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docx_第1页
中国文学理论.docx_第2页
中国文学理论.docx_第3页
中国文学理论.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学理论“中国文学批评史”(文批史)】“中国文学理论史”(古代文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四大阶段先秦两汉萌芽发展期:文论资料都是片言只语,多见于诸子;文学理论、艺术理论、音乐理论不分;以儒道两家为突出;到西汉时产生了单篇论文,但研究面很窄,是针对一本书、一篇作品或一个作家展开讨论、进行研究的。如毛诗序楚辞章句太史公自序等;指导思想上的“依经立论”魏晋南北朝成熟繁荣期:不但有单篇论文,而且有体系很完整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诗品;讨论了很多问题、文体和作家作品;指导思想比汉代解放了,虽不反对教化,“依经立论”,但特别强调日常生活的抒情写景,如典论论文;南朝“骈文”理论大发展(对偶、用典、压韵)唐宋散文理论复古期(“文以载道”),诗歌理论进一步开掘期:文学理论批评资料大大增加;诗论、文论分道扬镳;指导思想上,儒家思想重新抬头,比汉代解放,比六朝保守,虽不反对日常生活的抒情写景,但开始强调风舆教化;审美趣味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六朝的崇尚声色之美转向崇尚恬淡闲远之美。政治家派、文人派、理学家派虽在理论上有别,但在审美意趣上却是相似的。元明清传统的诗文理论总结期,新兴的戏曲小说理论勃兴期:文批理论总量大,但都是在前人理论基础上的;戏曲小说创作和理论中,落后的封建意识和先进的市民意识相交叉。研究阶段五四运动之前准备阶段;五四至新中国成立学科的建立阶段(正式开始阶段);解放后至文革前研究繁荣阶段;文革时空白期;新时期真正繁荣阶段。孔子之前四大学说:1“诗言志”说:出自尚书尧典。春秋孔子时代提出。典型作品诗经魏风硕鼠的首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誓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张祜的咏内人, 唐代著名诗人薛涛写的池上双鸟,郑板桥怀扬州故居, 曹操的观沧海2 “美刺”说:出自诗经,认为诗经中总有几句用来说明写作目的,大抵有二,一为刺,二为美。表明当时已有人认识到诗歌作用。24首直接表明写作目的,21首为刺,3首为美。刺诗中只有三篇出自风,其余均出自雅。表明文学反映现实,文学批评现实的功能远大于歌颂现实的功能。说明刺更有价值。3“观志观风”说:出自左传、国语礼记,统治者站在他的角度读作诗人的诗,了解其志,了解国风。4“三不朽”说: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孔子两学说:“文质彬彬”说:在文与质的关系上主张文质统一,并提出文质彬彬说,本讲人之气质,但具有普适性,同样适用于文学。质,质朴,文学上就是内容;文,文采,文学上就是文采、形式。最好的文学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即“文质彬彬”。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孟子三学说:“知言养气”说:知言是指辨别言辞实质的能力,它能够判断诐言、淫言、邪言、遁言四个错误言辞的实质之所在。养气是指人的一种道德修养功夫,“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指一种正义凌然的精神状态,这种正气要配“义”“子”“道”,是一种长期坚持的艰苦的道德修养,表现出孟子关于人格修养的一种理想境界,追求一种崇高的理想美和人格美。“以意逆志”说:我们解读作品时不要拘泥于作品个别的字句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孟子主张在对全篇内容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再去正确的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才是正确的。“知人论世”说:全面准确的把握作品,不仅要以意逆志,还要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即知人论世。就是说解读作品时,要对作者的生平思想、个人遭遇、所处时代、写作缘由有一定的了解,以求对作品做出更准确的评价。老子“大音希声”说:字面意思上看,大:大小之大;完美之意。音:声音。大音:最大或最完美的声音。希声:老子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因此,希声就是有声音而听不见。所以大音希声之意为最大最完美的声音是听不见的,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所以运用到音乐上就是最大最完美的音乐是听不见的。庄子两学说:言不尽意,得意忘言庄子书中强调“意”是“不可以言传”的,其中一些讲出神入化的技艺的故事,如“轮扁斫轮”、“庖丁解牛”等都说明言不能尽传意的道理。庄子认为文字语言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把人的复杂的思维内容完全传达出来,这就是所谓“言不尽意”。既然“言不尽意”,那么,相比于意来,言就不是最重要的了,故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就是所谓“得意忘言”。庄子认为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恰恰需要“言不尽意,而为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一种好的文学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创作的”。庄子认为言不尽意恰恰揭示了文学的含蓄美,这种美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四大问题:教化说,主文谲谏说,发乎情止乎礼义,温柔敦厚诗品:1.物感说:1追溯,礼记乐记乐本中所讲的是音乐,同时并没有解释“物”为何“感”。文赋陆机解释此“物”为“自然之物”。文心雕龙物色篇同样认为是自然之物。诗品序中既讲了自然之物,又讲了社会生活,特别是个人的遭际,较前人有大进步,扩大了物的范围,特别强调了个人遭际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但是还没有意识到社会生活是文学(诗歌)创作的唯一源泉。2钟嵘讲的是创作的原动力,但同时也说明了诗歌内容的要求,就是要深入生活,反映个人的遭际。3钟嵘也吸收了毛诗序理论的影响,但有所处理,删去了教化之论,突显了“下以讽刺上”。2滋味说:1有滋味的诗是最好的诗。2言有尽而意无穷,余味无穷的诗是有滋味的诗。3五言诗是余味无穷的诗。4五言能够更好的表达。5五言如何表达:赋比兴三种手法并用;建安风骨与文彩相结合,既刚健明朗有有文采。3.崇尚自然美:1对一味追求华丽辞藻的是批评的,自然美和雕琢美要统一。2反对诗歌用典故,认为典故破坏自然美,用典用多了不是文学而是学问。人为有些人才气不足用典来弥补,违背了诗抒情的艺术规律。3反对声律论,钟嵘反对的是那种“伤其真美”的八病等的矫揉造作,而对诗歌的自然的音节美并不排斥。4反对玄言诗,认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4肯定五言诗的表现力,并综合讨论五言诗的发展史。典论论文关于文学的价值和作用1文本本义。“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包含两个意思,前半句是说文学对治国有重要作用,是为政治服务的重大事业。后半句是说文学对作者本人有让作者千古不朽的价值,也说明文学作品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而且能超越自身所处的时代,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长期发挥作用。2.“经国之大业”的价值判断。1曹丕所说的文章“经国之大业”的价值与汉代及以前儒生的说法是不一样的,传统儒生认为是教化作用,而曹植说的是文章的应用价值,“四科八体”都是用于统治事物的。2汴下文人与三曹关系如此甚密的原因:三曹确实爱好文学;三曹看到了文学帮助治国的作用。3曹丕推崇这些文章、文体是看到了它们的应用价值,这是进步的一面,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文学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反映民生疾苦的价值。3.“不朽之盛事”的价值判断。1除了开头半句外其余内容都是解释“不朽之盛事”,说明了曹丕对“不朽之盛事”的重视。2论文之外王朗书: 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曹丕是重视立言扬名的。3汉代以来,立言不朽的多是不得意之人。而曹丕是做太子之后还主张重视“立言扬名”,这就是他的进步。4汉代以前的立言不朽都是一家之言的子书或史书,曹丕在此基础上强调了诗赋等同样也可以立言不朽,这又是他的一大进步。5诗赋不朽不是因为它的教化功能,而是因为它的审美功能。6“不朽之盛事”和“经国之大业”同样忽略了文学反映广阔社会生活,反映社会动乱、民生疾苦的作用。同样体现出文学理论较文学创作之滞后。总结从西汉前期到东汉末期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可得出如下结论:1除个人因素外,不难窥出西汉对屈原及其作品评价的变化,实际上反映除了儒道两家思想影响的消长。消是道家思想在一步一步减退,长是儒家思想在一步一步加深。2班固与刘安、司马迁的分歧,既是道家愤世嫉俗思想与儒家维护现状思想的分歧,也是汉代文艺思想发展中进步与保守之争的反应,刘安与司马迁代表了一种进步的文艺思想,而班固代表的是保守的思想3杨雄、班固对屈原作品艺术方面的批评,既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的局限性,也说明了儒家文艺思想不仅像以前一样关注文学的社会教化而且衡量文艺水平时也深入到艺术表现方法中去了,也关心起文艺的艺术问题来了。4从表面看,王逸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是和刘安司马迁相一致的,但实际上他肯定屈原及其作品的角度从本质上却又恰恰和杨雄班固相一致。因为他肯定的标准就是依经立论,班固从儒家立场出发批评屈原,王逸从儒家立场出发肯定屈原,对屈原的作品做出符合儒家思想的解释,故此王逸本来是想抬高屈原及其作品的地位,客观上却贬低了屈原作品的独立文学价值。司马迁的这段话是结合个人的不幸遭遇所写,同时也受影响于先秦的美辞、兴观群怨等影响:内涵:1司马迁说的愤应当与怨并称,所谓怨愤是理想与抱负受黑暗社会的压迫无法实现,因而抗争的一种强烈情感表现,不是失心自狂的随意爆发,因而在这种巨大创作原动力推动下创作出的作品不是无病呻吟而是真情实感的抒发。2司马迁所说愤即创作原动力,并不只是一己私怨,更不是违背国家民族利益的私愤,所以他在伯家列传中曾正面指出非公正不发愤,所谓公正之愤也就是服从真理服从大局,抒写国家民族之愤,若以狭隘的个人私愤为创作原动力,其创作的作品绝不会有高的境界,也决不会具有代表性。3司马迁所说的发愤之作,多数为批判现实之作而非歌功颂德之作,所以批判性的作品往往是具有生命力的4司马迁所说的愤是出于公心,而公心并不抹杀创作个性,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本身就包含了充分舒展个性、倡导思想解放的积极因素,唯其如此,其创作才有感人的独特艺术风格,片面强调共性个性都不符合司马迁学说的原意5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一方面是对孔子诗可以怨等儒家思想的继承,另一方面又是道家愤世嫉俗对黑暗现实之风的批判精神的体现,所以表现了儒道结合的倾向,这一倾向既崇高儒而又尚未受到儒学中和思想的过分束缚,正是西汉前期从文景倡导黄老之学到武帝独尊儒术过渡时期思想特征的具体体现。尚书尧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报任安书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