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综化学试题7+4(二).doc_第1页
浙江理综化学试题7+4(二).doc_第2页
浙江理综化学试题7+4(二).doc_第3页
浙江理综化学试题7+4(二).doc_第4页
浙江理综化学试题7+4(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4(二)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些肾病患者要定期进行血透,血透的原理是利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血液 B用K2FeO4取代Cl2处理饮用水,有杀菌消毒作用,且不会形成致癌物,但无净水作用 C日本大地震后,防疫人员在震区周围撒石灰,进行环境消毒,防止灾后出现疫情。 D. 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硫酸亚铁。8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在有镀层的铁片上,用刀刻一槽,在槽上滴入少量0.1mol/L盐酸,2h后滴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可能是镀锡的马口铁片B用洁净的Pt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无kC将CH3CH2Br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未产生浅黄色沉淀CH3CH2Br未发生水解D将打磨过的Al片投到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出现气泡并有固体生成,过滤,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固体部分溶解Al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H2和Cu(OH)29化学教科书中有大量的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溶解度数据判断长时间煮沸Mg(HCO3)2溶液得到的产物是Mg(OH)2而不是MgCO3 B用沸点数据推测一些液体混合物用分馏的方法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C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快慢 D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推测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10某二元酸(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HAH+A2(Ka2=1.01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 molL-1的Na2A溶液中,c(A2-)+ c(HA-)+2c(Na+)=0.5 molL-1 B在0.1 molL-1的H2A溶液中,c(H+)0.12 molL-1 C分别将同浓度(0.1 molL-1)的NaHA和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其pH一定大于7 D0.1 molL-1的NaHA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c(H+)c(HA-)c(A2-)c(OH-)11香草醛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由愈创木酚作原料合成,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12中原子利用率为100%B化合物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消去反应C四种化合物中均不含有手性碳原子D等物质的量的四种化合物分别与足量NaOH反应,消耗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1:3:2:112下列关于四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氢气入口氧气入口能量反应过程反应物CO(g)+H2O(g)HCO2(g)+H2(g) 生成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 a电极b电极电解液 溶解度/g温度/ab /min A图表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反应CO(g)+H2O(g)= CO2(g)+H2(g)的H0B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正、负极通入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C图表示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用结晶方法从a、b 混合物中提纯aD图可以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且乙的压强大H2N2N2NH3H2H+SCY固体介质钯电极A钯电极B13随着对合成氨研究的发展,2001年两位希腊化学家提出了电解合成氨的方法,即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中,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了常压、570条件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装置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不能用水作电解质溶液的溶剂B钯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N2+6e+6H+=2NH3C钯电极B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D当有0.3mol电子转移时,有2.688L NH3生成26(16分)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原子半径:A C B EC(NH4+)C(H+)C(OH-)(2分)(4)Na2 O2 + S O2= Na2SO4(2分) (5)(NH4)2Fe(SO4)2、出现蓝色沉淀,证明有Fe2+(2分)27.( 12分) (1)(2分)(2)2CO(g)SO2(g)S(s)2CO2(g) H3270 kJmol1(2分)(3)c3(CO2)/ c3(CO) (2分) Cu2O(2分) 106(2分)(4)2CO2O24e2CO3 2(2分)28.(15分)(1) 加快淀粉水解的速度(或起到催化剂的作用)(2分)(2) a (2分) 温度过高 、硝酸浓度过大,导致H2C2O4进一步被氧化 (2分)(3) 碘水或KI-I2 溶液 (2分)(4) 布氏漏斗、吸滤瓶 (安全瓶、抽气泵不作为主要仪器) (2分) (5) 优点:提高HNO3利用率(或循环使用氮氧化物) (1分) 缺点:NOx(或氮氧化物)吸收不完全 (1分) 无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