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013年福建省高考文综地理历年试题(高清版附答案).doc_第1页
2009年-2013年福建省高考文综地理历年试题(高清版附答案).doc_第2页
2009年-2013年福建省高考文综地理历年试题(高清版附答案).doc_第3页
2009年-2013年福建省高考文综地理历年试题(高清版附答案).doc_第4页
2009年-2013年福建省高考文综地理历年试题(高清版附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地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完成1-2题。1. 影响该生态产业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能源 B.技术C. 原料 D.市场2. 该生态产业园区中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B技术协作带来了企业间的集聚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图2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3-4题。3.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BCD4.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地带的是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西南地区ABCD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图3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5-6题。W.w.w.k.s.5.u.c.o.m5.据图中信息判断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6.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季风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4中的、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7-9题。7.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8.与、走廊相比,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C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9.促进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 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读图5,完成10-12题HPEFOQ图5202010.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0-20NB0-20SC20N -2326ND20S -2326S11.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北温带范围变小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W.w.w.k.s.5.u.c.o.m12.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A5月23日8时B6月22日18时W.w.w.k.s.5.u.c.o.mC11月23日6时D12月22日18时第卷(非选择题 共156分)必考部分(116分)37.(37分)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9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1) 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4分)(2) 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10分)(3) 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11分)(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12分)选考部分(40分)40(15分)地理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A【选修2海洋地理】 结合有关知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1) 分别说出图中海峡东、西海岸主要的海岸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7分)(2) 说明海峡西岸的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8分)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堰塞湖是批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成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图11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7分)(2) 分析唐山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C选修6环境保护 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7分)(2) 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8分)1-5 CDCDB 6-10 ADBCC 11-12 AD37题(1)A:高原 B:山地(2)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最小;水流平缓。(3)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干湿季明显;干季需要水源灌溉;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雨季需要排涝;山区适宜建水库。(4)石油、煤、铁、水能等资源丰富;国家之间协作较好,人均收入较高,市场潜力较大;水运便利(海运与河运);政策支持A(1)西岸:基岩海岸 海岸线曲折 东岸:砂质(沙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 海岸线平直。(2)港口建设 多优良港湾;滩涂养殖 滩涂面积较大;滨海旅游 海岛(海岸)景色独特、气候宜人;滩涂晒盐 气温高、晴天多;海岸带综合开发 人口、城镇密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B(1)崩塌、滑波或泥石流。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2)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发生引发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C(1)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2) 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上游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在三角洲地区全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水的倒灌。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地理)图1第I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1-2题。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 B C D2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 B核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图2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3-4题。图23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4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图3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图3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5-6题。5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 B C D6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l所示。完成7-8题。 表l旱地林草地盐荒地滩涂其它合计占总面积比例()171232182l1007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图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8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A滩涂盐荒地旱地 B盐荒地滩涂旱地 C旱地盐荒地滩涂 D林草地旱地滩涂图5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9-10题。图59导致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入较低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10应用GIS技术在图5甲基础上制作图5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C各行政区的边界 D各行政区的面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4月30日20时(北京时间)隆重开幕,本届世博会将历时184天。设P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当世博会开幕时,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完成11-12题。11世博会开幕时,与P点位于同一时区的地点是 A开普敦(1832E) B伦敦(经度0) C惠灵顿(17446E) D布宜诺斯艾利斯(5824W)12在世博会期间,P点移动方向是 A先向北,后向南 B先向南,后向北 C先向北,后向南,再向北 D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37(37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马里是13世纪-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图12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表3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表3水稻玉米杂粮其它合计占播种总面积比例()8.O12.O74.25.8l00占总产量比例()5.O4.988.81.3100图6(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1O分)(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9分)(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10分)选考部分A选修2海洋地理 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图14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分析原因。(7分)(2)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8分)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图15(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7分) (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8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图16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7分)(2) 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8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1B 2D 3D 4B 5A 6D 7C 8A 9C 10A 11B 12C37(37分) (1)变化趋势:水量减少。 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 (2)主要差异: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 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地带,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3)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4)地形平坦;草原广阔;河流水资源较丰富;灌溉农业及牧业较发达;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40(15分)地理 A选修2海洋地理 (1)关系:空间分布一致。 原因:在出现海洋锋的海域,海水扰动强烈,营养物质和饵料丰富,鱼群集中,形成渔场。 (2)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止水污染。 B选修5一自然灾害与防治 (1)关系: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 原因:A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 (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区。 C选修6环境保护 (1)总体趋势:水质有所转好。 原因: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2)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2011年福建省高考地理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l2题。1增施肥料效果散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采人口为主。读表完成34题。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4.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6题。5.该国公共住房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C.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6.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A.功能分布、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79题。7.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A0.55 0.50 B. 0.30 0.50 C.0.55 0.35 D.0.30 0.358.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A.E B.F C.G D.H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l01210.此时,地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11.与地相比,地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12.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A.1月 B.2月 C.7月 D.8月必考部分37.(37分)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另附图1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是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1) 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布说明其成因。(7分)(2) 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9分)(3) 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3分)(4)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选考部分(40分)40.(15分)地理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A.【选修2海洋地理】图19 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9分)(2) 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6分)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月降雹的天数,图20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分)(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6分)网C【选修6环境保护】图21 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9分)(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6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14分。1.C 2.B 3.C 4.B 5.D 6.A 7.B 8.A 9.D 10.C 11.D 12.A第卷共6大题,共156分。必考部分(116分) 37.(37分)(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2)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3)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淤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选考部分】(40分) 40.(15分)A.【选修2海洋世界】(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海向外海递增)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 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C【选修6环境保护】(l)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示意近8年来中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分布。读图完成12题。图 11中国对美国投资主要分布在A太平洋及北冰洋沿岸地区 B太平洋沿岸地区C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地区 D墨西哥湾沿岸地区1950 1975 2000 2025 年份1007550250城市人口比重(%)图22影响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矿产与技术 B政策与市场C能源与交通D土地与劳动力图2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34题。3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 B乙C丙 D丁4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3 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7题。图 35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6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7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图4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89题。耕地林地草地水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土地利用类型日蒸发总量(105m)日蒸发量(mm)图48.87.922.11.20.116.21.41.23.71.82.52.78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9该河最有可能是 A塔里木河 B松花江 C淮河 D珠江图5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MN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读图完成1012题。PMNBA图 510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11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A66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E12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图6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MMMMMMMM图6夏至日地方时0时甲5月1日日出乙10月1日正午丙秋分日地方时12时丁北北北北A甲 B乙 C丙 D丁第II卷(非选择题)必考部分37.(37分)图13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图 13表4: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涂未利用1991200848.0841.8714.479.8918.7217.270.340.040.210.039.6523.917.966.350.350.630.220.01(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7分)(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8分)(3)据表4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12分)选考部分40.(15分)地理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题号后面的方框。A【选修2-海洋地理】“海洋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议题。图15示意东亚部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 15(1)指出图示半岛南部地区的主要海岸类型,并说明该海岸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9分)(2)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6分)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图16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 16(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9分)(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6分)C【选修6-环境保护】图17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9分)(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6分)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1. C 2. B 3. D 4. A 5. C 6. A 7. B 8. C 9. A 10. D11. B 12.D第II卷(非选择题)必考部分37.(37分)答案:(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3)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4)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选考部分40.(15分)地理A【选修2-海洋地理】(1)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多岛屿,有众多的海蚀地貌景观;海域水浅,关照充足,水生生物多样;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2)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变暖)等。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崩塌、滑坡、泥石流。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C【选修6-环境保护】(1)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第 I 卷(选择题共 48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1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图1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2.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城镇发展 提供清洁能源 促进民居集中 A. B. C. D. 图2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35题。图23.影响该企业研发中心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科技与市场 B. 市场与交通 C. 交通与资金 D. 科技与劳动力4. 该跨国企业的空间布局特点是 A. 组织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 B. 信息中心分布具有分散性 C. 研发中心分布在发达国家 D. 生产基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5.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 A. 企业空间布局决策 B. 总部调控生产 C. 总部监控产品质量 D. 研发中心创意图3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68题。图36. 图中 d 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A. a B. b C. c D. e7. 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风带 C. 地形 D. 河流8. 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 3、4 B. 5、6 C. 7、8 D. 9、10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910题。图49.该沙丘位于A. 冲积扇 B. 洪积平原 C. 三角洲 D. 河漫滩10.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 B. C. D.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图51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 全球昼夜平分 B. 北半球为夏季C. 太阳直射20S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12.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必考部分 (37分) 37. (37 分)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2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