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6.2 城市化、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件 中图版.ppt_第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6.2 城市化、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件 中图版.ppt_第2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6.2 城市化、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件 中图版.ppt_第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6.2 城市化、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件 中图版.ppt_第4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6.2 城市化、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件 中图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城市化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2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知识梳理 考点一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标导向 能够判读区域城市化过程图 判断城市化所处阶段及城市化特征 3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一 城市化的概念1 概念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4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5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6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二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 城市化进程加快 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1 发达国家 城市化伴随工业化进行 城市人口比重高 2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先于工业化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3 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在发展中国家体现得最明显 4 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7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一 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分析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s 形曲线 如下图所示 8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二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一般来说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 城市化水平越高 反之越低 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 9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0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1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 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2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 2005年以来 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b a 初期阶段b 中期阶段c 后期阶段d 逆城市化阶段 2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表现在 d a 第二 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13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考法分析 本题以我国安徽省城市化过程为背景 考查城市化的阶段和城市化的表现 主要考查信息的获取与解读 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4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推理分析 1 信息提取 1 题干信息 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之中的 就业结构 可以反映劳动力在不同产业的分配情况 城镇人口比重 可以反映城市化水平高低和速度快慢状况 15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 图表信息 16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 迁移应用第 1 题 运用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分析 2005年后城镇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且达到了35 以上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第二 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说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这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阶段的特征 第 2 题 图示分析法 据图可判断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缓慢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迅速 同时也说明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增加超过第二产业 图中不能反映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迁移现象 17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 2015广东卷 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答案 解析 18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 2015安徽卷 阅读图文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 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 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 69亿元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答案 解析 19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知识梳理 考点二城市化的影响目标导向 1 能够判读城市发展示意图 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2 能够分析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0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一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城市化问题 1 城市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垃圾污染等 2 城市交通问题 主要表现在交通阻塞 交通事故 停车问题等 4 城市社会问题 主要表现为就业 贫困 种族歧视和社会争端等 2 解决措施 主要有控制城市规模 进行合理规划 加强城市管理等途径 21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二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1 地域文化 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 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 对城市的影响 1 表现 城市建筑 交通工具以及道路 饮食 服饰 居民心理 习俗等方面 2 实例分析 以城市建筑为例 建筑布局 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 欧洲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 建筑风格中国 宫廷中多楼 台 亭 阁 民居有四合院 西方 宫廷中有喷泉 雕塑 民居中有花园 洋房 绿篱 草地 22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一 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3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二 分析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急剧增长 会出现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 常见的城市化问题和一般的治理措施如下图所示 24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015安徽卷 下图表示某市2003 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 完成下列各题 25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 据图推测 2003 2013年该市 d a 退耕还林 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 围湖造田 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 水土流失 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 城市扩张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 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c a 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 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 城市 热岛 效应增强d 生物多样性增加 26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考法分析 本题以城市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统计图为背景 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要考查信息的获取与解读 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27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推理分析 1 信息提取 1 题干信息 某市2003 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 可以反映城市环境的变化情况 28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 图表信息 29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 迁移应用第 1 题 排除法 从图中可以看出 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 而不是持续增加 水域面积变化不大 而不是不断减少 未利用地面积先增后减 变化不大 而不是持续增加 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耕地面积持续下降 说明城市化过程占用大量耕地 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第 2 题 运用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 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使地表硬化 下渗量减少 会增强城市 热岛 效应 并且会破坏地表 影响生物的栖息地 使生物多样性受损 城市化过程使城市面积扩大 以及现代交通工具让住在较远处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 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会变长 30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015山东卷 近年来 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 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 产生了 钟摆 交通现象 完成第1 2题 31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 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 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a 8 00b 12 00c 14 00d 18 002 为缓解北京市的 钟摆 交通现象 可以 a 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b 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c 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d 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答案 解析 32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 离心力 示意图 读图 完成第3 4题 33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3 图中甲 乙 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a 甲 地价上涨 乙 交通拥挤 丙 各类产业迁出b 甲 交通拥挤 乙 地价上涨 丙 各类产业迁出c 甲 各类产业迁出 乙 交通拥挤 丙 地价上涨d 甲 地价上涨 乙 各类产业迁出 丙 交通拥挤4 图示现象可能导致 a 市中心人口大幅增加b 城市化水平不断下降c 城市用地向外扩展 出现卫星城d 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 答案 解析 34 高考常考图示 十一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 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 主要反映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 35 36 37 2 判读技巧 城市化进程图 如图1 反映某地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 判读曲线图时注意根据转折点划分阶段 借用数学的斜率判断城市化速度的快慢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其原因 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 综合反映该区域城镇各要素的发展变化 判读时要从用地规模 城镇等级 城镇数量 交通线路 功能区分布等方面找出其发展变化 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38 这类图示一般设置三类问题 一类是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从图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 一般从四个方面分析 注意观察城市面积 即城市规模的变化 如图2 图3 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 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 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 如图1 是否形成城市带 如图3 39 二类是判断城市化进程及阶段 根据图中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特征 可以判断城市化的阶段及进程 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 判断城市化进程 如图4中城市化进程为甲 丙 丁 乙 根据城市人口比重 判断城市化阶段 如图1中e到f阶段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 可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根据拉平的 s 形曲线特点判断三个阶段 如下图中a是城市化起步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 发展速度也较慢 b是城市化加速阶段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城市吸纳人口能力的增强 表现为大量人口向城市的集聚 c是城市化成熟阶段 城市化水平高 但速度慢 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40 41 三类是判断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