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阶段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1 (测试时间:40分钟评价分值:100分)第卷选择题(60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为巩固统治,西周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实行(a)a宗法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2(2014湖南学业水平考试)据考证,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陈姓源流反映了西周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c)a郡县制 b行省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3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c)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 d科举制4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b)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 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5“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敕制,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材料叙述的是唐代哪一机构职官的职责(a)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枢密院解析:由“起草进画”可知该机构负责起草诏令,属于中书省职能,故a项正确。6北宋为削弱地方经济实力设置的官职是(d)a通判 b知州 c枢密使 d转运使7(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中国古代废除丞相,设置内阁的朝代是(d)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8(2014湖南学业水平考试)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为减轻负担,他设置了(c)a御史大夫 b中书省 c殿阁大学士 d军机处9(2015佛山一模)有学者认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与该转型描述相符的是(a)a“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收天下之权,尽归于中央”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c“设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d“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解析:“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说明秦始皇设立皇帝制度和百官公卿制,“收天下之权,尽归于中央”说明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与材料“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相符,故a项正确。10(2015温州高一质检)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最可能反映的朝代是(b)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元代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根据信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尚书令”可知既保留三公九卿制度,又设尚书令,故选b项。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元朝在中央实行中书省,故c、d项错误。11(2014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b)a八股之风愈演愈盛 b君主专制影响深刻c科考规范愈加严格 d君主名号不再避讳12(2014深圳第二次调研)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除授不归中书”。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 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c中央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 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宋“除授不归中书”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加强,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故a项正确。13(2014广东文综)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d)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分析能力。“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表明其地位不是法定的,其权力来自皇帝的宠幸,这与明朝内阁的地位相符,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都是正式机构。14(2015重庆一模)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梁王刘武薨,景帝“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汉景帝的做法(c)a扩大了地方王国势力 b废黜了梁国的王国地位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结束了郡、国并存局面解析:从“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可知梁国的势力被削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15(2015济南调研)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b)a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c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d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解析:题干关键在于科举制度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近代社会一个表现就是打破贵族垄断,实行民主政治,故b项正确。第卷非选择题(40分)本卷共2大题,第16题24分,第17题16分,共40分。16(2015赣州摸底)(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至秦汉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通典职官朝廷设风宪,所以重耳目之寄,严纪纲之任。近年以来,未尽得人,妄逞威福,是非倒置,风纪废弛,令吏部。今后,初仕者不许铨除风宪。明会要职官材料二汉代十三部州示意图。问题:阅读以上材料,写出与其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相关的两个历史名词,并予以阐释。解析:由材料一中“弹纠不法”、“朝廷设风宪,所以重耳目之寄,严纪纲之任”和材料二中“汉代十三部州”可知该政治制度是监察体制,根据所学知识,从各个朝代的监察体制中选取两个监察机构、职官并简要概括其属性、设置的时间及主要职能或其设置目的、影响即可。答案:历史名词:御史大夫、刺史、吏部、通判、御史台、锦衣卫等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有关的机构、职官。(任选其中两个即可,每个4分,共8分)阐释示例:(每一名词的阐释8分,共16分)御史大夫:秦、西汉官名。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同时负责监察百官。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刺史:职官,汉武帝时开始设置,代表中央巡行郡县。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起着积极的作用。东汉时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吏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隋唐时期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核等事务,为后世所沿用。通判:职官,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明代废御史台,改设都察院。锦衣卫:明初设置,是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管辖,负责侦缉刑事,也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和仪仗队。(注:若从设置目的、影响方面阐释亦可,需符合史实)1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材料三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问题:(1)根据材料一,汉代任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察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分)(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3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4分)(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4分)答案:(1)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制度的起源
- 地铁车站中立柱施工方案
- 矩形渠衬砌渠道施工方案
- 技术设备购销合同范本
-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坐具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医事争议处理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航空大学《西语国家文化概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数字逻辑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材幕墙维修施工方案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复合材料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课件
- 药事管理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培训
- 地毯织造技艺(北京宫毯织造技艺)
- 第4章-选区激光熔化工艺及材料课件
- GB/T 3785.1-2023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
-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寻找温暖”与“成为灯火”课件
- 2022年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招聘考试真题
- 长期护理保险技能比赛理论试题库300题(含各题型)
-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演示文稿
- 医院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完成情况
- 大学生劳动教育通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大连海洋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