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7)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做贡献的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 2.掌握本学科要求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研究工作,具有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相关过程的生产与管理能力。 3.较熟练的掌握外语知识,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行一般的外语交流;具有用外文撰写科技文献资料的初步能力。学位论文应体现出较大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二、研究方向 1.化学工艺 (1)煤转化基础与利用研究; (2)煤焦油产品的提纯与加工利用; (3)煤系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4)新型炭素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5)沸石分子筛的择形吸附与分离研究。 2.应用化学 (1)有机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2)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3)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应用研究; (4)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及应用; (5)纳米粉体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6)电化学基础与应用研究; (7)计算化学; (8)流动分析与环境分析; (9)高分子单体合成与应用研究; (10)药物中间体的合成。 3.工业催化 (1)环境友好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2)催化剂的设计与开发; (3)团簇催化化学; (4)催化反应动力学。 4.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1)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2)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 (3)水处理药剂的研究与应用; (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 (5)计算机技术在污水厂的应用研究。 5.生物化工 (1)生物制药及其剂型加工与应用; (2)食品生物技术及食品深加工; (3)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三、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 1.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取系统学习、科学研究或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可分阶段进行,也可平行交叉进行,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指导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制或指导小组集体负责制。指导教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和培养要求,以及学生的特长等综合因素来制定培养计划。在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过程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和科学实验研究工作。根据培养方案要求,整个培养过程可在基础理论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创新,也可在工艺和技术研究等方面有所创新。研究生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工作包括研究方向、已有工作基础、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等。 2.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2年或2.5年。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全部课程。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答辩等非课程环节以及大部分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在校内完成,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优秀研究生可提前毕业。课程学习一般为一年,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5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得少于18学分。各研究方向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从事课题需要由指导教师规定研究生学习课程的学分总数。如果在培养方案中所列选修课程不足以满足研究生选课要求时,研究生可从培养方案设置的学位专业课和选修课程中交叉选课,也可以在校开公共选修课中选修部分课程。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 1.必修课程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公共课必修课为10学分。 学位基础课是研究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的主要课程,要求全日制硕士生学位基础课必修4-6学分,至少4学分。 学位专业课是本学科范围内拓宽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本学科系统专门知识的基本课程。学位专业课可选4-6学分; 2.选修课 本学科选修课皆在于拓宽研究生知识面或加深研究方向需要掌握知识设置的本专业或相关学科课程。为强化研究生的科学实践能力,该类课程包括专业方向设置的学科前沿课和学科专题课。选修课可选8-10学分。 3.补修课 对本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过所在专业本科必修课而需要补修相关课程。补修本科生课程可由导师根据研究需要在培养方案中提出。课程学完后其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五、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参加学术活动和实践环节等。开题报告可由学院或导师组织进行,评审通过后计入1学分。学术活动是硕士研究生的必修环节,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本学科高水平学术会议。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5次以上学术活动。学术活动须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每次参加学术活动由研究生管理人员组织登记。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应不少于一年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或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应包括文献阅读、调研、选题、开题报告、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撰写论文等。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并通过学位论文预审者,按照辽宁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办法的规定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学位授予程序按辽宁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进行。对于提前答辩者,其学位论文送审等工作由研究生院学科建设与学位管理办公室组织,各学院亦应采取更严格的论文质量审查措施。学位论文及答辩要求详见辽宁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学分)类别课程性质及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时数学分授课单位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学位公共课000000002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322人文社科部考试必修000000001自然辩证法概论2161人文社科部考试必修1门000000099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2161人文社科部考试000000003第一外国语(英语)1、21004外语学院考试必修一门000000004第一外国语(日语)1、21004外语学院考试000000005第一外国语(俄语)1、21004外语学院考试000000006英语科技论文写作2161化工学院考试必修000000007数值分析1483理学院考试必修一门000000008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1483理学院考试000000009最优化原理与方法2483理学院考试000000010矩阵分析1322理学院考试000000011数理方程1483理学院考试000000012组合数学1322软件学院考试000000013固体物理1322理学院考试学位基础课081700201高等分离工程2322化工学院考试必修不少于4学分081700202高等生物化学2322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03高等物理化学1483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04现代仪器分析(有机)2322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05高等有机化学2483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06高等无机化学2483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07高等环境化学2322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08催化原理2322化工学院考试学位专业课081700209前沿技术讲座(化工)2241.5化工学院考试必修不少于4学分081700210高等生化分离工程2322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11生物化工设备2322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12高等生物反应工程2322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14精细有机合成原理2322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15现代分离方法2322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16电化学方法原理及应用2322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17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2322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18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与应用2322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19现代仪器分析(无机)2322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20前沿技术讲座(应化)2241.5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22催化剂研究方法与表征2322化工学院考试081700223 基础量子化学2322化工学院考试选修课081700224非金属材料性能与检测2322化工学院考查选修不少于8学分081700225煤焦油化工学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26炭素材料基础和应用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27煤岩学研究方法2241.5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28化工实验技术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29现代生物制药技术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30生物质精细化学品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31生物农药及应用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32药物分析方法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33生物化工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34微生物菌种选育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35药理实验方法学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36有机合成实验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37杂环化学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38应用电化学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39物质结构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40非线性色谱的数值计算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41活性污泥微生物学与反应动力学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42溶液中固体粒子成核与长大理论基础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43功能材料化学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44药物中间体合成原理2322化工学院考查081700245流动注射分析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