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_第1页
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_第2页
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_第3页
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_第4页
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引 言城市是经济、政治、人口、科技教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发展的中心,集中体现了本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政府管理能力。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变迁的过程。在众多城市化发展影响因素中,人口、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因素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对社会经济、人口、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发展关系的研究至关重要。此外,我国耕地紧缺的现状是城市用地扩张的硬约束,如何在供地规模有限的条件下更优地配置城市用地资源,也是城市化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城市化发展的研究,可以为优化配置资源,为土地供应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城市土地开发与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近郊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发展和建设最为活跃的区域,是乡村城市化发展最为迅速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本专题通过研究城市化发展与社会经济、人口、土地利用的关系,对规划期内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区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为规划修编提供用地调整依据,同时为东西湖区今后土地供应提供决策依据。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1.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1)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区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发展关系定性分析;(2)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区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发展定量关系模型;(3)2010与2020年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区城市化发展规模的预测。以研究城市化发展关系,即城市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因素、土地利用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主,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发展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同时对吴家山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的核心内容:建立吴家山新区社会经济及人口因素与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定量模型,并藉此预测2010与2020年吴家山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研究建立模型:吴家山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发展关系模型;吴家山新区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发展关系模型。2.研究的技术路线2. 因素与内容界定3. 因素指标选取(依据:定性分析成果+专家意见+数据分析)4. 各因素与城市化发展相关关系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5. 城市化发展水平定量模型建立(模型初步建立+试用+调整与修正)6.城市化发展水平预测1. 基础与方法(研究观点综述、资料需求设计、方法及软件基础)自变因素预测第一部分 东西湖区及吴家山新区概况东西湖区位于长江中游北岸,为武汉市西北近郊,是江汉平原与武汉主城区的接合部,行政隶属于武汉市。西南隔汉江与蔡甸区毗邻,东南抵张公堤与江岸、江汉、硚口三区接壤,全境东西长38公里,南北宽22.4公里,土地总面积493.09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366.87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74.40%,建设用地105.26平方公里,占21.35%,未利用地20.96平方公里,占4.25%;全区下设十一个综合性农场,两个建制镇,三个科研所,一个牧业园区;至2002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34893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人口107319人,城市化率达54.31%;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26930万元; 人均GDP为18176元。研究范围:按分蓄洪区的建设要求,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决定在本区东部,与武汉市主城区接壤的地势较高地区建立“安全区”,即将吴家山镇及周围一定地域的相关城镇进行整合,构建成城镇密集建设区-吴家山新区,包括养殖农场、三店农场、吴家山镇、慈惠农场及径河农场的部分地区,面积136平方公里,占东西湖全区土地面积27.5%, 人口 万人。一、 经济概况2002年,东西湖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按照1992年不变价,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26930 万元,比1992年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444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3.9;第二产业增加值 227006万元,年均增长 22.8;第三产业增加值 125483万元,年均增长21.4 。一、二、三产业结构由1992年的 33.848.517.7变化到2002年的17.452.229.4,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是1992年的7倍,成为推动全区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力量。劳动就业规模稳定。2002年末,全区从业人员93860人,第一、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2年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74212万元,比1992年增加;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2794万元,比1992年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75428万元,比1992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08210万元,比1992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64000万元,比1992年增长 。城市公用设施继续完善。2002年年末全区建成区面积k m2,比1992年增长km2;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2002年新建道路建设面积 万m2;新建公共绿地面积 万m2。表 1经济状况对照表年份GDP(万元)就业人数(万人)工业总值(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绿地覆盖率()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二、人口概况1、人口概况2002年,东西湖区人口总量达到 万人,较1992年的万人增长了约 万人。其中非农人口 万人,较1992年的 万人增长约 万人。非农化水平为 %。社会劳动力就业结构呈 态势,一、二、三产业就业比例 : : 。城市迁入人口有所增加,迁出人口则呈逐年减少趋势,说明城市发展的经济聚集力处于增长阶段(见表2)。 表 2人口结构状况 单位:人年份总人口按城乡分人口机械增长社会劳动者非农人口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2199720022、人口自然增长分析根据东西湖区人口各指标统计数据,与1992年相比,2000年人口出生率与增长率分别平均下降和。3、人口机械增长分析近年来,东西湖区机械增长人口基本保持在 万人,1992年以前约 万人左右。从机械增长人口的分布状态可以看出,迁入人口曾经在 年达到高峰万人;最低值在 年,迁入 万人;之后进入增长阶段。迁出人口则在 年呈现较稳定的态势,保持在 万人左右。 年开始出现下滑,近几年则保持在 万人左右的水平。从机械净增长人口的发展状况分析, 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 万人水平,近几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在 万人水平,且有继续增长之趋势。从机械增长人口的发展状况可以得出结论:* 迁入人口的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从产值和投资方面可以反映)密切相关;* 人口净迁入水平的增长说明东西湖区城市发展处于聚集力阶段,即聚集力大于离心力,这也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驱动力所在。表 3东西湖区人口机械增长数据 单位:人年份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机械增长率年份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机械增长率199219981993199919942000199520011994200219974、人口就业结构发展 。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稳定增长,社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保持在的水平。劳动力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发展趋势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保持在%的水平,第二产业就业比例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平稳上升,具体见下表。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下降与工业产业改造及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有关,就业结构的发展反映了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趋势。表 4东西湖区社会劳动力就业产业结构表 单位:人,%年份社会劳动力总数社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第一产业劳动力比例第二产业劳动力比例第三产业劳动力比例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三、土地利用概况1. 土地利用现状(1)东西湖区土地利用现状以2002年统计数据为基准分析现状,东西湖区土地总面积为 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总面积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建设用地总面积平方公里,占%;未利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占%。2002年东西湖区总人口为万人,其中非农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人均耕地平方公里,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建设用地平方公里,其中城市人均用地平方公里,农村人均用地平方公里。(2)吴家山新区土地利用现状2002年统计数据显示,吴家山新区土地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其中农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建设用地面积为平方公里,占%,未利用地合计平方公里,占%。与东西湖区区域平均水平相比,吴家山新区建设用地占地比例高出%,而农用地占地比例则低%。2002年吴家山新区非农人口规模为万人,农业人口规模为万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为 平方公里,非农人口人均建设用地规模为 平方米。采用2002年数据对吴家山新区建设用地结构进行分析,具体见下表。吴家山新区建设用地是全区建设用地的核心,集中体现全区建设用地的利用方向,体现用地布局的必要性,体现用地规模空间配置的合理性。表 5吴家山新区建设用地结构表(2002年)用地类型面积(km2)比例()用地类型面积(km2)比例()公共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工业用地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居住用地仓储用地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合计与同类城市及国家标准比较。?2. 土地利用指标分析(重点分析吴家山新区)吴家山新区2002年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率高达%,其中土地农业利用率为%,较1992年下降近个百分点;土地垦殖率为%,较19902下降个百分点;土地建设利用率为%,较1992涨个百分点;人均建设用地达到平方米,较1992年上升平方米。土地利用指标显示:吴家山新区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增长,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有所提升,规模相应下降,土地利用开发程度上升。表 6吴家山新区土地利用指标一览表项 目1992年2002年1990-2002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率(%)建设用地土地建设利用率(%)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人)城镇人口人均城市居民点用地(平方米/人)农业人口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平方米/人)农业用地土地农业利用率(%)土地垦殖率(%)人均耕地(平方公里/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平方公里/人)林地覆盖率四、城市化发展水平根据数据分析,2002年吴家山新区城市化率为,比1992年提高了。表 7吴家山新区城市化率统计表 单位:年份城市化率年份城市化率19921998199319991994200019952001199620021997评价城市化水平不能仅从城市化率考虑,影响城市化水平的因素:第二部分 土地利用发展分析一、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根据土地统计分类方法的统一性,选择吴家山新区1992年和2002年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1992年到2002年,吴家山新区土地利用中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地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及水域呈增加趋势。充分体现吴家山新区以建设用地需求为主的用地发展特征;表 8吴家山新区1992年和2002年土地利用比较表 单位:平方公里年份耕 地园 地林 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199220021992-2002二、土地利用指标变化分析吴家山新区1992年到2002年的土地利用指标统计数据表明:吴家山新区人均耕地不断下降的同时,人均建设用地不断增长,土地建设利用率直线上升;土地垦殖率和土地农业利用率逐年下降,林地覆盖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率 ;城市人均用地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表 9吴家山新区土地利用指标统计表1992年1995年1997年2001年2002年土地利用率(%)土地建设利用率(%)人均建设用地(平方公里/人)农业人口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平方公里/人)非农业人口人均城镇居民点用地(平方公里/人)土地农业利用率(%)土地垦殖率(%)人均耕地(平方公里/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平方公里/人)林地覆盖率(%)三、建设用地发展分析建设用地发展分析主要从建设用地总量变化、内部结构变化(主要从居民点用地及交通用地方面分析)、建成区发展等方面展开。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其中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与交通用地是建设用地增长的关键。因此研究在总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及交通用地分别进行深入分析。(1)建设用地总量分析表 10吴家山新区建设用地面积变化 单位:平方公里项目1992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总量年增量年增率/%从建设用地总量变化情况分析:从建设用地年增量变化情况分析:从建设用地年增率变化情况分析:1992年1995年吴家山新区建设用地增加 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扩展贡献率达到约%,工矿用地扩展贡献率约%,交通用地扩展贡献率为%。 用地的发展在主城区占有主导地位。(2)工业用地分析工业用地占吴家山新区建设用地的%,其发展变化是近年来吴家山新区用地发展的主要用地类型,因此是研究的重点。1995年-2002年吴家山新区工业用地增加 平方公里,与前一阶段相比,1995-2002年独立工矿扩展贡献率有明显提升,表 11吴家山新区各类建设用地分析小计城市住宅村庄居民点工业用 地交通用地规模(平方公里)1992年1995年2002年1992-1995用地增量(平方公里)1995-2002用地增量(平方公里)(3)居住用地分析居住用地增加平方公里,其中城市住宅增加占;村庄居民点用地增加平方公里,占;居民点扩展中城市住宅的贡献率有所增加。(4)交通用地分析交通用地在建设用地中虽然仅占到 的份额,但由于其基础设施用地的特殊性质,对全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东西湖区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交通用地成为建设用地中变化比较大的一类用地。从武汉市城市交通规划分析:轻轨线路规划、交通运输规划等。表 12吴家山新区区交通用地发展一览表项目年份小计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港口码头用地规模(平方公里)1992年1996年2002年用地增量(平方公里)1992-19961996-2002增量结构(%)1992-19961996-2002从上表分析吴家山新区交通用地的特点有:四、土地利用集约度分析工业化与区域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需求规模日益增加,耕地减少的形势更加严峻。而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城市质量的提高,内涵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才符合中国国情。分析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能很好地判断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合理程度。(一)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人口不断增加产生的直接效应即人口密度上升,人均耕地下降。吴家山新区人口密度从1995年的人/ km2增加到2002年的人/ km2,年均增长%。人均耕地从1995年的hm2下降到2002年的hm2,年均减少%(见表)。耕地的减少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其中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城市,使城市外来人口增多,对城市居住用地及其基础设施用地增加提出要求,在国家严格限制大城市外延扩展的政策下,城市土地利用必须向集约化发展。表 13吴家山新区历年人口密度与人均耕地统计表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人口密度(人/ m2)人均耕地(hm2/人)农业从业人口人均耕地(hm2/人)另一方面,可以从城市投入产出情况分析。1992年2002年,吴家山新区单位用地投资密集度(以单位面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表示)增长很快,从万元/平方公里增长至万元/平方公里,年均增长%,同期单位面积GDP也连续多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万元/平方公里增长至万元/平方公里。说明吴家山新区土地利用呈现投资密集度与产出效益水平同步增长的态势,近几年投入产出比保持在 的水平。(见表)表 14吴家山新区1992-2002年投入产出对照表 万元/平方公里序号项 目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2单位面积GDP3投入产出比/序号项 目1999200020012002年均增长1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2单位面积GDP3投入产出比/(二)土地利用规模效益根据有关研究,城市资源效益(单位资源消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规模之间有正相关性,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非农业人口的人均用地面积逐渐变小,而单位土地面积的工业产值逐渐增加。以此为依据,与沌口开发区(工业化对城市化的驱动力)、东湖高新开发区(高薪技术发展对城市化发展的驱动力)等城市用地进行规模效益比较。从发展的角度看,吴家山新区人均用地和地均工业产值水平高(低)于表中所列地区,因此吴家山新区在城市用地效益方面有待提高。(见表)表 151995年和2001年吴家山新区的城市用地效益地区城镇人口(万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亿元)人均用地(平方米/人)地均工业产值(万元/平方公里)1995吴家山沌口东湖高新2001吴家山沌口东湖高新另外,从吴家山新区单位建设用地经济效益分析,1995年2002年呈上扬(?)趋势。第三部分 土地利用战略分析一、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一)经济地理位置分析发展大城市,谋划城市圈战略既是城市化运动的必然趋势,更是促进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大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就是顺应这一潮流而提出的。武汉区位优势突出,是长江中游唯一的特大城市,在这个区域内没有任何与之竞争的城市对手,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和城市优势。武汉的商业和金融优势不仅在本区域首屈一指,而且在全国也位居前列,与上海、天津、北京、广州并列,一直是中国五大商业城市之一。这奠定了武汉在未来长江中游城市圈中无可替代的先天优势地位。近十年来,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化运动势头迅猛,城市化比率提高很快。2000年,湖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为40,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9年,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城市总数达到86个,仅就数量而言超过环渤海的京、津、冀地区(36个)和长江三角洲地区(56个)而位居第一。预测未来二十年长江中游城市化将成更快更猛发展之势,这种良好态势,使大武汉城市圈的建构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大武汉的建设中,东西湖区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为适应大武汉的建设和发展,自2000年以来,在硬环境建设上,东西湖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亿元,建成条主干道,使东西湖区的吴家山新区与武汉市的主城区融为一体。投资环境发生转变后,大大小小的项目纷至沓来。东西湖区抓住了武汉市老城区企业“退二进三”的机遇,使一批较有影响的国有企业移师吴家山新区,如 等;把握沿海资本向中西部地区扩张的趋势,采取本地企业与沿海企业合资的方式,创办了等企业;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新格局,与大型上市公司和港澳台资本合作,创办了等外向型企业。目前,在吴家山新区已形成以等企业为龙头的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和以等企业为龙头的国家级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金银湖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截至2003年元月,吴家山新区共引进项目 个,计划投资总额 亿元人民币。已建成投产项目个,占项目总数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快速前进,近几年来东西湖区各方面的发展态势良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各项指标在武汉市各区中名列前茅。(结合武汉市城市规划分析) (二)吴家山新区未来发展定位从吴家山新区的良好发展势头可以看出,东西湖区对于其今后的发展定位十分清晰:1、承接来自武汉主城区工业发展的“辐射”,为武汉的食品加工等工业提供发展空间。并将这种优势扩大化,将其传播到全区其他地方甚至孝感等周边地市。2、充分利用金银湖地区凭借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土地资源及优美的自然环境等优势,着力打造金银湖生态住宅区(与一般住宅区的区别,强调生态的保护)3、结合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发展现状,发展“一城、两带、三区、四景、五游”,打造武汉水乡旅游城、观光生态农业长廊带、生态旅游度假区。 二、土地利用战略为确保吴家山新区成为武汉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必须保证发展用地,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但要坚持“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外向开拓、内涵挖潜、协调发展、提高效益”的原则。第四部分 社会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关系分析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城市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学家指出,如果一年内国家的城市化率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把GDP拉动12个百分点。分析城市化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线性关系,可以更好地用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城市化发展水平。一、经济总量与城市化发展1、经济总量分析 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从1990年到2002年,吴家山新区国内生产总值由 亿元发展到 亿元,同期人均GDP水平由 元增长到 元。12年间GDP增长亿元,增长幅度达倍,年增长率一直保持 以上。 吴家山新区历年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年份GDP(亿元)GDP年增长率(%)GDP年增加值(亿元)人均GDP(元/人)人均GDP年增长率(%)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经济总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分析 (1)简单相关分析根据城市化水平与GDP总量散点图(做图),GDP对城市化发展具有正效应,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应不断增强。对“城市化水平”与“GDP”简单相关分析的结论:二者的pearson与spearman简单相关系数均为 ,且通过了0.01 (2-tailed)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2)增量关系分析二、工业生产总值与城市化发展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因,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果。世界各国的城市化经验表明,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化率往往超过工业化率。如美国在1870年工业化率为16%,城市化率高达26%,到1940年其工业化率为30 3%时,城市化率则为56%。发展中国家在人均超过300美元后城市化发展都很快,往往都超过工业化率。1、工业生产总值分析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从1990年到2002年,吴家山新区工业生产总值由 亿元发展到 亿元,同期人均工业生产水平由 元增长到 元。12年间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亿元,增长幅度达倍,年增长率一直保持 以上。 吴家山新区历年工业生产总值统计表年份工业生产总值(亿元)年增长率(%)年增加值(亿元)人均工业生产总值(元/人)人均工业生产总值年增长率(%)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工业生产总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分析 (1)简单相关分析根据城市化水平与工业生产总量散点图(做图),工业生产总值对城市化发展具有正效应,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应不断增强。对“城市化水平”与“GDP”简单相关分析的结论:二者的pearson与spearman简单相关系数均为 ,且通过了0.01 (2-tailed)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2)增量关系分析三、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发展水平分析四、高新技术产业与城市化发展水平分析五、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分析从系统论的观点分析,社会经济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除人口、土地利用等因素作用外,还受到其他经济不确定因素,如国际政治环境、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经济政策、土地政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会从更宏观的角度影响投资环境,影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 1、政策因素宏观经济政策对地方经济的作用显著,发展历史表明,吴家山新区社会经济经历了不断开放的过程,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社会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另外,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机遇不同,城市吸引外来资金的规模也差异较大,与之相适应,城市化发展水平有较大变化,这也是城市化发展预测结果与现实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2、政治因素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城市健康发展的保障,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一定程度影响着外资的流向,也相应影响着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影响着武汉这一特大城市吸引外资的速度和规模,必将波及到吴家山新区。第五部分 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发展关系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空间集聚产生的直接效应直观反映为土地利用的变化,具体体现为城市用地规模的增长和城市用地结构及空间布局结构的优化。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用地规模扩展过快,用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只有城市用地与城市发展保持良性互动关系,城市用地综合效益才能逐步提高。一、工业用地与城市化发展1、工业用地总量分析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2年,吴家山新区工业用地总量由 公顷发展到 公顷,增长幅度达倍,年增长率一直保持 以上。 吴家山新区历年工业用地总量统计表年份工业用地总量(亿元)年增长率(%)年增加量(亿元)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工业用地总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分析 (1)简单相关分析根据城市化水平与工业用地总量散点图(做图),工业用地总量对城市化发展具有正效应,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应不断增强。对“城市化水平”与“工业用地总量”简单相关分析的结论:二者的pearson与spearman简单相关系数均为 ,且通过了0.01 (2-tailed)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2)增量关系分析二、基础设施用地与城市化发展1、基础设施用地总量分析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2年,吴家山新区基础设施用地总量由 公顷发展到 公顷,增长幅度达倍,年增长率一直保持 以上。 吴家山新区历年基础设施用地总量统计表年份基础设施用地总量(亿元)年增长率(%)年增加量(亿元)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基础设施用地总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分析 (1)简单相关分析根据城市化水平与基础设施用地总量散点图(做图),基础设施用地总量对城市化发展具有正效应,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应不断增强。对“城市化水平”与“基础设施用地总量”简单相关分析的结论:二者的pearson与spearman简单相关系数均为 ,且通过了0.01 (2-tailed)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2)增量关系分析三、居住用地与城市化发展1、居住用地总量分析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2年,吴家山新区居住用地总量由 公顷发展到 公顷,增长幅度达倍,年增长率一直保持 以上。 吴家山新区历年居住用地总量统计表年份居住用地总量(亿元)年增长率(%)年增加量(亿元)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居住用地总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分析 (1)简单相关分析根据城市化水平与居住用地总量散点图(做图),居住用地总量对城市化发展具有正效应,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应不断增强。对“城市化水平”与“居住用地总量”简单相关分析的结论:二者的pearson与spearman简单相关系数均为 ,且通过了0.01 (2-tailed)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2)增量关系分析第六部分 人口发展与城市化发展关系分析人口是城市经济的主体,人口因素对城市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口总量、城市迁入人口量、人口密度等均与城市化发展息息相关。其中,非农业人口是确定城市化水平的直接因素。一、人口总量与城市化发展人口总量发展与非农人口增长分析吴家山新区人口规模1990年为人,2002年为人,1990-2002年增加万人,增加幅度为,年均增加约万人,人口总量呈线性发展趋势。非农人口1990年为 人,2002年为 人,变化趋势(?)吴家山新区历年总人口及非农人口发展数据表年份总人口非农人口规模(人)年增长量(人)年增长率()规模(人)年增长量(人)年增长率()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通过表中数据分析总人口增长量与非农人口增长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总人口与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二、人口密度与城市化发展吴家山新区1990年人口密度为 人/平方公里,2002年为 人/平方公里。变化趋势(?)年份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规模(人/平方公里)年增长量(人/平方公里)规模()年增长量()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通过表中数据分析人口密度与城市化水平的相互关系。第七部分 模型研究与预测一、研究思路通过对选择的社会经济等因素与城市化发展因素之间的简单相关分析,明确影响城市化发展的最直观、最重要的因素,并以此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对相关系数较高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主成份分析,通过模型拟合确定简单模型(一对一),通过主成份分析确定城市化发展与社会经济、人口、土地利用等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一对多)。城市化发展及影响因素集简单相关分析因素筛选相关因素群确定简单回归(一对一)主成份分析主成份回归(多对一)一对一模型多对一模型 二、模型构建1、因素初选。根据前面对社会经济、人口、土地利用关系的定性分析,确定初选因素,然后对初选因素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因素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关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经济、人口、土地利用指标进行筛选,确定研究定量模型的主要因素指标。 社会经济、人口因素一览表因素指标类型指标细分人口因素总量指标总人口、非农人口、人口密度社会经济因素投资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建设投资、房地产投资);全社会住宅投资(总额、基本建设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产出指标GDP(总量及结构:GDP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三次产业产值内部结构(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等)土地利用因素用地总量指标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交通用地规模、居住用地面积、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人均用地指标人均建设用地、城市人均住宅用地、非农人口人均建设用地其他因素政策因素土地使用制度其他不确定因素政治制度等 2、各因素指标简单相关分析 (1)总量指标简单相关分析 (2)人均指标简单相关分析 3、因素群选取 通过以上因素简单相关分析,确定与城市化发展水平有显著相关关系的因素群。4、确定模型 模型的确定建立在回归分析、主成份分析、主成份回归分析等的基础上,通过对简单相关因素群的分析,剔除相关程度较低的因素,建立拟合程度较高的相关模型。(1)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发展水平关系模型(2)人口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