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3讲 细胞概述、细胞膜和细胞壁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3讲 细胞概述、细胞膜和细胞壁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3讲 细胞概述、细胞膜和细胞壁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3讲 细胞概述、细胞膜和细胞壁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3讲 细胞概述、细胞膜和细胞壁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 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 第3讲细胞概述 细胞膜和细胞壁 一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1 建立过程 1 1665年 发现了细胞 2 1838年 提出 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 的观点 胡克 施莱登 3 1839年 又提出 所有的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4 20年后 德国菲尔肖作出重要的论断 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 2 内容 1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 组成的 施万 已存在的活细胞 一个或多个细胞 2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3 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 产生的 3 意义 证明动植物界具有最本质的联系 已存在的细胞 思考感悟1 细胞学说的内容适用于所有的生物吗 提示 不适用于病毒等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二 细胞的大小 数目和种类1 细胞的大小 一般来说 细胞的大小以 计 细胞的体积越大 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相对越 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信息交流能力就越差 越不利于其各项生命活动的完成 所以细胞长到一定大小时 便停止生长 微米 小 2 细胞的数目 生物体的长大 主要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3 细胞的种类 根据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 原核细胞 三 细胞膜 质膜1 成分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 磷脂分子中的甘油有2个羟基连着脂肪酸 另一个羧基连着磷酸 形成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 因此细胞膜中磷脂头朝外 尾部朝内 和蛋白质构成 同时膜中还含有少量的胆固醇和糖类等 2 典型模型 模型 1 基本支架 脂双层 具有流动性 2 膜蛋白 覆盖 或贯穿在脂双层中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 糖蛋白 与蛋白质结合 具有保护质膜和细胞识别的作用 流动镶嵌 镶嵌 多糖 3 结构特点 4 功能特性 5 功能 1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流动性 选择透性 思考感悟2 如何识别细胞膜的外表面和内表面 糖蛋白有何功能 提示 有糖蛋白的一侧是细胞膜的外表面 糖蛋白是细胞膜上有识别作用的重要物质 四 细胞壁1 植物和藻类的细胞壁主要是由 组成的 木材 纸张 棉 麻的主要成分都是植物细胞壁中的 细胞壁与细胞的选择透性无关 其作用是 纤维素 纤维素 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 2 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的成分与高等植物的不同 1 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 2 真菌细胞壁的成分是 肽聚糖 壳多糖 几丁质 1 识图析图 1 光学结构 镜头和反光镜 2 调视野亮暗结构 光圈和反光镜 3 换高倍物镜时要转动转换器不能直接转镜头 2 使用方法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物像 将要观察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 换上高倍物镜 调节细准焦螺旋 直到物像清晰 3 成像特点 1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如图所示 2 显微镜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3 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 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4 注意事项 1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 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到快接近时 距离约为0 5cm 停止下降 2 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 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移到视野中央 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 3 换用高倍物镜后 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焦 4 换用高倍物镜后 若视野太暗 应先调节遮光器 换大的光圈 或反光镜 用凹面反光镜 使视野明亮 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5 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观察情况比较 即时应用1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将物镜对准通光孔b 先用高倍镜 后用低倍镜观察c 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d 使用高倍镜时 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解析 选a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操作技术的有关知识 用显微镜观察时 应是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 移动装片时 根据视野变化的特点可以确定污物是否在装片上 但并不能据此确定污物是在物镜上还是在目镜上 使用高倍镜时 要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故选a 2 如图所示 甲图中 表示目镜 表示物镜 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 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 组合b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 正确操作顺序 转动转换器 调节光圈 移动标本 转动细准焦螺旋c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 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 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解析 选d 丙图是乙图放大后的物像 观察时应选用甲图中 组合 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的操作为 移动装片 转动转换器 调节光圈 转动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而不是面积的放大倍数 物像偏向哪个方向 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使其居于视野中央 1 细胞膜的成分及其作用 2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3 细胞膜的功能 1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包括细胞膜控制作用的普遍性和控制作用相对性两个方面 3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 细胞膜的组成 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易误警示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性的关系 1 区别 流动性是膜的结构特点 选择透性是膜的功能特性 2 联系 流动性是选择透性的基础 只有膜具有流动性 才能表现出选择透性 即时应用3 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是指磷脂分子的尾部 具有疏水性b 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 具有亲水性c 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d 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b 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解析 选c 磷脂是由甘油 油脂酸和磷酸组成的 磷酸 头 部 c 是亲水端 油脂酸 尾 部 a 是疏水端 细胞膜为细胞的边界 在细胞膜的外侧分布着具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 而在细胞膜的内侧没有糖蛋白的分布 4 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b 磷脂分子有亲水部分和亲脂部分 蛋白质分子没有 c 需要蛋白质参与 物质才能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有可能是被动转运d 膜上的糖蛋白与物质交换 生物催化的作用无关 解析 选c 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作用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的 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磷脂分子有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 蛋白质分子也有 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膜上的糖蛋白与物质交换 如物质的跨膜运输 生物催化 如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的作用有关 用 模型法 理解细胞膜的组成 结构 功能及特性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代表 分子 b代表 c代表 2 图中的a和b都在不断的移动 使细胞膜具有 性 3 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成果在工农业生产和医学实践中有着重要用途 下列有关生物膜应用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模拟生物膜可以处理污水 淡化海水b 研究生物膜可以寻找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新途径c 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代替人体病变器官的膜材料d 通过膜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诊断 治疗疾病 完全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 4 如果此为神经细胞膜 则当其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 na 的流动过程是编号 5 细胞识别 物质的跨膜运输等与图中 填字母 有关 6 静息时 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 7 癌细胞容易转移 这是因为 8 正在研制中的预防艾滋病的疫苗能够使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的a 这种a叫做 解析 1 图中a为蛋白质 b为磷脂 c为多糖 2 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都在不断地移动 从而使细胞膜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 通过膜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诊断 治疗疾病 但不能完全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 4 神经细胞膜接受刺激发生兴奋时 na 从细胞膜外进入细胞膜内 其跨膜运输方式为易化扩散 5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的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6 静息时 k 外流 膜外为正 膜内为负 7 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粘着性降低 使癌细胞易扩散和转移 8 人体注射疫苗后 体内将产生特异性的抗体 答案 1 蛋白质磷脂分子多糖 2 流动 3 d 4 c 5 a 6 膜外为正 膜内为负 7 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8 抗体 计算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显微镜目镜为10 物镜为10 时 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若物镜转换为40 后 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 2个b 4个c 8个d 16个 解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知识 以及理解应用能力 显微镜放大倍数为直径 线性 放大倍数而非面积放大倍数 答案 b 纠错笔记进行视野中细胞数目的相关计算时 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 则计算时只考虑长度或宽度 若视野中充满细胞 计算时应考虑面积的变化 膜结构 答题不规范美国科学家理查德 阿克塞尔和琳达 巴克 因研究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研究发现 一种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 当气味物质分子流动到我们的鼻端黏膜处的嗅觉受体细胞处时 气味物质分子可以粘附于细胞膜上特殊的气味受体上 如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模式图 局部 请据图回答 1 图中a具有特异性 这种特异性最终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