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复习文言文阅读复习 二次备课一、这个专题的设计思路:1、该专题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近年中考语文试卷,我们不难发现,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难度并不大,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学习文言诗文的过程中,吸收语言精华,提高书面语表达能力。如何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在此项考核中少失分甚至拿满分,是这个专题复习的重点。课本是“本”,所以要以“本”为本,以“内”(课内)养外(能力),这个专题是可以让我们的复习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更有效果。2、专题内容简析:中考文言文阅读的题型一共有三种情况:(1)、解释文言文中所出现的实词与虚词,断句停顿。(2)、翻译文言文中所出现的某个句子。(3)、根据文言文的整体内容提出问题进行回答。六册语文书中150多个重点实词释义,12个重点虚词用法的归纳,以及重点文言语法现象的掌握是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题思路以及技巧归纳,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3、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课内实词虚词释义句子翻译以及语法现象,做到到举一反三2、点拨答题技巧,培养学生主动质疑解惑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归纳整理思路方法的能力。3、力求从“文言”和“文章”两个层面学习文言文,把握课文的主旨,从根本上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二 教学重点 1、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 2、顺畅朗读,断句停顿。 3、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4、理解文意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三教学难点:虚词的用法及特殊句式。四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引语: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共同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吧。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 本节课,我们就前两项内容做一次复习。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项文言实词。(一)、文言实词辨析 (板书)1通假字辨析。(板书)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 还如: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项中的“惠”通“慧”,项中的“亡”通“无”,项中的“畔”通“叛”。复习通假字时的一个重点就是对它的解释。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把这种格式说出来呢?教师点拨:【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2. 古今异义词。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例子,注意例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请一个同学先翻译这个句子,然后教师总结)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 “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像这些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板书:古今异义词)这类词是考察的重点,也是我们容易失误的地方。教师指导复习方法:好,大家回答的很好。其实,教材中这类词大部分都有注释,在以后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像复习通假字一样进行集中整理,但如果一个一个去找,可能太麻烦(啦),我建议大家在复习中要进行合作:三个人一组分年级整理,最后再汇总,这样能很好的发挥集体的优势,做的更好一些。3. 一次多义【例题】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蒙乃始就学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师生共同分析:。句中的“就”是“接近、靠近”的意思,句中的“就”是“完成”的意思。同样是“就”字,但意思却大不一样。象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板书:一次多义)师:在文言文里面,一次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请同学们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做下面的练习,做完后请举手回答。【练习】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体会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今以蒋氏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广故数言欲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教师点拨:【复习方法】复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4.词类活用辨析(板书)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 再请看下面几道例题:【例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将军身被坚执锐 君将哀而生之乎 这两道题考查对词类活用的辨析。句中的“坚、锐”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句中的“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活下去”;下面我们相互讨论再做几道这样的题。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并说明其活用情况。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其一犬坐于前 公将鼓之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师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复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以上是文言实词的一些用法,接下来我们复习文言虚词的有关内容。二、文言虚词辨析 (板书)文言虚词的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如【例题】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虽我之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而乡邻之生日蹙 殚其地之出 这道题要求将“之”的用法区别开来。“之”有时做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有时做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只补充音节,句中的“之”就是语气助词。 【练习】区别下列各组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 苛政猛于虎也 战于长勺 积于今六十岁矣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属予作文以记之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学而不思则罔 学而时习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且、者、乎”等的一般用法。通过比较分析,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同学们,文言文的复习是要求我们从基础知识抓起,做好知识的积累。本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要进行“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和“名句分析默写”的复习,请同学们下去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对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预习。第二课时三、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 (一)文言句式理解。 文言文中有些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式,掌握这些特殊的句式,有助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 【例题】选出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菊,花之隐逸者也 士卒多为用者 甚矣,汝之不惠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这道题考查辨析文言句式。其中项是判断句,项是谓语前置句,项是定语后置句,只有项是被动句(“为”表被动)。 教师总结做题方法: 掌握特殊句式的特点,特别是其标志性词语。积累时,要记例句,不能脱离语境孤立记忆。【知识梳理】 根据已学知识回顾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句式特点,并各找一例子。(学生交流,归纳)1判断句 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等形式。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菊,花之隐逸者也。(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为”等表示判断。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3)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例:此人力士。2被动句 常见类型有:(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2)“为”“为所”表被动。 如:士卒多为用者 为予群从所得。(3)没有语言标志,意义上表被动 如:帝感其诚。3倒装句(1)宾语前置 通常分为三种情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何以战?”“微斯人,吾谁与归?”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忌不自信。”“弗之怠。”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何陋之有?”(2)定语后置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置于句后作补语。如:“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行者休于树” “徐喷以烟”“屠惧,投以骨”(4)主谓倒装 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幸哉,今日也。”4省略句省略主语。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省略介词宾语。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5固定格式 如何:把怎么样。如太行王屋何? 以为:把当作。 以虫草为林孰与:与相比,谁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得无乎:怎能不呢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不亦乎:不是吗 不亦乐乎?【复习方法】掌握特殊句式的特点,特别是其标志性词语。选择部分典型的例句认真分析、体会,掌握特殊句式的基本翻译方法。【课堂检测】从下面的语句中找出判断句和被动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见渔人,乃大惊 屠惧,投以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二)文言语句翻译。文言文翻译仍然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文言语句,可能既有实词和虚词的特殊运用,又有句式、活用等方面的特殊用法,因此,能够较好地综合检测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莫过于文言翻译题了,翻译题仍将是今年考试的重点。【翻译方法指津】:“对”:即“字字落实,一一对应”,尽量用直译,确保不漏译。“留”:即保留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保留不变;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变。“换”:即替换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将词类活用的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删”:即删除删去无意义的词(虚词居多)。“补”:即补充补出文中所省略的或隐含的内容;将单音节词补充成双音节词。“调”:即调整将文言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说话习惯调整过来。 每段文字翻译之后,要与原文认真核对一遍,看看意思是否完整、准确,语言是否通顺、规范,如有不妥,再斟酌修改。【正确翻译注意点】(一)要进行一定的积累,以便知识迁移。(二)关键字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句中寻出考点:寻主要句式、特殊用法、关键词义。对于关键字词,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推断,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三)避免常见的一些错误。常见错误主要有:(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2)古义当今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3)字词翻译不到位。实词应尤其注意它的一词多义现象,挑选最恰当的一项进行翻译。虚词也应注意它的不同用法,尽量翻译准确、到位。(4)随意增删句子的成分。在翻译时,有的同学可能会增删句子的成分。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应分清哪些是省略句,需要适当地添加成分;哪些是不需要翻译的语气词或辅助成分,可以不翻译,切不可随意增删。(5)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些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练习】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文言语句翻译一般是中考的必考内容,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复习方法】选择部分文言语段,运用上面讲到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练习,特别要注意那些需要补充和调整的地方。每段文字翻译之后,要与原文认真核对一遍,看看意思是否完整、准确,语言是否通顺、规范,如有不妥,再斟酌修改。 第三课时四。划分句子停顿(一)、导入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一个关键,读的内容在近几年考卷中还是有所体现,现就以读的节奏为例谈谈怎样断句,主要指文言文句子内部的停顿(二)、尝试练习: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问今是何世3.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4. 故君子有不战5而乡邻之生日蹙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7.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8.其一犬坐于前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三)、知识梳理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1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先帝/不以/臣卑鄙。“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永之人/争/奔走焉。“争”是“奔走”的状语,应该分开读。佳木/秀而繁阴。 问/今是何世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例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例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2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 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 “然”、“则” “然则”、“岂”、“岂若”、“宜”、“诚宜”、 何尝、其等。 关联词:且、虽、因、“惟”、 “故”等。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3“而”字后表示转折应该停顿。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和后边的词语存在修饰关系、顺接关系、并列关系,那么 “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 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可/以一战。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例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例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 来”的意思。例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5.表示方位或时间性的词语后边要加以停顿。“俄而”“未几”“先”“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6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如:其一/犬坐/于前 山行/六七里例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词“坐”,译为“像狗一样”;例中的“山”修饰中心语“行”,“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7.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作亭者谁,卢陵欧阳修也。卢陵是地名,后面应该停顿。虞山王毅叔远甫刻8.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不能读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余闻之也/久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也”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不能读成“余闻之也久”,“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例意思是“医生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作为功劳 ”,这样,读时就可以分别把“医之好治不病”和“以为功”读在一起,即“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例的意思是“处在朝庭的高位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这样,句中的停顿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1.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按音节停顿。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天门/中断/楚江/开也可以按意义单位停顿,如上面的两句可读为“几处早莺/争暖树”、“天门中断/楚江开”。(四)、课堂训练(考题呈现) 例一、(云南省课改题)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王之蔽/甚矣 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这里a项的主语是“齐国的地方”,谓语是“方圆几千里”,所以这句要在“齐地”后停顿。b项中“蔽”是动词谓语,“甚”是补语,所以在“蔽”后停顿是正确的。c、d两项中“臣之客”与“朝廷之臣”是主语,应在它们后停顿才对。再如: 例二、(济南课改题)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余 闻 之 也 久。 这句中“余”是主语,“闻之也久”是谓语,所以要在“余”后停顿。还有狼中的“屠/自后/断/其股”一句,“屠”是主语,“断”是动词谓语,“其”是宾语,所以在“屠”后停顿是主谓间停顿,“断”后停顿是动宾间停顿,“自后”停顿是状语与中心语间停顿。 例三、(重庆北碚课改题)下面句子的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这里意思是,我看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乱了,旗也倒下了,所以追逐他们。我看和望的对象是“他们的车辙怎样”、“他们的旗怎样”,“视其辙乱”与“望其旗靡”这个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间就不能断开,所以a、c两项就错了。“故”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应停顿,因此b项才对。 例四、(邵阳市中考题)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 先天下之忧而忧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尝求古仁人之心 d.吾谁与归 这里的“古仁人”是一个短语,不应分开,所以c项错了,a项是语意转折的停顿,b项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停顿,所以这两项对了。d项是主谓间的停顿,也对。例五、(重庆中考题)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这里“草木之花”、“出淤泥而不染”、“花之富贵”都是完整的短语,如果读断读碎,让人不知所云,因此这里a、c、d三项为错。小结: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古诗文的朗读停顿知识,并诵读一定量的文言文,就能培养提高自己的语感,熟练地处理文言文的朗读停顿。 第四课时五、文意分析和语句默写。 阅读文言文,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还应该能够对文意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便于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容、观点和表达方式。另外,教材里的文言文大多是传统名篇,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应该熟读背诵并能够默写。这也是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例题】根据岳阳楼记中“嗟夫!吾谁与归”一段,回答以下问题: “是进亦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福建南平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甘肃兰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招聘人员及拟录用情况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23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2025年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4年12月泉州市惠安生态环境局环保协管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学设计-7.3 信息的安全和保护1-浙教版
- 第15课《青春之光》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4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山东青岛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招聘1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走近世界民间美术》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2025年江苏省高职单招《职测》高频必练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2025云南红河州个旧市大红屯粮食购销限公司招聘及人员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X证书失智老年人照护讲解
- 工厂安全事故预防知识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 2024年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届江苏苏州市四校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教师版)
- 传感器技术-武汉大学
- 2024新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大培训
- (正式版)JBT 14449-2024 起重机械焊接工艺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