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山国,建立者出自北方狄族鲜虞部落,姬姓。国土嵌在燕赵之间。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的事件。后魏国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后来中山桓公复国,国力鼎盛,有战车九千乘。前296年,被赵国所灭。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族鲜虞部落,为姬姓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该墓志所在地宗高和村正好位于史书记载的中山国都城中山城(今唐县北店头乡南城子村和北城子村)西南方向。这为中山国都城曾在唐县提供了有力佐证。春秋时的鲜虞国,大致南疆至今石家庄一带,北疆在今唐县西南(鲜虞中人邑),西面在今太行山上的井陉、盂县一带,东面的疆域主要在滹沱河冲积扇地带,即今日的河北藁城、晋州。春秋末至战国初年,中山国开始扩张领土。战国中期,中山桓公复国后,领土进一步扩张。中山国强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河北保定地区南部、石家庄地区大部、邢台地区北部及衡水地区西部,南北从鄗至鸱之塞约200公里,东西从井陉到扶柳约150公里。按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上所标的长度比例推算,中山国疆土合战国时长度单位为南北距离606里,东西距离454里,总面积与战国策秦策中“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之说吻合。经济史称“中山地薄人众。”中山国受地理环境和鲜虞族传统生活习俗的影响,牧业与农业生产并存发展。北部以牧业为主。南部以农耕为主。中山国手工业生产非常发达,其工匠制造的铜、玉、陶、金、银、骨、石等大量精美的艺术品,在数量、造型、工艺水平上,都有很高水平,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中山“丈夫作奸巧冶,多美物”,正是对中山国手工匠人的工艺技巧和绚丽多姿的工艺品的赞叹。存在商业区中山国考古专家在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五次年会上称,中山国灵寿城存在商业区,该商业区位于今平山上三汲村一带。城内有宫殿建筑群和制陶、铸铜、铸铁等官手工业作坊区。作坊区南部可初步确定是灵寿城内的“市”,意即为“市肆”,是当时的商业交换活动的中心。它东西长约750米、南北宽约450米,是处大“市”,出售商品除日常生活用的陶器和较为精美的铜器外,主要以铁器作为商品来交换。中山国也铸造自己的钱币。早期主要使用晋国的货币空首尖足布和燕国的货币尖首刀,后来,开始铸造自己的货币“成白”刀币。在国都中,还有专门仿铸燕、赵货币的作坊。在军力方面,大约有千辆战车和几万兵力。文化中山国建立后,鲜虞族在思想、文化、艺术上与汉文化逐渐融合,它的音乐舞蹈艺术既有游牧民族剽悍雄健的传统,又吸收了华夏艺术柔和婉丽的风格,阳刚与阴柔同存并济,形成了中山艺术的独有特色。思想方面,“中山专行仁义,贵儒学”,接受了儒家文化,中山国君尊贤重士,在重大政治活动中发挥士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平山出土的铜器铭文中,大谈天命、忠、孝、仁、义、礼、信等,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色彩。语言文字方面,中山国也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王墓出土的三件重器上的长篇铭文,篆书文字全部为汉字,字体工整规矩。遗址中山国故都遗址位于林山脚下的中山国都城景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为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所在地。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出土文物多为稀世珍宝,在世界各地展出引起轰动。现存有宫殿区、居民区、陶器场、冶炼场、遗址十多处。城后依东西林山,突起平原,上有古佛堂三处,山峡内有万寿寺遗址、阴阳柏及众高僧墓塔群(现有十三处)。林山峡水库碧柳环抱山水互映,可开展各种水上活动。出土文物据了解,中山王“错”的墓是已发掘的中山国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在中山王墓,记者看到,墓室平面呈“中”字形,南北各一墓道,通长九十七米,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呈“斗”形;地下部分包括椁室、东库、西库和东北库。主室的后半周有陪葬墓六座,于前面和旁侧有车马坑二座、杂殉坑一座、葬船坑一座。中山王墓虽被多次盗掘和破坏,但仍有大量珍贵文物出土,包括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玉石器、玛瑙器、骨角器、木漆器等。王陵及都城上世纪70年代,中山国的王陵和都城在平山县三汲乡被发掘后,绚烂的中山国终于呈现在考古学家面前了。雄伟的城墙,夯土厚达50多米,突显出中山国的辉煌繁盛。宏大的“山”字形大墓、豪华的车马坑、新奇的葬船坑、华美的青铜器出土的器物之繁多之华美之奇崛,令世人震惊不已。虽然在当时7个“万乘之国”各建霸业的局面中,中山这个夹在燕赵之间、东西只有500多里的国家,只是一个“千乘之国”的小国,然而它却在其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堪称“中华辉煌”的灿烂文化。比如构思拙朴、结体宏大的山字形礼器,显示出中山文化的粗犷线条。奇想巧变、设幻诡异的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虎噬鹿屏风座”、“双翼神兽”、“犀牛器座”等闪烁着铸造工艺的炫目华美。最令人惊喜的是“中山王三器”大铜鼎、方壶、圆壶,上面刻满了长篇铭文,让今人看到了严整规矩、悠长秀丽、刀法洗炼的战国文字,其中铁足大铜鼎上刻铭469字,是国内已发现的战国时期字数最多的一篇铭文。文字记载于是,在近几年收集到有关资料,特别是清朝年间灵寿、平山县志,进行认真查阅之后,得知有关古中山国都城遗址和王陵县志上都有记载和注解。今将摘录如下:一灵寿旧县志古中山国都城遗址记载(一)重修县署碑铭记:“溯自中山建国,逮及前明代产伟人载在至乘。”注解:中山国,古国名,春秋时建立,又称鲜虞,至战国时期仍存在,曾以灵寿为国都。(二)沿革:“灵寿禹贡冀州之城,春秋时属鲜虞国,威烈王时建中山国,属中山。魏乐羊伐中山,取之。文侯封乐羊于灵寿。中山复国。桓公徙都灵寿,其后不恤政,为赵武灵王所灭。”(三)古迹:“赵王城在县西十五里。颓垣尚存,周十里。唐章怀太子注后汉书,邳彤传云:灵寿故城在今恒洲,灵寿县西北即此城也。土人每于雨得铜刀、铜镞、古钱等物。赵王台在故城内,周百余步,高五、六丈。世传为赵武灵王所筑,上有武灵王庙。养鱼池在故城内,赵王台东里许。八角井在赵王台下,今湮。相传池、井俱武灵王遗迹。”(四)战国名臣:“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文侯封乐羊於灵寿。乐羊死,葬於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三)平山旧县志古中山国王墓记载(二)沿革:“平山为禹贡冀州地。后分九州为十二州,而平山则属并州。春秋时为晋蒲邑,因蒲水出中山蒲阴古名。战国为番吾郡,地属赵”。(三)冢墓:1.唐天寿太子墓,在林山下,土坑尚在。2.潘河二丞相墓,在天寿太子墓右,碑记尚在,有“萧萧双冢林山下,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药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速滑培训基地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财产损失保险AI应用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体育赛事伤害与残疾保险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舞台艺术评论在线平台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茶园茶叶销售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营销策划执行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赛事官方旗帜与横幅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合同案例:合同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与实践操作
- 2025年中国波登管式压力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度MCN机构与达人专属合作合同3篇
- 《城市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温州市鹿城区为例》9400字(论文)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思辨型作文和作文的思辨性
- 《无人机培训教材》课件
-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课件
- 移动成都分公司城区营业厅物业管理投标书
- 回收太空垃圾
- 打印一张离婚协议书范文表格
- 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
- DB35T 2060-2022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规范
- DB11T 581-2021 轨道交通工程防水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