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报告10734426.doc_第1页
暑期实践报告10734426.doc_第2页
暑期实践报告10734426.doc_第3页
暑期实践报告10734426.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暑期实践报告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历史悠久的煤矿,它与李鸿章有光,它与抗战有关,它与许多人取暖有关-开滦煤矿。下面我就介绍一下它。开滦简介开滦矿区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境内。隶属于开滦矿务局。京山铁路纵贯其中,各矿都有支路相通,交通便利。开滦煤矿在近代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解放前其总部曾设在天津,是北方的大型煤矿之一,其股票在当时的天津证券交易所上市,是热门股票之一,颇受投资者欢迎。 光绪三年(1877)清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创建官督商办开平矿务局,资本银120万两。1900年为八国联军占领,矿务局改隶英国商会,最高年产量曾达136万吨。1906年直隶总督札饬天津官银号筹办滦州煤矿公司,资本银为500万两。1934年两公司正式合并,英商独占开滦矿务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被日本夺去。1942 年产量达665万吨。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南京国民政府接收,交还英商经营。 1949年,新中国将开滦煤矿收归国有。人民政府一方面对旧有林西、赵各庄矿进行恢复和改造,另一方面又先后建设吕家坨、范各庄、荆各庄等新矿井。范各庄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自己设计的第一座年产180万吨的大矿井。开滦有矿井8处,1975年原煤产量达2563万吨,1976年虽经强烈地震,破坏严重,但1981年原煤产量仍达1935万吨。另外,还建设6座洗煤厂。开滦矿区机械化采煤程度较高,水力采煤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滦矿区盛产烟煤,质地优良。向国外出口洗精煤,并供应上海、南京、天津等主要城市的工业用煤。 开滦溯源开滦煤矿实际是华商滦州矿务股份有限公司与英商开平矿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经营的,合称开滦。开平矿务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开平矿务局创建于1878年,由清末福建道唐廷枢发起,募集商股80万两白银,投资在唐山乔屯开掘煤矿。1892年10月唐廷枢病故,由张翼接办。1894年张翼聘请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为会办,继续扩展营业。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割地赔款,全国的矿山亦在赔款之列。张翼害怕该矿遭受连累,想以中外合办的方法保全该矿,便委托德璀琳募集外股。德璀琳于1900年7月30日暗中与墨林公司代理人胡佛(即美国第31届总统)相勾结,将矿山卖给墨林公司,并订立卖约、移交副约共9条,约定6个月后再正式签约。不久 ,出卖矿权之事被人告发,清政府严令收回。张翼赴英国提起诉讼。虽然胜诉,但英商不顾英国法院的判决,坚持以卖约及移交合同为据,拒不归还矿权,实际中方已失去了煤矿的主权。 1907年由清政府官吏周学熙、卢木斋等人发起成立滦州矿务股份有限公司,原是以滦州公司抑制开平公司,同时也看到开平公司经营大有赢利,随即劝募天津官银号及当地官民,集资300万两白银,分为官股和商股各占一半。 自滦州公司创立即与开平公司形成竞争之势,前后达3年之久,双方损失严重。开平公司于1912年建议联合经营,由天津绅商李士伪、王幼廉等从中联络,双方合议组织联合经营方式成立开滦矿务总局,订立联营合同,联营第一期为1912年至1934年,第二期为1934年至1950年。两公司联营后,成为一体,双方不再竞争,营业额日增,逐渐占领市场,成为北方最大的煤炭企业。194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全部矿区也随之解放。 管理模式开平矿被英人骗占后,袁世凯 (18591916)三次参奏张翼,清政府责令张翼收回开平。张翼在伦敦起诉,都以无结果而告终。袁世凯又于1906年命周学熙创办滦州煤矿,用实力进行抵制,企图达到以滦收开的目的。滦州矿初定资本200万两,生产发展迅速,1908年出谋1.2万余吨,到1910年达到35.7万余吨。滦州矿的成立,对开平矿造成了直接威胁。开平矿英人在英政府和国际财团的支持下,以政治和经济手段压迫滦州矿,使该矿难以维持。1912年1月双方达成协议,签订了“联合办理草合同”,成立了开滦矿务总局。1912年6月袁世凯政府批准了“联合办理正合同”。合同规定双方资本各为 100万镑,但由于经营管理权掌握在英人手中,因此所谓联合,实质是兼并。 开滦煤矿成立后,产量迅速增长,盈利日益丰厚。据统计,煤产量从19121913年的169万余吨,增加到19311932年的526万余吨,19年间,产量增加2.1倍。年利润额同期增加2.5倍。这种情况,引起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开滦煤矿的觊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开滦煤矿终于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不久国民党政府将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的开滦资产,发还给开滦矿务总局,英人再度控制了开滦煤矿。英人1945年接管开滦后,因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时期厂矿设备受到破坏;而接管后的煤矿机构庞大,人员臃肿,产销每况愈下,年有亏损。1948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唐山地区,人民政府派军代表协助开滦组织生产,收购滦煤,保障职工生活,但开滦还是赔累甚巨。在此困境下,开滦英籍总经理裴利耶拐款逃英。1951年,裴利耶要求撤销其英方总经理职务。1952年4月6日开滦华籍总经理余明德以该矿“经济困难达于极点”为由书面申请人民政府代管。1952年5月7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接受了余的请求,由人民政府接管了该矿。 50年变迁1949-04-26 本劳资两利公私兼顾原则 开滦煤矿劳资双方获协议 矿方还清旧欠保障职工生活及安全 华北人民政府贷款三亿元扶植生产 1957-11-17 “班长脸上有笑容啦!”记开滦煤矿一个班长的作风的转变 1957-11-27 开滦煤矿有些生活福利太高 1976-07-07 坚持参加劳动不当“桌上司令” 开滦煤矿各级干部努力与工人划等号 1999-12-09 开滦煤矿改制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12月09日举行挂牌仪式,这标志着我国最老的煤炭企业开滦矿务局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滦煤矿从1878年建矿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目前,开滦拥有国有资产总额近百亿元,资产负债率50%左右。改制后,开滦确立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将下属厂矿改造为分公司或子公司。 百年传奇开滦煤矿创建于1878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它的创建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后,李鸿章等一批洋务派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1878年,李鸿章举荐上海招商局主办唐廷枢创办了开平矿务局,引进西方的机器及技术人员开采煤炭。当时南有江南制造局,北有开平矿务局,开平矿务局成为洋务运动中的典型 1901年,开平煤矿被英国骗占。1906年清政府在收回开平煤矿无望的情况下,批准了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同一开平煤田内筹建滦州矿务公司。1912年,在英商开平煤矿的挤压下,滦州煤矿与开平煤矿合并,成立了开滦矿务总局。此后的近半个世纪,开滦煤矿一直被英国人掌管。 开滦煤矿地道战围绕着开、滦两大煤矿,中英两国已经展开了多年的争斗,上演了激烈的矿井“地道战”。为了挤垮英国人,在前任总督袁世凯的协调下,大清国于1907年成立了滦州煤矿。滦州煤矿的主要任务就是盯死开平煤矿,不惜自残,猛拼价格战。大清政府如此破釜沉舟,原因是英国人实在做得太过分:开平煤矿本来也是大清国企业,却被英国人巧取豪夺,这深深地伤害了大清人民的感情。开、滦“地道战”历时十年,中方表现并不逊色,但在关键时刻仍然输给那面足以提供安全与稳定的大英国旗。英国人两度巧取开、滦,直接原因或许不仅在于他们的贪婪,也不仅在于大清的颟顸,而恰恰是因为大清国始终难以提供资本所最为需要的核心要素和谐与稳定。开滦英雄节振国节振国,(19101940)冀东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10年出生于山东武城县刘堂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0岁随父兄逃荒到开滦赵各庄煤矿,14岁起进矿当工人,在1938年开滦煤矿抗日大罢工斗争中,开滦赵各庄矿工人节振国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1939年秋,节振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8月1日,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战士、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率部与日伪军作战时,壮烈牺牲,时年30岁。节振国幼年家贫,1920年全家逃荒到河北开滦赵各庄煤矿。父亲早逝,14岁便下井做童工,饱尝生活艰辛,养成刚强、倔强、勇敢的性格,并学到一身过硬武功。 1938年3月,开滦煤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节振国被推举为赵各庄矿工人纠察队队长。5月6日,大批日伪宪兵包围节家,搜捕节振国等工人领袖。敌人抓住了节振国的哥哥,刚从井下回来的节振国冲上去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搏斗中,他夺过日本宪兵队长的军刀,当场劈杀日本宪兵队长和数名日伪军,后在工友们的帮助下冲出敌人的包围和追捕,负伤脱险。节振国刀劈日本宪兵的消息震动了冀东,振奋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情绪,就连远在陕北的中共中央也知道了这件事,毛泽东同志称赞节振国是民族英雄。矿工们更是奔走相告:“节振国是好样的!” 节振国伤愈时,正逢中共冀热边特委按照党中央指示,发动冀东抗日大暴动。他闻讯后迅速联络矿工,竖起抗日大旗,组成工人抗日游击队,参加暴动。不久,他率部加入冀东抗日联军领袖李运昌部,被编为冀东抗联第二路司令部直属特务第一大队,即工人特务大队,节振国任大队长。 1938年7月起,节振国率领部队活跃在矿区和广大农村,发动矿工参加抗日武装,神出鬼没地打击日伪军,威震冀东。在工人特务大队的号召和鼓舞下,工人抗日声势日益浩大。由赵各庄矿扩展到开滦煤矿各矿区,成立了数支抗日游击队,3000多名工人先后参加了抗日队伍。节振国率领工人特务大队和日伪军数次激战,两度收复赵各庄、唐家庄矿区,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冀东地区的抗日斗争。 在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的枪林弹雨中,节振国率领的工人特务大队越战越强,后改编为八路军第十二团一连,为开辟冀东抗日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秋,节振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8月1日,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战士、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率部与日伪军作战时,壮烈牺牲,时年30岁。 1940年8月,延安中国工人杂志向根据地抗日军民介绍了节振国从刀劈日本宪兵开始的英勇的抗日业绩。新中国建立后,节振国的英雄事迹被编成小说和现代京剧、拍摄成电影在全国放映。他那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