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复发作四肢无力 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历摘要 先证者(-2),男性,15岁,因反复四肢活动不利3.5个月,于2003年8月入院。 该患儿于2003年5月5日清晨醒后出现四肢活动不利,双下肢不能移动,双手指尚能屈曲,但肘部不能抬起及移动;神智清,说话正常,无胸闷、心悸、气短,无头痛、头晕、恶心。患儿立即至当地医院就诊,测血钾2.61 mmol/L,经补钾治疗约45 h后即恢复正常,四肢活动自如,此后服氯化钾1片/次,1日2次,1周后自行停药。同年8月7日晚患儿自觉四肢乏力、疲劳(之前2天曾有腹泻, 2次/日 ), 8月8日清晨患儿醒后再次出现四肢活动不利,双上肢及双下肢均不能活动,同时伴头颈部活动障碍、胸闷、说话困难。至当地医院查血钾2.38 mmol/L,经补钾治疗约45 h后好转,后未再服药。患儿平素体健,无高血压,胃纳佳,无恶心、呕吐,夜尿1次/晚。 患儿的父亲(-7)曾有低芈楸允?次,均在夏天活动出汗后休息时发生,分别发生于31岁和34岁时,当时出现乏力、四肢活动不能,测血钾分别为1.9 mmol/l及3 mmol/L,首次发作时还伴有呼吸困难,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上述症状经补钾治疗后缓解。患儿的2个舅舅(-1、-5)也出现过四肢活动不利,发作时血钾分别为2.57 mmol/L及3.12 mmol/L。对其家系中所有成员进行的电解质测定发现(图1),患儿的堂妹(-3)血钾为3.2 mmol/L,但无症状。 入院查体 血压 95/60 mmHg。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无紫纹,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眼睑无水肿,双眼无突出。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率86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全腹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 实验室检查 入院后多次查血钾均正常,分别为 3.99 mmol/L、3.88 mmol/L、4.24 mmol/L(正常值3.55.5 mmol/L);多次血Na+、血Cl-及血、尿同步电解质均正常。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正常。血醛固酮 及24 h尿醛固酮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 尿测定: pH 正常,CO32- 正常, 可滴定酸(TA )33.264 mEq/L ( 正常值 9.1530.7 mEq/L) NH4+正常。血皮质醇(F)节律检查(8 Am)6.6 g/dl (4 Pm)5.3 g/dl (12 Pm)0.7 g/dl(正常值022g/dl)。24h尿F正常。血ACTH测定 2次均正常。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AII)均正常。B超: 肝、胆、胰、脾、肾、肾上腺均无异常。心电图V1R/S1,余无特殊。诊疗经过 患者住院期间无疲劳和四肢无力发生,无血钾降低。入院后监测血压无异常升高。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尿同步电解质、尿可滴定酸、甲状腺功能、血尿醛固酮等,排除尿路及消化道失钾、肾小管酸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等继发性低血钾可能。嘱其注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饱、受寒、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如发作频繁,可于睡前口服氯化钾1片/d。同时对患儿及家族成员的外周血DNA进行了骨骼肌钙、钠、钾通道的基因检测,发现了其家族中所有患者(-2、-3、-6、-6、-7、-2、-3)均有编码Na+通道的基因SCN4A Arg672Cys的改变。(图2、3)分析讨论 周期性麻痹(PP)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它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离子通道性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发病与编码骨骼肌钙通道的基因CACNA1S、钠通道的基因SCN4A以及钾通道的基因KCNE3突变有关。麻痹发作时常伴血清钾浓度的改变。根据发作时的血钾水平,可分为低钾性、高钾性和正常血钾性麻痹3种类型。其中又以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OKPP,周麻)最为常见。在西方,多数患者都有遗传史,称为家族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在我国则以散发病例居多。高钾性周麻(HYPP)和低钾性周麻都会发生阵发性弛缓性无力,其主要区别就是发作期间的血钾变化以及麻痹发作的触发点。HYPP可由口服钾引起,而这对HOKPP则是治疗的方法;并且HYPP患者会同时伴有肌强直,而HOKPP的患者则没有。 HOKPP是在1863年由Cavare 首先描述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但以2040岁的青壮年为主,男性患病率一般为女性的23倍。初次发作常起始于1020岁,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至13小时,多则624小时,个别病例可长达1周左右。患者通常于发作数小时内自发地完全恢复正常,间歇期完全正常,一般为46周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一般均会有所减轻, 40岁以后发作次数常明显减少,甚至有些患者可不治而愈。值得一提的是,低钾性周麻的发生是由于细胞内外的钾转运异常所致,麻痹发生时钾由细胞外突然向细胞内转移,而并没有尿钾的排出增加。 过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剧烈运动后休息、感染、创伤、情绪激动等均可诱发低钾周麻的发作。一般在夜间入睡后或清晨醒来时发生。发病前往往有前驱症状,如肢体酸痛、麻木、僵硬、四肢感觉异常等;还可表现为困倦、头痛、多汗、少尿、面色潮红和恐惧等症状, 或于发作前一日有兴奋、神经过敏、忧虑、烦渴等症状。有人提出, 此时如稍活动可能抑制其发作。麻痹常自四肢近端肌肉开始,表现为四肢软瘫, 肌张力低,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但感觉正常,知觉及意识亦无变化,头面部肌肉侵犯少;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双下肢无力,也可延及肢体远端。麻痹范围大小不一,轻者仅有全身乏力,尚可行走;重者除颜面肌,眼肌与发音和言语有关的肌群、膈肌、括约肌外,全身的骨骼肌均可受累。麻痹程度可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发作时患者可有心率变慢、早搏和血压升高等;心电图表现P-R与Q-T间期延长,出现U波,ST段下降及T波倒置等。虽可见低血钾的心电图改变,但心肌通常不受累。麻痹范围广泛、程度较重者,有时可致呼吸障碍、心界扩大或心力衰竭。发作期间肌电图可显示肌原性受损,对电刺激几乎无反应。一般说,患者于发作间期查体正常,无进行性肌病的证据。偶可见遇冷而加重的眼睑肌强直。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为何钙通道、钠通道的改变会引起钾的转运异常,目前仍在不断的研究中。目前的电生理研究表明,肌细胞外钾浓度降低时,肌膜处于超极化状态,肌肉对神经的刺激反应降低,可能导致肌肉麻痹。于发作期间进行肌肉活检发现,肌浆内空泡形成,内含清亮的液体,糖元染色可见少许阳性反应颗粒,提示本病可能为肌纤维内碳水化合物代谢缺陷所致,当肌肉功能恢复,空泡即消失。电镜下可见这些空泡是纵内浆网的扩大。一般本病发作间期的肌活检应显示正常。当病变成为不可逆时,即发展为永久性肌病(PM),这时即使在发作间期肌活检也可见到空泡等变性改变。据报道,永久性肌病与麻痹发作的频数及严重程度无关,但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该病发生率越高,症状更重,由此支持本病实质为肌肉组织进行性受损的观点。 对于那些不典型的疑似病例,可在心电图监护下行高糖激发试验以协助诊断。试验前患者血钾及心电图必须正常,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2 g/kg),10 min后静脉注射1020 U胰岛素,诱发症状的发作。试验期间应每15 min测血清钾浓度、EKG和肌力。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出现肢体无力,血清钾递减至3.5 mmol/L以下,说明本试验结果阳性。但试验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除外本病,因为试验时某些患者可不对葡萄糖和胰岛素产生反应。通常,发作于1.5h内发生。当出现阳性结果时,应予口服补钾,必要时静脉补钾以中止发作。对首次发作者,应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多发性肌炎,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继发性低血钾性麻痹相鉴别。对于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治疗,主要是以预防为主。避免高糖饮食、劳累、酗酒等因素,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预防其发作。一旦麻痹发作,可予口服钾盐30120 mmol,直到其症状缓解。对于罕见的心律不齐或急性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