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公开的2013年三公经费决算显示为息。 我国的大学,目前还是行政治校,这种由行政主导办学的模式,把行政权、教育权和决策权,集中在行政领导和行政部门手中,而师生却没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如果在制订学校预算时,师生有这些权利,学校行政可以随意决策资金如何开支吗?如果学校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公开,接受监督,那么,办学资金会被随意挥霍、挤占、挪用吗?如此,学校办学会公开、透明,而“三公”开支,就会压缩到最小。 我国推进学校信息公开,现在依旧采取行政治理模式,由政府部门出台规定,要求学校公开,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去年,教育部还专门下发关于公布的通知,明确高校应主动公开包括财务资产、收费信息等10大类50项信息。但公开“三公”开支的学校依旧很少,且公开的数据,师生和公众也无法了解详情,因此,必须改变这种治理方式,需要对学校治理结构进行根本的改革。0,但事实却花了400多万元,为什么?原来,高校三公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和自筹两部分。在高校网站晒出的三公经费,均为财政拨款部分。(广州日报1月息。 我国的大学,目前还是行政治校,这种由行政主导办学的模式,把行政权、教育权和决策权,集中在行政领导和行政部门手中,而师生却没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如果在制订学校预算时,师生有这些权利,学校行政可以随意决策资金如何开支吗?如果学校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公开,接受监督,那么,办学资金会被随意挥霍、挤占、挪用吗?如此,学校办学会公开、透明,而“三公”开支,就会压缩到最小。 我国推进学校信息公开,现在依旧采取行政治理模式,由政府部门出台规定,要求学校公开,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去年,教育部还专门下发关于公布的通知,明确高校应主动公开包括财务资产、收费信息等10大类50项信息。但公开“三公”开支的学校依旧很少,且公开的数据,师生和公众也无法了解详情,因此,必须改变这种治理方式,需要对学校治理结构进行根本的改革。28日)南方医科大学公开的2013年三公经费决算显示为0,但事实却花了400多万元,为什么?原来,高校三公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和自筹两部分。在高校网站晒出的三公经费,均为财政拨款部分。(广州日报1月28日) 此前,媒体曾报道河南一名在读大学生,去年11月份向113所高校寄出挂号信申请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但截至目前只有44所高校给出回复,已回复公开或通过网站公开其“三公”经费的高校只有30所。其中,南方医科大学的 “三公”经费的支出是零。这引起舆论对高校“晒三公”的关注,而相比只有30所学校公开“三公”经费来说,舆论更对零“三公”的南方医科大学感兴趣,质疑其是“画一个圈”来糊弄公众,随后南方科大在官微上回应,“三公”没用财政拨款,而是用学校自筹经费。也许在南方医科大学看来,只要不用财政拨款进行“三公”经费,就可以不公开,这是站不住脚的。 表面上看,学校不用专门的财政拨款,进行公务接待、公车消费、因公出国,就可称“三公”为零,但只要有“三公”消费,就必定有钱的支出,这笔钱从哪里来?这当然不是学校领导自掏腰包,而是用其他方式解决,而其他方式,往往也是动用学校的资源来实现,因此,这也应该向师生、公众交代,否则就可能涉嫌利用学校资源做交换,或者利益输送。 比如,如果学校公务接待,不是用学校的钱,而是找企业家赞助(或从课题经费中支出),这不就没用公款吗?因公出国也是如此。再比如,如果学校校部没有公车,而是把所有公车都“下放”到校企(医院),使用由学校安排,支出由校企(医院)结账,这不也没有用公车吗?而为了表示对校企的补贴,学校可能会专门设立一笔资助经费,或者让校企少交一点利润即可。 这种情况,在地方教 息。 我国的大学,目前还是行政治校,这种由行政主导办学的模式,把行政权、教育权和决策权,集中在行政领导和行政部门手中,而师生却没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如果在制订学校预算时,师生有这些权利,学校行政可以随意决策资金如何开支吗?如果学校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公开,接受监督,那么,办学资金会被随意挥霍、挤占、挪用吗?如此,学校办学会公开、透明,而“三公”开支,就会压缩到最小。 我国推进学校信息公开,现在依旧采取行政治理模式,由政府部门出台规定,要求学校公开,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去年,教育部还专门下发关于公布的通知,明确高校应主动公开包括财务资产、收费信息等10大类50项信息。但公开“三公”开支的学校依旧很少,且公开的数据,师生和公众也无法了解详情,因此,必须改变这种治理方式,需要对学校治理结构进行根本的改革。 此前,媒体曾报道河南一名在读大学生,去年11月份向育部门的公车改革中,并不鲜见。公车按规定取消,公职人员领车改补贴,开私车或者坐公交车上下班,但“隐身”的,放在各中小学的公车还据悉保留,教育部门的人想用,随时可用,甚至有的学校的公车,就专门供行政部门调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面上“三公”消费没了,但从公开转到了地下。 其实,只公布“三公”消费,不公布所有学校财务信息;只报告学校校长有出国考察,却不报告出国考察用了多少钱,钱从哪里支出;只公布财务信息的收支总额,不公布具体的细目;所有公布的财务信息,只由学校自己审计发布,没有独立的审计就会出现这种“三公”消费为零的局面,而且,从账面上,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如此一来,即便高校公开“三公”经费,师生、公众也无法对学校进行监督。大家花大力得来的信息公开,极可能只是形式上的公开。财务信息还是一笔糊涂账。 我们希望南方医科大学能公开“三公”自筹经费究竟来自何处,这样才能让师生、公众了解学校的整体财务收支情况。发达国家的大学,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所有办学信息,是向师生公开的,而且,公开的信息,具体到细目开支,而不只是收支总额,在公开之前,财务要由独立的审计事务所审计,也就是说,所有财务信息公开、透明。按照这种信息公开要求,学校是难以在账面上做手脚的。包括学校校产经营、接受捐赠的收支情况,都必须对外公布,而不是打闷包。 而之所以财务能做到全透明,关键在于学校实行现代大学治理,首先,学校的理事会(或董事会)负责制订学校预算,并监督学校行政执行预算;其次,对于学校的财务情况,按规定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审计;再次,学校校长由对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选拔,校长行政必须对师生负责,公开述职,这就包括公开学校办学信113所高校寄出挂号信申请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但截至目前只有44 南方医科大学公开的2013年三公经费决算显示为0,但事实却花了400多万元,为什么?原来,高校三公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和自筹两部分。在高校网站晒出的三公经费,均为财政拨款部分。(广州日报1月28日) 此前,媒体曾报道河南一名在读大学生,去年11月份向113所高校寄出挂号信申请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但截至目前只有44所高校给出回复,已回复公开或通过网站公开其“三公”经费的高校只有30所。其中,南方医科大学的 “三公”经费的支出是零。这引起舆论对高校“晒三公”的关注,而相比只有30所学校公开“三公”经费来说,舆论更对零“三公”的南方医科大学感兴趣,质疑其是“画一个圈”来糊弄公众,随后南方科大在官微上回应,“三公”没用财政拨款,而是用学校自筹经费。也许在南方医科大学看来,只要不用财政拨款进行“三公”经费,就可以不公开,这是站不住脚的。 表面上看,学校不用专门的财政拨款,进行公务接待、公车消费、因公出国,就可称“三公”为零,但只要有“三公”消费,就必定有钱的支出,这笔钱从哪里来?这当然不是学校领导自掏腰包,而是用其他方式解决,而其他方式,往往也是动用学校的资源来实现,因此,这也应该向师生、公众交代,否则就可能涉嫌利用学校资源做交换,或者利益输送。 比如,如果学校公务接待,不是用学校的钱,而是找企业家赞助(或从课题经费中支出),这不就没用公款吗?因公出国也是如此。再比如,如果学校校部没有公车,而是把所有公车都“下放”到校企(医院),使用由学校安排,支出由校企(医院)结账,这不也没有用公车吗?而为了表示对校企的补贴,学校可能会专门设立一笔资助经费,或者让校企少交一点利润即可。 这种情况,在地方教所高校给出回复,已回复公开或通过网站公开其“三公”经费的高校只有30所。其中,南方医科大学的 “三公”经费的支出是零。这引起舆论对高校“晒三公”的关注,而相比只有30所学校公开“三公”经费来说,舆论更对零“三公”的南方医科大学感兴趣,质疑其是“画一个圈”来糊弄公众,随后南方科大在官微上回应,“三公”没用财政拨款,而是用学校自筹经费。也许在南方医科大学看来,只要不用财政拨款进行“三公”经费,就可以不公开,这是站不住脚的。育部门的公车改革中,并不鲜见。公车按规定取消,公职人员领车改补贴,开私车或者坐公交车上下班,但“隐身”的,放在各中小学的公车还据悉保留,教育部门的人想用,随时可用,甚至有的学校的公车,就专门供行政部门调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面上“三公”消费没了,但从公开转到了地下。 其实,只公布“三公”消费,不公布所有学校财务信息;只报告学校校长有出国考察,却不报告出国考察用了多少钱,钱从哪里支出;只公布财务信息的收支总额,不公布具体的细目;所有公布的财务信息,只由学校自己审计发布,没有独立的审计就会出现这种“三公”消费为零的局面,而且,从账面上,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如此一来,即便高校公开“三公”经费,师生、公众也无法对学校进行监督。大家花大力得来的信息公开,极可能只是形式上的公开。财务信息还是一笔糊涂账。 我们希望南方医科大学能公开“三公”自筹经费究竟来自何处,这样才能让师生、公众了解学校的整体财务收支情况。发达国家的大学,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所有办学信息,是向师生公开的,而且,公开的信息,具体到细目开支,而不只是收支总额,在公开之前,财务要由独立的审计事务所审计,也就是说,所有财务信息公开、透明。按照这种信息公开要求,学校是难以在账面上做手脚的。包括学校校产经营、接受捐赠的收支情况,都必须对外公布,而不是打闷包。 而之所以财务能做到全透明,关键在于学校实行现代大学治理,首先,学校的理事会(或董事会)负责制订学校预算,并监督学校行政执行预算;其次,对于学校的财务情况,按规定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审计;再次,学校校长由对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选拔,校长行政必须对师生负责,公开述职,这就包括公开学校办学信 表面上看,学校不用专门的财政拨款,进行公务接待、公车消费、因公出国,就可称“三公”为零,但只要有“三公”消费,就必定有钱的支出,这笔钱从哪里来?这当然不是学校领导自掏腰包,而是用其他方式解决,而其他方式,往往也是动用学校的资源来实现,因此,这也应该向师生、公众交代,否则就可能涉嫌利用学校资源做交换,或者利益输送。南方医科大学公开的2013年三公经费决算显示为0,但事实却花了400多万元,为什么?原来,高校三公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和自筹两部分。在高校网站晒出的三公经费,均为财政拨款部分。(广州日报1月28日) 此前,媒体曾报道河南一名在读大学生,去年11月份向113所高校寄出挂号信申请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但截至目前只有44所高校给出回复,已回复公开或通过网站公开其“三公”经费的高校只有30所。其中,南方医科大学的 “三公”经费的支出是零。这引起舆论对高校“晒三公”的关注,而相比只有30所学校公开“三公”经费来说,舆论更对零“三公”的南方医科大学感兴趣,质疑其是“画一个圈”来糊弄公众,随后南方科大在官微上回应,“三公”没用财政拨款,而是用学校自筹经费。也许在南方医科大学看来,只要不用财政拨款进行“三公”经费,就可以不公开,这是站不住脚的。 表面上看,学校不用专门的财政拨款,进行公务接待、公车消费、因公出国,就可称“三公”为零,但只要有“三公”消费,就必定有钱的支出,这笔钱从哪里来?这当然不是学校领导自掏腰包,而是用其他方式解决,而其他方式,往往也是动用学校的资源来实现,因此,这也应该向师生、公众交代,否则就可能涉嫌利用学校资源做交换,或者利益输送。 比如,如果学校公务接待,不是用学校的钱,而是找企业家赞助(或从课题经费中支出),这不就没用公款吗?因公出国也是如此。再比如,如果学校校部没有公车,而是把所有公车都“下放”到校企(医院),使用由学校安排,支出由校企(医院)结账,这不也没有用公车吗?而为了表示对校企的补贴,学校可能会专门设立一笔资助经费,或者让校企少交一点利润即可。 这种情况,在地方教 比如,如果学校公务接待,不是用学校的钱,而是找企业家赞助(或从课题经费中支出),这不就没用公款吗?因公出国也是如此。再比如,如果学校校部没有公车,而是把所有公车都“下放”到校企(医院),使用由学校安排,支出由校企(医院)结账,这不也没有用公车吗?而为了表示对校企的补贴,学校可能会专门设立一笔资助经费,或者让校企少交一点利润即可。这种情况,在地方教育部门的公车改革中,并不鲜见。公车按规定取消,公职人员领车改补贴,开私车或者坐公交车上下班,但“隐身”的,放在各中小学的公车还据悉保留,教育部门的人想用,随时可用,甚至有的学校的公车,就专门供行政部门调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面上“三公”消费没了,但从公开转到了地下。育部门的公车改革中,并不鲜见。公车按规定取消,公职人员领车改补贴,开私车或者坐公交车上下班,但“隐身”的,放在各中小学的公车还据悉保留,教育部门的人想用,随时可用,甚至有的学校的公车,就专门供行政部门调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面上“三公”消费没了,但从公开转到了地下。 其实,只公布“三公”消费,不公布所有学校财务信息;只报告学校校长有出国考察,却不报告出国考察用了多少钱,钱从哪里支出;只公布财务信息的收支总额,不公布具体的细目;所有公布的财务信息,只由学校自己审计发布,没有独立的审计就会出现这种“三公”消费为零的局面,而且,从账面上,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如此一来,即便高校公开“三公”经费,师生、公众也无法对学校进行监督。大家花大力得来的信息公开,极可能只是形式上的公开。财务信息还是一笔糊涂账。 我们希望南方医科大学能公开“三公”自筹经费究竟来自何处,这样才能让师生、公众了解学校的整体财务收支情况。发达国家的大学,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所有办学信息,是向师生公开的,而且,公开的信息,具体到细目开支,而不只是收支总额,在公开之前,财务要由独立的审计事务所审计,也就是说,所有财务信息公开、透明。按照这种信息公开要求,学校是难以在账面上做手脚的。包括学校校产经营、接受捐赠的收支情况,都必须对外公布,而不是打闷包。 而之所以财务能做到全透明,关键在于学校实行现代大学治理,首先,学校的理事会(或董事会)负责制订学校预算,并监督学校行政执行预算;其次,对于学校的财务情况,按规定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审计;再次,学校校长由对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选拔,校长行政必须对师生负责,公开述职,这就包括公开学校办学信 其实,只公布“三公”消费,不公布所有学校财务信息;只报告学校校长有出国考察,却不报告出国考察用了多少钱,钱从哪里支出;只公布财务信息的收支总额,不公布具体的细目;所有公布的财务信息,只由学校自己审计发布,没有独立的审计就会出现这种“三公”消费为零的局面,而且,从账面上,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如此一来,即便高校公开“三公”经费,师生、公众也无法对学校进行监督。大家花大力得来的信息公开,极可能只是形式上的公开。财务信息还是一笔糊涂账。南方医科大学公开的2013年三公经费决算显示为0,但事实却花了400多万元,为什么?原来,高校三公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和自筹两部分。在高校网站晒出的三公经费,均为财政拨款部分。(广州日报1月28日) 此前,媒体曾报道河南一名在读大学生,去年11月份向113所高校寄出挂号信申请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但截至目前只有44所高校给出回复,已回复公开或通过网站公开其“三公”经费的高校只有30所。其中,南方医科大学的 “三公”经费的支出是零。这引起舆论对高校“晒三公”的关注,而相比只有30所学校公开“三公”经费来说,舆论更对零“三公”的南方医科大学感兴趣,质疑其是“画一个圈”来糊弄公众,随后南方科大在官微上回应,“三公”没用财政拨款,而是用学校自筹经费。也许在南方医科大学看来,只要不用财政拨款进行“三公”经费,就可以不公开,这是站不住脚的。 表面上看,学校不用专门的财政拨款,进行公务接待、公车消费、因公出国,就可称“三公”为零,但只要有“三公”消费,就必定有钱的支出,这笔钱从哪里来?这当然不是学校领导自掏腰包,而是用其他方式解决,而其他方式,往往也是动用学校的资源来实现,因此,这也应该向师生、公众交代,否则就可能涉嫌利用学校资源做交换,或者利益输送。 比如,如果学校公务接待,不是用学校的钱,而是找企业家赞助(或从课题经费中支出),这不就没用公款吗?因公出国也是如此。再比如,如果学校校部没有公车,而是把所有公车都“下放”到校企(医院),使用由学校安排,支出由校企(医院)结账,这不也没有用公车吗?而为了表示对校企的补贴,学校可能会专门设立一笔资助经费,或者让校企少交一点利润即可。 这种情况,在地方教 我们希望南方医科大学能公开“三公”自筹经费究竟来自何处,这样才能让师生、公众了解学校的整体财务收支情况。发达国家的大学,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所有办学信息,是向师生公开的,而且,公开的信息,具体到细目开支,而不只是收支总额,在公开之前,财务要由独立的审计事务所审计,也就是说,所有财务信息公开、透明。按照这种信息公开要求,学校是难以在账面上做手脚的。包括学校校产经营、接受捐赠的收支情况,都必须对外公布,而不是打闷包。而之所以财务能做到全透明,关键在于学校实行现代大学治理,首先,学校的理事会(或董事会)负责制订学校预算,并监督学校行政执行预算;其次,对于学校的财务情况,按规定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审计;再次,学校校长由对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选拔,校长行政必须对师生负责,公开述职,这就包括公开学校办学信息。息。 我国的大学,目前还是行政治校,这种由行政主导办学的模式,把行政权、教育权和决策权,集中在行政领导和行政部门手中,而师生却没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如果在制订学校预算时,师生有这些权利,学校行政可以随意决策资金如何开支吗?如果学校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公开,接受监督,那么,办学资金会被随意挥霍、挤占、挪用吗?如此,学校办学会公开、透明,而“三公”开支,就会压缩到最小。 我国推进学校信息公开,现在依旧采取行政治理模式,由政府部门出台规定,要求学校公开,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去年,教育部还专门下发关于公布的通知,明确高校应主动公开包括财务资产、收费信息等10大类50项信息。但公开“三公”开支的学校依旧很少,且公开的数据,师生和公众也无法了解详情,因此,必须改变这种治理方式,需要对学校治理结构进行根本的改革。 我国的大学,目前还是行政治校,这种由行政主导办学的模式,把行政权、教育权和决策权,集中在行政领导和行政部门手中,而师生却没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如果在制订学校预算时,师生有这些权利,学校行政可以随意决策资金如何开支吗?如果学校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公开,接受监督,那么,办学资金会被随意挥霍、挤占、挪用吗?如此,学校办学会公开、透明,而“三公”开支,就会压缩到最小。南方医科大学公开的2013年三公经费决算显示为0,但事实却花了400多万元,为什么?原来,高校三公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和自筹两部分。在高校网站晒出的三公经费,均为财政拨款部分。(广州日报1月28日) 此前,媒体曾报道河南一名在读大学生,去年11月份向113所高校寄出挂号信申请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但截至目前只有44所高校给出回复,已回复公开或通过网站公开其“三公”经费的高校只有30所。其中,南方医科大学的 “三公”经费的支出是零。这引起舆论对高校“晒三公”的关注,而相比只有30所学校公开“三公”经费来说,舆论更对零“三公”的南方医科大学感兴趣,质疑其是“画一个圈”来糊弄公众,随后南方科大在官微上回应,“三公”没用财政拨款,而是用学校自筹经费。也许在南方医科大学看来,只要不用财政拨款进行“三公”经费,就可以不公开,这是站不住脚的。 表面上看,学校不用专门的财政拨款,进行公务接待、公车消费、因公出国,就可称“三公”为零,但只要有“三公”消费,就必定有钱的支出,这笔钱从哪里来?这当然不是学校领导自掏腰包,而是用其他方式解决,而其他方式,往往也是动用学校的资源来实现,因此,这也应该向师生、公众交代,否则就可能涉嫌利用学校资源做交换,或者利益输送。 比如,如果学校公务接待,不是用学校的钱,而是找企业家赞助(或从课题经费中支出),这不就没用公款吗?因公出国也是如此。再比如,如果学校校部没有公车,而是把所有公车都“下放”到校企(医院),使用由学校安排,支出由校企(医院)结账,这不也没有用公车吗?而为了表示对校企的补贴,学校可能会专门设立一笔资助经费,或者让校企少交一点利润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钢筋分包合同
- 业务信息咨询合同样本
- 代购全款预售合同样本
- 室内装修合同书
- 离婚房产归属协议书范例
- 便宜门店转让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场二手商铺租赁合同书
- 装修粉刷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房屋装修合同补充协议模板
- 二零二五美容院入股合伙的协议书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99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集
- 第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 GB∕T 21489-2018 散粮汽车卸车装置
-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请书范本-2-副本
- 液力偶合器参数
- 高填方路基及挡土墙施工方案
- 《侧面描写》教学课件.ppt
- 不锈钢栏杆制作与安装工程工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 2020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计数—耐胆盐革兰阴性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