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15.16.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15.16.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15.16.doc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15.16.doc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15.16.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学习目标】 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了解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学习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学习难点】“八股取士”的理解【知识梳理】1.1368年, (人名)在 (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是明 。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2.明朝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主集权。(1)地方:废 ,设 ,分管 、 、 。(2)中央:废 ,撤 ,权分六部。(3)设殿阁大学士,逐步形成内阁制度。(4)设特务机构 ,由皇帝直接负责。(5)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命题范围: ;文体 ;评价:使科举考试更加规范化,考官有相对固定的评卷标准;但许多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研究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3、靖难之役(1)原因:明太祖为巩固统治,把众多子孙分封到各地为藩王,授予军事大权。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实行削藩。(2)性质:为争夺帝位的战争。(3)结果:燕王 胜利。4、明成祖继续加强君主集权(1)迁都北京。时间: 年。目的: 。(2)继续执行 政策。(3)设特务机构 ,由宦官直接统领。(东厂与锦衣卫及后来设立的西厂,合称厂卫。)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问题:1.左边图一的人物是谁?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朝代?建立的时间是哪一年?都城在哪?2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君权?3图二是哪个城市的平面示意图?明朝哪一个皇帝把都城迁都于此?这座建筑有什么显著特点?4明成祖为了进一步加强君权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合作探究】图一 图二【课堂自测】1、明朝时,掌管地方政权的机构是( ) A.六部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三司2、废除丞相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3、明成祖登上帝位的过程,类似于( )A.唐太宗李世民B.宋太祖赵匡胤C.隋文帝杨坚D.明太祖朱元璋4、明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是( )A.设置殿阁大学士B.设六部分理朝政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D.八股取士5.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6.下列迁都中,以加强中央对被控制为目的的是( )A.盘庚迁殷 B.周平王东迁 C.孝文帝迁都洛阳 D.明成祖迁都北京7.右图是电影锦衣卫的宣传画册,你知道这部电视剧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历史( )A.宋朝 B.明朝 C.清朝 D.元朝8、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拜访明太祖统治后期的政府衙门,那么他不可能如愿的是( )A.丞相府里热闹非凡 B.锦衣卫的头子召见了他C.六部长官接见了他 D.拜访殿阁大学士9.如果你是右图三中的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A.熟读四书五经 B.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C.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10.明成祖迁都北京的时间是( )A.1368年 B.1405年 C.1421年 D.1433年11.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像,请你按时间顺序为其排列( )A. B. C. D. 李世民 嬴政 朱元璋 赵匡胤12.看图回答问题:.右图中的人物是谁?.该人物建国后,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13、阅读下列材料: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请回答:(1)材料中的“八股文”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2)作者的言论主要抨击了这个朝代的什么制度?制定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实行这一制度的后果如何?(4)作者在抨击这一制度时与什么历史事件进行了对比?这一事件有何危害?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习目标】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学习重点】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学习难点】 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学生掌握有困难。【知识梳理】1郑和下西洋(1)条件: 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2)目的:为了加强和 的联系, 派遣 下西洋。(3)经过: 年 年,郑和的舰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 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和 。(4)意义: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促进了 和 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 (5)倭寇:元末明初, 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 ”。(6)背景: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寇与奸商勾结为患,明政府派遣 等到浙东沿海抗倭。 (7)过程: 组建 “戚家军”,在浙江 九战九捷,后又赴 、 与当地军民并肩抗倭。(8)结果:抗倭取得重大胜利, 的倭患被平息。 是我国的民族英雄。(9)胜利原因: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积极配合;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智慧才能。(1) 年, 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问题:1.图一的人物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你觉得为什么六百年后的今天,他仍值得我们纪念?(郑和下西洋对我们的影响与启示。)2.图二的人物又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是谁的诗句?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哪些高贵的品德?4. 图二中的人物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也是吗?试分析一下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民族英雄?【合作探究】图一 图二【课堂自测】1、郑和远航最远到达( )A.非洲西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B.非洲东海岸和印度洋沿岸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大西洋沿岸和南海沿岸2、葡萄牙占领澳门和中国收复澳门的时间分别是( )A.1553年,1999年 B.1554年,2000年 C.1355年,1999年 D.1533年,1997年3、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明朝时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明朝时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C.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我国沿海 D.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澳门4.一个旅游团要实地考察郑和下西洋时庞大船队的出发地,他们应到(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刘家港2.在郑和船队与西洋各国的友好贸易中,最受当地人喜爱的物品时( )A.丝绸、茶叶 B.丝绸、瓷器 C.丝绸、药材 D.珠宝、香料3.倭寇指的是日本的( ) 渔民 武士 商人 海盗A. B. C. D. 4.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为敢忘危负年华。”可以了解他的志向是抗击哪国侵略者( )A.西班牙 B.葡萄牙C.日本 D.荷兰5.右图人物是一位古代民族英雄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D.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7.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8.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中国远航的踪迹。.上图是哪位航海家远航的路线?.这一远航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大约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