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五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五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五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五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30 诗 五 首【基础练】1.直接默写。(1)问君何能尔?_。(2)_,飞鸟相与还。(3)金樽清酒斗十千,_。(4)_,将登太行雪满山。(5)_,卷我屋上三重茅。(6)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7)将军角弓不得控,_。(8)_,愁云惨淡万里凝。(9)纷纷暮雪下辕门,_。(10)浩荡离愁白日斜,_。答案:(1)心远地自偏(2)山气日夕佳(3)玉盘珍羞直万钱(4)欲渡黄河冰塞川(5)八月秋高风怒号(6)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7)都护铁衣冷难着(8)瀚海阑干百丈冰(9)风掣红旗冻不翻(10)吟鞭东指即天涯2.理解默写。(1)(2014菏泽中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演讲时说,俄罗斯有句谚语:“大船必能远航。”中国有句诗:“_,_。”他相信,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一定能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2)(2014益阳中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想象奇特,形象优美的句子是:_,_。(3)(2013荆门中考)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4)近年来,国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百姓“安居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_,_”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_,_”寄寓了虽已辞官却仍系念国家前途命运的情志与追求。答案:(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考练】3.(2015安顺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3)题。己 亥 杂 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_(人名)。答案:龚自珍(2)这首诗中画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答:_答案: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答:_答案(示例):后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但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4.(2014广州中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1)、(2)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1)“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诗中哪个词相照应?“我”叹息什么?答:_答案:老无力。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2)“自经丧乱少睡眠”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就能把握作者由己及人,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感。答案:作者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争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5.(2014遵义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你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人生态度的把握。由作者身处闹市却没有人来人往的交往,由作者的自问自答之“心远地自偏”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是远离功名利禄的,再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看出作者的恬然安适,之后可以总结出作者淡泊名利,愿意过安然的隐居生活。答案:淡泊名利。(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见”是一个动词,在作者采摘菊花的过程中,无意中抬头看到了南山的风景,写出了作者的悠然与欣喜之情。答案:“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6.(2015济宁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湘 南 即 事戴叔伦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1)本诗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_。诗中所写的季节应为_。【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体裁及诗歌意象。根据诗句数量以及每句字数来判断体裁。抓住“枫叶衰”即可判断所写季节。答案:绝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