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沉醉其中而不知疲惫记一次“问题式”语文教研活动唐弢学校 蒋 贤捕捉问题又是一个星期五,教研活动的日子,已经习惯于“聆听”的我们准备再一次“洗耳恭听”。谁知,组长却提议大家谈谈自己最近在课堂教学中最困惑的问题。这下,话匣子一下打开了,有的说:“语文课堂读书多了,可练习呢,怎么处理?”有的说:“高段阅读教学中,初读后是否还需要词语教学呢?如果需要,又该怎样教学?”还有的提出:“语文课上反反复复地读,但怎样做到有效呢?”这一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是啊,课上书声琅琅,我们对学生所期待的要形成的语文能力,都希望通过朗读来达到。但怎样让学生真正做到“读准、读通、读懂、读得有感情”,却值得我们教师推敲与研究。于是,组长提议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朗读”。可见,教研活动中的讨论,不应是你讲我听、照本宣科的,而是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其实,教师只要一上课,一面对学生,便会面临不同的新问题。而恰恰是这些“小问题”,才是教师最想去解决的,只有抓住这些问题,聚焦重点,大家才会乐于参加教研活动,才会引发教师的深度思考。记得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曾经说过: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由“问题计划行动反思”铺设的“问题式”教学研究的旅程。理论指引我们开始摸索前进。每位成员各自搜集相关资料,然后集中交流。说实话,以往经常是组长搜集资料读给我们听,当了那么久的“听众”,现在猛地要来当一回“讲师”,的确有些不太适应。但既然是大家一起交流,总不能一言不发吧。于是,我翻阅了相关书籍,搜集了有关“朗读要求要明确”的一些资料。讨论非常热烈,谁也没有干坐着,每位成员都有目的、针对性地收集了相关资料:有的介绍了朗读的不同形式,有的讲解了朗读对理解文本的作用,有的提出朗读评价应该多元化“书吧”里洋溢着浓浓的学术气息。虽然,没有专家的讲座,少了名师的点拨,略感遗憾。但此时,集体的智慧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作为研究者、作为活动主体来参与的,带着疑问与困惑,进行理性的思考,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作为一线的教师,的确很忙,忙着备课、上课、改作业,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去阅读和思考。而这样的理论交流会使我们主动地去读些什么,想些什么,让阅读成为生活,让思考成为了习惯。根据大家的发言,我们共同制订了一份课堂观察预案,并进行了任务分工。1、观察课执教者:蒋贤 观察内容:教学七月的天山2、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哪些形式的朗读?每一次效果如何?(黄红、杨丹、吴波、邱鸿波)3、你认为本节课中教师设计的“朗读”那些是侧重于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的?哪些是侧重于帮助学生积累发展语言的?其效果如何?(奚赛君、朱明芬、项碧霞、陈延)4、观察并统计学生课前及课后朗读“质”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陈燕、赵婷卡、陈亦琼)课堂实践趁热打铁,第二天,就进入了课堂观察与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似乎被放在了“显微镜”下。在这特殊的40分钟里,教师的课堂,教师的朗读指导,都成了组员们关注的焦点。朗读的次数,朗读的形式,朗读的效果偏向等等,都被作为重点进行了观察、记录、统计、分析。分析汇总:在这堂课中,经统计共进行朗读30多次,分别采用了自由朗读、同桌读、指名读,齐读、女生齐读、男生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但朗读效果不一。有的朗读达到了目标:在揭题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给了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学生基本上做到了把课文读通顺。通过多次朗读,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在初读后出示“耀眼的霞光、绵延的锦缎”等词组,让学生想象画面读,再把词组放到句子中读给同桌听,在课文感悟中再反复地有感情朗读,最后,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试着背诵。大部分学生对文中优美的句段有所积累。但也有许多朗读是流于形式的:教师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天山哪里的美景,谈谈感受,并美美地读读。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并没有充分接触语言材料,也没有体会到天山之美,更谈不上真情实感,所以朗读十分苍白。总体来说,课后朗读与课前朗读比较,有一定的进步,但谈不上质的变化。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大家在学着审视课堂,反思同伴的教学行为,并尝试调动以前的教学经验和所学教育理论,分析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实际问题。交流反思课后,我们又聚在“书吧”中,老师们针对自己的记录分析畅所欲言,有欣赏、有疑惑、有共鸣,更有争论。以下是评议中老师们的交流片段,从中也总结归纳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朗读的关键之处:朗读要求明确才能有效(执教者):一堂课下来,反反复复地读了几十次,但总感觉很累,且实效不大。原本设想运用找句子想象画面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学习的。但是实际教学中,困难重重,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在朗读要求上指向不明,经常用“请你来读读吧”,“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样的语句,倒底怎样的读呢?却没有去落实过朗读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真读书。朗读边读边悟才能有效(朱明芬):朗读是学生充分接触语言材料后感情表达的一种方式,教师必须紧紧把握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阅读、理解、体味,才能读得生动有情,才能读出实效。但在本堂课中,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美景的句子以后,没有让学生充分接触语言材料,体味语句的意境,只是牵引学生空谈感受。变成教师不断地描述,不断地把自己的感受灌输给学生,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读得更累。例如:师:谁先来说说,你最喜欢天山哪的美景?生1:我最喜欢雪峰的美景。师:是啊,壮丽的雪峰,来读出你的感受,还有谁也喜欢雪峰呢?来说说生2:我是从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师:洁白的雪峰间映着朵朵白云,多美啊!谁还想来读读这句呢?指名读师:我仿佛看到了连绵的雪山,我仿佛看到了峰顶的皑皑白雪。女孩子,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这次朗读中,学生没有切实感受到天山雪峰之美,头脑中没有出现画面,是为读而读,朗读十分苍白,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像这样的片段,在本堂课中还表现在“溪流”、“原始森林”等板块的教学上,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文字所呈现的画面?朗读要层层深入才能有效(吴波):朗读不能在一个平面上推进,要层层加深,层层提高,没有层次的朗读是无效的。一般课堂阅读教学中分为初读、研读、品读、创读四个环节,是呈现阶梯式,每个环节的顺序是不可逆的,读的要求也是层层渐进的。在教学这篇新课时,应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只要能把课文读准,读流利就可以了。但接下来就要让学生去感悟到天山的美景,读出感受,在学完之后就应该通过朗读来进行积累。所以,我们要层层推进朗读,一步一个脚印。或许,教师业务能力之间存在差距,思考问题深浅不一,但是这并不影响大家的教研热情。教师的群体智慧被激活了,教师的生命活力在涌动着。每个人都在思考,每个人都在倾听,教学研讨成为一个涌现思维激荡,呈现互助共进的活动平台。每位成员都在活动中留下了自己成长的轨迹。活动小结就是这样的一次教研旅程。从一个“小问题”入手,经过理论学习,课堂剖析,集体反思,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立足根本、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作为一线的教师,每天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惑,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困惑来开展教研活动,在教研中大家边学边议,边思考边实践,使教研活动更加具有实效性,更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这是全员参与、主动探索的教研活动。它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不再是你讲我听,不再是开完课就算完事,教师开始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卖合同协议骗局
- 商品房漏水合同解除协议
- 孩子抚养合同协议书范本
- 轮拖拉机租车协议合同
- 设计公司协议合同
- 道路通行合同协议
- 煤炭供应合同协议
- 旅游包车合同协议书范本
- 饭店加盟协议合同范本
- 服务合同保密协议违约金
- 2023-2024学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 MOOC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福建农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机电类)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
- 《用户需求分析》课件
- 智慧工地管理措施
- 医疗试剂运输方案
- 宝宝舌系带短疾病演示课件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三级医院设备配置参考
- 加油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手册
- 琴行装修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