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烟台市情市况之地理位置烟台全市海岸线长达909.3公里,市北、西北部濒临渤海,东北和南部临黄海。有大小基岩岛屿63个,像一颗颗灿烂的珍珠镶嵌在大海之中。面积较大的有芝罘岛、南长山岛、养马岛、崆峒岛,有居民的岛15个,分别为长岛县的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庙岛、砣矶岛、大钦岛、小钦岛、南隍城岛、北隍城岛,龙口市的桑岛,芝罘区的崆峒岛,牟平区的养马岛,海阳市的麻姑岛、鲁岛。烟台(栖霞)苹果,莱阳梨、大樱桃等享誉海内外;是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地,黄金储量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县级市中招远和莱州位居前列产量)占全国的1/4以上,其他可开采的矿藏30多种。烟台市情市况之基本市情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山地占总面积的36.62%,丘陵占39.7%,平原占 20.78%,洼地占2.90%。低山区位于市 域中部,主要由艾山、罗山、牙山、磁山、昆嵛山、招虎山等构成,山体多由花岗岩组成,海拔在500米以上,最高峰为昆嵛山,海拔922.8米。丘陵区分布于低山区周围及其延伸部分,海拔100-300米,起伏和缓,连绵逶迤,山坡平缓,沟谷浅宽,沟谷内冲洪积物发育,土层较厚。因烟台市域降水较充沛,空气湿润,气候温和,低山丘陵一年四季林木葱茏,明媚如画。水文状况市域内,河网较发达,中小河流众多,长度在5公里以上河流121条,其中流域面积3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有五龙河、大沽河、大沽夹河、王河、界 河、黄水河和辛安河7条。主要河流以绵亘东西的昆嵛山、牙山、艾山、罗山、大泽山所形成的“胶东屋脊”为分水岭,南北分流入海。向南流入黄海的有五龙河、大沽河;向北流入黄海的有大沽夹河和辛安河;流入渤海的有黄水河、界河和王河。其特点,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属季风雨源型河流。其冲积而形成小平原沙土层厚而肥沃,盛产苹果、大樱桃、草莓、梨和葡萄。气候特点年平均降水量为651.9毫米,年平均气温11.8,年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日照时数2698.4小时,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值5224.4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风速内陆地区3-4米/秒,沿海地区4-6米/秒,全市平均无霜期210天。烟台属温带季风气候,是中国少数几个北面临海的城市(其他有海口台湾基隆,还有烟台下属的蓬莱),因而在夏季天气更加干爽凉快,冬季空气更加温润。全年平均气温12左右,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海水特点沿海表层水温变化较外海明显且幅较大,年平均水温1114之间。海水表层盐度年平均2831%左右。潮汐自莱州到龙口沿海为不正规半日潮,龙口到牟平以及海阳市沿海为正规半日潮。海岸地貌主要分岩岸和砂岸两种,西起莱州市虎头崖,东至牟平东山北头,是曲折的岩岸,海蚀地貌显著,其余多为砂岸。海岸与海岛交相辉映,海光山色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是游览避暑胜地。烟台方言烟台方言属胶辽官话,在山东地区比较特别,辽东半岛地区的方言很受烟台话的影响,尤其是大连、丹东等地区的方言,与烟台话非常相似。市花和市树紫薇 国槐烟台市情市况之地名由来 烟台名称,源于烟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台 ,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昼 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烟台山由此得名,烟台市也因此而得名。烟台开埠1858年,中英不平等天津条约,把登州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清政府派人督办开辟“登州”等通商口岸事宜,英方勘察代表认为登州“滩薄水浅”,看中烟台芝罘湾这一天然良港,清政府便下令烟台为通商口岸。同年,8月22日,烟台正式开埠,1862年在烟台设立“东海关”,这是近代山东第一个对外开放口岸。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17个国家先后在烟台设立领事馆,洋学堂、洋行、洋医院相继在烟台建立,洋货洋品也相继由烟台上岸。中国的花生、大豆、丝绸、矿产等土特产也由烟台出口海外。上世纪初年,烟台先后敷设至上海、大沽、大连的水下电缆,成为中国最早设水缆电报的商埠。烟台市情市况之历史沿革烟台,古为东夷族地。夏朝时东夷族在此建国(治所在今莱州市过西)。商、西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属齐,秦代属齐郡,汉代为东莱郡,晋为东莱国,南北朝为东莱、长广郡,隋为莱州,唐置登州、莱州,宋、元因之。明、清为登州府、莱州府。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止海寇侵扰,在烟台设奇山守御所,这是烟台最早的城市雏形;在芝罘设烽火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得名。1858年6月,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开辟登州等10处为通商口岸。1861年5月改登州为烟台,同时宣布筹建东海关。此后,英、法、美等17个国家陆续在烟台设领事馆。1862年2月14日,登莱青兵备道由莱州移驻烟台,道台崇芳兼任东海关监督。1904年改称登莱青胶道,辖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和胶州。1911年11月12日,同盟会山东分部在烟台举义。13日成立山东军政府(次日改为山东烟台军政分府)。民国初,撤销府、州。1914年5月,设胶东道,治所烟台。1925年为东海道。1932年,烟台特区直隶省民政厅。1945年,设烟台行政区。1947年,烟台设为省辖市。建国之初,今烟台分属文登专区、莱阳专区和烟台市管辖,隶属山东省政府。1956年撤销文登专区,并入莱阳专区,下辖1市15县,即威海市(县级)、文登县、乳山县、荣成县、莱阳县、掖县、栖霞县、黄县、蓬莱县、长岛县、福山县、招远县、牟平县、海阳县、莱西县(1983年后划归青岛)、即墨(1961-1978属烟台)。1958年,改莱阳专区为烟台专区,其行政管辖范围相当于今烟台、威海两市全部及青岛市的一部分。1967年,烟台专区改为烟台地区,直属省政府。1983年,烟台地区改为烟台市(地级市),实行市管县,原福山县、烟台市(县级市)分别改为福山区和芝罘区,烟台市下辖2区1市12县。1983年11月成立地级烟台市。1987年10月,组建威海地级市,原属烟台的县级威海市(今环翠区)和荣成、文登、乳山3县从烟台析出。2011年,烟台市辖4个市辖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高新区、1个出口加工区,1县,代管7个县级市。烟台市情市况之历史文化 烟台之名源于芝罘烟台古称之罘,后称芝罘。烟台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一二万年 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夏商以来,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对这里的统治。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三次登临芝罘岛;汉武帝也曾驾临芝罘行登基大典。631年,日本第一个遣唐史也是从芝罘岛登陆。目前许多国家的航海图上仍以“芝罘”之名代表烟台。烟台建城已有600多年历史, 1398年(明洪武31年),为防海寇侵扰,在芝罘筑狼烟墩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而得名。1858年(清咸丰8年),中法天津条约开登州为通商口岸,3年后改为烟台,迄今为止,烟台开埠已有150年的历史。崇拜太阳的先民烟台市是人类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区之一。在烟台市芝罘区西南部,距今海岸约1.5公里处,7000年前是一个小型港湾,在这里以海上捕捞和农业生产相结合为主要谋生手段的白石人,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在白石村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铲、石网坠、三角足盆形鼎、骨针等器物,具有胶东沿海一带文化特征。骨器的磨制相当精细,骨针已接近后来的钢针,说明当时的打磨和纺织、缝纫技术已具有较高的水平。在长岛县出土的文物表明,这里是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和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距今4000多年2500多年的夏商周时期,烟台沿海是东夷人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东夷人既有着发达的渔业和盐业,也有着活跃的商品流通。在长岛出土的一块陶片上,刻有七八个太阳,反反复复描绘太阳放出的光芒,说明东夷人是非常崇拜太阳的先民。秦始皇三次东巡的地方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三次东巡,均在烟台留下足迹。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在公元前219年。40岁的秦始皇沿渤海湾东行,巡视东部海疆,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在路上,他遇到了齐人徐福。徐福向他进献长生不老之道,并说,大海里有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那里琼楼王阁,有仙人居住,并长有长生不老草。秦始皇信以为真,遂派遣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乘大船入海求仙药。次年秦始皇第二次东巡。登上芝罘岛,刻石勒碑,颂扬自己的文治武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近50岁,长生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第三次东巡找到徐福。徐福见秦始皇震怒,便谎称海中有大鱼挡路,不能到达仙山。秦始皇求药心切,竟亲设连弩,追杀大鱼。到了芝罘,终于发现一条大鱼,并挽弓发箭,亲手将其射杀。徐福这才扬帆出海,到了东瀛,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第一页。秦始皇求长生不老,最终未遂其愿,却在芝罘岛留下了“始皇道”、“两观刻石”等遗迹。秦始皇奉祀“八主”之一的遗址“阳主庙”,就建在芝罘岛阳坡上。现在烟台市开发区就有为纪念秦始皇的秦始皇东巡宫。海上丝绸之路烟台市的航海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烟台市区的芝罘湾水深滩平,背有屏障,是一个天然良港。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已是中国北洋航线上的重要停泊点。10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登州(治所蓬莱)是全国著名海口,同广州、交州、扬州并称为四大通商口岸,是北方通向海外的主要口岸。日本13次派出遣唐使入唐求法,探求发展之路,首次就是在芝罘登岸的。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遣使赴朝鲜,也是由芝罘启碇的。中国的丝绸、冶铁、造纸等技术由烟台传入朝鲜、日本等地,烟台由此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登州古港是中国古代北方最繁华的港口之一,其中的蓬莱水城,又称备倭城,始建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军港。(自葱岭以西直到欧洲的都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其中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在唐朝中期开辟。)中国近代工业烟台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1892年,旅居南洋的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聘奥地利驻烟台领事做酒师,取得成功。1912年烟台设瑞丰面粉厂;1913年设电厂;1913年至1915年,建起5座罐头厂;1915年李东山兴建钟厂,同年,张裕葡萄酒获国际金质奖;1920年设醴泉啤酒公司。张裕酿酒公司和钟厂在中国属最早创业的厂家,罐头厂、啤酒厂是山东最早创业的工厂。 烟台创造和打破了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烟台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1868年,烟台海关即设邮务办事处,兼办邮递外使文件,这是中国近代邮政的萌芽;1879年,清政府议决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五处试办邮政,这就是中国近代邮政之先声了。这件事与盛宣怀有关。因为中国近代邮政是随洋务运动而产生的,而盛宣怀是洋务运动的最重要的干将,他作为李鸿章的“左膀右臂”在此前两年曾为谈判烟台条约到过烟台。十年后又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兼东海关(芝罘)监督长驻烟台,六年后才离任。烟台市情市况之区划人口 烟台市辖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开发区、高新区、长岛县,代管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海阳7个县级市。 总共有91个乡镇、6个乡、53个街道办事处,585个居民委员会、6199个村委会、6864个自然村。全市总面积13746.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22.3平方公里,烟台六区中,牟平区面积为最大,个体工商户为63.2万户(2010年统计),201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51.7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79.6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82,死亡率为6.97,自然增长率为-0.15。烟台市有可识别民族48个,除汉族外有47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6,968,200人,暂住人口约4万余人,主要分布在芝罘区、开发区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市区。区划名称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户籍人口烟台市13,746.886,968,2006,514,743芝罘区174.43692,348福山区482.83421,866牟平区1511472,307莱山区279.62213,543长岛县5643,015龙口市893634,368莱阳市1734872,100莱州市1878860,166蓬莱市1128445,518招远市1433.18565,539栖霞市2017627,457海阳市1886.84666,516烟台市情市况之交通公路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834.1公里,其中,干线达到2257.7 公里,高速公路438.7公里。2011年,完成旅客运输量32753.0万人次,增长0.5%;货物运输量14451.0万吨,增长7.0%。港口全市现有港口10处,芝罘湾港、龙口港、莱州港、蓬莱东港等6处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全市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17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4个。2011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4345.3亿吨,同比增长16.8%,其中集装箱完成170.8万标箱;完成旅客运量579.0万人次。航空烟台空港于1984年10月开航,1997年1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开通至荷兰阿姆斯特丹和美国芝加哥国际货运航线、至台北客运航线,开放了美国洛杉矶烟台韩国首尔第五航权,成为全国第八个、山东省第一个开放第五航权的城市。2011年,莱山机场起落架次2.65万架,增长4.9%,年末通航城市37个;全年旅客吞吐量254.75万人次,增长2.1%,货邮吞吐量4.15万吨,增长3.9%。潮水国际机场建设顺利推进。铁路青荣城际铁路是山东省内第一条区域性城际高速铁路,也是省内投资最大的单体铁路建设项目。这条铁路位于胶东半岛,连接了青岛、烟台、威海三个主要城市,是构建半岛城市群间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最快捷运输通道。青荣城际铁路设计起点为青岛北站,终点为荣成站,线路长度298.971公里,其中桥梁164.696公里,占正线长度的55.09%。全线共设15个车站。已批准的工程总投资约351亿元。建设总工期3年,预计2013年9月30日竣工。 届时青岛至烟台的行程将由3.7小时缩短至1.5小时,青岛至威海将由4.3小时缩短至1.7小时,实现动车组“公交化”运行。烟台市情市况之社会经济经济实力2011年,烟台国内生产总值列全国第20位,省内第二位。烟台经济实力居全国地级市前五位。2011年,烟台被中国社科院评为未来10年最具潜力城市之一。产业结构在2011年的经济发展中,结构性指标不断优化,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两税收入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都有不同程度提升。三次产业比由2010年的7.7:58.9:33.4调整为7.3:57.8:34.9。财政收支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3.2亿元,增长27.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万亿元,增长22%,利税、利润分别达到1150亿元和910亿元,均增长25%以上。烟台市情市况之社会事业科技2010年共取得各项科技成果25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科技奖45项。全市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51家。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0家,其中,国家级13家,省级47家。“十一五”以来,共取得各项科技成果965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7项、省科学技术奖214项,累计申请专利27947件。教育全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在校学生14.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0所,在校学生9.2万人。普通中学299所,在校学生37.1万人。小学509所,在校学生25.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在校学生930人。拥有幼儿园1225所,在园儿童13.3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文化烟台是全国著名的“京剧之乡”、“鲁菜之乡”、“田径之乡”。海阳大秧歌、莱州蓝关戏、胶东大鼓和“八仙过海传说”等1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个,博物馆9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6个。2010年,全市共出版各类报纸11305.5万份,期刊978.6万册,烟台大剧院演出100余场次。县级以上广播电台10座,对国内广播节目12套,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县级以上电视台13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0座,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82.6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2.2万户。体育烟台籍体育健儿在第十六届亚运会上取得10金、1银、2铜的好成绩,金牌数占全省四分之一强。烟台体育代表团在22届省运会上夺得金牌180.75枚、银牌98枚、铜牌114.5枚,金牌数居全省第三位。全市有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8个,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13个。各体育社团18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506人。2010年举办万人长跑、第三届登山艺术节等全民健身活动200多次,参加人数近50万人次。全市有32个街道办事处、53个乡镇配建了全民健身工程。80%以上的社区和90%的布点村安装了健身器材,市区基本形成了15分钟健身圈。东营市情市况之地理位置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 119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概况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境内气候南北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降水量550-600毫米,多集中在夏季,7-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且多暴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东营市风光奇秀,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东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黄河入海口附近。这里是地球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黄河三角洲上最有价值和特色的旅游景观之一。 南部主要景点有孙武园、南宋大殿、柏寝台、傅家遗址等。北部为黄河冲积的近代三角洲平原,雄浑壮阔,富有野趣。有堪称旷世奇景的“黄龙入海”;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15万亩的槐林公园和风光旖旎的海滨小城;有镇海锁浪的围海长堤、油流滚滚的孤东油田和屹立海上的钻井平台;有望不尽的湿地景观和海滩景观。中部则是气魄雄伟的石油大工业现代化组团式城市。游览胜景-天鹅湖,那里湖光天色,水鸟翔集。地质东营市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统及中生界三叠系。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东端)、车镇凹陷(东部)、义和庄凸起(东部)、沾化凹陷(东部)、陈家庄凸起、东营凹陷(东半部)、广饶凸起(部分)等。地貌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高程为28米(大沽高程,下同),东北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80001/12000;西部最高高程为11米,东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7000。黄河穿境而过,背河方向近河高、远河低,背河自然比降为1/7000,河滩地高于背河地24米,形成“地上悬河”。全市微地貌有5种类型:古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15%,主要分布于黄河决口扇面上游;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58%,主要分布于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微斜平地,占全市总面积的54.54%,是岗、洼过渡地带;浅平洼地,占全市总面积的10.68%,小清河以南主要分布于古河滩高地之间,小清河以北主要分布于微斜平地之中、缓岗之间和黄河故道低洼处;海滩地,占全市总面积的27.05%,与海岸线平行呈带状分布的。气候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有“十春九旱”的特点;夏季气温高,温度大,降水集中,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主要气象灾害有霜冻、干热风、大风、冰雹、干旱、涝灾、风暴潮灾等。境内南北气候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2004年,东营市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黄河全年径流量1913亿立方米;2004年,黄河全年径流量1982亿立方米。明显偏多,日照明显偏少;由于气象条件时空分布不均,年内春旱夏涝、大风、暴雨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多。全市年平均气温13.8,较常年偏高1.0,与上年同期相比偏高0.6;冬季极端最低气温-13.8,出现在1月22日(广饶);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7.2,出现在6月11日(河口)。全市年平均降水量761.6 毫米,较常年偏多37.0%(偏多205.7毫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偏少24.4毫米;各地年降水量在855.3(垦利)703.1毫米(河口)之间。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605.4小时,较常年偏少52.1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偏多184.0小时;各地年日照时数在2711.2(河口)2412.1小时(广饶)之间。全年无霜期为231天。河流黄河,东营段上起滨州界,自西南向东北贯穿东营市全境,在垦利县东北部注入渤海,全长138公里。黄河水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含沙量大。据利津水文站19502001年实测资料,黄河年均径流量332.6亿立方米,最大973.1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18.8亿立方米(1997年);最大流量为10400立方米每秒(1958年7月),最小流量为断流干河;年均输沙量8.36亿吨,最大21亿吨(1958年),最小0.15亿吨(1997年)。90年代以来,黄河年径流量减少,经常出现断流。1999年后,黄河水利委员会加大对沿黄地区引水的管理力度,断流现象趋缓,20002004年实现不断流。2002年,黄河全年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2003年,黄河全年径流量191?3亿立方米;2004年,黄河全年径流量198?2亿立方米。全市除黄河外共有骨干排水河道30条。以黄河为分界线,黄河以南属淮河流域,有小清河及其支流淄河、阳河、泥河子、预备河,支脉河及其支流小河子、武家大沟、广蒲河、五干排,广利河及其支流溢洪河、东营河、老广蒲河、五六干合排、六干排,永丰河及其支流三排沟,张镇河、小岛河20条河流;黄河以北属海河流域,有潮河及其支流褚官河、太平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草桥沟东干流,挑河,神仙沟及其支流新卫东河10条河流。海域东营市海岸线北起顺江沟河口,南至淄脉沟口,全长350.34公里,约占山东省海岸线的1/9。“0”米至岸线滩涂面积10.19万公顷。负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沿岸海底较为平坦,浅海底质泥质粉砂占77.8%,沙质粉砂占22.2%。海水透明度为3255厘米。海水温度、盐度受大陆气候和黄河径流的影响较大。冬季沿岸有3个月冰期,海水流冰范围为510海里,盐度在30左右;春季海水温度为1220,盐度多为2231;夏季海水温度为2428,盐度为2130;黄河入海口附近常年存在低温低盐水舌。东营海域为半封闭型,大部岸段的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每日2次,每日出现的高低潮差一般为0.22米,大潮多发生于34月和711月,潮位最高超过5米。易发生风暴潮灾,近百年来发生潮位高于3.5米的风暴潮灾7次。近海在黄河及其它河流作用下,含盐度低,含氧量高,有机质多,饵料丰富,适宜多种鱼虾类索饵、繁殖、洄游。东营市情市况之旅游资源东营市风光奇秀,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南部主要景点有孙武园、南宋大殿、柏寝台、傅家遗址等。北部为黄河冲积的近代三角洲平原,雄浑壮阔,富有野趣。有堪称旷世奇景的“黄龙入海”;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15万亩的槐林公园和风光旖旎的海滨小城;有镇海锁浪的围海长堤、油流滚滚的孤东油田和屹立海上的钻井平台;有望不尽的湿地景观和海滩景观。中部则是气魄雄伟的石油大工业现代化组团式城市。游览胜景-天鹅湖,离中心城只有5余公里,那里湖光天色,水鸟翔集。新落成的“黄河水体纪念碑”矗立在中心城的清风湖南岸,它将万里黄河浓缩为793米的水体,展示了母亲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的全貌。东营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黄河入海口附近。这里是地球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黄河三角洲上最有价值和特色的旅游景观之一。 保护区内有着15万公顷的草场、数十万亩的天然苇荡、上万亩的天然柳林和大面积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鸥飞雁鸣,鸳鸯嬉水,仙鹤起舞,堪称“百鸟乐园”,共有各种鸟类187种,其中珍贵鸟类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鹳、金雕、大鸨、黑嘴鸥、海鸬鹚、大天鹅、鸳鸯等。水生生物达800余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文昌鱼、江豚、松江鲈鱼、小鲤鲸、宽吻海豚、斑海豹等。独特的生态系统,令人叹为观止的壮丽景色,为黄河三角洲平添几分恢宏。东营市共有星级酒店21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7家。宾馆内吃住行购娱可一次完成。全市有经营国际旅游的旅行社2家,国内旅行社3家,97年组团567批,1.6万人次,利润120万元;接待海外旅游团915人次,接待国内游客7万人次。积极打造旅游品牌,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围绕建设旅游强市的目标,创新理念、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培育精品,大力发展黄河口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接待水平有了新提高。全市共有星级酒店21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7家。旅行社45家,比上年增5家。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42.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4亿元;全年接待入境游客4692人,其中外国人2630人,港澳台游客2062人,过夜人数4320人,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38.4万美元。东营市情市况之交通建设2006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保持较快增长。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年末全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7322.6公里。其中干线公路里程832.8公里,县、乡道及专用公路里程3208.3公里,村道里程为3281.5公里。全年共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6134万吨,比上年增长7.0%;公路货运周转量761748万吨公里,增长11.2%;水路货运量66万吨,增长6.5%;港口货物吞吐量54.2万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