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试题24.doc_第1页
西方经济学试题24.doc_第2页
西方经济学试题24.doc_第3页
西方经济学试题24.doc_第4页
西方经济学试题2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导论一、 基本概念:1资源的稀缺性2机会成本 3生产可能性边界4经济制度5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6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选择题:1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A 政府对市场的调控 B 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 研究对稀缺资源诸多用途的最合理配置 D 个人的生财之道2资源的“稀缺”是指( )。A 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消耗光3经济物品是指( )。A 物美价廉的物品 B 稀缺的物品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4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A 通货膨胀B 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 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 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5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A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物品生产才能增加物品的生产C 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 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6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 股价持续上升 B 通货膨胀C 技术进步或有用资源被开发 D 消费品供给增加,资本物品供给减少7社会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一点所回答的问题不是( )A 如何生产 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 为谁生产 D 何时何地生产8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 怎样生产 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 为谁生产 D 以上都包括9政府征税和给家庭转移支付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A 生产什么 B 如何生产 C 生产多少 D 为谁生产10下列命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政府把贴现率降到6.6%B今年国家失业率不超过10%C 男女应该同工同酬D 个人所得税是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11某大学毕业生辞去年薪5万元的工作,取出10万元积蓄,自主创业,已知定期存款年利率为3%。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生按年计算的机会成本为( )。A 5.3万元 B 5万元 C 0.3万元 D 15.3万元12下面的方式中,不属于市场经济体制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方式是( )。A 分散决策 B 竞争生产 C 纵向传递信息 D 要素市场定价13经济均衡是指( )。A 经济行为和经济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不再改变B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种状态都不变化C 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并不存在D 规范分析中才使用的范畴14经济学中的主要市场是( )。A 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B 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劳动力市场C 供给市场、消费市场、生产市场 D 证券市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15下面哪一项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A 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均衡决定 B 贸易赤字对价格水平的影响C 农作物歉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D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三、判断题: 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大分支。2当资源不能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必须进行合理选择。3经济学是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的。4在我国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主要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决定的。5一般将市场制度分成计划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和混合经济制度两类,我国目前实行混合经济制度。6政府应当对市场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这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7一般将市场制度分成计划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和混合经济制度三类,我国目前实行混合经济制度。8只有落后国家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问题。9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需求和供给。10经济人假设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在任何场合下都是自私自利的。11机会成本是资源被用于某种用途后,放弃的其他用途中效用最大的那种用途产生的成效用。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逐年递减,而农产品的产量却逐年递增,农产品供给丰富。因此可以说土地的供给与农产品的供给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1.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稀缺的。2. 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这种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将一定资源用于生产x所放弃的y的数量是x的机会成本。或选择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 最优方案的收益就是次优方案的机会成本。资源有限及要素间的不完全替代性,使机会成本呈递增趋势。这决定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3.生产可能性边界:社会在现有技术水平上充分有效地利用一切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按不同比例组合的最大可能产量是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社会生产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状态。4经济制度:资源配置和利用在不同经济制度中有着不同解决方式。世界上主要有三种经济制度:一是计划经济制度,即生产和消费都由政府计划部门决定的制度;二是市场经济制度,即资源配置和利用都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制度;三是混合经济制度,即计划与市场有不同程度结合的制度。5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前者研究单个经济主体(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后者研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采用总量分析方法,是以国民收入决定为核心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6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前者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本身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坏、善恶的评价。相反,规范经济学以一定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阐述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二、选择题:1C 2B 3D 4B 5B 6C 7C 8D 9D 10C 11A 12C 13A 14A 15C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第二章 供求理论一、基本概念:1需求与需求定理2供给与供给定理3均衡价格和产量二、选择题: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是常数?( )A 消费者的收入 B 其他商品的价格C 消费者的偏好 D 商品本身的价格2在某一时期内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 )。A彩电的价格提高了 B 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上升C 消费者对彩电的偏好下降 D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了3在其他因素不变得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 其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 C 需求量增加 D 需求量减少4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预期价格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无法确定5下列除了哪一种因素变化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 购买者(消费者)收入 B 商品本身价格C 其他有关商品价格 D 消费者偏好6如果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突然下降,但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却有很大改进,则( )。A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提高B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下降C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产量下降D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供给曲线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下降,但均衡价产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7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互相替代的,则A的价格上升将导致( )A 商品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商品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商品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商品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8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 B互补品的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C互补品的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 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9在得出棉花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不保持为常量?( )A 技术水平 B 土壤的肥沃程度C棉花的种植面积 D 棉花的价格10正常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 )。A 供给增加 B 供给量增加 C 供给减少 D 供给量减少11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12教师待遇的提高将使( )。A大学生的供给曲线左移并使学生价格上升B大学生的供给曲线右移并使学生价格下降C大学生的需求曲线左移并使学生价格下降D大学生的需求曲线右移并使学生价格上升13若市场成交量增加而市场价格并无变化,则下列哪一条是必要的( )。A 市场供求曲线为线性的 B 供求量等幅增加C 供求等幅增加 D 上市条件都不必要14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的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移动15假如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则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元时,商品价格的上升( )。A 小于5元 B 等于5元 C 大于5元 D 不可确定16若市场需求减少大于市场供给减少,则市场均衡价格(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上述均可能17已知当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1元钱的时候,均衡交易量是1000单位。现假定买者收入的增加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400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上,买者的购买量是( )。A 1000单位 B 多于1000单位但小于1400单位C 1400单位 D 以上均不对18某鱼贩以20元的成本从海边购来螃蟹600斤到早市上去卖,如果他面临的需求曲线为Q=3000-100P为得到最大化的利润,它应销出( )斤螃蟹。A 600 B 500 C 400 D 30019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30P,市场供给函数为S=3P10,如果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 )。A 等于10 B 小于10 C 大于10 D 小于或等于1020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 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 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 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21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A 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下降B 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C 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D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22均衡价格随着( )。A 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 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C 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D 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23下面说法( )体现了需求规律。A 首饰的价格上涨,使其质量和样式得到了提高B 光盘的价格提高,DVD的售量减少C 猪肉价格上升,看电影的人数增加D 洗衣机的价格下降,使其售量增加24下列( )情况是不正确的。A 若供给下降,需求不变,均衡价格将上升B 若供给增加,需求下降,均衡价格将下降C 若供给下降,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将上升D 若需求下降,供给增加,均衡价格将上升25下面( )情况将使供给减少。A 消费者收入增加 B 技术的变化 C 成本上升 D 替代品价格下降三、判断题: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均衡价格下降。2如果对X的需求是由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决定的,当X和Y的价格、收入都增长一倍时,对X的需求不变。3如果需求增加,那么需求量一定增加。4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曲线的总和。5吉芬商品是劣等品。6对厂商征税,将使产品的供给曲线左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7如果汽车的价格上涨,需求量也上涨,那么汽车需求曲线的斜率一定是正的。8如果农产品价格下降导致农民对农产品的消费减少,那么这种农产品一定是劣等品。9均衡价格是供求曲线的交点。四、计算题:1已知某一时期商品的需求函数为,供给函数为。(1)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当需求函数变为,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供给函数变为,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4)假定需求函数变为,同时供给函数变为,求新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5)在新均衡时,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假定政府对该商品的价格限价上限为8,问该商品将会发生短缺还是过剩?其数量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1需求与需求定理: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此即需求法则。2供给与供给定理: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下愿意并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成正向变动,此即供给法则。3均衡价格和产量:供给与需求相等的价格为均衡价格,供求相等时的产量为均衡产量。二、选择题:1D 2C 3C 4B 5B 6D 7C 8A 9D 10B 11A 12A 13C 14B 15B 16B 17B 18B 19B 20C 21C 22D 23D 24D 25C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四、计算题:1解: (1)均衡时有,则,(2),(3),(4),(5)在新均衡时当政府限价为8时,需求需求量为20,而供给量为35,所以会出现过剩,过剩量为35-20=15。第三章 弹性理论一、基本概念:1需求的价格弹性2收入弹性3交叉弹性二、选择题:1需求量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化的原因是( )。A 替代效应的作用 B 收入效应的作用C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同时发生作用D 以上均不正确2某日,商品X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分别引起X的需求变动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X的需求数量( )。A增加130单位 B 减少130单位C 增加30单位 D 减少30单位3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和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是( )。A e1 B e=1 C e1 D e=04假定小麦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在产量等于销量和需求量的情况下,当小麦产量下降10%,则( )。A 农民收入下降低于1% B农民收入增加低于1%C 农民收入增加超过1% D农民收入下降超过1%5若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A 相同 B 不同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 依切点所在位置而定6劣质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减少的原因在于(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同时增加C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同时减少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7下列哪一种弹性不是度量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 )A 需求的价格弹性 B 需求的收入弹性C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D 需求的广告弹性8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0.01,则( )。A x和y是替代品 B x和y是正常商品C x和y是劣质品 D x和y是互补品9如果某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A 会使该商品销售收入增加 B 会使该商品销售收入不变C 会使该商品销售收入下降 D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10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比重将( )。A 大大增加 B 稍有增加 C 下降 D 不变11假如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则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元时,商品价格的上升( )。A 小于5元 B 等于5元C 大于5元 D 不可确定12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4元提高到5元,需求量将从10单位减少到8单位,则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将( )。A 保持不变 B 增加 C 减少 D 无法确知13若需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一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 )。A 不断增加B 在开始时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减少C在开始时减少,达到最小值后增加D 不断减少14厂商在工资率上升的时候一般倾向于少雇工人,假如对工人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工资率的上升将导致工资总额( )。A 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D 无法确定15如果价格下降10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 富有弹性 B 具有单元弹性C 缺乏弹性 D 其弹性不能确定16两种商品中若当其中一种的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两者的交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A 负 B 正 C 0 D 117对低档品需求的收入弹性(E)是( )。A E1 B E=0 C E018对一斜率为正且先与数量轴(横轴)再与价格轴(纵轴)相交的直线型供给曲线,其供给价格弹性( )。A 等于0 B 等于1 C 大于1 D 小于119某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一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弹性( )。A 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B 恒为1C 为其斜率值 D 不可确定20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卖者征税,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买者身上,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那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A 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 D 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21如果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分,那么这种做法将引起这种商品的(已知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具有正常的正斜率和负斜率)( )。A 价格上升5美分 B 价格的上升小于5美分C价格的上升大于5美分 D 不可确定22需求的弹性系数是指( )。A 需求函数的斜率 B 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C 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D 以上说法均正确23假定商品的价格从900元降低到850元,需求量从50个增加到60个,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 A )。A 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 C 毫无弹性 D 不能确定 三、判断题:1对于吉芬商品,厂商提价可以增加收入。2在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置越高,相应的点弹性系数越小。3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则该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需求的价格弹性都相等。4缺乏弹性的商品不可能是正常商品。5一般情况下奢侈品的弹性比生活必需品的弹性小。6随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时上升10%,此时需求为单位弹性。7如果收入弹性为负,则需求曲线的斜率为正。8完全有弹性是指价格的变化对总收益没有影响。9即使需求曲线上每点的斜率不同,但在交点的弹性却相同。10需求曲线位置先试在单位弹性点上的总收益最大。11商品越缺乏弹性,政府对其征收的税就越多。计算题:1某君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为l00-,分别计算价格60和40时的价格弹性系数。2某君消费商品x的数量与其收入的函数的关系是:M1 00,计算当收入6 400时的点收入弹性。32006年7月某外国城市公共汽车票价从32美分提高到40美分,2006年8月的乘客为880万人次,与2005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求需求的价格弧弹性。4设需求函数为=,式中M为收入,为价格,n为常数,求需求的点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5已知销售商品x之总收益(=)方程为;=100-2,计算当边际收益()为20时的点价格弹性。6在我国,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 1.2,需求的收入弹性=3.0,计算 (a)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提高3%对需求的影响; (b)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2%对需求的影响; (c)假设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2005年新汽车销售量为800万辆,利用有关弹性系数的数据估计2006年新汽车的销售量。7某公司估计其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2,需求收入弹性为3,当年销量为80万单位。据悉,下一年居民实际收入将增加10%,公司决定提价5%,预计销量将是多少?如果公司希望销量增加5%,其价格应当如何调整?调整百分量为多少?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1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表示价格变化1%,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需求弹性一般可分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2收入弹性:是指需求对收入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表示收入变化1%,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3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表示商品的价格变化1%,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二、选择题:1C 2D 3C 4C 5A 6D 7A 8D 9C 10C 11B 12C 13B 14C 15A 16A 17C 18C 19B 20C 21B 22C 23A 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四、计算题:1解:本题考察点弹性计算公式,由l00-得,分别代入公式得2解:本题考察点弹性计算公式,由得 ,当6 400时83解:本题考察弧弹性计算公式当然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是不同的。我们选用后者中点公式来计算。2005年需求量为880=1000(人)=4解:本题考查收入的点弹性公式,和价格的点弹性这里,所以,5解:总收益,则或当时,此时。根据点弹性的计算公式得6解:(a)(b) (c)=20.4%于是得出销售量为7解:(1)由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得 =-1.2805%=-4.8再由需求的收入弹性定义 =38010%=24 则预计销量为80+19.2=99.2(万单位)(2)从以上计算过程可知价格调整时有=所以价格应上调20.8%第四章 效用理论一、基本概念: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2消费者均衡3无差异曲线的意义、性质及无差异曲线和边际替代率的关系4总效应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总和5消费者剩余二、选择题:1某消费者偏好X商品甚于Y商品,是因为( )。A 商品X的效用大 B商品X价格低C 商品X稀缺 D 商品X是满足精神需要的2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A 为正且不断增加 B为正且不断减少C 为负且不断增加 D 为负且不断减少3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则边际效用( )。A达到最大 B为零 C为正 D 无法确定4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有的数量都已经满足了,这时( )。A 边际效用最大 B 边际效用为零 C 总效用为零 D总效用最小5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 )。A 取决于它的价值 B 取决于它的价格C 不可比较 D 可以比较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 消费者偏好 B 消费者收入C 所购商品的价格 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7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 )。A 收入时高时低 B 欲望是无限的C 消费者人数多 D 商品的数量多8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A 可以替代的 B 完全替代的C 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9若某条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直线,这表明该消费者对( )的消费已达饱和。(设横轴表示X,纵轴表示Y)A 商品Y B 商品X和商品YC 商品X D商品X或商品Y10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 不同的效用水平,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 相同的效用水平,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C不同的效用水平,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D相同的效用水平,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相同11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C 边际效用之比 D 边际成本之比12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增加,但收入不变,预算线将( )。A 向左下方平移 B 向右上方平移C 不变 D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移13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都按同一比例增减,则预算线( )。A 向左下方平移 B 向右上方平移C 变动 D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移14从下图预算线AB可知,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应时( )。A 10元 B 20元 C 30元 D 50元054321654321BAXY15预算线反映了( )。A 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 消费者的偏好C 消费者人数 D 货币的购买力16在消费者均衡点以上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A 大于预算线的斜率 B 小于预算线的斜率C 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D 以上均有可能1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某种非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则会( )这种商品的购买。A 增加 B 减少 C 不改变 D 增加或减少18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100元,商品X的价格时10元,商品Y的价格是5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的X和6单位的Y,这是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20。如果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A 停止购买 B 增购X,减少Y的购买C 减少X的购买,增购Y D 同时增购X和Y19下列效用函数与相同的是( )。A B C D 都不正确20已知X、Y的价格、,当时,消费者为达到效用最大化,他将( )。A 增购X,减少Y B 减少X,增购YC 同时增购X、Y D 同时减少X、Y21假设某消费者对商品XY的效用函数是,商品XY的价格分别是10、5,则XY( )。A 完全互补 B 是完全替代C 即可能是完全互补,也可能是完全替代D 即不可能是完全互补,也不可能是完全替代22递减,和必定( )。A 同时递增 B 同时递减C 递增,递减 D 递减,递增23如果有A、B两个消费者,对于A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为3,对于B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为5,那么AB之间发生的交换是( )。A 用X从A处换得更多的YB 用Y从A处换得更多的XC 用X从A处换得更多的Y或者用Y从乙处换得更多的X D 不用交换24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则消费者有更多的X时,他愿意放弃( )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A B 2 C 1 D 0.525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 B )它所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无法确定26消费者的偏好不变,则( )也不变。A 均衡点 B 满足C 无差异曲线 D 购买的商品数量27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A B 货币在每种用途上的边际效用相等C MU=PD 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28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呈45线性,价格为1000元,当产品价格提升到2000元时将无人购买,如果决定提价到1500元,其销售收入将(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29下列( )为吉芬商品。A 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均为正B 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均为负C 需求收入弹性为正但需求价格弹性为负D 需求收入弹性为负但需求价格弹性为正30某些人在收入较低时购买黑白电视机,而在收入提高时,则去购买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对这些人来说是( C )。A 生活必需品 B 奢侈品 C 劣质商品 D 吉芬商品31在其他情况不变时,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 )。A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B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C 替代效应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减少需求量D替代效应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增加需求量32正常物品的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是(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33当吉芬商品价格上升时,应该由( )。A 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负;且前者作用小于后者B替代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为正;且前者作用小于后者C替代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为正;且前者作用大于后者D 以上都不正确34消费者预算线发生平移时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C )。A 需求曲线 B 价格消费者曲线C 收入消费者曲线 D 恩格尔曲线35一种消费品价格变化时,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线称为( C )。A收入消费者曲线 B需求曲线C价格消费者曲线 D恩格尔曲线36恩格尔曲线从( B )导出。A 价格消费曲线 B 收入消费曲线C 需求曲线 D 无差异曲线37需求曲线从( A )导出。A 价格消费曲线 B 收入消费曲线C 无差异曲线 D 预算线38某消费者需求曲线上的各点( )。A 表示该消费者的效用最大点 B 表示商品边际替代率相等点C 表示两种商品边际效用相等点 D 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点39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A 低档品(或吉芬商品) B 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用C 收入效用超过替代效用 D 低档品且收入效用超过替代效用40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Y商品价格不变,而X的价格发生变化(横轴表示X商品数量),这是的价格消费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则商品X的需求价格弹性( )。A 大于1 B 等于零 C 小于1 D 等于1三、判断题:1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可见四川人最能吃辣。2若苹果和香蕉的价格分别为2元和3元,边际效用分别为24单位、36单位。在既定的收入限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将保持现有的消费量。3若某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则这种商品一定是正常商品。4某消费者将他的全部收入花在两种商品上,其中一种是吉芬商品。如果吉芬商品价格上升,那么他对另外一种商品的需求下降。5某人仅消费两种商品,其效用函数为,为追求效用最大化,他总是把收入的一半花在商品上。6如果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那么对该消费者而言,商品1和商品2时完全替代的。7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8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是他购卖一定量的商品时实际支付的总价值减去愿意支付的总价值。9在无差异曲线图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的收入有时高有时低。10总效用决定产品的价格,而边际效用则决定了消费的数量。11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12如果一种商品满足了一个消费者坏的欲望,说明该商品具有负效用。13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相应下降。14在同一条预算线上,货币收入是不变的。15如果效用函数,则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1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越接近于直线,说明该消费者消费的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就越大。17在均衡点处,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18预算线上的每一点代表了当收入一定时消费者可能购买的不同数量的商品组合。19在消费者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等于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20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21如果在新的消费者均衡状态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低于原均衡状态,则意味着消费者的生活恶化了。四、计算题:1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原来他消费9单位、8单位,现减到4单位,问需消费多少单位才能与以前的满足相同?2假设某人将全部收入用于购买商品与,且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无关。商品的价格为20元,商品的价格为30元,收入为210元(见表)。 消费品单位数1 2 3 4 5 6 7 8 MUX25 23 20 16 10 6 4 2MUY50 45 40 35 30 25 20 15求:(1)每种商品的消费量为多少?(2)最大总效用是多少?3设某君月收入为600美元,仅消费两种商品,以致这两种商品的价格美元,美元。效用函数为,则(1)均衡时的消费量和总效用各为多少?(2)若的价格上升2美元,则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以及总效应分别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在图形上表现为边际效用为总效用曲线之斜率,即边际效用为总效用函数的导数,总效用为边际效用函数的积分。边际效用为正值时,总效用递增;边际效用为负值时,总效用递减;边际效用为时,总效用极大。 货币的边际效用(用表示)一般可假定不变。2消费者均衡:指一定收入在一定价格下购买一定数量商品取得最大满足(总效用极大)的状态,其必要条件是。若已知效用函数,货币收入的价格和,则利用上述条件即可求得均衡购买量和,货币的边际效用以及最大效用量。3无差异曲线的意义、性质及无差异曲线和边际替代率的关系:无差异曲线上每一点所代表的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如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切线的斜率,其实就是这两商品边际效用之比率,即 在一般情况下,递减,这决定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这一般情况指和有一定替代关系。若和完全替代,则为一常数,即无差异曲线为一向下倾斜的直线。若和完全互补,则,无差异曲线为一直角形。4总效应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总和:当实际收入不变,仅由价格变动引起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是替代效应;当商品价格不变,仅由实际收入变动引起对商品需求量变化是收入效应。商品价格变动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究竟如何变动即总效应如何,要根据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方向和大小而定。当为正常商品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同;当为非吉芬商品的劣质商品时,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方向相反,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为吉芬商品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反,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5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差额。二、选择题:1A 2B 3B 4B 5D 6A 7D 8B 9C 10B 11C 12A 13C 14A 15A 16A 17A 18C 19B 20A 21B 22C 23A 24B 25B 26C 27D 28B 29C 30C 31C 32C 33B 34C 35C 36B 37A 38A 39D 40D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四、计算题:1解:则2解:时,即设消费的量分别是,则当时,此时正好符合条件,总效用为268。3解:(1)由题意可知 ,根据均衡条件得 由联立解方程得=(2)当的价格上升到4元时,达到新的均衡,此时有,解方程组得,则总效应为150-75=75为了维持原来的效用水平,且有,于是可得则替代效应=-150,收入效应=75-第五章 生产理论一、基本概念:1等产量曲线和边际技术替代率2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3生产规模的报酬二、选择题:1当劳动的总产量下将时,( )。A APL是递减的 B APL为零 C MPL为零 D MPL为负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A 与纵轴相交 B 经过原点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 与横轴相交3当APL大于零。且递减时,MPL是( )。A 递减 B 负的 C 零 D 上述任何一种4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 )。A 3L7 B 4.5L7 C 3L4.5 D 0L4.57LAPLMPLAPLMPL34.5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小于零B 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减少C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边际产量的下降要先于平均产量D 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处与之相交6当MPL小于零时,可以判断生产是处于( )。A 对L的阶段 B 对K的阶段 C 对L的阶段 D 上述都不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决定的B 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决定的C 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决定的D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决定的8如果以横轴表示劳动,纵轴表示资本,则等成本曲线的斜率是( )。A B C D 9在下图中,哪一条曲线说明了边际收益递减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