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三 “顺乎世界之潮流”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三 “顺乎世界之潮流”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三 “顺乎世界之潮流”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三 “顺乎世界之潮流”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_第4页
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三 “顺乎世界之潮流”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三 “顺乎世界之潮流”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3【大成目标】(2分钟)1、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重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难点);2、结合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的思想产生的原因,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法,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精神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前赴后继的,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景。【使用说明】1、 预习导学案内容,结合课本知识,完成基础案和巩固案;2、 合作探究,大胆质疑,踊跃展示。注重学法,激情投;3、建议使用两个课时,一节课完成基础案与升华案;一节课完成巩固案与课堂小结。基础案(15分钟)课前30分钟自主完成,课中用15分钟完成展示和点评。梳理要求:自主完成,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形成体系。一睁眼看世界背景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读书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统治者沉浸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代表人物及活动林则徐地位: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活动:收集有关西方国家的信息;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魏源活动:编成海国图志一书。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意义: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徐继畬瀛环志略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和风俗等情况,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姚莹对中国西南各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写成了康輶纪行一书,提醒人们注意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野心。思维拓展: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悉夷、师夷、制夷三位一体。首先,“悉夷屋舍”是“师夷”的必要前提。魏源说:“筹夷事必先知夷情,知夷情必先知夷形”,“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就是说,学习外国,抵御侵略,必先以了解外国为先;其次“师夷长技”是“攻夷”“款夷”“制夷”的重要手段;最后“制夷”是“师夷”的最终目的。二维新变法1早期维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而产生。2维新思想的发展时间:19世纪90年代。代表人物及主张人物主张及其活动康有为a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b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梁启超a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b其文章有很强的鼓动性和感染力。谭嗣同a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b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纲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严复a翻译天演论,指出人类社会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b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3戊戌维新的意义性质a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b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作用a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b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思维拓展: 为什么康有为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康有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借助孔子和儒学的权威,可减少变法改革的阻力。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造成的。与自身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及家庭出身有关。三走向共和1民主共和国方案内容a要不要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c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质:围绕三民主义展开。影响a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准备。b许多知识分子投身革命事业,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壮大了革命的阵营。3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思维拓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在反封建方面的相同点:都利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主张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都侧重于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升华案(23分钟)十分钟自主学习思考,合作探究;十分钟完成展示点评;三分钟由学科班长进行总结。1“睁眼看世界”的核心内容、目的及影响是什么?温馨提示:重点在影响上核心内容: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抵抗外来侵略。影响:“睁眼看世界”表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放眼世界,探索新知,开近代学习西方之先河,其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富强而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2归纳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温馨提示:用表格,分时段理清四个阶段的思想发展历程。“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早期维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维新思想应运而生,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传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积极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战,使维新思想冲破重重阻挠,顽强地传播开来,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民主共和思想: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将“建立民国”确立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目标,经过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巩固案(40分钟)20分钟由学生自主完成,15分钟进行展示点评,5分钟完成课堂小结。【实战演练】一 选择题a级训练(10年上海历史卷)1某学生要以“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主题撰写小论文,他可以选择的研究对象有 (c)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b几何原本、冯如 c商务印书馆、冯如 d同文馆、利玛窦b级训练(10年江苏卷)4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c)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10年重庆卷)51913年2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说:“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能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这位领导人是(c )a孙中山 b蔡锷 c宋教仁 d黄兴6(2009高考上海单科)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 d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扶清灭洋” d“轮车、电邮、机械、百出夷人亦妖术也”c级训练7(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b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8(2009高考天津文综)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b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9(2009高考浙江文综)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c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10(2009高考上海单科)“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c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二(a级) 材料题温馨提示:从中日两国的历史背景、学习西方的态度及改革措施等方面思考。11(2009安徽文综高考)(22分)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关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l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学习。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晚清政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明治政府高度重视,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目标反馈】(2分钟)1、鸦片战争之后,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过程。2、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是一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易错易混知识提示】1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代表的阶级利益是清统治集团中爱国的地主阶级的利益,学习西方限于器物的层次。2中国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既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也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洋务派所办新式学堂中有一些电报学堂、可见至少当时先进中国人对电、电报等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没有视而不见。3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进行论战,其中的顽固势力包括顽固派和洋务派。4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5维新派(改良派)、革命派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但具体的主张并不同,维新派(改良派)都要求保留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则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维新派(改良派)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命派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6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思想和革命派的民主革命的不同之处: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革命派直接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对待清政府的态度方面:维新派主张维护清朝的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改变的只是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