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民间永不朽.doc_第1页
美在民间永不朽.doc_第2页
美在民间永不朽.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教材分析这是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16课。这册美术鉴赏教材共设20课,在前面的课程中分别学习了美术鉴赏的意义、艺术语言及中外美术史的相关内容等,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践练习。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方面层层递进,通过介绍最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艺术样式,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通过欣赏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全课分五个部分:引述、如何界定民间美术、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民间美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民间美术的特征。难点:第一部分“如何界定民间美术”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学情分析在之前的美术鉴赏课的学习中,学生对艺术语言、艺术作品的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及价值判断有了一定的认识、分析的能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对美术形式的概念、表达方式等的知识,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可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目标1. 通过 讲述,演示,活动,欣赏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美术的基本概念。 2. 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3使学生明白民间美术重要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艺术创造力。课时安排本课1课时完成。教具准备图片、民间美术作品实物等。教 学 过 程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播放据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短片,师生交流,了解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为导入新课做准备。导入新课开门见山导入。出示课题: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ppt)因为教室里放置了很多图片和民间美术作品实物,趁着学生兴致高昂,所以直接点题,节约时间。新课教学一、播放音乐或短片,要求学生根据短片或音乐的内容找出相对应的符合意境的民间美术作品或图片。1、 春节拜年2、 元宵、端午、中秋3、 农村订婚结婚4、 小孩子满月、百日、抓周二、学生陈述理由:不同的图案、花式所代表的不同寓意。如:结婚嫁娶时所选取的“鱼戏莲”、“鸳鸯图”等;送给小孩子的“五毒图”等;春节时张贴的“连年有余”图案等。1、因为我们本就是农村中学,绝大多数孩子对这些民俗耳熟能详。看到或听到这些喜庆熟悉的画面或音乐,会激起学生的兴致并会滔滔不绝。2、通过学生兴趣盎然的活动,有学生自由发言和总结,可以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意识。3、通过学生的陈述和总结,教师可帮助学生整理、归纳、提炼,适时出示ppt图片。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会很轻松地明白民间美术艺术语言的特征,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这个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新课教学三、教师提问: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回答。1、 可以参照课本回答,或者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2、 教师帮助梳理、概括。(ppt)3、 根据学生的特长(比如剪纸,根据要求快速剪出),有学生现场示范表演(教师控制时间)4、 教师选取其中之一拓展讲解,如刺绣(造型、构图、色彩、手工艺等方面)。5、 融合地光方特色,介绍其中之一,如面塑。教师还可适当示范或请当地面塑行家来课堂演示。1、 这个问题的提出,旨在说明民间美术大致所包含的种类:剪纸、年画、刺绣、玩具、民间雕塑等,解决第一个问题。2、 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穿插一些活动,加深理解与认识。3、 深入学习,教师适当拓展,让学生知道民间美术的“美”可以体现在在哪些方面,紧扣主题。四。分小组讨论活动我国南北方民间艺术作品的不同?联系文化背景体会其不同的审美情趣。4、 对上述课程设计的巩固与升华。新课教学五、教师引出问题:如何界定民间美术?1、可以阅读课文找出答案。2、可以出示图片比对引出答案:如古代“宫廷美术”等。3、朗读课文,加深印象。这属于最后收尾阶段。顺便总结全课,点题:中国民间美术,美在民间,永不朽。课堂延展关照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美,寻访身边的民间美术家。让美融入生活,培养学生发现没得眼睛,做个有心人,陶冶情操。结束新课鼓励学生在喜庆的日子里,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关注学生课外发展和兴趣的持续性。板书设计民间美术种类 艺术语言特征 1、剪纸 寓意性 2、年画 象征性3、刺绣4、玩具5、民间雕塑课后反思民间美术可以说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集民俗文化,审美于一体,可以说民族艺术之瑰宝。代代相传,凝聚了人们美好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美好夙愿。这节课教材设计清晰,很多知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自行整理出来。动手剪纸,画个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