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国主要文学家及作品介绍 莫里哀,(16221673),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创建者,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他一生共创作了37 部喜剧,是世界剧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之一。伪君子、唐璜、吝啬鬼是世界喜剧中最出色的作品。他曾享受贵族教育,但不久就宣布放弃世袭权力,从事戏剧事业。他创立“光耀剧团”,惨淡经营,曾因负债而被指控入狱。后来,他不顾当时蔑视演戏的社会风气和家庭的反对,毅然离家出走,在外飘流了十多年。由于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编写演出了一系列很有影响的喜剧。最后,莫里哀作为剧团的领导人重返巴黎,此后,他一直在巴黎进行创作演出。代表作:1659年,莫里哀创作可笑的女才子 ,辛辣地讽刺了资产者的附庸风雅,抨击了贵族社会所谓“典雅”生活的腐朽无聊,因而触怒了贵族势力,遭到禁演。但莫里哀并未被吓倒,连续编演了丈夫学堂和太太学堂。太太学堂因宣扬新思想,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而被指责为“淫秽”、“诋毁宗教”,又遭到禁演。莫里哀奋起还击,写了太太学堂的批评和凡尔赛宫即兴两出论战性短剧。1664年,莫里哀写成杰作伪君子,1668年,他又创作了另一部力作吝啬鬼。 莫里哀是位喜剧大师,但是他的死却是一场悲剧。为了维持剧团开支,他不得不带病参加演出。1673年,在演完没病找病最后一幕以后,莫里哀咯血倒下,当晚就逝世了,终年51岁。由于教会的阻挠,他的葬礼冷冷清清。司汤达,(1783年-1842年)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年)和巴马修道院(1839年)。司汤达的本名叫亨利贝尔。1783年1月23日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 父亲是一个资产者,但却拥护王权与教会,头脑里充满了贵族的观念。司汤达的家庭教师是一个神甫。这个神甫对他进行严格的贵族式教育,禁止他与一般的儿童玩耍。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母亲的父亲。他母亲属于意大利血统,生性活泼,思想较为自由开放,能够用意大利文阅读但丁等人的作品。但她在司汤达七岁时便逝世了。司汤达的外祖父是一个医生。思想特别开放,是卢梭和伏尔泰的信徒,拥护共和派。司汤达少年时期经常住在外祖父家,在那里阅读了大量的世界名作。 司汤达的童年,是在法国大革命的疾风暴雨中度过的。1796年至1799年,他在格勒诺布尔的中心学校上学,那是法国革命时期按照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潮和教育思想建立的新型学校。司汤达在那里面系统地学习了新思想,新知识,对法国文学和唯物主义哲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非常用心的跟着教师格罗学习数学。他热爱数学的无可争辩的精确性极其论证的真实性;这种对于精确性和真实性的爱好,后来成为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一个基本原则。1799年,他来到巴黎,原来准备投考著名的综合工艺学校,但为革命的形势所鼓舞,加入了拿破仑领导的军队。1800年,他随拿破仑率领的大军到了意大利的米兰。米兰人民长期遭受奥地利的统治,视拿破仑的军队为救星。他们对法国革命的热情,他们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司汤达的影响很深。以后他长期在米兰居住,写作,并以米兰人自居。 从1806年到1814年,司汤达随拿破仑的军队转战欧洲大陆。在1812年从莫斯科大撤退时,他担任后勤军官。长期的斗争实践,使他的共和派的观点更加坚定,更加憎恶腐朽没落的封建贵族与教会的黑暗统治。因此,以后他脱下戎装,投身于文学创作时,他的批判的笔锋总是指向贵族和教会,便不奇怪了。 1814年拿破仑下台,波旁王朝复辟。资产阶级的革命派遭受镇压,封建的王公贵族则弹冠相庆。在这种形势下,司汤达觉得“除了遭受屈辱,再也不能得到什么”,便离开祖国,侨居意大利的米兰。在这里,他对意大利的爱国主义人士抱以极大的同情,与争取民族解放的烧炭党人来往密切。他的行动,引起了统治意大利的奥地利军警的注意。当1821年意大利革命失败,许多爱国者身陷囹圄时,他也被警察当局作为烧炭党人的同情者而驱逐出境。直到1834年,他被派任为法国驻教皇辖下的奇维塔韦基亚城的领事,才再度回到意大利。 司汤达从1817年开始发表作品。处女作是在意大利完成的,名为意大利绘画史。不久,他首次用司汤达这个笔名,发表了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从1823年到1825年,他陆续发表了后来收在文论集拉辛和莎士比亚中的文章。此后,他转入小说创作。1827年发表了阿尔芒斯,18281829年写就罗马漫步(Promenades dans Rome),1829年发表了著名短篇瓦尼娜瓦尼尼。他的代表作红与黑于1827年动笔,1829年脱稿(本书即将面世之际,适逢七月事变,国人无暇他顾,形式发展不利于书报之刊行。然本书脱稿于1827年当无疑义-原编者注)。1832年到1842年,是司汤达最困难的时期,经济拮据,疾病缠身,环境恶劣。但也是他最重要的创作时期。他写作了长篇小说吕西安娄万(又名红与白),巴马修道院,长篇自传亨利勃吕拉传,还写了十数篇短篇小说。在1842年3月23日司汤达逝世时,他手头还有好几部未完成的手稿。 在司汤达的墓志铭上写着一段话:活过、爱过、写过。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巴尔扎克原名奥雷诺-巴尔萨,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一个中等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祖上本是农民,“巴尔萨”就是普通平民的姓氏。1789年得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给了第三等级成员包括平民发迹的机会,他的父亲因善于经营而成为暴发户,于是就将平民姓氏“巴萨尔”改成中古骑士姓氏才“巴尔扎克”,又在姓氏前加上一个标志贵门第的“德”。于是巴尔扎克就有一个“高贵的贵族出身”,这份虚荣,他一生都很看重。在作品中亲近贵族,与此不无关系。1814年,15岁的巴尔扎克随父母迁居巴黎。17岁入法科学校就读,课余曾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公证人事务所当差,同时旁听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获文学学士衔。20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名发表过许多不成功的剧本和小说。为维持生计,18251828年期间先后从事出版业和印刷业,皆告失败,负债累累。经过探索和磨炼,巴尔扎克走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认为社会环境陶冶人,因此应着力于“人物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要求作家具有“透视力”和“想象力”;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从1829-1849年,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写出了96部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幻灭(1837-1843)、农民(1845)、贝姨(1846) 亚历山大仲马(18021870),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旧译三剑客,(1844)、基督山伯爵,于1802年7月24日生于法国的维勒-科特莱(靠近巴黎)。人称大仲马,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信守共和政见,反对君主专政。由于他的黑白混血人身份,其一生都受种族主义的困扰。 大仲马一生喜欢吃,所以外表肥胖。 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也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善于写戏剧,其中茶花女等为代表作。其祖父安东尼-亚历山大达维德拉巴叶特里侯爵曾在法国政府任职炮兵总军需官;1760年移居圣多明各(即现在的海地)。1762年3月27日一个名叫塞塞特仲马的女黑奴为他生下一个男孩,取名托马-亚历山大,即大仲马之父,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于1802年7月24日生于法国的维勒-科特莱(靠近巴黎)。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亚历山大仲马屡建奇功,当上共和政府将军。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 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他饱尝种族歧视,心中受到创伤。家庭出身和经历使大仲马形成了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类型作品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大仲马的剧本亨利第三及其宫廷(1829)比雨果的欧那尼还早问世一年。这出浪漫主义戏剧,完全破除了古典主义“三一律”。这期间,他创作的雨闻名于世。 大仲马小说多达百部,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为内容,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外,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打斗动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旧译三剑客,(1844)、基督山伯爵。他曾自己主编过一份文学性质的报纸,名为火枪手,上面刊登了他自己的很多小说和漫谈录。它是当时法国家庭妇女深深喜爱的读物。大仲马被别林斯基称为“一名天才的小说家”,他也是马克思“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大仲马的祖父安东尼亚历山大达维德拉巴叶特里侯爵曾在法国政府任职炮兵总军需官;1760年移居圣多明各(即现在的海地)。1762年3月27日,一个名叫塞塞特仲马的女黑奴为他生下一个男孩,取名托马亚历山大,即大仲马之父,仲马是这位女黑奴的姓。 大仲马在奥尔良公爵府上当公务员期间,和与自己原本同住一楼的女裁缝卡特琳拉贝同居了很长时间。拉贝给他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在文学声誉上大大超过他的小仲马。这时候,大仲马又和一个戏剧编辑的女秘书好上了,他便抛弃了拉贝。直到七年后他成为巴黎有名的剧作家时,才认下小仲马,但是他始终没有承认拉贝是他的妻子。尽管他后来一直抚养着小仲马,并担负着拉贝的生活费用,但小仲马的内心一直与他有一种说不清的隔阂。特别是大仲马横加干涉小仲马的爱情这件事,给小仲马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 大仲马68岁时停止写作,因为他爱上了一个漂亮的美国女演员阿达孟肯。不幸的是,阿达孟肯在一次演戏时从飞驰的马上掉下来摔死了。雨果,(18021885),法国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物和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省城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麾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进入法学院学习,但是他的兴趣在于写作。他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之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上任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 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至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雨果最为法国人津津乐道的浪漫事迹是:他于30岁时邂逅26岁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并坠入爱河,以后不管他们在一起或分开,朱丽叶德鲁埃几乎每天都要给雨果写一封情书,直到他75岁去世,将近50年来从未间断,写了将近两万封信。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即钟楼怪人)、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现在叫船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7课。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上海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六年级下册第十课。 雨果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序言(1827),“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欧仁鲍狄埃,(1816年- 1887)是法国的革命家,法国工人诗人,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国际歌的词作者。鲍狄埃出身于巴黎的一个工人家庭,很早就作了童工。曾参加1848年的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后当选为公社委员,和公社战士一起在街垒浴血战斗。公社失败后,于6月他在工人家的阁楼中怀着满腔热血写下一首诗名为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e),后经法国工人音乐家狄盖特谱曲国际歌。之后一直流亡国外。1880年大赦后才回国,参加法国工人党,1887年出版了革命歌集,其中包括这首歌,是国际歌第一次公开发表。其时他已经患了重病,当年在贫困中逝世。1816年10月4日鲍狄埃生于巴黎一个制作木箱和包装的手工业工人家庭。鲍狄埃从少年时代起,立志为劳苦大众的解放斗争贡献力量,同时热爱诗歌,以平民歌手贝朗瑞的歌谣为范本而开始创作。12岁起劳动为生,开始歌谣习作,他在艰难的环境里刻苦自学,从他所能够找到的书籍中吸取知识的营养。法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贝朗瑞的诗,在他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记。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时,还在当学徒工的鲍狄埃参加了七月革命,时年14岁的他就写出了他的第一首诗歌自由万岁,并发表了第一部诗集年轻的女诗神,列宁曾赞扬其中的歌颂革命斗争的自由万岁一诗,这首诗指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的总方 向。七月王朝时期从事过木工、印花布图案画师等多种职业,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写了是人各一份的时候了、复活节蛋等诗歌,要求平等,号召斗争,从此,他开始用诗作为武器,踏上了革命的征途,并逐渐由一个民主主义者向社会主义者转变。曾参加1848年的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很快就认清二月共和国的反动本质,在该拆毁的老房子中把它比作等级森严的住宅,发出“是拆毁它的时候了”的呼吁,并投身于巴黎六月起义,是勇敢的街垒斗士。1865年加入第一国际巴黎支部,第二帝国垮台后,他在1870年10月31日一诗中提出“快成立红色的公社”的口号,并于1870年加入了第一国际,成为第一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的委员。1871年3月至5月,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了,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了,英勇的巴黎工人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在巴黎公社进行革命斗争的72天中,鲍狄埃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被选为公社委员,在巴黎公社期间,鲍狄埃先后担任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二十区中央委员会委员、公社委员。他在担任公社社会服务委员会委员时,被人们称誉为“最热情的公社委员之一”,和公社战士一起在街垒浴血战斗,在五月最后一个星期,流血周中,鲍狄埃右手残废,仍坚持战斗,为保卫公社直战斗到5月“流血周”的最后一天。巴黎公社被反革命暴力镇压而失败,5月30日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1871年6月鲍狄埃躲过敌人的搜捕,在郊区小巷一所老房子的阁楼上怀着满腔热血和悲痛,用战斗的笔写下了震撼寰宇的宏伟诗篇,一首诗名为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e)的不朽的无产阶级战歌,即“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对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和巴黎公社历史经验加以艺术概括,正式宣告向敌人“开火”;7月被迫出逃,1871至1880年,被凡尔赛反革命法庭缺席判处死刑的鲍狄埃,之后一直流亡国外,先后在英国、美国流亡近10年;1880年大赦后回国,参加了法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在英国、美国流亡的十年期间,仍积极参加当地的工人运动,同时不懈地创作诗歌,宣传革命思想,鼓励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奋勇斗争,就是在这个时期,他以纪念公社、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反映无产阶级的苦难和斗争为中心题材,创作白色恐怖美国工人致法国工人巴黎公社等大量革命诗篇。1887年出版了革命歌集,其中包括这首歌,是国际歌第一次公开发表,而世时他已经患了重病, 1887年11月6日, 他在贫困中与世长辞,巴黎的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鲍狄埃发表过许多活页歌片和诗歌小册子,均已散佚,仅有革命歌集和鲍狄埃全集传世。生前还发表了少年诗神(1831)、社会经济诗和社会主义革命歌集(1884)、革命歌集等多种诗集。他的诗歌热情洋溢,质朴有力,充分表现了革命无产阶级的豪迈气魄,列宁称誉鲍狄埃是“是一位最伟大的用诗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 中国于1937年出版中译本鲍狄埃诗选,近年来又出版了鲍狄埃评传。小仲马,(18241895)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大仲马当公务员时与一女裁缝所生的私生子。茶花女是小仲马的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小说所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这种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并且受到普遍的欢迎。小仲马是大仲马与一名女裁缝卡特琳拉贝(Marie-Catherine Labay)所生下的私生子,生于法国巴黎。大仲马成名后,混迹于上流社会,将他们母子抛弃掉,直到小仲马七岁时,大仲马终于良心发现,从法律上承认了这个儿子。虽然大仲马负担了拉贝的生活费用,但是他始终没有承认拉贝是他的妻子。 1842年小仲马遇见玛丽杜普莱西,即后来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原型,对她一见钟情,但是他对玛丽不肯退出上流声妓事业表示愤怒,写了绝交书。 1847年,玛丽病逝于巴黎。小仲马悲痛万分,将这段故事写成小说茶花女,使他一举成名。 1852年小仲马的话剧茶花女初演时,大仲马正在布鲁塞尔过著短期的流亡生涯,小仲马给他电报上说:“第一天上演时的盛况,足以令人误以为是您的作品。”大仲马回电说:“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1875年2月21日,小仲马以二十二票的多数被选入法兰西学院,在当时是最高荣誉,使他的事业可说是功德圆满,相较于无缘于此的巴尔扎克、大仲马幸运许多。 1895年小仲马续娶了比他小40岁的亨利埃特雷尼埃,半年后小仲马就去世了。小仲马早年想跻身文坛,但是怎么写都不成,于是他早就打名妓玛丽的主意,开始搜集写作的素材。在玛丽患肺病咯血期间,他就写成了小说茶花女,小仲马一生中都不断的为此忏悔。他的作品往往道德劝说意味过于浓厚,在剧情上反而显得呆板。 受父亲影响,他也热爱文学创作,并且和他父亲一样勤奋,成为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期间的重要作家。 大仲马很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传说曾经有人问大仲马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是哪部,大仲马自豪地回答:小仲马。 和大仲马侧重表现历史,专写历史剧和历史小说不同,小仲马则专写现代剧。小仲马幼年饱尝家庭不幸带来的种种辛酸和痛苦,亲眼看到大仲马一生受累于种种桃色事件,并因此 落得晚景贫困凄凉。所以小仲马在他的作品中大力宣扬家庭及婚姻的神圣,对资产阶级社会风气、家庭生活和伦理道德做了比较细致的描绘和揭露,抨击了娼妓社会对家庭婚姻的威胁,歌颂了纯洁高尚的爱情,成为社会问题剧的创始人之一。小仲马其它有名的戏剧作品包括半上流社会(1855)、金钱问题(1857)、私生子(1858)、放荡的父亲(1859)、克洛德的妻子(1873)、福朗西雍(1887)等。 小仲马的剧作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时期的产物,话剧茶花女也被视为法国现实主义戏剧开端的标志。他的剧作不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以真切自然的情理感人,结构谨严,语言流畅,富有抒情意味。1897年,翻译家林纾翻释茶花女,当时译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茶花女荣誉我国第一部被翻译过来的外国小说 开创了法国“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 一场俗世的爱情成全了一个漂亮女人最终的美丽。 19世纪法国优秀作品 世界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都德,(18401897)19 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有小东西等,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1840年5月13日,都德生在法国南部普鲁旺斯省的尼姆地方。他的父亲是个商人,母亲对于文学有特殊的爱好,酷爱读书,不善于料理生活。都德自幼聪颖过人。他很小的时候就练习写诗,而且注意观察生活。在里昂中学读书时,他经常到书店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扩大了知识视野。1855年,父亲破产,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自谋生路。他15岁就到阿雷小学校任自习辅导员。两年之后,由于哥哥的帮助,到了巴黎,在贫困的境遇中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活。1860年,都德任莫尼公爵的秘书。这使他有机会观察巴黎社会各种各样的人,使他能多次到富于诗情画意的普鲁旺斯旅行,从家乡流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汲取创作营养。25岁时,他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描写了法国南方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习俗。两年后出版了一部带有半自传体性的长篇小说小东西,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冷漠的人际关系,一举成名。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他以这次战争为背景,写了一组具有深刻爱国主义内容和卓越艺术技巧的短篇小说,结为月曜日的故事。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因艺术的典型化和构思的新颖别致,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名篇。都德一生写了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一些剧本和诗作。他善于用简洁的笔触描绘复杂的政治事件,其柔和幽默的风格、嘲讽现实的眼光和亲切动人的艺术力量为不少读者所喜爱。“他的创作,真实与诗情,欢笑与泪痕,怒焰与悲苦,交流并泻,构成他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独特风格。”都德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个很有特色的小说家,是“五人聚餐会”的成员之一(其他四位是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爱蒙特龚古尔)。奠泊桑,(1850-1893),是一位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深受叔本华的影响,渗透了浓厚的悲观主义。莫泊桑早年犯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 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地折磨之后,终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享年仅43岁。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9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合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成名作羊脂球。莫泊桑的短篇显然超过了过去的梅里美与同时代的都德,而在他广泛的描写中,又有着三个突出的重点,即普法战争、巴黎的小公务员生活与诺曼底地区乡镇的风光与轶事。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首要贡献,在于把短篇小说艺术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水平。短篇:羊脂球一家人我的叔叔于勒米隆老爹两个朋友项链。长篇一生俊友(又译漂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篮球球场整修方案范本
- 河道清淤采砂施工方案
- 重庆科技学院《大学英语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水泥构件销售方案范本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中学数学现代教育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艺术学院《实证会计研究入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药剂学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廊坊师范学院《植物生殖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葡萄与葡萄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案
- 《考虑碳排放权的LZ光伏发电企业价值评估案例研究》
- 2024年新疆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测试反应快慢》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科学二年级下册教科版
- DB41T 2280-2022 路桥用泡沫轻质土应用技术规程
-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课件 项目11 M7130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检修
- Profinet(S523-FANUC)发那科通讯设置
- 湖北理工学院《Python编程》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人工智能概论课件完整版
- 比较文学课件:流传学
- 2024-2030年中国游戏主机行业竞争格局及消费趋势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