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贸易现状 原因.doc_第1页
中欧贸易现状 原因.doc_第2页
中欧贸易现状 原因.doc_第3页
中欧贸易现状 原因.doc_第4页
中欧贸易现状 原因.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中欧经济贸易现状(一)中欧贸易发展速度呈明显加快之势 1、贸易总量不断上升,贸易逆差不断缩小.(1)双边贸易呈不断上升之势.中国对欧盟贸易额由1975年建交时的24.46亿美元增长到2002 年的867.2亿美元,增加35倍.2002年总额为8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2%,与1984年相比增长15倍,出口增长20倍,进口增长11倍。从总量上看,出现了阶段性变化:1985年以前贸易额在百亿美元以下徘徊,19861992年在百亿美元阶段逐步走高,向上发展.1992年后中国对欧盟进,出口额分别超过100亿美元.(2)贸易逆差不断缩小,直至消失,以1997年为界分成两个阶段.1997年前中国对欧盟贸易基本为逆差,1997年后逆差得以改善,1996年逆差几乎接近于零,1997年迅速变为40亿美元的顺差,2002年则出现了90多亿美元的顺差.贸易增长速度阶段性变化也很明显.从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来看,1986年比1985增长78.66%,增长极快,1989年则跌入谷底,直到1993年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较为平稳;进口增长与出口增长情形相似:1985年比上年增长70.7%,此后19871990年均为负增长,1990年开始大幅上升,1993年增长速度为47%.此后除1997年外基本呈现平稳增长。2、中欧贸易地位不对等.中国主要出口市场依次是美国,日本和欧盟.中国主要进口来源地依次为日本,欧盟和美国,中欧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5%左右,不过欧盟对中国的贸易依赖性则小得多,出口额占欧盟进口额比重不到2%,进口额占其出口额的比重仅在1%左右.中国对欧盟的贸易依赖性要高得多的也导致了中欧贸易谈判地位的不对等.中欧贸易集中在中国与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和荷兰5国.例如,2002年中国自这5国进口额为299亿美元,占中国自欧盟进口总额的77.5%.中德贸易额自1988年起在与欧盟往来的贸易额中就居首位,德中贸易额还在不断增大,2001年占中欧贸易总额的27%(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年鉴). 3、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向欧盟出口主要为传统的大宗商轻工产品,进口的主要是成套设备钢材等产品.以后进出口结构有了一些变化,但进口商品仍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而出口产品除初级产品外也开始有了工业制成品.至2002年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结构出现了根本变化,机电产品已成为出口的拳头产品,全年出口额占向欧盟出口总额的56%,以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件,手持车载无线电话机为主,服装,纺织纱线制品出口也平稳增长. (二)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投资质量相对较高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与贸易发展阶段性相似也体现出阶段性的特征。19791992年为起步阶段.欧盟在华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外资项目每年只有100个左右,实际利用外资额每年仅2亿美元. 19931996年为欧盟在华投资的发展阶段,欧盟一些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到华投资,每年投资项目超过1000个,合同金额1996年为67.6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为27.4亿美元.1997年至今为欧盟在华投资调整阶段,由于全球化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之间跨国公司的国际并购活动异常活跃,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停滞不前. 欧盟在华直接投资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投资项目规模大,技术含量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对象,1992年后快速增长, 1991年投资项目仅为143项,1993年跃升到1543项.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金额一直稳步上升,尤其是1993年比1992年增长了155%.协议金额与实际利用金额差距较大,直到1998年后才开始缩小.2001年底欧盟成员国来华投资项目数达到12598个,协议外资金额555.81亿美元,实际投入302.32亿美元.二是投资部门分布广,多为中国特别需要的部门或产业,如汽车,电子,制药业,零售商业等.对华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从初始投资于科技,海洋开发,能源等领域现已扩展到核能,空间技术,煤炭,电力,化工,纺织,有色金属,冶金遥感等领域.三是投资形式多种多样:合资,合作,共同开发,技术转让与援助等,现已发展到与中国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合作.四是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项目数占欧盟在华投资的43%.欧盟投资之所以集中于长三角地区,主要是这一地区处于中国腹地,交通发达,信息传递顺畅,便于形成地区辐射,进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五是欧盟也是中国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较集中的地区,至1999年底欧盟成员国官方金融组织累计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协议金额约161.58亿美元,占外国政府和官方金融组织向中国提供贷款的44%。 (三)双边经济技术合作逐步机制化 欧盟是中国技术引进的最大供应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来自于欧盟的技术引进每年占中国技术引进总额的50%左右,1995年更是有了显著增加,1994年仅为149项,1995年就达939项.2001年中国从欧盟技术引进合同数为1050项,合同金额为44.22亿美元,占中国当年引进技术总额的48.95%.至2001年底中国从欧盟成员国引进技术共13495项,合同金额为671.7 亿美元.其他经济合作逐步机制化,中欧双方在培训,科技,开展援助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欧盟继续为中国培养高级翻译人员,双方合资成立的中欧工商管理学院运转良好.1996年后中欧经济技术合作逐步机制化,中欧双方在混委会下已成立了经贸,科技,环保,能源和信息通讯技术5个工作组,合作机制化程度不断加强.二、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一)中欧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1、中国对欧盟存在大量顺差,贸易平衡问题出现。近年来,中欧之间贸易存在较大规模的中方顺差。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中方对欧盟贸易顺差为701亿美元,占双边贸易总额的32.26%,顺差同比增长89%。按照欧盟的统计,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200亿美元(1,000亿欧元)。2、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中国轻纺等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欧盟在华投资主要为加工贸易、欧盟因对华军售禁令限制对华两用产品与技术出口等。此外,双边统计上产生的巨大差额,源于各自对原产地规则的不同理解和统计方法的不同,欧方通常将经第三方转口的产品也视为来自中国的进口。2、技术贸易壁垒问题。欧盟是世界上运用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最频繁和严格的地区之一,目前形成了包括约300多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欧盟指令和10万多个技术标准的双重结构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管理体系,内容涉及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技术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及认证制度,以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藏等各个环节。欧盟形形色色的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隐蔽性。3、欧盟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强化,对华反倾销力度不断加强。近年来,随着中欧双边贸易和投资的迅速增长,双方关于知识产权领域的争端日益增多。2004年7月1日欧盟关于海关打击涉嫌侵权产品及其措施的法令(EGl3832003号)正式生效。该法令的目的是加大打击侵权产品的力度,简化海关处理涉嫌侵权产品的程序,严禁来自欧盟外第三国的侵权产品进出欧盟。4、纺织品出口面临考验。欧盟扩大前,中国与加入欧盟的中东欧10国有较大的纺织品贸易额。欧盟东扩后,虽然欧盟已经考虑到10个新成员国与中国原有的纺织品贸易关系,不希望欧盟的扩大成为欧盟与中国贸易的障碍。5、吸引外资对手竞争力增强。欧盟东扩必然带动投资东移。新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成本与中国接近,又具备欧盟统一大市场的内部优势,贸易和生产成本较低,拥有一大批高技能、价格低廉的劳动力等自身优势,将在全球(包括欧盟15国)范围内与中国引进外资形成竞争。据德国科隆经济研究所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2004年5月欧盟东扩后,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将成为中国吸引德国企业直接投资的主要竞争伙伴。(二)影响中国对欧盟经贸关系的因素1、中欧经贸关系始终深受官方政策影响。欧盟官方政策对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好坏影响很大,而欧盟的政策常在经济要求和政治企图之间摆动。欧盟在意识形态上坚持“冷战思维”定式,把西方的价值观念作为全球战略的指导,在一些具体问题,如“人权问题”、“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方面制造障碍,是影响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欧盟东扩的负面影响。欧盟东扩无疑对欧盟经济及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经贸和资本市场这一角度来看,欧盟东扩对中欧经贸关系的消极负面影响是明显不能低估的。中东欧和东南欧地区是有1亿多人口的广大而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总体上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大致相同,在同欧盟发展地区开展进出口贸易和吸引投资等方面,我国与中东欧和东南欧国家无疑存在竞争关系,这些国家无疑在发展经贸关系上占据天时、地利和人和方面的优势。3、中国在中欧市场依赖程度重要性中处于劣势地位。据统计,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依存度相差很大,表现为中国对欧盟的贸易依存度高,而欧盟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则要小很多。同时,欧美之间的贸易是欧盟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日本及欧盟成员国原先殖民地国家间的贸易仍然在欧盟贸易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中国的重要性则要次之,投资方面也是如此。4、欧盟一体化程度提高和内部双层结构对中欧经贸交往增加了新的复杂性。欧盟一直致力于其内部的一体化进程,2002年1月1日欧元的正式流通标志其一体化进程到了一个新阶段,实际上已形成了一个成员国和欧盟两个层次的组织结构。这一事实为中欧经贸交往既带来了便利又增加了新的复杂性。随着一体化程度提高和共同进口制度等的实施,特别是欧元启动后,其国际地位、可信度和稳定性将有很大提高。三促进我国对欧盟贸易的战略对策1、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并重视对欧盟的贸易。欧盟是我国出口的三个主要市场之一,其动态的组织发展一方面在深化经济集团的组织化水平,另一方面在不断地扩大其市场容量的规模与潜力,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市场中令人瞩目的一个经济体。美国经济经过10年的高速稳步增长,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减缓的迹象,2001年上半年虽然经过多次降息调节,仍然没有大的起色。据估计,美国经济的增速将从年增长4-5的水平跌落到2以下,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受经济减缓的影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大量裁员。日本经济在国内政局动荡的影响下,国内需求难以得到有效地激活,还没有走出1997年金融危机冲击的阴影。日本政局对其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其经济运行的特征是政府管制经济型,经济的复苏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政府的行为。目前又对我国出口的部分农产品启动了进口数量限制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力图影响国内政治格局。欧盟的经济发展较为平稳,自1998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都在2以上,2002年仍然有望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上。与美国、日本经济状况相比,提高了在我国出口市场中的潜力地位。欧盟市场的特殊性还在于,它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集团,集团内部已经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服务的自由流通,进入一国市场就等于获得了进入其他成员国市场的通行证。正确认识欧盟市场在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中的地位是开拓欧盟市场战略的关键。有一种说法,我国的出口市场战略比较注重对美国和日本的贸易,欧盟只是一个打开或制约美日贸易发展的筹码。不论这种说法是否符合我国国际政治经济的总体战略,这种思路都是不足取的。欧盟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正在逐渐扩大,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与美国经济实力大体相当的经济体,没有一种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给予欧盟以相应的地位,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保持稳定的双边贸易关系,就会落在其他国家后面。“十五”期间,要保持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没有欧盟市场的支撑是无法想像的,要在战略高度上重视欧盟市场的开拓,确认欧盟市场对我国出口市场的战略性支撑地位。为此,必须调整我国对欧盟的贸易政策导向,提高欧盟市场在我国发展对外贸易中的战略地位,把它放在与美国和日本市场并列的水平上。从市场开发的角度来讲,尤其是在“十五”期间,应该放在高于美国、日本市场的地位上。2、充分依托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提供的制度框架。我国已于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于发展我国向欧盟的出口贸易是有利的。在欧盟对我国出口商品所采取的不公正待遇中,数量限制是一种直接违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贸易保护措施。这一措施在双边贸易关系中是不受约束的。加入WTO后我国在名义上不会再受到欧盟以及来自其他成员可能采取的这种歧视性待遇,即使发生这种情况也可以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框架进行协调。此外,从阶段性的发展来看,欧盟在1998年宣布不再把我国列入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这对于解决我国与欧盟之间贸易摩擦的一个主要问题有所帮助。欧盟早在1979年就开始对我国产品实施了反倾销调查,其后愈演愈烈,发展成为双边贸易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反倾销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一种保护贸易手段。在我国对外贸易关系上,处理反倾销问题最早的症结可能是在国内企业对待应诉的态度上,由于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放弃了应诉的机会而自动败诉的事例很多。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呼吁国内企业积极应诉,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进行有组织的应诉,同时,胜诉的消息鼓舞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直面国外的反倾销调查。但是,欧盟在上述宣布中并未确认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从而在确定我国出口欧盟的产品价格时,模糊了今后是否继续按照替代国价格与结构价格标准来判断的歧视性做法。在处理贸易摩擦问题时,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制度环境,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可以启动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的贸易利益。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