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进生教育的心理调查及分析 一哲学的道理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学校教育方面也是一样,在教学中也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有优秀的学生,也有相对较差的学生,较差的学生便是我们所指后进生,后进生的教育是不能忽视的,作为教育者应相当的重视后进生成绩、思想落后的原因。在这里我于2005年4月经过在对白云区棠景街金源小学的一百多个学生后进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造成后进生落后的原因,并且对探讨一些有效的就对方式,希望能力家长和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二在此次调查中,我采用了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其大致的情况如下表: 序号 问题 做法 几率1 你喜欢你的班主任老师吗? 不喜欢 45%2 你的班主任老师关心你吗? 不关心 38%3 你对学习感兴趣吗? 没兴趣 65%4 你回家复习功课吗? 有时有,有时没有 70%5 玩游戏舒服还是上课好? 玩游戏舒服 80%6 老师经常批评你吗? 有 54%7 当你有进步时,老师及时表扬你了吗? 没有 50%8 你害怕与你的老师交流吗? 害怕 80%9 你的老师办事公平吗? 有时不公平 71%10 你的班主任老师有平等精神吗? 有 30%11 老师有没有体罚过你? 有 25%12 老师责骂你时,你想到要报复吗? 想 43% 序号 问题 做法 几率13 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有没有偏心 有 28%14 你对学习有过信心吗? 没有 68%15 老师会和你开玩笑、说笑吗? 不会 75%从调查和访谈中,可以从中看出后进生有以下的心理特点:1、后进生有很自卑的心理由于后进生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觉得在班级里没有地位,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心理,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后进生自己也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学习没有信心,采取消极态度,自甘落后,“破罐子破摔“形成自卑心理。在访谈中,存在自卑心理,自认不如人的学生占75%。自卑心理严重的学生甚至会全盘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但在学习上没有信心,对自己能力的其他方面也表示怀疑。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会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如不敢和同学交往,业余兴趣减少等等。2、后进生具有一些戒备心理后进生因为成绩不如意受到的批评较多,同学和老师容易在心目中将这一点不足扩大法,认为后进生喜欢做坏事。不会带来什么好事,有时即使做了一些好事,也不能及时得到肯定,有时反而会被别人误会认为自己干坏事,这样一来,他们感到不管怎么样,老师和同学总是不相信他们,再怎么努力也不能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调查中,有这样心理的学生占了50%以上。他们开始由一种委屈心理慢慢转变成一种戒备心理,周围的人对他们的误会,使得他们也不再信任周围的人,总是抱着猜疑的态度,不轻易接受他人的友好,更不会主动对他们表示友好。学生的成长需要关爱和支持,但是后进生的这种戒备心理会阻碍他们接受他人的关爱,并最终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如果学生表现出对关爱的不理会和漠视,其实正说明他们缺少关爱,需要理解和尊重。3、后进生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每个学生最初开始的时候都是有上进心的,后进生也是如此,他们获得了不理想的成绩,其实他们自己心理也不舒服,渴望从老师和家长那里获得安慰和帮助,以便下次取得更好成绩。实际上,很多老师和家长对待学生的不理想成绩缺乏理性的思考,他们一味埋怨和责怪学生,武断地将所有原因都归结在学生身上,或者是努力程度不够,或者是脑子太笨,他们不是和学生分析学习的不足在什么地方,而是一厢情愿地给学生施压,控制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让他们努力学习。这样做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具有这种想法的教师占有55%。学生的情感没有被理解,相反他们得到的是责骂和行为控制,由此逆反心理产生了。为了“报复“老师和家长的不理解,这些学生在心里头和老师、家长作对,要求他们干什么,他们偏偏不干什么,要求他们往东他们偏要往西。老师和家长的好意在他们身上都发挥不了作用。因为他们总是在逆向思维老师说,读书是为了自己好,他们就理解为读书是为了向老师和家长交差。家长说,周末在家复习功课,他们就躲在房里玩游戏或发呆,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后进生身上非常普遍,这种心态更增加了对他们教育的难度。4、在调查中发现后进生有较强的惰性心理在调查中发现,后进生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水平,在于缺乏学习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懒散、贪玩、害怕困难、不爱动脑筋等,这些都是惰性心理的表现,在调查与访问中,具有惰性心理的后进生占80%。由于目前的教育还存在着追求及格率、优秀率的现象,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施加的学习压力往往较大,压力的作用常常掩盖了学习中原本应有的很多乐趣。因此,在许多学生眼中,学习是件苦差事。后进生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压力,再加上他们很少因学习的成功受到鼓舞,所以学习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件毫无乐趣的事情。学习兴趣的丧失,学习动力的缺乏,是后进生产生学习惰性的根本原因。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学生勤奋,努力,不怕困难,勤动手、勤动脑。 三在调查中,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主要集中在自卑、戒备、逆反和惰性这几个方面。作为一个班级管理者,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应针对其心理特点,对症下药,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消除自卑,保护其自尊心,消除戒备,用爱心去呵护,消除其逆反心理,强化其优点,消除其惰性。其做法:、 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消除其自卑心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其长,亦有其短。后进生也不例外,作为老师,我们应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心,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对其闪光点的强化,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再而引导到学习上,引发求知欲,促其上进。例如:在我调查的有位五年级二班姓苏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老师和同学很少去关注他,渐渐地他产生了“生来不如人,学好不可能”的自卑心理,但他的画画得很好,当时的班主任发现这个事实,一次学校出墙报,班主任便给了他这个机会,让他画一个雷锋头像,结果他的雷锋像画得很好,同学们不住的赞叹,班主任在班会课时也表扬了他,从那以后,他在课堂上明显变得更加活跃了,好像在寻找画画时的自信,老师及时的鼓励了他。自此以后,他以后做完作业也能及时拿给老师批改,课堂上也能大胆发言,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可见,抓住了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便可扬起后进生自信的风帆。一旦找回了自信,后进生会迸发出巨大的动力投入到学习中,因为没有一个学生会真正认为“自己不行”。每个人都有被认可的需要,后进生尤其是这样,老师对他们的认可是他们建立自信、消除自卑的关键。、 护后进生的自尊心,消除戒备心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后进生的戒备心理是因缺乏信任而引起的,为此教师应该多给后进生一些理解,多一些信任,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分关爱。有人说,教师对学生的爱,甚至可以影响学生对整个人生的态度,而对后进生来说,更需要得到老师“雪中送炭”式的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体现教师对学生信任的重要方面。自尊心理是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希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若教师把后进生和其他学生区别对待,对后进生冷落或随意伤害,对其他学生则爱护有加,后进生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们在心理上就会与老师及周围其他的同学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有意身躲避教师,对教师的谈话,实行心理封闭,拒绝其他同学的友好和帮助。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后进生,只要他们有了进步,哪怕是一点点也要加以肯定,表示对他们的信任;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要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并诚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努力的方向,而不应当有了问题就无情讽刺,造成师生关系的冷淡、有隔阂。因此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心去拆除学生戒备心理的障碍物,让他们能与老师情感上融洽起来。例如:有个女同学是五年级一班的学生曹缘,各科成绩都较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班主任老师从对她的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为了避免被老师和同学取笑,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老师主动找她谈话,她也爱理不理。后来老师在课堂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答,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渐渐地她上课开始和老师有目光交流了。老师趁热打铁,课余时间跟她讲“天才来自于勤奋”的道理,并找到她知识上的薄弱环节,耐心地帮助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她感受到“老师帮助我,信任我的温暖”,从而走出封闭的心理,对老师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也慢慢地好了起来,和其他同学的关系也慢慢好了。、 用爱心去呵护后进生,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通过调查,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后进生的逆反心理源自于不被理解和外在的严格控制,为此,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形象,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和学生建立师生关系,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想法。在调查中发现至少有40%的的老师没有平等民主的态度,教师还要结合家长的力量,共同为后进生创造一个宽容、理解的学习环境。在调查中发现,至少有40%的老师没有平等、民主的态度。但是宽容和理解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当学生失败时,给他们诉说的机会;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生规划出学习的具体目标。这个目标既要体现出老师和家长对学生能力的信任,又要是可望而可及的。在制定学习的具体要求时,如果老师和家长采用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命令,学生会感到新切而又可信,从而努力去学习,不会逆着老师和家长走。、及时强化后进生的优点和进步,消除其惰性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尽管后进生的成绩差,但并不是一无是处,其实也有许多可以值得肯定的地方,只是有时候老师忽略了后进生的微小的进步,没有给予及时强化,所以微小的进步没有对后进生起到激励继续进步的作用。后进生的惰性主要原因是没有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而且由于学习负担沉重,经常受到批评,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厌学情绪。所以消除后进生的惰性心理,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微小进步,及时表扬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多让后进生在学习中有成功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只要他们获得了一点成功就要鼓励,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当学生有了上进心,惰性心理就慢慢消除了,因为学生会为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会想办法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使自己持之以恒地学习。 四后进生的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