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图书馆学 范文 文献综述_第1页
开题报告 图书馆学 范文 文献综述_第2页
开题报告 图书馆学 范文 文献综述_第3页
开题报告 图书馆学 范文 文献综述_第4页
开题报告 图书馆学 范文 文献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论 文 题 目:高校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开题报告人姓名:洪跃申请学位类别: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所 在 院、(所):传媒科学学院年 级:学 科 专 业:图书馆学研 究 方 向: 指 导 教 师:孙成江开题报告时间:2008年 10月 10 日注: 在申请学位类别中填写相应的学位。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高校“两课”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填表说明和要求1、硕士研究生阅读论文、资料的篇数一般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博士研究生一般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10篇)。2、文献综述报告不少于3000字。3、研究生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二至四学期内进行。4、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不少于3000字,博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不少于5000字。5、请各院、系(所)研究生秘书在研究生开题前,将审批表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6、此审批表要求用微机打印,可在研究生院主页下载专区中下载。7、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计1学分;开题报告计1学分,此表作为试卷保存。一、阅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题目(书目)期刊名称(出版单位)、时间1.李华,任荣伟,蒋小鹏. 360度绩效评估法的运用及有效性分析J . 现代管理科学,2004,(8):33-342.李易宁. 高校图书学科馆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 2008-9-5./paper.php?serial_number=200711-1463.廉立军 .层次分析法在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图书情报工作,2007, 51(9):87-914. 王春,方曙,杨志萍,张娴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J . 图书情报工作. 2007,51(2):107-1095.都平平 . 学科馆员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6(6) 86-896.张在昭. 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7.刘学军. 基于知识服务的数字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8.杨丽兵. 学科馆员:大学学科信息的传播者D.太原:山西大学,20069.徐佩芳.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研究J.现代情报. 2007 10. 顾东蕾. 学科馆员竞争力的灰色关联分析 J.图书情报知识. 2006 11. 俞晓霞. 论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 J. 图书情报工作. 200512.赵莉莉.学科馆员绩效考核探讨J.现代情报. 2007 13. 吴漂生. 我国学科馆员研究综述 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6 14. 陈漪红. 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思考 J.图书情报工作. 200615.李辉华.北京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研讨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7 16.武三林.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刮皮建设的实施策略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 17. 徐庆宁. 国内学科馆员制度理论研究及实践探讨文献综述 J.图书情报工作. 2005 18.郑颖.学科馆员个性化信息服务初探J.现代情报. 2007 19. 陈新艳. 学科馆员管理与考评的实践与思考 J.现代情报. 2007 20. 曲绍燕. 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模式思考 J.图书馆杂志. 2004 21.叶素萍.学科馆员服务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现代情报. 2007 22. 姜爱蓉. 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 J. 图书馆杂志. 1999 23. 刘擎. 构建“学科馆员”绩效评估体系的思考 J.现代情报 .2007 24.廉立军.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高校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J .情报科学. 2007 25.孙书祥.学科馆员制度的运行模式及考评机制J .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7 26.廉立军.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 2007 27. 袁红卫. 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J . 图书情报工作.200728杜也力.谈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29张永彬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J.情报资料工作200330 费业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思考. 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1 (5)31 朱佳鸣.高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 队伍的建设J.图书与情报 ,2001 (4)32 张晓林等. 国际图书馆发展态势J.图书情报工作动态 ,2002 (6)33柯平.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创新兼谈南开大学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工作的经验J.大学图书馆学报J.200334. Hoskins, Ruth .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subject librarians at the university libraries of KwaZulu-Natal.PreviewJ .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200535.Manaka, Pauline D. Are subject librarians an endangered species?Preview J .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News.200536.Sulouff, Pat; Bell, Suzanne; Briden, Judi; Frontz, Stephanie; Marshall, Ann.Learning about Grey Literature by Interviewing Subject Librarians.PreviewJ . Grey Journal (TGJ).200537.Sulouff, Pat; Bell, Suzanne; Briden, Judi; Frontz, Stephanie; Marshall, Ann.Learning about grey literature by interviewing subject librarians.PreviewJ .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News.200538. Battersby, Richard.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the role of the subject J . librarian.Library Review. 1996. 39 Susan Porter .Chat: From the desk of a subject librarianJ .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 2003.40Terrance Pon. Evaluation of the teacher-librarian:Review of the modelsJ.School Libraries in Canada,2004,24(3).41.Haycock,K.Evaluation.the person or the programJ.Teacher-Librarian,1999,27(2):14-23.42.Patrick Ragains. Evaluation of academic librarians instructional performance: Report of a national surveyJ.Research Strategies,1997,15(2): 159-175.43.目标管理法EB/OL.2009-02-22http://view/529288.htm 44.平衡计分卡EB/OL.2009-02-22.http://view/532781.htm45.企业关键业绩指标EB/OL.2009-02-22.http://lj90001/blog/item/3466a8ec20ce072663d09ffc.html.46.余勃.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方法研究J.经济师,2006,(5):145.注:可加附页二、文献综述报告(不少于3000字)主要内容(对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类评价,初拟选题范围) 学科馆员发端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当时美国和加拿大部分研究级大学图书馆推出了一些新的服务 ,如 “跟踪服务” ( Track Service) 、 “网络馆员免费导读” 服务(Network Librarian and Free Guide) 等 ,这便是学科馆员的雏形。国内关于学科馆员的研究起步较晚 ,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之后国内很多图书馆相继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 或正在规划学科馆员岗位及服务。至今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制度在我国已经有十年的发展历程,许多图书馆在学科服务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从公开发表的诸多文献中都有体现。 通过查阅国外的相关文献发现,国外对于学科馆员的研究开展比国内较早,也较为深入,大体上涉及到以下几个领域:(1) 学科馆员工作准则:学科馆员在为教学科研服务过程中能够使用哪些基本准则,如何应对针对学科馆员的访问评估。一些论文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以协助学科馆员更好的完成工作。(2) 学科馆员在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的角色: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已经成为国外发达国家多数图书馆最为推崇的一项新的服务。学科馆员作为图书馆的新角色,自然成为担任此工作的主要人选。一些论文探讨了 学科馆员向用户提供帮助的性质和成都,阐述服务的层次和类型。并结合具体的调查数据给出生动的说明。(3) 学科馆员信息素质培养:担任学科馆员需要具备很多硬件和软件条件,同时要对学科馆员进行继续教育与培训。一些论文探讨了如何加强学科馆员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具体的调查数据给出问题原因是缺乏普遍正规的素质教育。(4) 学科馆员绩效考核:依据考核指标的不同可将服务质量评价分为三种类型:专业评价、人格评价、专业和人格评价。Terrance Pon(2004)曾在论文中提到,专业评价指对被考核图书馆员的(专业相关的)职责进行考核,主要包括评价表法(checklists)和类目法(rubric)两种方法。人格评价更强调图书馆员的工作对某些人格个性特征的需要,主要的评价方法有人格量表法。专业和人格评价实际上是专业评价和人格评价的综合使用,常用的方法有讨论指南法(discussion guide)和公文包法(portfolios)等 国内对学科馆员的研究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笔者以篇名为检索途径,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面回溯了1989年到2008年的所收录的所有相关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710篇(具体数据如表1),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143篇。利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库检索到相关学位论文共3篇。 表1年份1989-19992000200120022003中国期刊网1131136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中国期刊网68106139208129国内关于学科馆员研究的第一篇文献是 1989 年毋益人发表在 河南图书馆季刊上的学科馆员应该做好哪些工作。之后的研究工作处于停滞状态。1998 年 ,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国内率先设立了学科馆员制度。随后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东南大学等相继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 ,促进了学科馆员研究工作的全面开展。1999 年姜爱蓉发表文章,介绍清华大学学科馆员制度建立与实施的经验。随后 ,沈红斌、 秦梅仙、 费业昆、 朱佳鸣、 杜也力等分别撰文参加学科馆员的讨论。统计显示 ,2002 以前总计发表论文 4 篇 ,而 2002 年一年发表论文 11 篇 ,是过去累计发表论文量的 2. 7 倍 ,2003以后文章数量平均以前一年2倍的速度增长。文献作者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统计显示,在从事学科馆员研究的人员中,来自高校图书馆的占91 %,来自研究图书馆的占5. 4 %,其他占3. 6 %。目前尚没有形成核心作者。多数作者均只发表一篇,少数作者发表2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总结,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馆员概念:在早期的学术论文中,关于学科馆员概念的探讨比较多。国外学科馆员有不同说法,如学术联系人(Academic Liaison Librarian) 、 联系人(Liaison Librarian) 、 学科专家(Subject Specialist) 、 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 , Faculty Librarian) 、 研究支持馆员(Research Support Librarian) 、 学科咨询馆员( Subject Reference Librarians) 、 网络馆员(Network Librarian)等等。国内在学科馆员概念的认识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一种观点认为 , “学科馆员” 是以大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一种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对口服务模式。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 “学科馆员” 是某个学科的文献信息专家 ,他们熟悉乃至精通某一学科或几门学科知识 ,能够针对性地为教学与科研服务。还有人认为 , “学科馆员” 是指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个院系或学科专业建立对口联系 ,向用户提供主动、 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服务。总的来说 ,国内对学科馆员尚无一个明确、 规范的定义 ,通常称谓是“学科馆员”,对应的英文是 “Subject Librarian”。2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张晓林等人认为,学科馆员的产生是两方面压力的结果:一是来自图书馆内部的压力。为拓宽一是来自图书馆内部的压力。为拓宽服务范围、 深化服务层次 ,需要图书馆员采取积极主动方式介入到科学交流和信息传播过程之中。二是来自用户及外部环境的压力。当图书馆在资源、 服务、 环境等方面有所改善后 ,用户会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 ,希望图书馆员成为向导、 教师、 团队成员、 伙伴 ,以便形成合力。杜也力认为: 学科馆员是大学图书馆服务对象及特点的必然产物 ,大学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是各专业岗位的专业人员、 准专业人员(大学生) ,信息需求具有专业性强、 交叉性强等特点。学科馆员是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有助于专业文献信息的深层开发和利用 ,促进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学科馆员是大学图书馆员自我发展的需要 ,能充分利用图书馆员在图书馆学、 情报学以及专门学科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促进馆员自我价值的实现。张永彬认为,学科馆员是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发展的结果。它可以解决用户信息需求变化与传统图书馆服务之间的矛盾,促使图书馆走专业化、 数字化、 网络化的发展道路。3学科馆员的职责:国外学者的观点认为学科馆员的职责分为两个方面:专业参考帮助( Specialist Reference Assistance)和 “学科联络” (Faculty Liaison) 。姜爱蓉介绍了清华大学学科馆员的职责组成: 每学期为教师、 研究生开办利用图书馆和文献资源的培训讲座; 及时向对口院系宣传、 通告图书馆新增加的文献资源和服务; 负责编写相关学科的读者参考资料和使用指南; 负责收集、 整理、 通告相关学科的网络资源; 定期征求对口院系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的意见与要求。清华大学新的学科馆员职责又增加了两项内容: “负责试用、 评介相关学科的电子资源,为教师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协助有建立分馆需求的院系开展工作,并提供图书文献建设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清华大学的经验被其他高校图书馆广泛借鉴,如北京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科馆员职责与其基本相同。4学科馆员素质及其培养:大部分文献阐述了学科馆员的素质问题 ,归纳起来包括五个方面:首先 ,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与敏锐的信息洞察力 ,要善于捕捉、 发现和存储最新文献信息。其次 ,要有丰富的图书馆学、 情报学、 信息学基础知识 ,同时又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底蕴。第三 ,要具备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技能 ,努力成为网络专家和网络资源导航员 ,能综合利用最新的信息采集、 组织与检索技术。第四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第五 ,其他素质 ,包括英语、 服务营销与公关素质等。对于学科馆员素质的培养要建立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 ,加强在学科馆员选拔、 培训、考核等方面的研究。5学科馆员工作模式:费业昆提出基于学科资源库的服务模式。根据对口学科及专业范围 ,建立三种类型的资源库。李献群建议将学科馆员建设与垂直信息咨询服务结合起来。李夕琳阐述了面向专家、 课题组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张永彬提出建立与学科馆员对应的专业化专业化馆藏与服务模式。6学科馆员的管理及业绩考评:如何对学科馆员进行管理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及效益的问题 ,已经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重视和关心 ,这方面的研究以俞晓霞等人为代表 ,其主要内容有:建立突出专业性与服务综合性的全新管理模式;对学科馆员逐步进行资格认证、聘任上岗、优胜劣汰 ,以保证工作质量及工作目标的实现。 建立以用户考评为主、学科馆员 自评、互评、学科馆员团队及图书馆领导测评等为辅的相对完善的业绩考评体系 ,以促使学科馆员制度能长期而有效地运行。都平平、廉立军等人对具体考评事项及考评指标进行了详细表述,供实际操作时参考或尝试。对于评价方法的选择,通过阅读管理学方面资料,发现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有目标管理法、平衡计分卡法、关键业绩指标法,360度反馈评价法。7学科馆员制的实施效果及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早在1994年便计划在当年筹建大型参考咨询室,由本馆的业务骨干及学科馆员对广大读者进行高层次的参考咨询服务;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正式推行学科馆员制度,聘用8位学科馆员负责全校33各院系的工作;北京大学图书馆2001年开始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网络中公布12名学科馆员联系方式及服务学科,介绍学科馆员工作情况。到目前为止,国内有百所高校图书馆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柯平等人在总结学科馆员工作实践的问题上做出如下论述:1增强了图书馆对其用户需求的实际了解 ,加深了图书馆与院系之间的联系与感情 ,充分体现出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观念。2使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更有针对性 ,资源的利用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 ,读者服务工作更加深人、更加细致、更受读者欢迎。3有效地提高了文献信息用户的信息素质,提高了用户对文献资源了解及利用水平。同时 ,也很好地实现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及情报职能,提高了图书馆及图书馆员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形象。综观国内外对学科馆员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角色职责、 素质构成以及经验总结等层次上 ,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 相关技术研究以及应用工具与支撑系统的研究,对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和具体实践应用方面的内容不多。目前在该制度的研究和实践中值得共同探讨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学科馆员的管理、归属问题;图情教授责、权、利是什么,怎样杜绝形同虚设的现象;学科馆员服务对象包括哪些群体;在人力资源条件限制下,如何制定可行的学科馆员进修及培养制度;对学科馆员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如何确定,评价方式的可操作性,评价结果的量化和客观性等等。笔者认为,学科馆员制度在国内虽然已经开展有十年的时间,但我们的学科馆员制度还不够完善,学科服务模式有待创新,学科馆员组织机制建设还需加强,相比国外的学科馆员制度,笔者认为由于各个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特征不同,使各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存在客观差距 ,因此 ,在制定学科馆员制度、确立学科馆员岗位其职责等方面应当实事求是 ,力求实效。为了避免学科馆员工作流于形式,还要建立相应的可行的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科服务质量,使学科馆员工作走上正轨。综述人签字: 2008 年10 月 10 日综合评价(对文献阅读数量、分析问题能力、综述报告提出具体建议)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三、开题报告(硕士不少于3000字,博士不少于5000字)拟定学位论文题目高校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学位论文框架:高校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1绪论1.1问题的提出1.2国外研究现状1.3国内研究现状2学科馆员制度的理论2.1学科馆员的产生2.2学科馆员称呼2.3学科馆员学历水平2.4学科馆员素质3学科馆员制度的服务模式3.1学科馆员工作职责3.2学科馆员工作模式3.3学科馆员的考评机制4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4.1国内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综述4.2国外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综述4.3常用管理学中考核评价方法介绍与比较4.3.1常用管理学中考核评价方法介绍4.3.2常用管理学中考核评价方法比较5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立5.1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议的必要性5.1.1规范学科馆员信息服务活动,深化信息服务层次5.1.2保障和监督学科馆员服务质量 5.1.3促进学科馆员队伍建设5.2确定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方法5.2.1应用360度反馈评价法5.2.2应用360度反馈评价法应坚持的原则5.3确定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原则5.4确定评价指标5.5各指标的具体含义5.5.1服务效果指标5.5.2工作业绩指标5.5.3服务能力指标5.5.4服务管理5.6学科馆员服务质量体系中权重的确定5.6.1参与者评分权重的确定5.6.2指标权重的确定6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运用6.1沈阳师范大学学科馆员工作框架的建立与运行6.1.1发展历程 6.1.2管理保障:建立学科馆员运行机制 6.1.3技术保障:设计学科馆员网络工作平台6.1.4人员保障:建立学科馆员团队 6.1.5激励保障:建立奖惩制度 6.2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运用6.3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分析结语致谢参考文献一、选题依据(包括题目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学科馆员制度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手段,主动在院系与图书馆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和纽带,较好地解决教师迫切需要深层次、针对性服务的问题,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各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一片繁荣景象下,也存在着盲目跟风的错误倾向。工作开展虎头蛇尾,重数量,轻质量,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松散、难以真正融入到院系的教学科研活动中来。这些问题的存在,其重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综观国内外对学科馆员的研究,关于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均涉足不多。因为学科馆员所进行的信息服务具有间接性、隐蔽性、依附性等特点,其成果直接渗透、融合、凝聚在他人的精神产品下,其服务的创造性价值很难为人所认识和理解,加之学科馆员服务质量的评价在实践中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一些文献只停留在讨论评价指标的设计,而针对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具体操作过程以及如何将评价进行量化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少。笔者认为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制度的建立可以从根本上规范学科馆员信息服务活动,避免学科馆员信息服务流于形式,避免背离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初衷。学科馆员可以根据评价体系逐项对照,并针对用户对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找出工作中的不足,有针对性改进工作,深化信息服务层次,提高服务质量,使学科馆员工作走上正轨。二、研究方案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的研究目标是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使从宏观上对学科馆员信息服务进行监督和管理,比较系统、全面、准确地保障和监督学科馆员信息服务的质量,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应用360度反馈评价法,建立4个方面19个二级评价指标,对各级评价指标含义进行分析,同时确定参与者评价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与运用。并对学科馆员工作框架的建立与运行进行研究。文章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学科馆员工作框架的建立与运行。这些问题是直接关系着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的成败。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文章拟采取文献法收集有关学科馆员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成果,用移植法将经济学中的绩效评估方法运用到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中。并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建立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用层级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开展的实例来阐述评价体系的运用情况和学科馆员工作框架的建立与运行。3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文章的选题创新之处在于运用360度反馈评价法作为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对评价的实践操作给出建议。并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成功开展学科馆员工作为案例,介绍了学科馆员工作框架建立和运行的相关知识。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建立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学科馆员工作框架,能够给那些学校图书馆规模和性质与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相似的普通高等学校如何开展学科馆员工作提供好的经验。4论文工作量、年度研究计划、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论文工作量:论文撰写需要近一年时间。年度研究计划:2008年7月2008年10月准备阶段:包括文献的查阅和整理,对论文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2008年11月2008年12月论文纲要提出阶段:撰写论文报告并进行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