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物理高考测试(7).doc_第1页
2013物理高考测试(7).doc_第2页
2013物理高考测试(7).doc_第3页
2013物理高考测试(7).doc_第4页
2013物理高考测试(7).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10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在下列运动状态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有A蹦床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 B秋千摆到最低点时C相对静止于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货物D在轨道上运行的“神舟”六号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2如图所示为一种测定运动员体能的装置,运动员的质量为m1,绳的一端拴在腰间并沿水平方向跨过滑轮(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绳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2的重物,人用力蹬传送带而人的重心不动,使传送带以速率v匀速向右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vm2(A)绳子拉力对人做正功(B)人对传送带做正功(C)运动时间t后,运动员的体能消耗约为m2gvt(D)运动时间t后,运动员的体能消耗约为(m1+m2)gvt3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木块由斜面顶端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当下滑时间为t时,下滑距离为s,下滑速度为v,动能为Ek,则下面哪些结论正确?(A)木块的下滑速度v与下滑时间t成正比,(B)木块的下滑速度v与下滑距离s成正比,(C)木块的下滑距离s与下滑时间t成正比,(D)木块的动能Ek与下滑距离s成正比。4以初速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从抛出到落地小球运动的v-t图是下面哪一个?卫星离地面高度h(km)环绕速度v(km/s)发射速度v0(km/s)07.917.912007.788.025007.618.1910007.358.4250005.529.48011.185下表是卫星发射的几组数据,其中发射速度v0是燃料燃烧完毕时火箭具有的速度,之后火箭带着卫星依靠惯性继续上升,到达指定高度h后再星箭分离,分离后的卫星以环绕速度v绕地球运动。根据发射过程和表格中的数据,下面哪些话是正确的?(A)不计空气阻力,在火箭依靠惯性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离地越高的卫星机械能越大,(C)离地越高的卫星环绕周期越大,(D)当发射速度达到11.18 km/s时,卫星能脱离地球到达宇宙的任何地方。6为了研究合力和分力的大小,某两个同学做了如下实验,甲同学用把栓校牌的细绳用两手拉直,乙同学用一个手指轻轻一推,如图所示,对将可能发生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因为甲同学用两只手用力拉直细绳,所以乙同学需很大的力才能推动细绳B. 根据力的合成于分解原理可知,乙同学只要轻轻用力沿着同绳垂直的方向推细绳,细绳就会发生弯曲C. 根据功能原理可知,乙同学要想推动细绳,必须用较大的力对细绳做功,甲同学的手才能彼此靠近使细绳弯曲D. 根据实验经验可知,乙同学不需用太大的力,就能使细绳发生弯曲7以初速v0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为f,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抛出小球的过程中,人对小球所做的功为(A)mv02,(B)mgh,(C)mv02fh,(D)mghfh。8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方向的细管内的端点O固定一根长为L0,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在弹簧的自由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今将细管以O为轴逆时针缓慢转动,直至转到竖直方向,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一切摩擦,弹簧弹力总满足胡克定律) A小球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B小球的质量m足够大时,总能使球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弹簧的长度足够小时,总可以使球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9台球沿桌面以速度v0与球桌边框成a角撞击框上的O点,反弹后速度为v1,方向与球桌边框夹角仍为a,如图所示,若v1v0,OB垂直桌边,则桌边给球的作用力方向可能为(A)OA方向,(B)OB方向,(C)OC方向,(D)OD方向。10水平桌面M上放置一块正方形薄木板abcd,在木板的正中点放里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如图所示先以木板的ad边为轴,将木板向上缓慢转动,使木板的ab边与桌面的夹角为;再接着以木板的ab边为轴,将木板向上缓慢转动,使木板的ad边与桌面的夹角也为 (ab边与桌面的夹角不变)在转动过程中木块在木板上没有滑动,则转动之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 B. C. D. 二、实验与探究11.(1)(4分)学生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平抛物体采用小铁球而不用同体积的小木球,从实验效果讲这是因为(A)物体运动时有空气阻力,铁球较木球重,空中轨迹更接近平抛运动,(B)下落同一高度时铁球速度远大于木球,碰撞挡板时可在纸上留下清晰的撞击点,(C)铁球重力较大,从斜轨上滚下时摩擦力的影响相对较小,(D)铁球重力较大,实验时不易飞出纸面。(2)(5分) 用打点计时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打出点迹清晰的纸带并记录两段距离如图(7)所示:两计时点之间的时间为,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则打下计时点2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物体的加速度_,方向_。(填“向左”或“向右”) (3) (5分)有下面三个力学实验:A。验证牛顿第二定律;B。研究碰撞中的动量守恒;C。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这三个实验中: 需要平衡摩擦力的是 。 需要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是 。 需要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是 。 需要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是 。 需要求物体通过某点瞬时速度的是 。12. (10分)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8A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 利用如图8B所示装置测量滑块与长1m左右的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图中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木板的左壁固定有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压缩轻弹簧(弹簧长度与木板相比可忽略),弹簧右端与滑块接触,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现使弹簧解除锁定,滑块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后,水平向右运动,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2.010-2s和5.010-2s,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卡尺示数如图8C所示. 读出滑块的宽度d= cm.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 m/s;滑动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 m/s;若用米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为g,则滑块与木板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 (各量均用字母表示)。三、计算题13(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A的物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为了测量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m,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另一个质量为mB的物体连接,开始时B距地面高度为h,A、B都从静止开始运动,最后停止时测得A沿桌面移动距离为s,根据上述数据某同学这样计算,B下降时通过细线对A做功,A又克服摩擦力做功,两者相等,所以有:mBghmmAgs,mmBh/mAs。你认为该同学的解法正确吗?请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该同学解法不对,请给出正确解答。BA14(12分)重力势能EPmgh实际上是万有引力势能在地面附近的近似表达式,其更精确的表达式为EPGMm/r,式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M为地球质量,m为物体质量,r为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并以无限远处引力势能为零。现有一质量为m的地球卫星,在离地面高度为H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质量未知,试求:(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2)卫星的引力势能;(3)卫星的机械能;(4)若要使卫星能依靠惯性飞离地球(飞到引力势能为零的地方),则卫星至少要具有多大的初速度?15(14分)固定的光滑圆弧轨道ABC处在竖直平面内,圆轨道半径为R,半径OA处于水平,OB处于竖直方向,BOC = 60如图所示。一个小物块质量为m,从A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沿圆弧轨道运动,从C点飞出。求:(1)小物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物块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3)小物块从C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16(14分)风洞实验室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在风洞中有一个固定的支撑架ABC,该支撑架的外表面光滑,且有一半径为R有四分之一圆柱面,支撑架固定在离地面高为2R的平台上,平台竖直侧壁光滑,如图所示,地面上的D点处有一竖直的小洞,小洞离侧壁的水平距离为R,现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按图示的方式置于圆柱面上,球m1放在柱面底部的A点,球m2竖直下垂。(1)在无风情况下,将两球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小球m1沿圆柱面向上滑行,到最高点C恰与圆柱面脱离,则两球的质量之比m1: m2是多少?(m1到最高点时m2尚未着地)(2)改变两小球的质量比,释放两小球使它们运动,同时让风洞实验室内产生水平均匀的风迎面吹来,当小球m1滑至圆柱面的最高点C时绳恰好断裂,通过调节风力F的大小,使小球m1恰能与洞壁无接触地落入小洞D的底部,求小球m1经过C点时的速度及水平风力F的大小。17(16分)某处高楼着火,消防队员救了一个小孩后要从距地面高h=345m处的一扇窗户外沿一条竖直悬垂的绳子滑下,为了缩短下滑时间,他们先匀加速下滑,此时,手脚对悬绳的压力N1=640N,一段时间后再匀减速下滑,此时手脚对悬绳的压力N2=2080N,滑至地面时速度为安全速度=3ms。已知:两人的总质量m=80kg,手脚和悬绳间的动摩擦因数=0.50,g取l0ms2。求他们滑至地面所用的时间t。18、(18分)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系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细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7mg。现将小球拉至细绳呈水平位置,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如果在竖直平面内直线OA(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上某一点O钉一个小钉,为使小球可绕O点在竖直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细绳不致被拉断,求OO的长度d所允许的范围。2007-2008学年庹高三年级10月月考试答题卷一、选择题(410 = 40)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实验与探究(14+10= 24)11.(14)(1)(4)_。(2)(5)_:_:_。(3)(5) : : : : 。12(10) : : : 。三、计算题(12+12+14+14+16+18= 86)13.BA14.15.16.17.18.2007-2008学年庹高三年级10月月考试答案一、选择题(410 = 40)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CADAABCBDADBAB二、实验与探究(14+10= 24)11.(14)(1)(4)_A_。(2)(5)_0.5_:_2_:_向左_。(3)(5) A : AB : ABC : AC : C 。12(10) 5.50cm : 2.75m/s : 1.10cm : 。三、计算题(12+12+14+14+16+18= 86)13、(12)不对。 (2)对A+B;mBghmmAgh(mAmB)v2 (4)对A;v22mg(sh) (4)可得:m (2)14、(12)(1)由 得; (2) v (1)(2)由得; (2)EP= (1)(3)由得; (2)E= (1)(4)由得; (2) (1)15(14)小物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设为v,有=ngR (3) (1)小物块做圆周运动,通过B点时,有F - mg = m (2)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 F = mg += 3mg (1)由牛顿第三定律,在B点物块对轨道的压力F= 3mg,方向竖直向下。(2)物块从C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设为,有= mgRcos60 (3)速度大小 (1)速度方向轨道的切线方向,即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60角。 (1)16、(14)(1)从静止至C处,由动能定理: (2)在C处,对m1;由得; (2)所以,解得 m1:m2=(p1):3, (2)(2)对m1:竖直方向有 (2) 水平方向有 (2) 又 (1) (1) 解得: (1) (1)17、(16)设匀加速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1,则 (2分) (2分) (2分) 设匀减速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2,则 (2分)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