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望高速说明书.docx_第1页
岳望高速说明书.docx_第2页
岳望高速说明书.docx_第3页
岳望高速说明书.docx_第4页
岳望高速说明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书一、项目概况、标段划分1、项目概况湖南省岳阳至望城高速公路是湖南省规划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的第三纵岳阳(湘鄂界)至临武(湘粤界)高速公路的北段。不仅具有京港澳高速公路的扩容功能,缓解京港澳高速公路交通过度拥挤的状况,提高我国南北向交通抗击自然灾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对于加强我省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改善投资环境和沿线城镇的对外交通条件,促进环长株潭城市群及环洞庭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经过的主要县市为岳阳区经开区、岳阳县、汨罗市、屈原区、湘阴县和长沙市望城区。线路总长为101.617km。岳望高速公路主线采用完全控制出入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km/h,路基宽度34.5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地震设防标准为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05g,简易设防;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桥涵、路基1/100;其余设计指标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指标准(JTGB01-2014)的规定。2、标段划分本项目的土建工程部分划分为4个合同段,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交叉工程、安全设施、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筑路材料、其他工程、施工组织等。施工土建标段划分详见下表:湖南省岳阳至望城段高速公路土建标段划分表标段编号起 点桩 号终 点桩 号里 程长度(km)备 注1K0+000K18+35018.497广东院合计53.227kmK18+350K33+60013.970湖南院K33+600K54+36020.760湖南院2K54+360K86+90032.540湖南院主线合计47.110kmK86+900K101+47014.570设计所LK0+000LK8+627.2938.632湖南院汨罗连接线3K32+320K33+6001.280湖南院已先期评审、出版4LK0+470LK18+433.67717.962设计所长沙北连接线二、设计内容由于原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路面工程与路基工程合订在一起出版,给路面施工使用图纸带来不便,根据湖南长岳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文件关于重新出版路面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函(长岳高速【2015】28号)的要求,全线路面工程单独编制成册(含主线、互通的路面及桥梁的桥面铺装数量)。本册文件为第一合同段路基范围内的路面工程和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标,由于在施工中,部分路段(如荣家湾服务区)的设计进行了设计变更,从而导致原施工图设计的路面图表与变更后的不一致。本次设计时对原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变更设计文件进行了汇总整理,并对原设计文件中明显的错误的地方进行了修改,路面图表以本册出版的文件为准。路面设计桩号;K18+350K54+360,本段路线全长34.730km(其中K32+320K33+600)为第3合同段,扣除1.280km。三、沿线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路线走廊带位于湖南省湘北环洞庭湖东侧丘岗、丘陵区,地势总体北低南高,最高海拔高程203m,最低高程26m,地面标高一般在28100m之间。路线近南北向展布于洞庭湖东侧及湘江东岸,以岗地、丘陵为主,夹冲洪积及湖积平地。沿线地形地貌特征分区叙述如下:I区(板岩及红层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海拔高程50150m,相对高差20m100m。剥蚀作用强烈,沟谷纷呈,山体走向受构造控制,植被较发育。II区(冲洪积、湖积丘岗区与平原区):K16+300K101+470,地形起伏小,海拔高程3570m,相对高差1030m。剥蚀作用较强烈,丘岗和平地相间出现,低丘呈园包或长条状,山体坡度缓,地表水系发育,广布农田、村舍。2、气象本区气候处在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温暖湿润,也是北方冷空气频繁入境的“风口”所在。因此冬季冷空气长驱而入,春夏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夏秋晴热少雨,秋寒偏早。多年平均气温16.517,一月平均气温3.84.7,七月平均气温29左右。年平均降雨12001302mm。无霜期258275天。雨季多集中于3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9%,年平均蒸发量1238.1mm,年平均气温17.9,极端最高气温41.0,极端最低气温-11.8,年平均风速1.9m/s,最大风速25m/s。3、水文区域内地表水发育新墙河、汨罗江等河流,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较明显。新墙河直泄洞庭湖,属洞庭湖水系,干流总长115.40公里,沙港、游港河为新墙河两大支流。桥位区河段顺直,水流平缓,天然情况下,桥位河段河势条件基本稳定。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位于湖南东北部。汨罗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主源;北支称罗水,至汨罗市屈谭(大丘湾)会和称“汨罗江”。上游汨水有东西两源;东源出自江西省修水县境;西支出自于湖南平江境内东北的龙璋山,两支流在平江县城会和以后,向西流到汨罗市磊石山注入洞庭湖。汨罗江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长乐以上,河流流经丘陵地区,水系发育,水量丰富。长乐以下,支流汇入较少,河道可通航。桥位区河段顺直,天然情况下,桥位河段河势条件基本稳定。四、路基横断面本合同段主线路基宽度34.5m,其路幅划分为:0.75m(土路肩)+3.0m(硬路肩)+33.75m(行车道)+0.75m(左侧路缘带)+3.0m(中央分隔带)+0.75m(左侧路缘带)+33.75m(行车道)+3.0m(硬路肩)+0.75m(土路肩)。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路面标高,路基施工标高为设计标高减路面厚度。中央分隔带每隔2km左右设开口一处。五、路面工程1、设计依据和设计标准;1)设计依据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湘交基建2012589号关于岳阳至望城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的批复;湖南长岳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文件关于重新出版路面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函(长岳高速【2015】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D40-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F30-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T D33-201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T 535-2004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JTG 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T D32-201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微表处和稀将封层技术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相关会议精神及相关国家标准及交通部颁发技术标准和现行规范、规程等。2)设计标准设计标准轴载:以双轮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表示为BZZ-100。设计年限: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5年;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30年。自然区划:路线经过地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IV3。2、施工图批复意见执行情况本次施工图设计是依据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基建2012589号关于岳阳至望城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的批复文件来执行的。施工图设计批复意见:主线路面结构采用5厘米SMA-16沥青马蹄子碎石上面层+6厘米AC-20中粒式沥青混泥土中面层+8厘米AC-25粗粒式沥青混泥土下面层+1厘米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40厘米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厘米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厘米未筛分碎石垫层。互通匝道路面结构采用5厘米SMA-16沥青马蹄子碎石上面层+6厘米AC-20中粒式沥青混泥土中面层+1厘米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透层+40厘米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厘米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收费广场主线路面结构采用30厘米水泥混凝土面层+1厘米沥青表处封层+透层+20厘米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厘米4%稳定碎石底基层+20厘米未筛分碎石垫层。施工图设计文件按此意见执行。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执行情况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的要求4、路面主要材料1)沥青鉴于项目区气候特点并综合考虑路面在高温、低温性能方面的要求,上、中面层采用优质成品SBS改性沥青,下面层沥青采用A级50号道路石油沥青。上述沥青均为外购。2)辉长岩试验选用石料来自江西省萍乡市辉岩建材有限公司辉长岩集料采石场,位于萍乡市上栗县明星村,石质为辉长岩,产量可满足高速公路建设需求。该矿场矿石质量上乘,经检测其压碎值。磨耗值、视密度、沥青粘附性、坚固性等指标均符合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的要求。该矿场机械化采掘、加工、运输一体化、运输方便、快捷。3)石料料场可选用沿线的石灰岩、白云岩料场,详见筑路材料场表。沿线所产的白云岩、石灰岩石料,致密块状,质地坚硬,可生产各种规格的碎石、块片石,可作为项目路面的筑路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能够满足高速公路中、下面层对集料的要求,可用于路面中、下面层、基层、底基层及垫层。4)砂、砂砾料场可选用沿线的砂石料场,详见筑路材料场表。沿线料场面积大,储量丰富,大型机械开采、筛分、装卸,砂质较为纯净,砂料颗粒均匀,含泥量较小,可用于本项目沥青路面工程。沥青路面上面层的细集料不可用天然砂,细集料应采用坚硬、纯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石灰岩机制砂。其规格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9.2的细集料质量要求。5)水泥:可在当地购买旋窑生成的质量稳定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5、路面结构设计1)路面结构类型根据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湘交基建2012 589号关于岳阳至望城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的批复水文、地质及材料供应情况,本合同段主线路面、桥面铺装及互通匝道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互通收费站广场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2)路面设计计算根据工可对于交通量的调查、分析,结合该段交通量的实际组成情况,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采用了“公路路面设计程序系统”(作者:王凯 毛世怀C 1997-2006),它是根剧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以及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的有关内容编制的。通过轴载换算,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曰平均当量轴次: 12257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4. 466471E+07属特重交通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17.6(0.01mm)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179.1(0.01mm)6、路面厚度:1)主线路面结构主线行车道、路缘带、硬路肩路面结构(包括中央分隔带开口)上面层:5cm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中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下面层: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封层:1cm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透层基层:40cm厚水泥稳定碎石(5%)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4%)垫层:20cm厚未筛分碎石2)匝道路面结构上面层:5cm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中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封层:1cm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透层基层:40cm厚水泥稳定碎石(5%)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4%)3)匝道收费站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面层:30cm水泥混凝土封层:1cm沥青表处封层+透层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5%)底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4%)垫层:20cm厚未筛分碎石4)桥面铺装路面结构上面层:5cm中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WA- 16)中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5)紧急停车带路面结构面层:19cm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封层:1cm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透层基层:40cm厚水泥稳定碎石(5%)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4%)垫层:20cm厚未筛分碎石7、路面结构相关说明:基层顶面设置透层。透层油采用煤油稀释沥青AL(M)-2,用量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般用量1.0Lm2。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通过钻孔确认,但渗透深度不得小于5mm。透层上铺设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厚度1cm。用量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股用量为1.2kg/mz。沥青混凝土面层与面层之间设置沥青粘层,粘层油采用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PCR),用量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般用量为0.5 Lm2。路面上、下基层之间以及下基层、底基层之间设置水泥浆粘结层,其水泥用量可用1. 5kg/ m2。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和中面层选用SBS改性沥青,下面层选用AH-50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上面层骨料采用辉长岩石科;中、下画层粗集料采用石灰岩石料:上、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中使用的矿粉为石灰岩矿粉,上面层使用的细集料为采用制砂机生产的石灰岩机制砂,中下面层的细集料,要求碎石加工安装除尘设备,加强除尘,严格控制片石原料的质量,使生产的石屑能满足细集料的技术指标。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采用1. 5kg/m2的SBS改性乳化沥青+沥青预拌碎石粘结层(预拌碎石为4.759. 5mrn碎石)。为使路基保持干燥或中湿状态,路基顶面设计时已经考虑了20cm未筛分碎石垫层。水泥混凝土板块的划分:水泥混凝土板长一般为5.0m,特殊路段根据需要调整。六、路面材料及混合料设计1、沥青混凝土原材料1)沥青鉴于项目区气候特点并综合考虑路面在高温、低温性能方面的要求,上、中面层采用优质成品SBS改性沥青,下面层沥青采用A级5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各项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2.1-2中的规定。改性沥青的质量应符合下表6-1的技术要求。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表6-1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4060T0604延度5/cm20T0605软化点/60T0606运动粘度135/Pa.s3T0625、T0619闪点/230T0611溶解度/%90T0607弹性恢复25/%75T0662离析,48h软化点差/2.5T0661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1.0T0610针入度比25/%65T0604延度5/cm15T0605A级5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表6-2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4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0604延度15/cm80T0605延度10/cm15T0605软化点/49T060660动力粘度/Pa.s200T0620蜡含量(蒸馏法)/%2.2T0615闪点/260T0611溶解度/%99.5T0607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0.8T0610残留针入度比/%63T0604残留延度10/cm4T0605注;50#A级石油沥青100C延度要求15cm指标作为选择性指标。2)粗集料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6-3指标单位表面层技术要求下面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不大于28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不大于30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不小于2.5T0304吸水率%不大于2不大于3T0304与沥青的粘附性级不小于5不小于5T0616坚固性%不大于12不大于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不大于18T0312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12不大于15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8不大于20水系发0.3mm部分)%12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3T0333砂当量%60T0334亚甲蓝值g/kg25T0346棱角性(流动时间)s30T0345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要求 表6-6规格工程粒径(mm)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S16031008010050802560845025010注:1.采用水洗法筛分;2对进场的拌和设备应事先标定经过二级除尘后各级热料仓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是否符合要求(0-3mm热料仓中小于0 075mm的颗粒含量不得超过3%,其余各级热料仓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得超过1%),如果设备最大除尘能力仍不能满足此要求,应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冷料加工过程中的粉尘含量,尤其是细集料中小于0 075mm颗粒的含量,并据此确定细集料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的控制上限(将上表中0.075mm筛孔通过率的上限10%下调,但不得上调)。4)填料上、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中使用的矿粉为石灰岩矿粉,在矿粉加工过程中,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不得使用回收粉尘。其规格指标应符合表6-7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表6-7项目单位质量要求试验方法表观密度t/m22.5T0352含水率%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0.6mm%100T03510.15mm%901000.075mm%75100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03530塑性指数7.0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抗拉强度500MPaGB/T3916含水率5%(质量百分比)105烘箱2h后,冷却称样耐热性体积无变化烘箱210,烘2h后测量安全性无毒6)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提高抗水损害能力,要求掺加抗剥落剂来增加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力。抗剥落剂应性能优良、稳定、持久、且施工易于操作。沥青中加入抗剥落剂后,应进行一定老化(薄膜烘箱中加热96小时,有条件时可在压力老化仪PAV中进行)后进行粘附性试验,经过初期老化后的混合料须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并满足相应技术要求。2、沥青混合料路面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必须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经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设计检查三个阶段。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确定沥青混合料材料品种及配合比、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为提高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要求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符合质量要求的抗剥落剂。禁止使用拌和机回收粉尘。1)矿料级配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5.3 2-2之技术要求,如表6-9、6-10、6-11所示。宜选用较粗的级配,使沥青混合料向骨架密实型级配发展,在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其水稳性。并根据不同层沥青混合料受力与在路面内发挥主要作用的不同,控制其关键筛集料通过率形成能达到相关目的级配。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矿料推荐级配范围 表6-9级配类型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SMA-16100901006585456520321524142212181015914812AC-20推荐级配范围 表6-10级配类型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C-20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AC-25推荐级配范围 表6-11级配类型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AC-251009010075906583577645652452164212338245174132)混合料控制标准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的技术要求见表6-1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要求 表6-12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SMA-16上面层(改性沥青)AC-20中面层(改性沥青)ATB-25下面层(重交沥青)试件尺寸mm101.6mm63.5mm击实次数(双面)次757575孔隙率VV%34.53536稳定度MSkN6.0107.5流值FLmm241.54矿料间隙率VMA设计孔隙率3%1712设计孔隙率4%1312设计孔隙率5%1413沥青饱和度VFA%758565805570粗骨料骨架间隙率VCAmin%VCADRC谢伦宝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0.1飞散试验或浸水飞散试验损失%15动稳定度(60,0.7MPa)次/mm30002800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808580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808075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250025002000渗水系数ml/min80120路面孔隙率%677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初选级配应满足VCAmix. VMA的要求:在初选级配的基础上,确定满足目标空隙率要求的最佳沥青用量;采用车辙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谢伦堡析漏、冻融劈裂试验(试件的成型空隙控制在6%1%)和浸水马歇尔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对混合料配合比进行验证,若验证不合格,应调整结合料用量或调整级配组成。3、透层、粘层与沥青封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洒布透层沥青(建议沥青与煤油的比例为35:65),透层油采用煤油稀释沥青AL(M)-2,用量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般用量1.0L/m2。沥青与水的比例可根据洒布机、渗透性试验进行调整,以易于渗透,且渗透入基层的深度不宜小于5mm,表面不形成油膜为合格。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以及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沥青混合卡接触的侧面应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PCR),用量为0.5L/m2,应试洒后确定,注意洒布的均匀性,不得过量,不得漏洒。下封层的铺设可起到防止沥青面层积水下渗至基层的作用。沥青路面基层上铺设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厚度1cm。用量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般用量为1.2kg/m2。1)集料:采用510mm规格的石灰岩加工,要求完全破碎,集料形状应饱满接近立方体石质应坚硬、耐磨,质量应满足下表6-13的要求。集料技术指标要求 表6-13试验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洛杉矶磨耗率(%)T0316集料压碎值(%)T0317砂当量(%)T0334亚甲蓝值T0349坚固性T03402)矿粉: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石灰岩矿粉。所需矿粉类型和数量应由试验室拌和设计确定,并且作为矿料级配要求之一。3)水:必须是不含有害的盐和其他杂质的水。4、水泥混凝土面板1)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酸性强、抗冻性好的水泥(必须购买大厂旋窑生产的水泥),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3.1.2的规定,其护压强度不低于25. 5MPa(3d).、57. 5MPa(28d);抗折强度不低于4.5MPa(3d)、7.5MPa (28d),不宜使用早强水泥,其指标要求如下表6 -14所示。水泥的化学成份及物理指标要求 表6-14水泥性能要求铝酸三钙不宜7.0%铁铝酸四钙不宜10%初凝时间不早于1.5h终凝时间不迟于10h28d干缩率不得0.09%耐磨性不得3.6kg/m2注:28d干缩率和耐磨性试验方法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GB 13693)标准。2)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轧制成的碎石,其压碎值小于15%;形状接近立方体,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15%;水泥法0. 07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1%;含泥量应小于1%。粗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 5mm,轧制碎石时应分级堆放,碎石掺配后其级配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3 3.2的要求,如下表6-15所示。普通水泥混凝土粗集料级配范围表6-15粒径(mm)通过各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9.54.752.364.7531.510095100406025401025010053)细集料应采用棱角性好、质地坚硬、洁净,通过破碎、筛分、水洗加工的机制砂,细度模数不宣小于2.5;机制砂中水洗法0. 07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3%;砂的含泥量不应大于2%,软石含量不得大于2%,硫化物(SO。)含量不大于0.5%。其它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3.4.1的要求。4)水:用于混凝土的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物质。5)钢筋不得有裂缝、断伤,表面无油污、锈蚀。其技术性能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007)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的要求。6)路面砼的控制性指标与主要技术要求水泥砼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水泥砼的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0MPa。水灰比(w/c)应不大于0.44。砼面板的平整度不应大于3mm(3m直尺检测的最大间隙)。抗滑构造深度不应低于0.8mrn。7)填缝料:应具有与混凝土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挤出、不流淌、低温不脆裂、耐久性好的材料,要求使用满足下表6-16指标的聚氨酯类填缝料。聚氨酯填缝料技术要求表6-16实验项目技术要求失粘(固话)时间/h316弹性复原率/%90流动性/mm0(-10)拉伸量/mm25与混凝土粘结强度/Mpa0.4粘结延伸率/%4008)胀缝接缝扳:应选用能适应混凝土面板膨胀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弹性复原率高、耐久性良好的材料,可采用沥青纤维板、塑胶或橡胶泡沫板,胀缝板的技术要求应满足下表6-17的要求:胀缝板的技术要求表6-17实验项目胀缝板种类塑胶、橡胶泡沫类纤维类压缩应力(MPa)0.20.62.06.0弹性复原率(%)9065挤出率(mm)5.03.0弯曲荷载(N)0505409)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设计:收费站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按3.04. 5rn宽划分板块,设置带拉杆的纵缝;纵向按4.0-5 0m划分板块,一般设置假缝型横向缩缝;仅在刚柔路面连接段、收费站两端设置横向胀缝,并在所有的横向缩缝内加设传力杆。横向胀缝处的水泥混凝土面板角隅采用角隅补强钢筋加强。刚柔路面连接处,在沥青路面面层之下埋设混凝土变厚板,混凝土变厚板与混凝土面板接缝处设置拉杆,胀缝设置在其混凝土面板后的第一个接缝处。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1)水泥:要求采用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符合要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终凝时间宜大于6小时,初凝时间应大于4小时,其中用于基层的水泥必须购买旋窑生产的年产量不小于10万吨的水泥厂的水泥。2)粗集料:采用石灰岩、白云岩轧制的碎石,碎石集料压碎值不得大于3 0%,其中卵砾石中,一个破碎面不小于90%,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破碎面不小于80%。3)细集料:采用碎石加工过程中的石屑及天然砂,有机质含量不宜超过2%。4)混合料: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材料和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设计时室内试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为集料:水泥=9795:3.05;水泥用量不得大于5.0%:基层混合料中的集料级配范围要求见下表,混合料七天龄期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低于4 0MPa(此抗压强度要求为设计值,为避免混合料离散性过大,考虑95%的保证率系数后,基层强度偏高,要求偏差系数宜控制在10%以内)。设计时室内试验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配合比为集料:水泥=9796:34;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材料和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但永泥用量不得超过4%;混合料七天龄期的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3 0MPa(此抗压强度要求为设计值,为避免混合料离散性过大,考虑95%的保证率系数后,基层强度偏离,要求偏差系数宜控制在10%以内)。室内试验混合料试件要求采用振动法成型。基层和底基层混合料中集料的级配范围要求见下表6-18。基层和底基层混合料中集料级配范围表6-18通过各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数31.5199.54.752.360.60.075100688638582232162881503289注; 本级配须采用振动压实方法成型试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的压实度及7天抗压强度要求见表6 -19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压实度及7天抗压强度表6-19类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压实度/%9897抗压强度/Mpa4.04.53.03.5七、 施工质量控制1路基路基竣工后,其项面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不得低于96%,检测非不利季节的代表弯沉值不得超过179.1l0-2mm,采用后轴重100KN的标准车(单轴双轮的载重车,其后轴标准轴载P为1001KN,一侧双轮荷载为500. 5KN,轮胎接地压强p为0.70.05MPa,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d为21.30.5cm,轮隙宽度应满足能自由插入弯沉仪测头的测试要求)进行弯沉检测,检测频率为每车道每10m两点;每车道检测断面应错开设置,施测路段代表弯沉值的计算如下: Lu=L+ZaS L施测路段的平均弯沉值 S施测路段弯沉值的标准差 Za保证率系数,Za=2.0计算L和S时,可将L3S以外的点舍弃,对舍弃的弯沉值的测点应找出周围界限,并进行处理。路基顶面按设计要求的横坡形成路拱,表面应平整,应按设计要求控制好顶面标高,不得进行薄层找补。必须在路基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路面施工。对受地下水影响的路段,在挖方边沟下设置纵向排水渗沟(挖方边沟下一般都已经设置了),以降低地下水位,或设置内部纵、横向排水渗沟(视情况而定),排除裂隙水或泉水,石质挖方地段,超挖部分均应回填级配碎石垫层,且厚度不宜小于15cm。2集料的生产管理1)片石的质量控制集料的物理特性如抗磨耗性与强度主要由母岩的特性决定。片石开采工艺在排除软弱岩层的情况下,对集料的质量可能有重大影响,破碎将影响集料颗粒形状和级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片石质量进行控制:尽量减少片石开采点,以防品种杂乱,质量参差不齐。保证片石的质量,必须对山体的覆盖层和风化层彻底清理干净,保证石质纯净不含泥土、风化石等杂物和软弱颗粒。剥除和废弃土覆盖层和风化岩石并在破碎作业时筛除坚固材料,除去任何劣质岩石。并使非坚固材料通过筛屏格网予以废弃。所开采的片石采用挖掘机装车,选择合格、干净的片石,运入料场的片石均经过高压水洗干净后,方可用于破碎,以保证成品料的针片状含量、含泥量等各项指标符合要求。2)碎石的质量控制清洁度在片石进入破碎喂料机前,增加一个长度不得小于3m的振动筛,筛孔尺寸不得小于10cm,同时在振动筛下方增设1台废料皮带机(筛除的废料不得再使用),使原料进入粗破碎前将粉料和泥土排出,保证成品料的清洁度。碎石的粒径和级配控制A在大规模生产破损石料前,应根据试验筛分结果,调整筛孔尺寸和筛的倾角,使得轧制的碎石规格满足规范要求。特别是02. 36mm和2.364. 75mm两种规格的材料应特别注意,必须经过振动筛进行彻底分离。B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采用统一级配形式,为了便于控制级配,碎石分31.519mm、199. 5mm、9.54. 75mm、4.752. 36mm 4种。C沥青面层根据不同混合料级配类型,方便破碎加工、综合利用并满足级配要求,宜将规格料分成45种粒级。如:SMA-16:169. 5mm、9.54. 75mm、4.752. 36mm、2.360mm;AC-20:26. 516mm、169. 5mm、9.54. 75mm、4.752. 36mm、2.360mm。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料堆集料级配: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测用于混合料生产的料堆集料。在料源与加工方法不变的情况下,施工中的常规诚验只限于料堆集料的级配。如果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补充另外的集料,则料堆补充的新集料必须具备与原材料堆集料相同的料源与级配,否则料堆集料的规格可能改变,并直接影响到混合料的级配与质量。因此,保证料堆集料规格的稳定,以及定期选取代表性试样进行筛分检查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利于沥青混合料进行严格的级配控制。当料堆集料的级配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应对料堆集料的上料比例进行必要的调整。还应定期地对热料仓集料的级配进行筛分析,作为对混合料级配的进一步校核。冷料堆与热料仓的比例:在进行混合料生产时,料堆集料按设计比例送料是热仓集料数量与规格稳定以及混合料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对料堆集料与热仓集料的级配与比重进行定期试验,以掌握集料级配及比重的波动情况,如发生较大变化,则需要适当调整料堆集料的上料比例。热料仓的控制:为了保持级配稳定,要定期对振动筛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热料仓混仓率小于10%,若筛网被堵塞,混合率就会发生变化,产生波动,直接影响混合料集料级配组成,特别是细集料的变化影响最大。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1)本路面工程的基层和底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混合料,基层、底基层均须用摊铺机摊铺(为避免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的离析,宜采用适合的摊铺设备和相应的摊铺宽度);在正式拌和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应根据施工气温调整最佳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应组织好施工,各工序间紧密衔接,作业段的长度不宜太长。2)碾压成型后立即采用节水保湿养护膜覆盖养生,并根据天气情况洒水,使水泥稳定碎石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节水保湿养护膜的技术要求见下表,对覆盖节水保湿养生膜进行养生的底基层路段,养生期间严禁车辆通行,经常检查养护膜是否覆盖严实,对不能及时施工上部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必须采用保湿养生膜进行覆盖养生,且在铺筑上结构前不得揭去养生膜。应合理的进行施工组织,底基层施工养生完后应尽快施工基层,未施工基层的底基层路段应禁止重车通行,以免损坏底基层。节水保湿养生膜 表7-1检验项目要求3d有效保水率(%)90一次性保水时间(d)7保温性能(用膜内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之差)()4用养生膜养护的抗压强度比(%)(与标养比较)3d957d95单位面积吸蒸馏水量(kg/m2)0.53)基层和底基层的材料应根据具体材料分成5级或以上(不包括天然砂在内,也可以根据碎石加工设备适当调整分级界限的筛孔尺寸或增加分级的级数),以保证合成混合料级配稳定满足要求;为便于材料堆放和施工组织,底基层与基层的集料的粒径和分级一致(以便于拌和场管理)。4) 02.36mm和2.364.75mm两种规格材料必须采取搭建防雨棚,以保证施工时混合料含水量可得到有效控制。5)水泥用量除用滴定法检测水泥剂量要求外,还必须进行总量控制,记录每天的实际水泥用量、集料用量和实际工程量,计算对比水泥计量的一致性。6)基层、底基层竣工后(基层、底基层顶面的弯沉宜在养生完后14天内完成检测),采用后轴重100KN的标准车进行弯沉检测,检测频率为每车道每20m两点,非不利季节的弯沉代表值(弯沉代表值=测量弯沉的平均值+2倍标准差)不得超过设计值,基层的压实度不应低于98%,底基层的压实度不应低于97%;对弯沉值过大的点,应进行局部处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施工。7)基层和底基层严禁采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及标高调整。严禁有意进行表面提浆。基层和底基层(包括没有连续施工的上、下底基层间)每层摊铺前均应对下层表面均匀洒水湿润,洒水时间应视施工气温而定。基层、底基层间(包括没有连续施工的上、下底基层间)还应洒一定的水泥浆,确保层间粘结。8)基层的配合比以干质量为准,故施工时应根据原材料含水量的变化而经常性的计算出施工配合比,包括混合料的用水量。结合料的剂量是按双边波动界限控制,应加强混合料均匀性控制,确保结合料的剂量不超出波动范围。掺有水泥的混合料拌和、摊铺、碾压和修整各工序应安排紧凑,确保连续性。若摊铺因故中断时间己超过2小时,而又未按规定作接头缝,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水泥掺入后,混合料拌和、摊铺、碾压和修整全部操作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并在上述规定时间内不间断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基层施工完毕后,必须立即检查和试验各项质量项目(除弯沉外),若质量不合格,则必须在上述规定时间内修整。基层施工完毕后必须保湿养生7天后,才能进行下一结构层的施工。养生期内除洒水设备外,不得通车,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