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出师表.doc_第1页
24出师表.doc_第2页
24出师表.doc_第3页
24出师表.doc_第4页
24出师表.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系列人教版 出师表学案学习内容:出师表学案学习目标: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学习重难点: 1、掌握重点词句,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2、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一、 课前预习 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1)中道崩殂( ) (2)陟罚臧否( )(3)以遗陛下( ) (4)裨补阙漏( )(5)行阵和睦( ) (6)猥自枉屈( )(7)夙夜忧叹( )(8)庶竭驽钝( ) (9)斟酌损益( )( )(10)以彰其咎( )(11)咨诹善道( )(12)临表涕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以光先帝遗德( ) (2)引喻失义( )(3)以遗陛下( ) (4)悉以咨之( )(5)猥自枉屈( ) (6)斟酌损益( )(7)咨诹善道( ) (8)以彰其咎( )(9)先帝不以臣卑鄙( ) (10)遂许先帝以驱驰( )3、理解下列古今词义的区别。秋 古义_今义_开张 古义_今义_痛恨 古义_今义_ 卑鄙 古义_今义_感激 古义_今义_ 谨慎 古义_今义_二、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4、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同。5、把全文分成四个部分,归纳每一部分的意思。三 自主研学 合作探究6、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7、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掸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8、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9、作者对他所推荐的贤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四、达标测试 效果反馈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0、用原文填空。(1)表现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句子: , 。(2)表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 , 。11、结合课文,请概括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12、文中的“寄大事”指什么事?13、文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和“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两件事?14、陆游曾经评价出师表时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你从出师表中诸葛亮对汉室具有什么情感?五、展示提炼 拓展延伸15、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六、知识点拨,中考链接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仪轨:礼仪法度。约:省减,简约。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物:指人,百姓。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16、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抚百姓,示仪轨 抚:安抚,抚慰(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益:利益( )(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亲:亲人 ( )(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 爱:爱戴,拥戴(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19、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答案:1、(1)c (2)bqu(3)hng(4)ji(5)zh p(6)wi(7)sh(8)wi(9)zu(10)s 2、(1)发扬光大(2)适宜、恰当(3)给予(4)询问(5)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6)斟酌情理(7)询问(8)表明、显扬(9)身份低微,见识短浅(10)奔走效劳3、时刻;秋天(季节) 扩大:店铺开业 痛心遗憾;深切的憎恨 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不讲道德 被感动并受到激励;因对方的帮助对他产生感激之情 认真、慎重;做事耐心。4、略5、第一部分(15):从当前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三条建议。第二部分(67):追述经历,表达对刘氏父子的忠诚和北伐的决心。第三部分(8):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第四部分(9):表文的结束语。6、三条建议:7、广开言路;(2)严明赏罚;(3)亲贤远佞。目的:上面这些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都是为了出师。只有国内政局稳定,有了“平明之理”,诸葛亮才可以后顾无忧,专力伐魏。7、反复强调的是“亲贤远佞”,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作者以先汉、后汉的历史事实说明了亲贤远佞的利弊,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8、不难看出,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刘禅听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他本人处处念及先帝之遗德、遗训,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迹,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文中虽然明提陛下只有八次,但暗提陛下尚有五处(即“诚宜开张圣听”之前,“宜付有司”之前、两次“悉以咨之”之前、“则责攸之”之前),实际共十三处,或表忠诚,或表心愿,或提具体建议,表明诸葛亮处处为刘禅着想,使再昏庸的皇帝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总之,“受恩感激”, “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9、贤臣稳定政局,提兴德之言 后主亲近贤臣,听取他们的“兴德之言”,赏罚分明,以保持国内政局分明10、(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1、 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12、兴复汉室。13、三顾茅庐和白帝城托孤。14、对刘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