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答谢中书书》实录.doc_第1页
27《答谢中书书》实录.doc_第2页
27《答谢中书书》实录.doc_第3页
27《答谢中书书》实录.doc_第4页
27《答谢中书书》实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答谢中书书课堂实录陶弘景綦江区石角中学 陶 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课文中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布置预习,让学生解决生字,记下文中难点,然后进行讲解。2、熟读背诵课文。3、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让学生反复诵读短文,体会文章意境;学习文中写景的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领会文章思想感情。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教学方法:点拔法、串讲法、诵读法、问答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配乐高山流水,播放四幅优美的山水图片)师: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等,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答谢中书书。二、乐读美文1、请大家带着愉快的心情看课文,仔细听范读,注意字音(教师播放配乐朗读)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句子,注意停顿(播放古筝高山流水)师:刚才大家的朗读真让我羡慕:有些摇头晃脑,有些面带微笑,有些激扬文字,有些指点江山可老师想单独听“竽”,谁来“独奏”一下?朗读展示(教师配乐营造氛围)生1:主动举手,朗读师:真不错,字正腔圆,朗读流利。生2:老师,我来挑战一下。摇头晃脑地朗读。师:哪位同学来当一次裁判,评价一下。生3:我认为第二位同学要好一些,他有动作,有点古人读书的味道。生4:他还注意了几个长句子的停顿,比如“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师:嗯,评价很有见解。还有同学来挑战吗?生3:老师,我来尝试一下。生5:老师,他读得很好,不但准确流利,还面带微笑,很有感情。师:这就是心灵共鸣嘛!朗读时就要这样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加上动作和表情。下面小组合作朗读,可以双人读,也可以多人读。第三组六人:(首尾句齐读,中间一人一句。每人都有自己的动作。生鼓掌)师:掌声是最好的肯定。讨论一下,他们的朗读为什么这么有感染力呢?生6:她们读得很投入,很专注。生7:她们的动作不造作,好像真的是在欣赏美景一样。生8:的确,读“高峰入云”时,好像随意的一抬头,眼神的注意力就随势而上了。生9:她们好象在享受美景。师:对!她们把朗读当成了一种审美,一种激情,一种体验。让我们心怀这样的情感齐声朗读。(生齐读课文)三、解读文意师:刚才的朗读,男生读得很有气势,女生读得婉转。下面请同学们边朗读边翻译全文。(教师配乐,创造意境)提示:v 1、先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并解释(利用好课文下面的注解)v 2、带着关键词说译语句,注意句子要通顺v 3、小组内相互帮助,并提问检查(学生自学)(小组内分层交流解决疑难。)(每小组记录组长把错最多的或者未解决的疑难板书,注意方法的总结。) 小组展示:第五组:生10:“沉鳞竟跃”在我们组的翻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况。生11:我翻译成为“潜伏在水中的鱼”。因为老师说过要用组词的方法翻译。生12:可“潜伏”像在说特务。(学生笑)应该组词翻译为“潜游”。生13:我们总结出:翻译时要注意推敲,要符合文章的语境。第八组::生14:对啊!我们组有人把“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翻译成“乱叫”,没有美感,和文章的诗意美不协调。可以这样翻译:此起彼伏地鸣叫。生15:但是猿猴也是“鸣叫”吗?三峡中不是说“高猿长啸”,我认为应该分开来理解。“早晨,薄雾将要消散了,这时林中传来了猿猴的长啸,鸟儿的鸣叫,声音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第四组:生16:我们组在理解“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时,出现了争执。有同学说“入”是进入的意思,我认为这样的话,缺少一种主动性、一种生命力,如果理解为“插入”会更好。生17:句中的“见”字,展现了一种主动呈现的意思,和朱自清的“小草也清的逼你的眼”中的“逼”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水清就显得活灵活现了。师:真高兴,大家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理解。对的!古文的翻译要力求“信、达、雅”,就是准确、通顺、美好。下面请小对子互听翻译。注意纠错。(组内两人结帮互助)大家推荐两名学生,一名朗读原文,一名翻译,在全班展示。听者自我纠错。四、品读美画师:通过朗读和译读,你一定对山川之美有了更具体的体会了吧。现在,请大家勾画出作者进行景物描写的句子。全班一起朗读,注意读出作者的心情来。生齐读。师:有人说本文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请你用自己的话把你喜欢的一句或几句景物描绘出来吧!(要优美哟!)步骤:1、找到喜欢的句子尽情朗读2、抓住句中的主要景物及其特点展开想象和联想,再现画面(留意句中富有动态的词语)3、选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记住要表现出作者的心情哟!教师播放古筝高山流水为学生的理解营造环境氛围。到小组巡视,指导。小组推荐展示:第一组:我描绘的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今天,天气格外的好,两岸的石壁上铺满了青苔,看上去让人眼前一亮,心情顿时好了起来。仔细一看,石壁上呈现出来了青、黄、黑、白、绿的颜色,好似一座争奇斗艳的花园,这美景,那叫一个绝!师:好一个“眼前一亮”、好一个“争奇斗艳的花园”!第二组:我描绘的是“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在这里,有一大片青幽幽的树林,还有翠嫩的竹子,一年四季都生长着,那样的青翠,那样的嫩绿。清晨,太阳出来了,薄雾越来越少,林子里热闹了起来。猿猴的啸声,鸟儿的歌声,此起彼伏,活生生的一场交响乐。生16:老师,我认为这时候的“热闹”,不是作者想要的,应该是用了以动写静的写法。师:很好。大家还记得“鸟鸣山更幽”这句诗吧,就是这种意境。第四组:我描绘的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抬头,巨人一般的山峰插入云中的异象展现在我的眼前,白云似一条玉带在山腰飘荡;不经意的一瞥,如琉璃般的溪流尽收眼底:嬉戏的鱼儿,绿油油的水草,光滑的鹅卵石。一阵微风拂过,水面上泛起几圈涟漪,巍峨的山峰也荡漾开去。真个如在画中游!师:“好一个荡漾开去!”山水相映成趣,真真让人心泛涟漪呀!第八组:我描绘的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太阳就像一位娇羞的少女,遮着薄薄的白纱,浑身散发出朦胧的光彩。这淡淡的薄雾,和着宁静的河水,流淌着,消失在天边。山脚下,山腰里,茂盛的树林抖动着,不时传来一阵阵猿猴那凄凉的吼叫声,踏着清晨的节拍,在幽静的山谷中传响,打破了早晨的宁静。接着,不甘寂寞的歌唱家也卖弄起来了,曲声是那样的婉转悠扬。好一场只属于大自然的天籁般的交响乐!这样的早晨,这样的音乐,真让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师:的确,这样的美景,人间难得几回见。在同学们用心的描绘下,我也小小的心旷神怡了一次。这样的景色,恐怕比起“人间天堂”来也毫不逊色吧。让我们一起来把文章背一背。学生齐背课文。五、析读主题师: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笔也来描绘了文章中的美景,让我们再来放声朗读,看看文章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学生自学。小组交流。)生 18:“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一句,是作者对自然的赞美。生19:“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中的“美”字,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生20:“高峰入云沉鳞竟跃。”这些美景,正是作者欣赏后心情愉悦的体现。俗话说言为心声嘛。师:大家说的都很对。老师有一个问题,从课文标题来看,本文是一封书信,并且是给朋友的回信。那么,你能否根据本文内容猜一猜谢中书会在信中和陶弘景说些什么呢?(教师发下准备好的资料,让学生寻找,归纳。)生21:可能是朋友间的问候。生22:可能会是朋友间的相互交流。生23:我猜测会不会是谢中书邀请作者出山做官。因为从谢征的生平来看,他一直都当官。生24:我也有同感。南北朝时社会动荡,讲究门阀,也许谢中书觉得陶弘景和他是同一阶层的人,所以会邀请他再出来做官。师:大家的理解很到位,很有深度。作者被称为“山中宰相”,看来他的心志不在当官,而在祖国的美山美水。生25:老师,课文最后一句该怎么理解呢?师:来,大家一起来朗读这句话。(生齐读。)句中提到了康乐公谢灵运,大家看看他又是一个什么人?(生思考。)生26:谢灵运是一个山水诗人。生27:他像陶渊明一样为了躲避官场的不如意,而寄情山水。生28:老师,我觉得可不可以从“古今共谈”着手来理解,谢灵运是古人,都喜欢山水,作者和他就有了共同语言。所以,我认为这一句表现的是作者认为自己可以和古人比肩的自豪感。(全班鼓掌)生29:那么,就是说可以和陋室铭一文的结尾“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样来理解了。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