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_第1页
011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_第2页
011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_第3页
011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_第4页
011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编号氨气 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文件版本制定部门受文部门制定审核实施日期1.0 名称及属性中文名称:氨气、氨 英文名:Ammonia 化学式:NH 管制类型:易燃、有毒、环境危险物分子量:17.031 闪 点:11 熔 点:-77.7 密 度:0.771g/L沸 点:-33.5 水溶性:极易溶于水外 观: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 应 用: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CAS登录号:7664-41-7 EINECS登录号:231-635-3警示术语R:R10/R11/R23/24/25/ R36/37/38 危险品运输编号:UN1005/2073安全术语S:S7/ S9/S16/S26/S45/S36/37/39包装类别:052 危险货物编号:23003爆炸上限%(V/V):27.4 爆炸下限%(V/V):15.7运输储存:耐压铁罐密闭储运,储存环境须通风、阴凉、干燥,远离火/热源、易燃易爆品。氨气:是一种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 。2.0 管制信息不受公安部门管制。3.0 理性化性质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熔点():-77.7。 沸点():-33.5。相对密度(水=1):0.82(-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蒸气压(kPa):506.62(4.7)。 燃烧热(kJ/mol):无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禁配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稳定性:正常情况下稳定,450500时分解为氢和氮。避免接触的条件:无 聚合危害:不发生。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分解产物:氧化氮、氨。 其他物理特性:无4.0 应急处置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min。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 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以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5.0 管理信息操作的管理: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储存的管理: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的管理: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废弃的管理:先用水稀释,再加盐酸中和,然后放入废水系统。6.0 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350 mg/kg(大鼠经口) 。LC50:7650 mg/m3,2 h(大鼠吸入);6930 mg/m3,10 min(小鼠吸入)。急性毒性主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对黏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及腐蚀作用,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人接触553 mg/ m3可发生强烈的刺激症状,可耐受1.25 min;35007000 mg/m3浓度下可立即死亡。浓度过高时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引起痉挛。大鼠、豚鼠、兔和猫吸入氨浓度350 mgm3,作用4 h可引起轻度刺激作用;在3.55.0 gm3的浓度作用1.54 h,对生命有危害或引起肺炎;7.0 g/m3左右浓度接触半小时可引起死亡;浓度达1421 g/m3则迅速引起死亡。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20 mg/m3,24 h/d,84 d,或56 h/d,7个月,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血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等。代 谢:氨通常以气体形式被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吸收至血液。被吸收的氨少量可随汗液、尿或呼气排出体外。中毒机理:氨是高溶解度刺激性气体,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对眼、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及腐蚀作用。氨常以氨气形式被吸入人体内,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被二氧化碳中和,部分吸收进入血液,使血氨增高,三羟酸循环受到障碍。氨在肝脏中解毒形成尿素。低浓度氨对眼、鼻、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使黏膜充血、水肿;高浓度可造成轻度黏膜组织溶解性坏死、脱落及损伤肺泡毛细血管壁,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的气-血屏障破坏,使肺间质和肺泡产生大量渗出物,引起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同时支气管、毛细支气管亦充血、水肿、痉挛。由于氨的水溶性强,分子量小,扩散速度快,能迅速渗透到组织内,使组织蛋白变性,细胞结构破坏,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氨还能损伤肺泡组织,产生大量分泌物,可影响氧气的吸入和弥散,造成呼吸功能障碍,出现低氧血症,形成ARDS、心肌缺氧。氨气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开始为兴奋,随后惊厥,继而嗜睡,甚至昏迷。高浓度氨亦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致心跳、呼吸骤停,误服者,可经胃肠道吸收中毒并造成消化道黏膜灼伤、出血、穿孔。刺激性:家兔经眼: 100 mg,重度刺激。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性:大肠杆菌1500 ppm(3 h)。致敏性:有呼吸道敏感性增加的个案报道,但致敏性数据不足。危害分级(GB 504485):IV (轻度危害)(GB 504485)。其他有害作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7.0 应急医疗7.1 诊断要点:1)刺激反应:仅有一过性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可出现流泪、咳嗽、咽痛、胸闷、气急、流涕,口部有辛辣感及头晕、头痛、呕吐等。肺部无明显阳性体征。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咳嗽,可有少量痰,胸闷、胸痛、声音嘶哑,两肺可闻及散在干啰音及哮鸣音。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不清,一般以下肺野较多。3)支气管肺炎:咳嗽、咳痰,痰可带血,胸闷、发热、发绀,常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呼吸频速,两肺闻及干、湿性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两肺纹理模糊,呈现片状,网状阴影或散在细粒阴影。4)肺水肿:吸入高浓度氨气后可以很快发生肺水肿,最早15 min,一般16 h内。表现为频繁的剧烈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明显困难,发绀、烦躁,胸闷、胸痛、气急,胸部紧缩感,两肺满部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出现大片均匀密度增高阴影或大小密度不一和边缘模糊的片状、云絮状阴影,广泛分布于两肺野,少数呈蝶翼状阴影。血气分析,PaO28 kPa(60 mmHg),PaO2/FiO240 kPa(300 mmHg)。同时常发生坏死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呈块状、条状、树枝状脱落后咳出,或从气道吸引出来,或因此阻塞气道而出现严重窒息。喉头水肿更加重呼吸窘迫。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肺水肿发展的严重阶段,表现为呼吸频数(28次/min),呼吸窘迫,PaO226.7 kPa(200 mmHg);胸片示双肺浸润;PAW2.4 kPa或没有左房压升高临床依据。6)重度氨中毒:常并发休克、错迷、气胸及纵隔气肿、继发感染及肺脓肿,并可累及心、肝、肾等器官损害。7)眼部损害:眼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溃疡、虹膜炎、晶状体混浊、角膜穿孔,易继发感染。8)皮肤灼伤:氨能溶解蛋白质和胶原,并能皂化脂肪,使组织细胞脱水。皂化时产生的热量可使深层组织继续坏死,所以伤势常较严重,疼痛剧烈,通常在深以上,甚至达全皮肤。溶解性坏死使创面继续加深,焦痂软,创面易感染。9)口服浓氨水中毒:可致口腔、食管、胃烧灼痛及坏死性溃疡形成,吞咽困难,腹部绞痛,呕吐血性胃内容物,腹泻带血,消化道穿孔。吸收后可发生碱中毒。7.2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氨增高,肝、肾功能及尿常规异常;可有心肌酶谱白升高;心电图可有肺型P波、ST-T波改变及心律失常等。7.3 处理原则1)迅速移离现场,脱去被污染衣物,立即用2%硼酸或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眼和皮肤。轻症亦应留院观察足够长时间,防止迟发性肺水肿和ARDS。2)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氨茶碱0.25 g或喘定0.5 g静脉推注或滴注。3)超声雾化吸入法,地塞米松5 mg,氨茶碱125 mg,庆大霉素4万单位,沐舒坦30 mg加生理盐水10 ml,每日46次。4)肺水肿治疗。合理氧疗,早期、足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每天4080 mg,可根据病情酌量增减,继续用药35 d;控制补液,消泡剂10%二甲硅油气雾吸入或加入吸氧湿化瓶中吸入。5)气管切开。常因喉头水肿,大片的气道黏膜坏死脱落致使气道阻塞而造成窒息,因此行气管切开宜早不宜迟。6)纠正低氧血症。应及时持续给氧,发生ARDS时需用呼吸机控制给氧;当病人吸氧浓度为50%,而其SaO290%,PaO28.0 kPa(60 mmHg), PaO2/FiO2150 mmHg时,应使用PEEP,但其压力不宜超过5 cmH2O(1 Pa=98.07 cmH2O),因压力过高可并发气胸和纵隔气肿。一般不主张用高压氧,但严重缺氧而多种方法难以纠正者,也可谨慎试行高压氧治疗。7)可选择使用氧自由基清除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胡萝卜素及谷胱甘肽等。8)防止继发感染。因氨的腐蚀性强,黏膜坏死,极易造成继发感染,而且发生早,严重者可致肺脓疡,因此必须及早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或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静脉给药。9)加强护理。注意加强气管切开的护理、口腔护理,防治褥疮。10)眼灼伤。用3硼酸液反复冲洗,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球结膜下自血疗法,取自身静脉血1 ml立即球结膜下注射,也可应用维生素C 100 mg球结膜下注射;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膏涂眼。11)皮肤灼伤。清水彻底冲洗,要求冲洗至创面无滑腻感或pH试纸测试pH值7.45,然后再以3%硼酸溶液湿敷或采用暴露疗法;大面积深度灼伤需及早切痂植皮和专科治疗。12)口服中毒。立即口服2%硼酸水或食用醋、3%5%醋酸、5%的稀盐酸,大量桔汁、柠檬汁以期中和解毒。但最简单而迅速的方法是立即口服10001500 ml清水,稀释强碱的浓度。然后口服生蛋清、橄榄油或其他植物油。一般禁止引吐和洗胃。现认为,如果氨水浓度不是太高,在早期(30 min内)胃穿孔之间可谨慎使用牛奶或3%硼酸溶液人工轻柔洗胃,每次液量宜小。洗胃后留置胃管,用于减压,及时吸出坏死组织,以及监视消化道有无出血等。7.4 预防措施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维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