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教研室编前 言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教材体系改编。共有实验十八次,供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与教学进度使用,每次实验2学时,有“*”的供教师参考使用。本实验指导书包括实验内容、目的、要求、教具、步骤与方法、小结、思考题七个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识记能力与归纳能力。本书可供体育院校本科、函授学生以及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使用,也可供教练员、运动员以及体育工作者参考。本实验指导由沙川华主编,袁琼嘉、付乙、李雪参加编写。目 录实验一 上肢骨3实验二 下肢骨6实验三 躯干骨9实验四 上肢骨连结11实验五 下肢骨连结13实验六 躯干骨连结15实验七 上肢肌16实验八 下肢肌18实验九 躯干肌20实验十 动作分析(一)22实验十一 动作分析(二)23实验十二 上肢肌力量与伸展性练习*24实验十三 下肢肌力量与伸展性练习*27实验十四 躯干肌力量与伸展性练习*30实验十五 内脏32实验十六 脉管系统34实验十七 神经系统36实验十八 感觉器官38实验一 上肢骨【实验内容】观察上肢诸骨的位置、形态、表面的主要骨性标志。 【实验目的】1指出、辨认上肢诸骨的位置、形态。2辨认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主要骨性标志。3活体上触摸到上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实验要求】1做好上肢骨内容的复习。2要以学生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标本。 3观察标本应与活体标志相结合。【实验教具】 1人体全身骨骼标本,分离的上肢骨标本。2多媒体课件。【实验步骤与方法】1观察上肢诸骨的位置、数量、形状。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62。(1)锁 骨位于胸廓前上方,左右各1块,横向S形长骨。(2)肩胛骨位于胸廓后上部,左右各1块,三角形扁骨。(3)肱 骨位于上臂,左右各1块,长骨。(4)尺 骨前臂内侧,左右各1块,长骨。(5)桡 骨前臂外侧,左右各1块,长骨。(6)手 骨分为腕骨,左右各8块,均为短骨;掌骨,左右各5块,均为长骨;指骨,左右各14块,均为长骨。2观察上肢骨主要骨性标志观察(1)锁骨锁骨的内侧端叫胸骨端;锁骨的外侧端叫肩峰端。胸骨端与肩峰端都有关节面。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52。(2)肩胛骨 肩胛骨后面的一条横行向外上方的隆起,叫肩胛冈。肩胛冈将肩胛骨背面分成上下两个窝,分别叫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向外侧伸延,其末端游离叫肩峰,其上内侧有一扁平关节面。肩胛骨的前面凹陷,叫肩胛下窝。肩胛骨的三个角分别称为上角、下角和外侧角。外侧角肥大并有一个浅窝叫关节盂。在关节盂的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叫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肩胛骨三个角的连线,构成三个缘,分别叫内侧缘、外侧缘和上缘。在上缘接近外侧角处有一屈指状的突起叫喙突。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53。(3)肱骨肱骨上端呈半球形的关节面叫肱骨头。肱骨头前下方的突起叫小结节;小结节外侧有一大的突起叫大结节。二者之间的沟叫结节间沟。大小结节都有一条向下的纵嵴,分别叫大结节嵴和小结节嵴。肱骨体中部外侧有一粗糙的隆起叫三角肌粗隆。肱骨下端后面有一较大的窝叫鹰咀窝;前面有两个小窝,内侧叫冠突窝,外侧叫桡窝。下端两侧各有一个隆起,内侧大而明显叫内上髁;外侧的叫外上髁。在鹰嘴窝的下方有一个滑车状的关节面叫肱骨滑车。在滑车的外侧呈半球状的关节面叫肱骨小头。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54。(4)尺骨 尺骨上端有一半月形凹陷,叫滑车切迹。滑车切迹上下两端有两个突起,上方的叫鹰嘴,下方的叫冠突。在冠突的外侧有一个凹陷的关节面叫桡骨切迹;在冠突的下方有一个粗糙的隆起叫尺骨粗隆。尺骨下端细小,呈圆柱形叫尺骨头。尺骨头的内后方有一向下的突起叫尺骨茎突;尺骨头下面和周围的关节面叫环状关节面。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55。 (5)桡骨 桡骨上端较小呈圆盘状叫桡骨小头。小头上面有一凹陷关节面叫桡骨小头凹,小头周缘的关节面叫环状关节面,小头的下方内侧有一粗糙隆起叫桡骨粗隆。桡骨下端肥大,近似立方形。在内侧有一小凹陷关节面,叫尺骨切迹,桡骨下端有一关节面叫腕关节面,在外侧有一向下的小突起叫桡骨茎突。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55。 (6)手骨腕骨8块排列成为两排,近侧从桡侧往尺侧排列有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远侧从桡侧往尺侧排列有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其中舟骨、月骨、三角骨共同构成椭圆形的桡腕关节面。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66。【实验小结】1触摸上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锁骨全长,肩胛骨下角、肩胛冈和肩峰,肱骨大结节和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豌豆骨,各掌骨和指骨。2上肢骨主要的关节面名称及其形状与肌肉韧带的附着点。主要上肢骨主要关节面主要肌肉韧带附着点锁 骨锁骨端、肩峰端肩胛骨肩峰关节面、关节盂肩胛冈、喙突、肩峰、盂下结节、盂上结节肱 骨肱骨头、肱骨滑车、肱骨小头小结节、大结节、大结节嵴、小结节嵴、三角肌粗隆、内上髁、外上髁桡 骨桡骨小头凹、桡骨环状关节面尺切迹、腕关节面桡骨小头、桡骨粗隆、桡骨茎突尺 骨滑车切迹、桡骨切迹、尺骨环状关节面鹰嘴、尺骨粗隆手 骨舟骨、月骨、三角骨共同构成腕关节头【思考题】1上肢骨上主要关节面有哪些?2上肢骨上主要肌肉、韧带附着点有那些?实验二 下肢骨【实验内容】 观察下肢诸骨的位置、形态、表面的主要骨性标志。 【实验目的】1指出下肢诸骨的位置和形态。2辨认髋骨、股骨、 髌骨、胫骨和腓骨的主要骨性标志。3在活体上触摸到下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实验要求】1做好下肢骨内容的复习。2要以学生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标本。3观察标本要与活体标志相结合。【实验教具】 1人体全身骨骼标本,分离的下肢骨标本。 2多媒体课件。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下肢诸骨的位置、数量、形状。(1)髋骨在骨盆处观察,左右各1块,不规则骨。(2)股骨大腿处观察,左右各1块,长骨。(3)髌骨膝关节前方,左右各1块,栗形,籽骨。(4)胫骨小腿内侧,左右各1块,长骨。(5)腓骨小腿外侧,左右各1块,长骨。(6)足骨分为跗骨,左右各7块,均为短骨;跖骨,左右各5块,均为长骨;趾骨,左右各14块,均为长骨。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62。2下肢骨主要骨性标志观察(1)髋骨髋骨中部外侧有一明显的深窝叫髋臼,它由髂骨、坐骨和耻骨3块骨骨化而成。位于髋骨前下方的大孔叫闭孔,由坐骨与耻骨围成。髂骨位于髋骨的上方,髂骨的上部为宽扁的骨板叫髂骨翼,翼的上方厚而粗糙的边缘叫髂嵴,嵴的前端终止于髂前上棘,其下方的骨突叫髂前下棘。髂骨翼外面粗糙而不平;内面凹陷而光滑叫髂窝,髂窝后方有一耳状形关节面叫耳状面,耳状面的后上方粗糙不平叫髂骨粗隆。坐骨位于髋臼的后下方,坐骨有一肥厚粗糙的隆起叫坐骨结节,坐骨结节的上方有一小的突起叫坐骨棘。坐骨棘上方的切迹,叫坐骨大大切迹;坐骨棘下方的切迹,叫坐骨小切迹。耻骨位于髋臼的前下方,耻骨上下骨支移行处的上缘有一突起叫耻骨结节,内侧有一粗糙的面叫耻骨联合面。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63。(2)股骨股骨上端有一球形的关节面叫股骨头,股骨头下方外侧有一较大的突起叫大转子;其内下方有一较小的突起叫小转子。大、小转之间前面由转子间线相连;后面由转子间嵴相连。股骨体后面有一纵嵴叫粗线,该粗线又分为内侧唇与外侧唇。两唇在股骨体中部接近,而在上下部分离。外侧唇向上延续为粗糙部叫臀肌粗隆。股骨下端左右膨大并向后弯曲,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前面相连成滑车形的骨面叫髌面,两髁后面有一深窝叫髁间窝。内侧髁的内侧面和外侧髁的外侧面,各有一小隆起,分别叫内上髁和外上髁。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64。(3)髌骨:髌骨前面粗糙,后面有一光滑的关节面。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65。(4)胫骨胫骨上端膨大,两侧突出的部分,分别叫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上面有一光滑的关节面,两关节面之间有一隆起,叫髁间隆起。上端前面与骨体相连处有一粗糙的隆起,叫胫骨粗隆。胫骨骨干呈三菱柱状。胫骨下端膨大,内侧向下有一突起叫内踝,内踝的外侧的关节面叫内踝关节面,外侧有一三角形的切迹叫腓骨切迹,下端下面有一关节面叫下关节面,与内踝关节面形成一体。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66。(5)腓骨腓骨上端肥大叫腓骨头。腓骨下端膨大叫外踝,它的内侧面有一关节面叫外踝关节面。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66。(6)足骨取串连的足骨标本或模型观察:可见跟骨位于足的最后部,它的后端突出,跟结节。距骨位于跟骨上方,距骨体上面和两侧组成距骨滑车关节面。介于距骨头与三个楔骨之间的骨是舟骨,其内侧面的隆起,叫舟骨粗隆图。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66。【实验小结】1活体触摸下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髂嵴全长,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髌骨,胫骨粗隆,内踝,外踝,跟结节。2下肢骨主要的关节面名称及其形状与肌肉韧带的附着点主要下肢骨主要关节面主要肌肉韧带附着点髋 骨髋臼、耳状面、耻骨联合髂嵴、髂窝、髂前下棘、坐骨结节、耻骨结节股 骨股骨头、髌面、内、外侧髁下关节面大转子、小转子、内侧唇、外侧唇、臀肌粗隆、内上髁、外上髁髌 骨髌骨关节面胫 骨内、外侧髁上关节面、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胫骨粗隆、内踝腓 骨外踝关节面腓骨头、外踝足 骨距骨滑车关节面跟结节【思考题】 1下肢骨上主要关节面有哪些?2下肢骨上主要肌肉、韧带附着点有那些?实验三 躯干骨【实验内容】观察躯干骨的位置、形态和主要表面结构特征。【实验目的】1在人体全身骨骼模型上,指出躯干骨的分类、位置和形态。2在分离的躯干骨标本或模型上,认得椎骨、胸骨、肋骨的主要骨性标志。3能在活体上触摸到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实验要求】1学生做好躯干骨内容的复习。2要以学生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标本。 3观察标本要与活体标志相结合。【实验材料】 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或模型,分离的躯干骨标本或模型,躯干骨标本或模型。 【实验教具】 1人体全身骨骼标本,分离的骨标躯干骨标本。 2多媒体课件。【实验步骤与方法】1观察躯干骨的位置、数量、形状。取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或模型,学生主要观察下列骨的位置、数量、形状。(1)椎骨位于脊柱,真椎24块,1块骶骨,1块尾骨,均为不规则骨。(2)肋骨位于胸廓,左右各12块,条形扁骨。(3)胸骨位于胸廓前部正中,1块,扁骨。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7983。2中轴骨的主要骨性标志(1)椎骨椎骨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成人共计26块。除个别椎骨外,每块椎骨都有一个椎体、一个椎弓、一个椎孔、七个突起(包括四个上关节突、两个横突、一个棘突)。颈椎共7块,其横突上都有横突孔,第一颈椎呈环状也叫寰椎,无椎体与棘突;第二颈椎椎体上部有齿突;颈椎椎体小,多数棘突末端有分叉。胸椎共12块,椎体较大,椎体与横突上均有肋凹,棘突呈斜向后下方。腰椎椎体较比胸椎椎体大,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7982。(2)肋骨肋骨分为三部分:肋骨体、胸骨端、椎体端。椎体端上有肋头(上有肋凹)、肋颈、肋结节(上有肋凹);肋体下沿内侧面有肋沟。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83。(3)胸骨胸骨分为三部分:胸骨柄、胸骨体、剑突。在胸骨柄上缘中部和两侧分别有颈静脉切迹、锁切迹;胸骨体两侧面有肋切迹。胸骨柄、体交界处为胸骨角。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83。【实验小结】1活体触摸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全部椎骨棘突,第7颈椎棘突(低头时最明显)、胸骨角、肋体。 2颈椎、胸椎、腰椎的主要区别简表。名 称椎体横突棘突关节面(方位)颈 椎较小有孔末端分叉近似水平位胸 椎较大有肋凹细长、斜向后下近似额状位腰 椎肥大细宽短、水平后伸近似矢状位【思考题】颈椎、胸椎与腰椎的主要差异有哪些?实验四 上肢骨连结【实验内容】观察肩关节、肘关节和桡腕(腕)关节的结构及其运动。【实验目的】1指出肩关节、肘关节和桡腕关节的关节面、主要辅助结构,并能较熟练演示各关节的运动。2试用胶布或纸条代替各关节的韧带,并按每条韧带的起止点粘贴到标本或模型上。【实验要求】1复习上肢骨主要骨性标志(重点关节面)及其上肢骨连结教学重点内容。2教师指出重点观察的内容,示范,并引导学生观察标本或模型。 3关节的运动与常见的体育动作相结合理解。【实验教具】 1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或模型,分离的上肢骨标本或模型。2肩关节标本或模型,肘关节标本或模型,桡腕关节标本或模型。 3多媒体课件。【实验步骤与方法】1.观察肩关节取肩关节标本或模型观察:可见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属典型的球窝关节。在关节囊的上部有喙肱韧带;在关节囊的前壁有盂肱韧带;横架于肩峰和喙突之间则有喙肩韧带。将关节囊剥离开,可见有一肌腱叫肱二头肌长头腱从结节间沟穿出;附着于关节盂周缘的结构叫关节盂唇。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58。主要完成下列观察:(1)在上肢骨上指出参加肩关节的关节面,在肩关节的标本或者模型上指出主要的辅助结构,并描述其主要作用。(2)在小骨架上,并结合人体活动演示肩关节各方向的运动。2观察肘关节取肘关节标本或模型观察:可见肘关节囊内包有三个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肱尺关节,属滑车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小头凹构成肱桡关节,属球窝关节;由桡骨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属圆柱关节。肘关节囊的外侧壁增厚形成桡侧副韧带,肘关节囊的内侧壁增厚则形成尺侧副韧带,包绕桡骨头的纤维环叫桡骨环状韧带。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59。主要完成下列观察:(1)在上肢骨上指出参加肘关节的关节面,在标本或者模型上指出主要的韧带,并描述其主要作用。(2)在小骨架上,并结合人体活动演示肩关节的各方向的运动。3观察桡腕关节(或称腕关节)取桡腕关节标本或模型观察:可见桡腕关节由桡骨的桡腕关节面和关节盘组成的关节窝与舟骨、月骨、三角骨共同组成的关节头构成。属于典型的椭圆关节。关节囊的外侧壁增厚形成腕桡侧副韧带,关节囊的内侧壁增厚形成腕尺侧副韧带,在关节囊的背侧增厚形成桡腕背侧韧带,关节囊的掌侧增厚形成桡腕掌侧韧带。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60。主要完成下列观察:(1)在上肢骨上指出参加桡腕关节的关节面,在标本或者模型上指出主要的韧带,并描述其主要作用。(2)在小骨架上,并结合人体活动演示桡腕关节的各方向的运动。【实验小结】上肢三大关节的关节面、主要辅助结构、运动关节名称关节组成主要辅助结构运动肩关节肱骨头、肩胛骨关节盂喙肱韧带 盂肱韧带喙肩韧带关节唇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屈、伸内收、外展水平屈、水平伸内旋、外旋环转肘关节肱尺关节:肱骨滑车、尺骨滑车切迹肱桡关节:肱骨小头、桡骨头凹桡尺近侧关节:桡骨环状关节面、尺骨桡切迹桡侧副韧带桡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屈、伸内旋、外旋桡腕关节(腕关节)桡腕关节面、软骨盘、舟、月、三角骨腕桡侧副韧带腕尺侧副韧带桡腕背侧韧带桡腕掌侧韧带屈、伸内收、外展环转【思考题】1简述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组成。2演示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运动。实验五 下肢骨连结【实验内容】观察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结构。【实验目的】1指出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关节面、主要辅助结构,并能较熟练演示各关节的运动。2试用胶布或纸条代替各关节的韧带,并按每条韧带的起止点粘贴到标本或模型上。【实验要求】1复习下肢骨主要骨性标志(重点关节面)及其上肢骨连结教学重点内容。2教师指出重点观察的内容,示范,并引导学生观察标本或模型。 3关节的运动与常见的体育动作相结合理解。【实验教具】 1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或模型,分离的下肢骨标本或模型。2髋关节标本或模型,膝关节标本或模型,踝关节标本或模型。 3多媒体课件。【实验步骤与方法】1观察髋关节 取髋关节标本或模型观察:可见髋关节由髋骨的髋臼和股骨头构成。属典型的球窝关节。关节囊的前壁增厚形成一呈人字形的韧带叫髂股韧带,关节囊的前内侧壁形成的韧带叫耻股韧带,关节囊的后壁形成的韧带叫坐股韧带。将关节囊剥离,可见髋臼周缘附着一环行的结构叫髋臼唇,股骨头顶端则有股骨头韧带与髋臼相连。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7273主要完成下列观察:(1)在下肢骨上指出参加髋关节的关节面,在标本或者模型上指出主要的辅助结构,并描述其主要作用。(2)在小骨架上,并结合人体活动演示髋关节的各方向的运动。2观察膝关节 取膝关节标本或模型观察:可见膝关节由股骨和胫骨内外侧髁相应的关节面与髌骨后面的关节面构成,属椭圆滑车关节。在关节囊的前壁有股四头肌肌腱参与形成髌韧带,关节囊内侧壁增厚形成胫侧副韧带,关节囊外侧壁增厚形成腓侧副韧带。将关节囊剥离,可明显见到的结构有:(1)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分别有半月形的软骨板叫半月板。仔细观察,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呈“O”形。(2)有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连接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髁间隆起。(3)有翼状形滑膜皱襞和滑膜囊填充关节腔和肌腱与骨面之间。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7375。主要完成下列几项观察:(1)在下肢骨上指出参加膝关节的关节面,在标本或者模型上指出主要的辅助结构,并描述其主要作用。(2)在小骨架上,并结合人体活动演示膝关节的各方向的运动。3.观察踝关节取踝关节标本或模型观察:可见踝关节由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和腓骨的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属滑车关节。在关节囊内侧壁增厚形成的韧带叫三角韧带,从内踝到距、跟、舟三骨的内侧;关节囊外侧壁增厚形成的韧带,有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和跟腓韧带。分别从外踝到距骨前面、距骨后面和跟骨外侧。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7375。主要完成下列观察:(1)在下肢骨上指出参加踝关节的关节面,在标本或者模型上指出主要的辅助结构,并描述其主要作用。(2)在小骨架上,并结合人体活动演示踝关节的各方向的运动。【实验小结】下肢三大关节的关节面、主要辅助结构、运动关节名称关节面主要辅助结构运动髋关节股骨头、髋臼髋臼唇髂股韧带坐骨韧带尺骨韧带股骨头韧带屈、伸内收、外展水平屈、水平伸内旋、外旋环转膝关节股胫关节面: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关节面:股骨髌面、髌骨关节面交叉韧带等半月板翼状皱襞屈、伸内旋、外旋踝关节距骨滑车 、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腓骨外踝关节面三角韧带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屈、伸外翻、内翻【思考题】1简述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组成。2演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运动。实验六 躯干骨连结【实验内容】 观察躯干骨的连结。【实验目的】1在人体全身骨骼模型上,对照标本或模型,能说出躯干骨的连结和韧带的作用。2能在活体上触摸到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实验要求】1学生复习躯干骨主要骨性标志(重点关节面)及其躯干骨连结教学重点内容。2教师启发躯干骨连结中观察的内容,示范和引导学生观察标本或模型。学生自己动手翻看标本。 3脊柱、胸廓的运动与常见的体育动作、呼吸运动相结合理解。【实验教具】 1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或模型,分离的中轴骨标本或模型,中轴骨标本或模型。 2多媒体课件。【实验步骤与方法】1躯干骨的连结取人体全身骨架模型观察,可见颅骨与脊柱是借枕骨髁与寰椎上关节面构成寰枕关节,属椭圆形关节。当脊柱固定时,头的运动就是绕此关节进行的。肋骨的后端与胸椎相连结构成肋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肋骨的前端借肋软骨与胸骨相连结。胸廓的上提与下降运动(呼吸运动)就是绕上述关节进行的。取脊柱正中矢状切面标本或模型观察:可见椎骨的椎体与椎体之间借椎间盘相连,椎间盘共23块,由外周的纤维环与中间的髓核构成,主要具有连接、缓冲、增加运动幅度等功能。在椎间盘和椎体的前面和椎管的前壁,分别有纵行的长韧带相连,前者叫前纵韧带,从枕骨至骶骨;后者叫后纵韧带,从第二颈椎至骶管。横突间有横突间韧带,棘突间有棘间韧带。相邻椎骨的关节突则构成关节突关节。脊柱绕关节突关节进行各种运动。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8486。2脊柱的整体观取串连的脊柱标本和骨架,从前、后面观,脊柱全长为一直线,侧面观,可见脊柱全长有4个生理弯曲。即颈弯、胸弯、腰弯和骶弯。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88。3胸廓的组成和形态取人体骨架观察,可见胸廓由12个胸椎、12对肋骨与肋软骨、及1块胸骨连结而成。其形态是一呈前后稍扁的圆锥体,上口小、下口大。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91。【实验小结】1躯干骨连结分类:韧带连接、软骨连结、动关节等。2演示脊柱、胸廓的主要运动。 【思考题】 1简述椎间盘的位置、结构与主要功能。 2简述躯干骨的连接类型实验七 上肢肌【实验内容】 主要观察斜方肌、前锯肌、三角肌、背阔肌、胸大肌、肱二头肌、肱肌和肱三头肌。【实验目的】 1在肌肉标本或模型上认识斜方肌、前锯肌、三角肌、背阔肌、胸大肌、肱二头肌、肱肌和肱三头肌,并能说出它们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2在活体上指出斜方肌、前锯肌、三角肌、背阔肌、 胸大肌、肱二头肌、肱肌和肱三头肌的体表标志。【实验要求】1认真复习上肢肌的分类,以及肌肉形状方面的的知识。 2以学生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肌肉标本或模型。 3在肌肉功能方面结合常见的体育动作加以理解。【实验教具】 1全身肌肉标本或模型,上肢肌肉标本或模型。 2多媒体课件。【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斜方肌该肌位于项部和背上部一侧成三角形,两侧相合成斜方形,因此得名斜方肌。该肌起于枕外隆凸、项韧带、全部胸椎棘突。一侧肌肉从起点上看,肌束排列方向分上、中、下3部,上部肌束斜向外下方止于锁骨外侧1/3处;中部肌束平行向外止于肩胛骨肩峰;下部肌束斜向外上方止于肩胛冈。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13。2观察前锯肌该肌从胸廓的侧面观,呈锯齿状,肌束排列呈锯齿状,起自上89个肋骨的外侧面,纤维向后内上行,经胸廓侧壁与后壁,止于肩胛骨的脊柱缘和下角。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38。3观察胸大肌该肌从胸廓的前面观,位于胸廓的前上部有一扇形扁肌,叫胸大肌。该肌起自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腹直肌鞘前壁,肌束排列呈放射状,由内向外集中止于肱骨大结节嵴。当上臂用力屈、内收和旋内时,可在胸廓明显地看到胸大肌的轮廓。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37。 4观察三角肌该肌从上肢肌的侧面观,位于肩部有一上底下尖的三角形肌肉,叫三角肌。该肌起自锁骨的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肌束向外下方逐渐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当臂用力侧平举时,可在肩部见到三角肌的外形。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08。5观察背阔肌该肌从躯干的背面观,在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有一呈直角三角形的阔肌,叫背阔肌。该肌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及髂嵴后部,肌纤维斜向外上方,止于肱骨小结节嵴。当做单杠引体向上时,在腰背部可明显地看到背阔肌的轮廓。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33。6观察肱二头肌和肱肌从上臂的前面观,有一呈梭形的肌肉,叫肱二头肌,该肌有长短两个头,长头起于肩胛骨的盂上结节,经结节间沟的下面穿出肩关节囊。与起自肩胛骨喙突的短头合成一纺锤状的肌腹。肌腹向下行于肌腱和腱膜,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骨间膜。当用力屈肘时,肱二头肌可在上臂前面呈现明显的隆起。 将肱二头肌进行剥离,即可看到肱肌,该肌为一梭形扁平肌,肌纤维排列呈羽状。起自肱骨前面下半部,肌纤维向下移行为短腱,止于尺骨粗隆及冠突。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12。7观察肱三头肌该肌从上臂的后面观,长头起自肩胛骨的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背面桡神经沟以上的部分,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以下的部分,三个头合成一个肌腹,以一共同腱止于尺骨鹰咀。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13。【实验小结】1指出功能上相互为对抗肌的肌肉3组:斜方肌与前锯肌、胸大肌与背阔肌、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2指出附着点位置密切相关的肌肉3组:胸大肌与背阔肌、肱二头肌与肱肌、斜方肌与三角肌。【思考题】在骨架和尸体标本上指出斜方肌、胸大肌、肱二头肌的位置,并简述主要功能。实验八 下肢肌【实验内容】 主要观察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股后肌群、股内收肌群和小腿三头肌。【实验目的】 1在肌肉标本或肌肉模型上认识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股后肌群、小腿三头肌,并能说出它们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2在活体上指出臀大肌、股后肌群、股内收肌群、小腿三头肌的体表标志。【实验要求】1认真复习下肢肌的分类,以及肌肉形状方面的知识。 2以学生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肌肉标本或模型。 3在肌肉功能方面结合常见的体育动作加以理解。【实验教具】 1全身肌肉标本或模型,下肢肌肉标本或模型。 2多媒体课件。【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髂腰肌该肌在脊柱的腰部两侧和骨盆内侧面,附着于第12胸椎体和上4个腰椎体侧面,叫腰大肌;而起自髂窝内呈扇形的扁肌,叫髂肌。两肌向下从髋关节的前面跨过后合成一腱,止于股骨小转子。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21。2观察臀大肌该肌位于骨盆后外侧,斜方形扁肌,叫臀大肌。该肌起自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肌纤维平行斜向外下方,止于股骨的臀肌粗隆和髂胫束。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22123。3观察股四头肌在大腿前面观,有一体积最大的肌肉,叫股四头肌。在大腿前面中部,借短腱起自髂前下棘的是股直肌,在大腿的前内侧,起自股骨粗线的内侧唇的是股内侧肌,在大腿的前外侧,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的是股外侧肌,将股直肌进行剥离,即可见到起自股骨前面的股中间肌。以上四个头于股骨下端合成一扁腱,包绕髌骨前面和两侧,往下延续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24125。4观察股后肌群从大腿后面观:在后外侧有一呈梭形肌,叫股二头肌。该肌有长、短两个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两头汇合移行为肌腱止于腓骨小头;在后内侧有一肌腱细而长的肌肉,叫半腱肌,起自坐骨结节,往下借一较长的腱止于胫骨粗隆内侧;在半腱肌深面,借较长的腱膜起自坐骨结节,肌束向下借一短的肌腱止于胫骨内侧髁的内侧面的肌肉,叫半膜肌。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26。5观察小腿三头肌从小腿后面观,该肌肉两部分构成:最浅层的为叫腓肠肌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上髁和股骨外上髁;在其深层叫比目鱼肌,附着在胫骨和腓骨的上后部。小腿三头肌的肌腹于小腿中部互相融合,向下合成粗大的跟腱,止于跟结节。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29。【实验小结】1指出功能上相互为对抗肌的典型肌肉2组:髂腰肌与臀大肌、股四头肌与股后肌群。2指出附着点位置密切相关的肌肉2组:股内侧肌5块、髂腰肌与臀大肌。实验九 躯干肌【实验内容】 主要观察胸锁乳突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和膈肌。【实验目的】 1能在肌肉标本或肌肉模型上认识胸锁乳突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和膈肌,并能说出它们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2能在活体上指出胸锁乳突肌、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的体表标志。【实验要求】1认真复习躯干肌的分类,以及肌肉形状方面的知识。 2以学生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肌肉标本或模型。 3在肌肉功能方面结合常见的体育动作加以理解。【实验教具】 1躯干肌肉标本或模型,头和颈的肌肉标本或模型,膈肌标本或模型。2多媒体课件。【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胸锁乳突肌在颈部左右两侧有一呈“”字形的肌肉,叫胸锁乳突肌。该肌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肌纤维斜向后外上方,止于颞骨乳突。当头向对侧旋转时,可清楚地看到该肌轮廓。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37。 2观察腹直肌腹直肌在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带状隆起,位于腹直肌鞘内,有一扁长带状肌,叫腹直肌。分开肌鞘,可见肌纤维被34条横行的腱划所分隔。该肌起自第57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肌束下行,止于耻骨上缘。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40。 3观察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在腹壁的前外侧面,有一宽大的扁阔肌,叫腹外斜肌。该肌以锯齿状起自第512肋骨的外面,肌纤维由外上方向前内下方斜行,后部肌纤维止于髂嵴,前部移行为腱膜,参与形成腹白线。腱膜的下缘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将腹外斜肌进行剥离或拿下,见肌纤维的走向几乎与腹外斜肌的纤维成直角的肌肉,就是腹内斜肌。该肌起于胸腰筋膜、髂嵴及腹股沟韧带的外侧,纤维向前上方斜行,小部分纤维止于第1012肋,大部分以腱膜参与形成腹白线。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41。4观察竖脊肌在躯干后面观:竖脊肌在躯干背部脊柱两侧深层,有一最长、最大的肌肉肌肉,就是竖脊肌。该肌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后部,外侧纤维向上止于肋骨,称为髂肋肌,中间纤维向上止于颞骨乳突,称为最长肌,内侧纤维止于棘突,称为棘肌。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355观察膈肌取膈肌标本或模型观察:可见膈肌是一向上呈膨隆帽形的扁薄阔肌,肌纤维起于胸廓下口的周围,由四周向中央集中止于中心腱。图参见运动解剖学P139。【实验小结】1指出功能上相互为对抗肌的典型肌肉2组:腹直肌与竖脊肌、腹外斜肌与腹内斜肌。2指出附着点位置密切相关的肌肉1组:腹外斜肌与腹内斜肌、髂腰肌与臀大肌。【思考题】在骨架和尸体标本上指出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竖脊肌的位置,并简述主要功能。实验十 动作分析(一)【实验内容】上肢动作分析【实验目的】1了解常见的上肢动作分类:静力性动作与动力性动作。2熟悉静力性动作中的悬垂、支撑的分析方法。3掌握动力性动作中的推、拉、挥臂的分析方法。【实验要求】1学生熟练掌握下列常见动作:引体向上、双手倒立、推铅球、单手肩上投篮、扣球等。2运用环节受力分析法与相关解剖学知识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参加动作的主要肌肉。【实验教具】 1肌肉标本及其模型。 2多媒体课件。 【实验步骤及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环节受力分析法”2常见上肢体育动作练习:熟悉下列常见体育动作,为上肢动作的分析奠定基础。(1)静力性动作中选择支撑与悬垂:如“手倒立”。(2)动力性动作中选择推、拉、挥臂:如“推铅球”、“引体向上”、“排球扣球”动作。 3动作分析的方法 (1)划分动作阶段:准备阶段、动作阶段。(2)动作分析的内容:动作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关节名称及其运动”、“原动肌名称”、“工作条件”、“工作性质”。学生尽量采用简便、直观,较为容易掌握的“表格法”来进行分析分析。 关节名称、运动原动肌工作条件工作性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实验小结】 1学生应注意正确完成常见体育动作。 2在分析动作的基础上,总结完成动作的要领、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改正错误的方法,达到提高技术质量的目的。【思考题】学生运用“表格法”,完成下列动作的分析:“推铅球”出手阶段、 “排球扣球”扣球阶段。实验十一 动作分析(二)【实验内容】上肢动作分析【实验目的】1了解常见的下肢动作分类:静力性动作与动力性动作。2熟悉静力性动作中支撑(单脚支撑、双脚支撑)的分析方法。3掌握动力性动作中的蹬、摆、缓冲的分析方法。【实验要求】1学生熟练掌握下列常见动作:立正姿势、燕式平衡、原地纵跳、正脚背踢球、落地缓冲等。2运用环节受力分析法与相关解剖学知识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参加动作的主要肌肉【实验教具】 1肌肉标本及其模型 2多媒体课件 【实验步骤及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环节受力分析法”2常见下肢体育动作练习:学生熟悉下列常见体育动作,为下肢动作的分析奠定基础。 (1)静力性动作中双脚支撑与单脚支撑:如“立正姿势”、“燕式平衡”。 (2)动力性动作中选择蹬、摆、缓冲:如“原地纵跳”、“正脚背踢球”、“落地缓冲”动作。 3动作分析的方法 (1)划分动作阶段:准备阶段、动作阶段。 (2)动作分析的内容:动作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关节名称及其运动”、“原动肌名称”、“工作条件”、“工作性质”。学生尽量采用简便、直观,较为容易掌握的“表格法”来进行分析分析。 关节名称、运动原动肌名称工作条件工作性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实验小结】 1学生应注意正确完成常见体育动作 2在分析动作的基础上,总结完成动作的要领、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改正错误的方法,达到提高技术质量的目的。【思考题】学生运用“表格法”,完成下列动作的分析:“原地纵跳”跳起阶段、“正脚背踢球”踢球阶段、“落地缓冲”落地阶段。实验十二 上肢肌力量与伸展性练习*【实验内容】斜方肌、前锯肌、胸大肌、背阔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屈肌群和腕伸肌群的力量与伸展性练习方法。【实验目的】1学习体会斜方肌、前锯肌、胸大肌、背阔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屈肌群和腕伸肌群的力量训练常用方法。2学习体会发展斜方肌、前锯肌、胸大肌、背阔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屈肌群和腕伸肌方法。【实验要求】1熟悉一些常见体育动作2穿运动衣裤、运动鞋,并做好准备活动。3使用器材时要注意安全,并做好保护。 【实验教具】1体育器材:哑铃、杠铃、单杠、高凳、泡沫垫子。2多媒体课件。 【实验步骤及方法】 1发展斜方肌力量练习(1)提哑铃耸肩做法:站立,两臂下垂,手持哑铃,肩放松。以斜方肌的收缩力量向上耸肩至最大限度,然后还原。重复练习。也可做肩向前、向后绕环。(2)提铃耸肩(图见运动解剖学148) 做法:将杠铃从地面提起,身体伸直,两臂伸直持铃。做时用力向上耸肩(不提肘)至最高位,还原在做。要点:向上耸肩时要注意斜方肌的积极用力,不得屈肘,另外要慢慢下放做退性让练习。 2发展斜方肌伸展性练习经常做双手摸对侧肩练习,可发展斜方肌的伸展性。3发展前锯肌力量练习(1)推举杠铃(图见运动解剖学146) 做法:宽握杠铃平卧在练习凳上,将杠铃慢慢放至胸部,然后用力将杠铃自胸部向上推起,直至两臂在额前上方伸直。 (2)仰卧推人练习做法:练习者仰卧在垫上,两手至于体侧,掌心向上,同伴在同一方向上分腿站在练习者的上方,然后将背部依托在练习者的两手掌上,挺直全身,这时练习者用力伸直弯曲的两臂,将同伴高高举起来,再缓慢屈肘,将同伴放在身上,连续推举直至疲劳,让上面的人翻身起立。要点:这个练习增加了两臂控制平衡的难度,因此练习时上下两个人要注意配合。上面人要注意挺直身体,尽量不动,下面人则要注意用两臂控制住用力方向,即用力向前上方托起。初练时可以选择体轻者在上面,并由另一人在旁作保护以防控制不住而摔下。4发展前锯肌伸展性练习做法:经常做仰卧推举杠铃还原和俯卧撑下降可发展前锯肌的伸展性。5发展胸大肌力量练习发展胸大肌力量练习多种多样,基本练习是用杠铃做的卧推和哑铃做的飞鸟动作。(1)仰卧直臂拉起做法:仰卧在凳上,两臂在头后伸直握住小杠铃或横杠,然后挺胸振臂将杠铃举至胸部垂直上方,再控制下放至最低位做第二次练习。(2)仰卧飞鸟练习做法:仰卧在长凳上,两腿分开,脚踏地面,两臂在胸前伸直,手持哑铃。两臂屈肘向侧分开至最大限度,然后胸大肌用力收缩使两臂还原。重复练习。6发展胸大肌伸展性练习做仰卧飞鸟时,手持哑铃两臂屈肘向侧分开至最大限度和将杠铃下放至最低位,可发展胸大肌的伸展性。7发展背阔肌力量练习(1)俯卧飞鸟做法:俯卧在长凳上,两臂自然下垂,手持哑铃。两臂伸直向侧向上扩胸,然后慢慢还原;重复进行练习。要点:向侧扩胸时,肘部弯曲幅度不要过大。(2)斜拉做法:做在离拉力器较远的地方,两臂尽量前伸握住拉力器把手,使身体和拉力器成度角。开始时,头夹在两颈之间,向后拉引时,要保持高肘姿势,当向下后拉引时,上体缓缓移倾,下颌向胸部收紧,保持含胸弓背姿势。拉力手柄碰到胸下部后,还原在做。要点:整个动作过程中要注意加长拉引的距离,加大动作的幅度,开始要含胸弓背,最后要挺胸后倾。8发展背阔肌伸展性练习经常做单杠直臂悬垂可发展背阔肌的伸展性。9发展三角肌力量练习(1)负重臂侧上举(图见运动解剖学147)做法:站立(或做着),两臂下垂,手持哑铃,肘微屈。两臂侧举,静止23秒,接着上举,然后两臂经侧慢慢放下。重复练习。要点:练习时身体不要晃动。(2)直立提肘拉做法:两手握铃,间距略比肩窄,身体直力,两臂伸直下垂。用力向上提肘,将杠铃提至胸部高度后慢慢复原。要点:两肘向上抬高,两手控制杠铃运动方向,使之沿胸部向上。10发展肱二头肌力量练习(1)哑铃胸前弯举(图见运动解剖学147) 做法:两脚开立(或做着),两臂下垂,手持哑铃。屈肘,将哑铃举至胸前,然后慢慢放下。重复做。要点:练习时身体不要前后晃动。(2)杠铃弯举 做法:两脚开立,两臂持铃下垂,掌心向前,然后屈臂将杠铃弯举至胸前,再徐徐还原继续做。 要点:做动作前,身体微前屈,手腕和手臂微屈,保持一定的肌紧张,再屈臂,这样效果好。做时身体不要前后摆动,要完全用前臂及屈上臂之力将杠铃举起再慢慢放下。11发展肱二头肌伸展性练习经常做双杠支撑摆动,可发展肱二头肌的伸展性。12发展肱三头肌力量练习(1)臂头上屈伸 做法:做在凳上,两臂在头后屈肘,手持哑铃。两臂向上伸直举起哑铃,然后慢慢还原。重复练习。要点:上举时两臂充分伸直。(2)仰卧臂屈伸做法:仰卧在长凳上,两手正握住在头前地上或凳上放置的杠铃,两肘高抬,肘尖向上,然后用伸前臂的力量将肘伸直。要点:肘尖朝上并内夹。13发展肱三头肌的伸展性经常做“毛巾擦背”练习,可发展肱三头肌的伸展性。 实验十三 下肢肌力量与伸展性练习*【实验内容】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股后肌群、股内收肌群和小腿三头肌力量与伸展性练习方法。【实验目的】1学习体会发展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股后肌群、股内收肌群和小腿三头肌力量的训练方法。2学习体会发展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股后肌群、股内收肌群和小腿三头肌伸展性的训练方法。【实验要求】1熟悉一些常见体育动作2穿运动衣裤、运动鞋,并做好准备活动。3使用器材时要注意安全,并做好保护。【实验教具】1.体育器材:哑铃、杠铃、单杠、长高凳、小凳、肋木、健美机、5厘米厚木板等。2.多媒体课件【实验步骤及方法】1发展髂腰肌的力量练习悬垂举腿是发展髂腰肌的力量的有效练习。(图见运动解剖学152)做法:两手握肋木,上体和头保持正直,背靠肋木,然后由髂腰肌收缩发力将悬垂的下肢举起至与上体成水平位,脚尖保持绷直。重复做。2发展髂腰肌的伸展性练习跪撑后倒是发展髂腰肌伸展性的有效练习。(图见运动解剖学155)3发展股四头肌的力量练习(1)膝屈伸做法:做在高凳上,膝后侧紧贴凳的前缘,小腿下垂,哑铃或沙袋绑在脚上。小腿向前伸直,然后慢慢放下。重复练习。练习过程中,脚跟可向外转或向内转,这样能使股四头肌得到全面锻炼。(2)坐姿腿屈伸做法:做在高凳上,膝关节内缘紧贴凳面,足负重物做腿屈伸,也可做双人对抗腿屈伸。这是发展股四头肌的极好练习。4发展股四头肌的伸展性俯卧反弓伸展是发展股四头肌的伸展性的有效练习。5发展股后肌群的力量练习(1)俯卧屈膝 做法:俯卧在长凳上,哑铃绑在踝部。屈膝90度,稍停,然后慢慢还原。重复练习。换另一腿做。也可在屈膝练习器上或用脚勾住拉力器做。(2)俯卧对抗屈小腿做法:一人俯卧在长凳上弯曲两腿,另一人站在其身后,两手握其踝,用力将其弯曲的两腿拉直,在对抗中练习股后肌群,使之发达。要点:练习者上身固定,向着股后肌群用力,而另一人则要注意配合,用的力要适当,力求在68秒内,将对方双腿伸直。6发展股后肌群的伸展性经常做正压腿(图见运动解剖学155)、正耗腿、正控腿、纵劈腿等练习可发展股后肌群的伸展性。7发展大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福州市数学期末质量监测卷教案
- 三年级数学上册 1 时、分、秒第2课时 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店铺培训讲课课件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 茶叶种植技术培训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3课时)(3份打包)
-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七节 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科版
- 初中湘教版1.4.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 成矿预测课件
- GB∕T 2518-2019 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 线切割每日点检表A0
- 年产美甲贴100万张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信息时代的研究生 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
- 起重机防摇摆控制PPT课件
- 第十一章 地役权
- 西门子Siemens 840D参数详解
- DLT 596-202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 风机基础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诗歌朗诵《诗意中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