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电压动力电缆AGE6.doc_第1页
中等电压动力电缆AGE6.doc_第2页
中等电压动力电缆AGE6.doc_第3页
中等电压动力电缆AGE6.doc_第4页
中等电压动力电缆AGE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GE-6(11/94)中等电压动力电缆6.0 范围本节内容是对中等电压动力电缆的说明。它定义了承包商应遵循的所有材料、安装要求及一般程序。承包商应根据图纸同时按照有关规范AGE-1的1.1节的要求提供并安装一套完整、 合格的 5kV 至15 kV 的动力电缆系统。6.1材料承包商应提供用于整个系统的全部材料。承包商得到通知“由它方”或“由产业主”提供的材料除外。下述材料是所需要的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的要求详见图纸。6.1.1 除有注明外,所有由承包商安装的中压动力电缆,应由物主采购运至现场。6.1.2物主方应向承包商出据所采购电缆的说明书。承包商将以这些说明书为依据,确认运来的电缆是否合用,并检查电缆是否有损坏。6.1.3承包商应提供所有的电缆端子,并在两端进行安装。除有注明外,承包商应提供Raychem或与之相当的终端套管。承包商应将所提供的端子型号通知物主方。所有接至电机、变压器、配电系统等的连接部分,应用作标识。6.1.3.1 2.4KV、5KV及15KV 电缆头制作步骤:1.使用高质量的乙烯带(如3-M 33+)进行半重叠缠绕,应覆盖全部面积后粘接。这将起到初步铺层的作用,以防止绝缘带子直接与铜或铝的接头进行粘接。2. 建立起一个平滑表面,去除尖角或用橡胶材料填平空隙,如3-M Scotch-fill(不要使用管道密封”duct seal” 的方法)。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电晕引起的局部放电。3.采用自动粘合橡胶带(与3-M130C相当的橡胶带)进行绝缘。捆扎铺层的厚度应按照制造商关于对于适合于相与相之间一定的电压等级的额定数值,在某一覆盖范围上的推荐厚度值。只有这才是真正的绝缘层。这层绝缘必须能够承受全部电压,其它铺层不起绝缘作用。4.使用半重叠的乙烯带铺层覆盖所有缆头表面,并在下侧粘接,以起到防止潮湿的作用。这种带子是与本程序步骤1相同的乙烯带。6.1.4Scotch24电气铠装带适用于电气接口处的金属连通,其形如一个锥形压接件。6.1.5 Scotc25 电接地编带适用于铠装电缆接合处的接地, 以及在铠装电缆接口处作为故障电流接地分流载体。6.2 安装要求承包商将按本说明书、图纸标示及说明或所列举的要求 安装全套系统。承包商应遵循的其它安装要求如下:6.2.1 在导管中的安装在电缆安装之前,必须用芯轴和刷子对导管及输送管系统进行清洁,确保系统内部干净并且完全平滑,以避 免电缆保护皮层的损坏。应采用的程序如下:(a)使用代钩的鱼线把一根粗绳在导管中拉过,在绳的末端装一个的比导管内径小1/4”的管套或塞形圆棒。另用一根绳子系在这个管套上,以使当管套被完全拉过导管时,第二根绳子正处于合适的位置。如果管套在被拉动时遇到阻碍,则再用第二根绳子往回拉。(b)然后换掉管套,装上金属丝制的刷子,刷子的直径应比导管内径大1/8”。从导管中抽回第二根绳子,拉回刷子使其通过导管的全长,并将第一根绳子留在导管中,用于拉入电缆。在非金属或铝合金导管中禁止使用钢丝绳,这种场合,建议使用马尼拉麻绳。6.2.2电缆应直接从制造商的卷轴上抽出。三根独立电缆应同时从三个轴上抽出,或当三根电缆绕于同轴时,及使用一根电缆之处,便从一个电缆轴上抽出。电缆不得从任何粗糙地坪或表面上进行牵引,单个或多个电缆卷轴应支撑在电缆轴架上,架轴从卷轴中心穿过。由Greenlee公司提供的牵引孔眼(除随电缆提供外,请查阅说明书)应安装在电缆上,并且将其固定在电缆导管内的绳索上。电缆绞车上的绳索与电缆牵引绳索之间应设置一台测力计。在牵引电缆时,如牵引方向一经确定,允许作用于电缆上的最大拉紧力的数值必须按照“导管与电缆表”执行。牵引电缆时,必须选用适当的设备进行平稳控制,使牵引速度不超过每分钟 50 英尺。6.2.3当借助于附在各个导体上的牵引孔眼牵引电缆时,作用在铜导体上的最大牵引拉力应不超过 0.008 倍的 CM 面积值。Tm = 0.008 nCM6.2.4在三个单独导体平行牵引过程中,有可能只有两个导体承受总的牵引拉力,故上述中的n值应等于2。当多于三个的导体平行牵引时,其最大拉力应限制在由平衡所确定数值的 80。6.2.5 导管或套管的边缘应采用铅制品或纤维制品覆盖,以防止电缆外护层的损坏。6.2.6为了防止非正规或超载牵引电缆,要在电缆两端建立良好的通讯联系。如有障碍物妨碍观察,应使用移动无线电通讯设备或现场电话,用来协调小组的工作。6.2.7承包商应首先牵引距卷轴距离较长的电缆。当牵引电缆时,必须注意防止导体进入导管或套管时出现交叉。5KV至15KV的铠装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为电缆外径的12倍,但不得小于2英尺。承包商应按照相关规范AGE-1的1.1节中关于中 压铠装电缆部分的要求来确定抽头箱及接头箱的尺寸。当把电缆装入导管、套管、抽头箱或电线井时,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2英尺。在短直角弯附近,切勿直接牵引。在电缆进入套管前,应对套管进行清洁和检查,同时还应对电缆外护层进行润滑。如果铠装被损坏,诸如:出现沟槽、扁斑点、断裂等,应停止牵引,并对电缆进行修复或更换。修复或更新后,仍应对电缆铠装进行润滑。6.2.8安装在电缆井中的电缆应捆包在一起。在每一捆中,A、B、C相应排列在一起。应使用Scotch77电弧防护罩及防火带或等同设施用于防火。在任何情况下,不得穿过人孔或抽线箱牵引电缆。6.2.9当电缆安装在一个非导体的外壳中时,如安装在 PVC 导管中,独立的接地导线应沿每束高压电缆敷设。6.2.10为了使电缆在温度变化时可以伸缩,在电缆井、人孔和电缆的端头处应留有充分的余量。为了适应电缆的移动或伸缩,直电缆在电缆井的入口处,至少要留有3英寸的余量。在电缆井及人孔中,电缆应从导管或套管的口展开成扇状,只要不干扰其它管道或电缆即可,这样可以更有利于通往各个导管来更换电缆,在各个导管出入口处可以很容易地检查电缆。6.2.11只有当得到产业主工程师的允许,短距离敷的 小直径电缆,且拉力小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编织电缆网。6.2.12如果使用编织电缆网,必须拉出足够的电缆,从编织电缆网所需长度计起,至少超过1英尺处截去。在电缆与设备最终连接以前,要保护好电缆端头,防止潮湿和机械损伤。6.2.13 为了在安装中不损伤电缆,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制 作出合格的电缆弯曲半径。弯管器不适用于弯制电缆。6.2.14 电缆必须按照图纸的要求安装在导管系统中。凡 在导管与电缆表中注明的,电缆送入导管的方向必须按表中的要求执行。6.2.15所有端接在母线上的中压电缆,必须按照它们的电压等级,根据它们涉及的环境区域,缠以绝缘带,并用同样 的技巧给予完善。所有锥形电缆头(Stresscone)必须固定在同一标高水平面上,这样电缆老化速度可降至最低。6.2.16 电缆托架上的安装(a)电缆在托架上的牵引拉力限制与其在导管中相同。电缆 滚轴和捆的数量与放置位置必须按要求去做,以防止电缆损坏。(b)每一次改变牵引电缆的方向时,相应改变电缆捆的大小。(c)单芯电缆应为三个一组,即每捆为A、B、C三相。 当电 缆进入设备、电机、开关柜等装置时,应维持每个端口为A、B、C三相。6.3 一般程序6.3.1 接收、搬运和储存电缆(a)由产业主订购的中压电缆的接收、卸货及储存应为承包 商的责任。(b)当收到电缆后,承包商应检查标签和所附文件册,它包括制造商、型号、电压额定值和电缆尺寸,看其是否符合电缆订货条件。承包商有责任对电缆卷轴及电缆进行目测检验,看是否有损坏。如发现电缆有外观损坏,应报告产业主的现场监督人员,并按要求的退货程序退货(见 6.3.2)。(c)所有电缆端部应密封,以防止潮湿渗透。密封的方法 是,首先缠绕一层G.E.(GP-1)绝缘密封带,然后加一层胶布,最后涂G.E.Glyptal 1201 绝缘漆。(d)不要把电缆储存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有腐蚀性气体 的区域,也不要将电缆置于有可能接触油、脂或赃物的地方。电缆必须储存在符合制造商说明书要求的环境中。电缆卷轴储存时应把两圆盘竖直放置。(e)电缆卷轴在吊装和运输时,无论采用叉车或是吊车, 只能应用卷轴中心穿轴的方法吊装。(f)在放开电缆之前,应去除卷轴圆盘内侧的钉子、U形 钉或尖锐物品。把电缆绕开,检查其铠装是否存在机械损伤或损坏。如得知有损坏之处,参见退货程序执行。6.3.2 电缆退货程序如果得知电缆有损坏之处,或验收测试结果低于最低标准,将所发现的损害报告产业主工程师,以决定修复或更换。6.3.3 识别在电缆进入开关柜,电抗器,电机,变压器接线箱以及电缆坑的地方,每一根电缆都要标识一个电缆编号.电缆编号可见导管及电缆表.编号用的数字和字母高度最小为 3/8 . 并且要牢固地固定好.6.3.4 电缆测试所有安装的中压(2000伏及以上)电缆包括电缆头和搭接处都要经过现场的测试,测试合格以后才能投入使用.电缆测试包括两个测试:绝缘电阻测试和直流高电势测试.所有电缆的测试都由承包商按照合同的要求雇佣独立的有资质的机构进行. 要求的测试设备如下:(a)Megger额定值最小1000伏绝缘电阻测试器(兆欧表),电机或者整流器驱动,测试量程为 20,000 兆欧姆。 (Biddle Megger Catalog MD638, 500/1000/2500 V范围或者同类型)(b)100kV DC发生器带测试电缆附带测试电缆及安全护罩等。(Biddle Dielectric Test set catalog No. 221100, 2-50 kV 型或者同类型)(c) 0 150 F 的温度计。(d) 秒表。(e) 危险高电压 标记符号。(f) 高压绝缘手套。(g) 测试报告记录纸。(Biddle Dielectric Absorption Test Data REport sheets No. 951-3动力电缆测试记录纸,或者同类型的)6.3.5 安全警告在电缆测试期间,所有的安全警告都要执行以避免人身事故的发生。a) 测试必须由有资格的人员进行。b)在被测试的电缆的两端悬挂危险高电压标志,在敞开的连接处派驻人员监管。c)检查被测试的电缆,确保被测试的电缆没有和任何设备连接或者搭接。d) 测试时使用高压绝缘手套。e)在测试后和进行其它工作以前,将所有的电缆接地以除掉残余的电压, 接地时间最少一个小时。6.3.6 绝缘电阻测试步骤在导体和地之间以及在同一个导管或套管之间的所有的导体之间都 要进行此项测试. 参考图 A 的连接方法, 将电缆的屏蔽与地接好。a)将温度计靠近被测试的电缆,等待一段时间,保证温度计的读数和 电缆的温度一致。b)记录温度计的读数和当时的天气情况,将这些资料记录在记录纸上。c)将Megger兆欧表如图A所示连接.注意将保护线接好,这样能消除 泄漏产生的危险。保护线要在被测试的电缆的绝缘皮上紧紧地缠绕几圈之后和另外两个回路的导体连在一起. 在电缆的另一端, 如图 A 再接一条保护线。d) 将兆欧表的电极与被测试的电缆连接。e)将兆欧表的接地线与电缆的屏蔽绝缘皮接好,再和开关柜或者配电盘的公共地线接在一起。f)启动兆欧表,等待两分钟后记录电阻的读数.如果读数仅仅超过设定的量值, 在记录纸上记下 : 读数 + 兆欧 。g) 重复 6.3.6 a 到 6.3.6 f 步骤测试其余的两相。h)当应用兆欧表电压时,由于极化作用的影响,电阻读数将缓慢地增加.为了对比的目的,要按照6.3.6f节的要求,对每一相的测试,要等待两分钟后再记录电阻的读数。i)电缆的绝缘电阻的值不能小于2000兆欧,如果电阻读数小于这个数值, 按照 6.3.2 的步骤, 处理这个不合格的电缆。j)警告:在电缆所有的三相测试之后,要将三相进行接地至少一小时,放掉电缆 中残余的电压。6.3.7 直流高电势测试步骤在导体和地之间以及在同一个导管或套管之间的所有的电缆都要进行此项测试。参考图B的连接方法,将电缆的屏蔽与地接好.a)直流测试使用的电压为:推荐使用的直流测试电压(15 分钟测试)(聚乙烯, 乙烯丙烯橡胶, 耦合聚乙烯绝缘电缆)额定回路电压绝缘厚度铠装电缆的可靠测试电压(kV)(Mils)安装维修2001-50009027.521.05001-800011535.026.08001-15,00017553.040.0注意:对于非铠装中压电缆,最大的可靠测试电压不能超过电缆额定电 压的 3 倍. ( 5 KV 电缆的测试电压为 15 KV). (b)参见试验设备制造商说明书与接线图。图“B”示出了高电位试验装置的一般接线图。c)参见图“B”试验装置的高压引线接在一相导线上。返回的引线接到该相绝缘铠层上,并且还接到另外两相的导线上。试验装置的地线与其它两相的绝缘铠层连到开关柜或变电所接地母线上。为在试验中消除泄漏,在正在试验的导线每端(端接线头)上安装聚乙烯袋。首先将袋子在空中挥舞令其充满空气,然后放在电缆接头和导线上。此袋应不接触线头或导线。然后袋子端部严密扎紧以绝缘。d)将DC试验电压在1分钟内逐渐加压到试验等级。每隔15秒钟记录电压(千伏)和电流(微安)并制表。达到试验电压等级后读时间与电流并制表如下:(见原文)e)时间和试验电压为曲线的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曲线表示试验电压的变化情况。f)电流与时间曲线可以由具备电缆性能资料的有经验的人员进行解释。参见实例曲线的6.3.7c。最初随着电压增加,电流高速增加。在接近试验电压等级时,电流的增加应逐渐定位在一个稳定的较低水平。如果当电流处于试验等级时电流继续大幅增大,则停止试验,电缆放电并参照 6.3.2节所述电缆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