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市绿城育华学校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浙江杭州市绿城育华学校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浙江杭州市绿城育华学校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浙江杭州市绿城育华学校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杭州市绿城育华学校2017届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作业 苏教版必修1【必做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弃甲曳(y)兵 生拉硬拽(zhu) 不可胜(shng)食 胜(shng)利b洿(w)池 鸡豚(tn)狗彘(zh)之畜(x) 狼奔豕(sh)突 牲畜(x) c衣(y)帛食肉 庠(xing)序 涂有饿莩(po)而不知发(f) d孝悌(d) 数(c)罟(g) 数(sh)见不鲜 数(sh)落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黄河)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加少(增加)b请以战喻(请允许我) 鼓之(动词,击鼓) 弃甲曳兵而走(逃跑)c或五十步而后止(或者)不违农时(季节) 不可胜食(完全,尽)d树之以桑(种植) 数罟(密网) 王无罪岁(犯错误)加少(更)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王无罪岁(归咎,归罪)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下列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然而不王者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养生丧死无憾 b.弃甲曳兵而走c.移其粟于河内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6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树之以桑 b.申之以孝悌之义c.微斯人吾谁与归 d.王道之始也7写出下列句子中“以”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1)王好战,请以战喻。 (2)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4)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8名句名篇默写。(1)填然鼓之,_,_,或百步而后止。(2)不违农时,_。_,鱼鳖不可胜食也。(3)谨庠序之教,_,_。(4)_,_。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2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9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申之以孝悌之义(悌:敬爱兄长)b.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死:丧失生命)c. 谨庠序之教(庠序:学校)d. 鸡豚狗彘之畜(豚:小猪;彘:猪)10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 河东凶亦然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矣 d王道之始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b. 孟子的“王道”理想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使民生有保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等问题。c. 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荒年,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d.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注重排比的运用,如在论述“使民加多”的道理时,通过排比的运用,使文章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选做题】1孟子的描述中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观点?请简要分析归纳。2针对梁惠王的发问,孟子是如何回答的?这里体现了孟子怎样的论辩艺术?3拓展阅读: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yu天子诸候养禽兽的地方)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圃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圃方七十里,刍荛者(这里指割草打柴的人)往焉,雉兔者(这里指猎人)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国都之外百里为邻,郊外有关)之内,有圃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孟子(1)孟子为什么把齐宣王的园囿比作陷阱,说齐宣王是“为阱于国中”? (2)比较本段文字和课文中孟子的观点和说理方法异同。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必做题】1a (b项中“畜”应读为ch;c项中“衣”应读作y;d项中“悌”应读作t,“数见不鲜”应读shu。)2b (a项中“加”意为:更;c项中“或”意为:有的人;d项中“罪”意为:归咎,归罪)3a(b“涂”通“途”,c“检”通“敛”,d“颁”通“斑”。)4d(abc名词作动词)5d(a项“养生”,古义是供养活着的人;今义是保养、调养、颐养生命。b项“走”,古义是跑,这里是逃跑的意思;今义是行走。c项“河”,古义是黄河;今义是泛指河流。)6c(与例句同为宾语前置句。a b项为状语后置,d项为判断句式。)7(1)介词,用 (2)介词,按照 (3)介词,用,把(4)连词,因为 (5)连词,来,用来8(1)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 (2)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 (3)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9b (“丧死”应该解释为“安葬死去的人”)10c (两个“之”都是取消独立性。a项,样子 /这样;b项,比/在;d表判断/表停顿。)11b(王道理想概括不全面,缺“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12(1)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2)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统治者)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朝廷)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 【选做题】1孟子是从“王道之始”、“王道之成”及“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这三个方面加以回答的。孟子指出: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是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的“王道之始”, 体现了古人的朴素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发展农业,教化百姓,使民心归顺,才能真正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此外,孟子还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批评统治者的虐政,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这些具体的措施体现的正是孟子重视人民,重视教化(“驱而之善”),反对武力兼并的“仁政”思想。2孟子听到梁惠王的发问后,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述讲了一个“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变答为问变被动为主动,牢牢地吸引住了谈话的对方,并使之按自己的思路走。而“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问题,对于“好战”的梁惠王来说,不但有吸引力,而且也十分简单。熟知兵法的梁惠王自然会回答:“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一旦梁惠王作出正确的回答,孟子就牢牢地把握了主动权,为本次辩论的胜利打下了基础;而且以此巧妙地回答了梁惠王的疑问,即“移民”“移粟”,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扩张土地、敛取资财的需要罢了,这和其他诸侯国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并不是真心实意地推行“仁政”,梁惠王的所谓“尽心于国”并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善用比喻是孟子论辩的一个特色,这一点还可以从语文读本中的鱼我所欲也中加以体会。另外,善于抓住辩论对方的心理、好恶,吸引对方,牢牢把握辩论的主动权,也是孟子论辩艺术的体现。这一点可以从庄暴见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加以体会。)3(1)“阱”是捕兽的陷坑。齐宣王的园囿就在首都的郊外,纵横有四十里,谁要杀害了里面的麋鹿,就等于犯了杀人罪,这样,园囿也就成了陷民于死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