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 国 论余静梅【教学内容】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介绍作者;研读1-4段)【教材分析】六国论是苏教版语文必修二中的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40%,本篇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种能力的培养。【学情简析】学生经过初中和必修一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 “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设计理念】争取做到课堂行为的转变,学生由以往的“听多”转变为“问多”,“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记得多”转变为“想得多”,“作业多”转变为“讨论多”。课堂应该变“静”为“噪”。老师应变“讲多”为“说少”,变“求对”(问题答案)为“求异”,变“多练”为“精析”,变重注问题结果为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诊断。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知识,如实词意义,虚词用法,特殊句式等(2)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2.情感与态度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3.过程与方法引导启发点拨【教学重点】1.文言知识的积累。2.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教学难点】作者创作意图。【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师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教学设想】1.引导学生领会作者讽谏北宋王朝的写作意图和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将课文分析的重点放在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开展论证上。因此,要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体会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的特点。2.在预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体会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全文。【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解题导入。六国论中的“六国”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二)介绍作者简介“三苏”,苏洵身处北宋,为什么要议论六国?又是怎样议论六国的?(三)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要求注意字音和停顿,重点字词读音。六国互丧sng 暴p霜露 草芥ji 与 y嬴yng 洎j 胜负之数sh 当tng与秦相较 下咽yn (四)研习课文第一、二段。1.自读,对照注释翻译。 要求:实词了解词义。虚词知道用法。句式体现语气。译文文通字顺。2.指名翻译。3.教师点拨。兵:兵器善:擅长弊:毛病,病根赂秦:指送给别人物品,此处专指割地力亏:指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道: 原因理由互丧:互是交互的意思,也有相继的 意思。丧,指灭亡盖:原来,大概独完:独指单独,完是指保全4.学生再译5.小结归纳:师问:第一、二段的哪句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生答:作者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一是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秦者以赂秦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五)研习课文第三段1.自读,对照注释翻译。 要求:实词了解词义。虚词知道用法。句式体现语气。译文文通字顺。2.指名翻译。3.教师点拨。以:介词,凭借 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 其实:实际上固:本来 祖父:祖辈和父辈暴:通“曝”冒着 以:连词,相当于“而”割:割让 然后:这样以后而:连词,表转折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通“餍”,满足 判:区分至于:到的结局 以:介词,用事:侍奉 之:代词,指上面说的道理4.学生再译5.小结归纳:师问: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原因的?其中有几层意思?用了哪些对比的语句?生答: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说明赂秦的危害。秦“攻取”所得与受赂所得对比:“秦以攻之外,小则获邑,大则的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对比:“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以上两个对比也构成对比。通过对比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宰战”结论。祖父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对比,“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对比。“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奉之弥繁”与“侵入愈急”对比。通过以上对比,说明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 (六)研习课文第四段1.自读,对照注释翻译。 要求:实词了解词义。虚词知道用法。句式体现语气。译文文通字顺。2.指名翻译。3.教师点拨。迁灭:灭亡 与:亲近而:连词,表转折 丧:灭亡义:坚持正义 速:招致尝:曾经 而:连词,表并列再:两次 洎:及,等到惜:痛惜 而:连词,表转折革:改变,除去 殆:将要智力:智慧和国力 诚:确实,实在向使:假使 爱:爱惜数:运数 理:理数当:同“倘”,如果 革:改变,除去殆:将要 智力:智慧和国力诚:确实,实在 向使:假使爱:爱惜 数:运数理:理数 当:同“倘”,如果4.学生再译5.小结归纳:师问:第四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原因的?齐国和楚、赵两句为什么灭亡?生答:从第二个方面了解“不赂者以赂者丧”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齐国灭亡的原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灭亡的具体原因是其本身的错误,但根本原因是“燕赵处革灭殆尽之际”,孤立天援。 总结:文章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然后以史为据,采用例证,对比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作业:背诵前段。 预习后两段。【教学板书】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论据1)不赂者以赂者丧(论据2)诸侯所亡固不在战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齐附于秦终继迁灭燕行刺客始速祸焉赵诛良将用武不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论点分论点论证结论:概括历史教训【教学后记】古文一般是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05月江苏中国建设银行建行大学华东学院“建习生”暑期实习生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离散数学半群与群》课件
- 农业大棚转让合同(2篇)
- MySQL数据库教程课件
- 2024年05月北京中信银行机构客户部社会招考(511)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粤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封装工艺流程》课件
- 2024年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沪教新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版高一数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IT运维服务项目技术外包合同
- 调味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 202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共8套)
- 企业的涉税风险
- 武汉大学抬头信签纸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
- 印刷作业指导书
- 2022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 硬笔书法比赛方案精选
- 火力发电厂山谷型干贮灰场设计
- 柳宗元毛笔楷书字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