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与徐志摩诗歌.doc_第1页
主体间性与徐志摩诗歌.doc_第2页
主体间性与徐志摩诗歌.doc_第3页
主体间性与徐志摩诗歌.doc_第4页
主体间性与徐志摩诗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体间性与徐志摩诗歌翻译摘要:徐志摩诗歌翻译过程的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话语间性等翻译间性是构成其追求译诗的文学新奇性的哲学基础。肯定译者的翻译主体地位,同时也不能忽视翻译这一交际过程中其他主体的存在,也即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他们都将成为翻译这一交际过程中的主体性要素,只是三者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主体性作用。各个平等主体之间是交互主体关系,体现为他们之间的主体间性。主体之间通过对话完成理解,实现“视野融合”。主体间性体现于徐志摩作为新诗诗人、译者、原诗诗人、目标读者四个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共同的认知和认识上。本文旨在通过对徐志摩的与原作者的类同研究,对其诗歌翻译中体现的主体间性做出更具体的论证。关键词:主体间性;类同;徐志摩Abstract: In Xu Zhimos verse, the translation interness such as intersubjectivity, intertexuality and interdiscursivity, is the philosophical motivation for his alienizing translation strategy. The admission of writers subjectivity doesnt mean that translators or readers who are also subjectivity in this process are less important. In contrast,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lation separately. The intersubjectivity among the subjects is embodied through the close mutu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subjects. The intercourse of the subject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theory of dialogism. This thesis thus focuses o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hared cognition and consensus between Xu Zhimo, who acted as a poet-translator, the source-poem poet and the targeted readership, and the original writers. And this thesis is intended to observe his translated poems, source poems and the comparable poems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in order to explain his inter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on and offer more concrete examples.一、引言主体间性从标准意义上而言,指个体之间通过实实在在的信号交流达成一致确认;从精神意义上而言,指个体之间互相对文本生成的心理上的投入和参与;从本体论讲,则是指个体之间的互相提升和约束。我们肯定译者的翻译主体地位,同时也不能忽视翻译这一交际过程中其他主体的存在,也即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他们都将成为翻译这一交际过程中的主体性要素,只是三者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主体性作用。各个平等主体之间是交互主体关系,体现为他们之间的主体间性。主体之间通过对话完成理解,实现“视野融合”。在国内翻译界,杨恒达率先提出了作者(写作主体)、译者(翻译主体)与读者(接受主体)这三者之间的翻译主体间性。(杨恒达,2002:33) 他的观点得到了许钧的认同和发展。陈大亮不仅明确了翻译的主体间性指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且,还认为翻译的学科性质是主体间性的(陈大亮,2004);翻译的方法论是主体间性的;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体现了一种主体间性。因此,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翻译主体间性不仅包括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三个主体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从本体论的角度,还包括这些主体之间心理上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创新。由于作者和译者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的国家,翻译通常是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心理上的投入和交流。(许钧,2003) 徐志摩诗歌翻译过程的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话语间性等翻译间性是构成其追求译诗的文学新奇性的哲学基础。徐志摩作为新诗诗人、译者、原诗诗人、目标读者与原诗是人有一定的共同的认知和认识。并且影响了徐志摩对于文学的审美,其结果是导致前语篇的文本符号在译诗中的可见并形成互文性参引,而使得译诗表现出话语间性,成为文言格律译诗或白话新格律译诗,且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原诗。(陈琳,2009) 那是什么造就了徐志摩诗歌翻译过程的主体间性,在其诗歌翻译中又有怎样的具体体现呢?二、徐志摩与原作者的类同徐志摩与一些原诗的作者有过面对面的交流,如与哈代、泰戈尔和曼斯菲尔德。他内心里敬仰华兹华斯、布朗宁、拜伦、雪莱、济慈、彭斯、波特莱尔和丹农雪乌等诗人。他所钟爱的外国作家, 除了悲观哀伤、愤世嫉俗的哈代外,其余均属于浪漫、唯美或自然主义的传统。华兹华斯那篇传诵后世的英国浪漫主义压卷之作丁登寺旁(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ntern Abbey),以写普通人生活为题材,表现了热爱山水和荒山大泽的情思。这种爱山、爱水、爱自然、爱神思漫游的思想,极大的影响了徐志摩。(刘介民,2003:346)And I have feltA presence that disturbs me with the joyOf elevated thoughts; a sense sublimeOf something far more deeply interfused,Whose dwelling is the light of setting suns,And the round ocean and the living air, And the blue sky, and the living air,A motion and a spirit, that implies All thinking things, all objects of all thought,And rolls through all things. 这是华兹华斯在一个古寺废墟上的深刻感受,却不是在山野之间寻找灵感的山水诗。诗句的曲折结构,体现了诗人所要表达的似乎是自然界最平凡最卑微的灵魂,这自然是华兹华斯诗学的核心。对于诗人来说,人与人的关系就是“我你”的关系。华兹华斯强调自然感情在诗中的重要性和诗的崇高性。大自然的种种景致唤起浪漫诗人的忧郁,使湖畔诗人从喧嚣的都市中的孤独和人世间的痛苦所引起的忧郁中恢复了过来,使他的心灵纯洁、恬静。使他成为更善良、更富于同情心的人。华兹华斯漫游中重返葳河两岸写下咏怀(Lines)诗:Five years have past; five summers, with the leathOf five long winters! And again I hearThese waters, rolling from their mountain-springsWith a soft inland murmur,once again 这首诗体现了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就像抒情歌谣集中的大多数诗篇一样,浪漫主义诗人描写自然,讴歌自然,这种时代风气影响着徐志摩。徐志摩也写了很多超越时间、空间的永恒的自然的诗。在徐志摩的这类诗中,既有理性的色彩,又有神秘的因素,是人性、理性、神性的三位一体。例如,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中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轻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无论是华兹华斯还是徐志摩,他们的自然诗歌带给人们的是“人造社会”所没有的真正乐趣。自然是快乐之源,这个乐趣通过诗人的感官和心灵获得,通过看、听和感觉得到大自然的新鲜来表现人的快乐。就题材来说,徐志摩与华兹华斯的诗歌都歌唱自然的美,徐志摩写山,如五老峰、东山小曲;写水,如再别康桥、威尼市;写花,如昭雾里的小草花、残春;写鸟,如杜鹃、黄鹂,还有一条金色的光痕、他眼里的你等。华兹华斯讴歌田园生活、描述淳朴自然、喜爱山水花鸟,如答谢自然的抒情赞美诗、太阳早已下山、水仙、布谷鸟以及我们是七个、孤独收割者、露西等。两位诗人兴趣接近,如华兹华斯对农人、小孩的同情与怜悯,而徐志摩的古怪的世界、在不知名的道旁等诗中也有同样的情景,在结构上很像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者,诗中刻画了贫苦人那令人怜惜的外观,由此想象他内心的痛苦和秘密,从中抒发出诗人的怜悯之情。徐志摩真与华兹华斯有异曲同工之妙,比较注重未被污染的自然、简朴的乡村生活。但他们在描写自然山水的时候,不仅仅是表现自然美本身,而是驰骋想象的翅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总而言之,徐志摩通过与原诗作者之间的直接接触或在心智上的精神交流,使得翻译主体的共同投入与参与成为现实。诗人创作诗歌,产生原诗的文本符号,而译者深刻领会原诗诗人的意图和文本符号意义,而进行译诗的文本符号的构建。事实上,徐志摩作为译者还与目标读者之间发生着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主要是通过读者认可接受诗歌用语和诗歌形式而发生的。因此通过与作者的交流和对文本信号的深刻领悟,诗人(原诗作者)、新诗诗人(他自己)、译者(他自己)、读者等翻译主体共同接受和确认文本信号,共享认知。三、徐志摩翻译主体间性徐志摩与原作诗人之间的翻译主体间性应该说是发轫于与他们之间创作的主体间性。他在英国留学期间,饱览了英国近现代文学,并产生了感情和精神上的共鸣。他的诗歌和散文“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品格融合了东西方文学的情绪和格调。”这种主体间性使得徐志摩与这些诗人之间产生了情感和诗性认知上的共鸣和一致的确认,从而投入到诗歌的再创造译诗中去。肯定译者的翻译主体地位,同时也不能忽视翻译这一交际过程中其他主体的存在,也即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他们都将成为翻译这一交际过程中的主体性要素,只是三者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主体性作用。各个平等主体之间是交互主体关系,体现为他们之间的主体间性。主体之间通过对话完成理解,实现“视野融合”。而这种对话则表现为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即对话是“在人与人的意识的关系中”“出现这种同意和反对的关系,肯定和补充的关系,问和答的关系”。(董小英,1994:18)徐志摩的欧化意识也就是指他受到浪漫主义的启迪,维多利亚的浸染,还有唯美主义的烙印。徐志摩与作者间的主体间性不仅通过与作者的实际接触而实现,而且也通过阅读作品而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而实现,特别是与拜伦、济慈、华兹华斯等。由于他与他们的“经验的内在性”,徐志摩的文学形式或经验都会受到他敬仰和诠释的那些作家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视拜伦为其思想的导师,敬佩拜伦选择冒险和和残酷等创作主题。因此,他节译了拜伦最叛逆的诗篇唐璜。他还特别欣赏济慈“美是艺术的中心”的主张,赞赏他运用绝妙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种种与自然和谐而富有美感魅力的意象和纯美的境界。他模仿济慈浪漫主义风格。徐志摩也很欣赏华兹华斯通过明白晓畅、清晰明了的语言和象征主义手法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他的第一首译诗是华兹华斯的露西水,他受华兹华斯清晰明了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的影响,其翻译用语是白话,因此译诗成为了一首白话诗。显然,华兹华斯的这首诗歌激起了他认知上的共鸣,与其分享了对大自然的激情和对直白明快的诗歌语言的喜好。这种相互的参与使得他们以各自的经验来体会对大自然的热爱,华兹华斯是用创作而徐志摩是用翻译来表达。我们以其译诗To Fanny Browne 为例做一个分析。To Fanny BrowneI cry your mercy pity love! Ay, love! Merciful love that tantalizes not One thoughted, never wandering, guileless love,Unmasked and being seen without a blot! 爱卿/慈悲/与/怜悯!爱卿/怜悯/与/爱情!爱情/神圣/复/慈悲,慈悲/如何/我/心摧。维精/唯一/不/彷徨,爱情/无伪/亦/无藏,湛湛/精莹/涵涵/光,点暇/不染/凤龙/章。O! let me have thee whole, all all be mine!That shapw, that fairness, that sweet minor zest Of love, your kiss, those hands, those eyes divine,That warm, white, lucent, million pleasured breast,予我/全体/浑/无缺,点点/滴滴/尽/我酌,体态/丰神/德/与/质,绛唇/赐吻/甘于/蜜,素手/妙眼/花/想容,况复/凝凝/濯濯/款款/融融甜美/无尽/之/酥胸!Yourself your soul in pity give me all,Withhold no atom or I die,Or living on, perhaps, your wretched thrall,Forget, in the mist of idle misery,Lifes purposes, the palate of my mindLosing its gust, and my ambition blind!爱卿/灵魂/尽/慈悲,爱卿/慈悲/亦/灵魂,若教/丝毫/不/我与,毋宁/死休/永/含冤。命即/不殊/为/卿奴,愁若/迷雾/塞/前途,人生/义趣/复/安在,魂灵/意志/尽/归无。(韩石山,2005:183)从韵律上讲,济慈这首诗是很齐整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体,由三节并成交叉韵的四行诗、以一个叠韵的对句组成,即abab cdcd efef gg 韵脚 ,绝大部分诗行是抑扬格五音步,译诗是一首由二十三诗行组成的七言三顿新格律诗。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主题往往是爱情;而在中国诗歌中,七言诗往往是用于抒发强烈的情感。“古代诗歌最突出的传统就是以抒情言志为本,以教化为功,以意境的创造为最高审美追求,以赋比兴为一般表现手段,以格律美为最高形式追求。”这两种诗歌形式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利于诗人抒怀言志,表达强烈的情感和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