了4个松果。(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该生高兴地笑了。)【课伊始,趣已生。这里力图创设一种学生感兴趣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轻松和愉悦。】师:这么好听的故事,听完后你知道了什么?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知道小松鼠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生2:我知道了松鼠妈妈采的松果多,小松鼠采的松果少。生3: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生4 :有2只松鼠。生5:有两块数字牌和很多很多的大树。二、讨论探究。(一)提出问题师:大家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在说什么呢?师: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生2:妈妈说:“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生3:小松鼠说:“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师:(对生1)你对他们的回答满意吗?(生1微笑点头。学生齐说“满意”。)【几个孩子的对话充满了童真童趣,尤其是生3“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这句广告语的运用,更体现了孩子的机智和灵活。没有枯燥的说教,却于无声处净化了孩子的心灵。】生4:我的问题是: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生5:请问大家,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生6: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生7:我还有一个问题:小松鼠采的松果和妈妈相差多少个?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师将生4、生5、生6、生7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和谐平等的交流气氛,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使每个孩子得以畅所欲言。虽然有些问题的解决方式是一样的,但是学生敢于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述,一是说明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另外一个是表明学生的思维是明确的,并且能够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来表述同一个问题。教师没有把学生的问题局限在一种表述方式上,给学生留出了极大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验证的空间。】(二)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谁最先列出算式?生齐:25+4=?(学生大部分已经能够说出结果。)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暂时没有算出来的同学,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计算器等,也可以请求同组的同学来帮忙。(学生动手探究,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生1:我是拨计算器算出来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了,就是29。生2:我是摆的小棒。我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生3:我是口算出来的。5+4=9,再加上20就是29。生4:我也是口算出来的。看着25然后把4直接加到个位的5上,就是29了。生5:我是列竖式计算出来的,是我妈妈教我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竖式。)生6:我是口算出来的。反正我一看就知道25加4等于29。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想出这么多的算法。那么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生1:要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生2:要个位加个位,不要加到十位上。生3:大家要认真计算,不要粗心。 师:刚才大家想到的这些算法:拨计算器、口算、摆小棒、列竖式,都是很好的计算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生1:我认为口算最简单。生2:我也是认为口算简单,因为列竖式我还不是很会。【紧紧抓住学生的知识连接点,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引出了计算25+4的多种计算方法。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恰当的算法交流,既发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求知欲,还注重了算法的优化,使得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理解得以互相补充、互相弥补。】(三)类推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师:刚才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三个问题,同学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共同去解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活动,并随时注意其它小组的活动。师:请把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听。1组:我们解决的是“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我们的算式是25-4=21。直接用5-4=1,20再加上1就是21。师:谁听懂他们组的意思了?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生1:他们的意思是用5减4就足够减了,还剩下1,20根本用不着。所以25-4=212组: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算式也是25-4=1,也是用口算得出来的。3组:我们解决的是“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多少个?”这一问题,算式和口算方法与他们小组是一样的。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三个说法不一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却是一样的?生1:因为都是在算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差的个数。生2:因为妈妈比小松鼠多的就是小松鼠比妈妈少的。【在学生已经探索出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便很容易地把知识进行迁移类推,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后面三个问题的同时出现,是让学生在自由选择的同时,理解语言表述的多样性,发现问题解决的同一性,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探究的兴趣。小组共同选择问题,共同解决问题,渗透了合作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师:今天学习的计算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生:都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生:也可以是一位数加两位数。生:只要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就会计算今天学习的算式。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第一题:(出示情境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读图,解决问题,全班交流。生:22+6=28(只) 第二题:(出示情境图)师: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生:25-2=23(米)第三题: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第一题在叙述方式上有所变化,因此学生的理解就显得至关重要,要解决问题,必须理解图意。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独立计算,内化所学,互相交流。第二题在文字呈现上由前面数量多少的比较变为长度的比较,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第三题是加减混合练习,使得学生在计算中抽象出思维方法,掌握扎实的计算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第四题:想一想,填一填。师:仔细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生:我发现每组两个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了。师:你能试着自己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学生积极举例:(1)34+5=39 5+34=39; (2) 21+7=28 7+21=28; (3)83+4=87 4+83=87; (4)52+7=59 7+52=59;师:如果不用你计算得数,你还能快速地举出类似这样的算式吗?生1:47+68= 68+47=生2:395+126= 126+395=生3:1000+800= 800+1000=【第四题三组算式的呈现,除了练习巩固所学新知以外,还渗透了加法交换律的思想,目的是要学生对加法交换律有初步的体验和感知。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并尝试举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如果不用计算得数,你还能快速地举出类似这样的算式吗?”教师的这一问题,恰当运用了知识的“正迁移”,延伸本节课的所学,给学生提供了思维拓展的空间,因此,学生大胆地列举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等,进一步加深了对加法交换律的体验。】四、课堂总结。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那么你认为这节课自己表现如何?生1:这节课我发言特别积极。生2:在小组内我算得最快。生3:我觉得自己发言不是很积极, 我会努力的。师: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一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进行评价。师: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能够做到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有效合作。希望下一节课继续努力。【教师鼓励性和发展性的评价,学生对自己在一节课中的表现和收获的自评,以及对他人表现的评价,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使学生既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又能共同体验成功,促进全体发展。】 评 析: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的标准的新理念,数学教育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自主探究、合作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工作表扬信(15篇)
- 会计求职信 关于会计专业的求职信
- 五月五端午节慰问信
- 中国各地酒类广告语
- DB12T 591-2015 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 个人购房收入证明范本(7篇)
- 个人工资收入证明范本(6篇)
- 肾脏课件简易教学课件
- 绘画牙膏课件教学课件
- 背景课件可爱教学课件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PPT
- 酒店工程管理的意义
- 高血压(英文版)-课件
- 冷库安装与维修4-1(冷库的安全防护)课件
- 螺纹一螺纹基础知识
- 实验室生物安全组织框架
- DB42T169-2022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 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课件
- 《建筑制图基础实训》画图大作业布置
- DB4101-T 25.2-2021物业服务规范 第2部分:住宅-(高清现行)
- 我们的家园-公开课获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