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1)限时训练.doc_第1页
(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1)限时训练.doc_第2页
(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1)限时训练.doc_第3页
(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1)限时训练.doc_第4页
(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1)限时训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1)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4分)(2015南京盐城模拟)读“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1四地由南向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bcd2四地中()a地位于热带b地有极昼现象c地一年出现两次太阳直射d地自转线速度最大解析:第1题,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小于90,说明其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在四地中最小,说明其位于北半球且纬度较高(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90,说明其位于北回归线上;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说明其位于南半球,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说明其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综合判断四地由南到北分别是。第2题,由第1题分析可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不位于热带;出现极昼现象的最低纬度是6634,其出现极昼时最大太阳高度值为4652,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小于该值,故不会出现极昼现象;地位于北回归线上,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地纬度最低,所以其自转线速度最大。答案:1.b2.d(2015合肥三模)右图中,l为某一条经线,读图,完成34题。3某一天中,图中四地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不可能相等的是()abcd4北半球冬至日,关于四地昼夜长短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昼长大于地b地昼长大于地c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d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解析:第3题,当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地与某地的正中间纬度时,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不可能位于30n,所以地不可能满足题中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要求。第4题,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故c项正确。答案:3.a4.c5(2015新余质检)新余(28n,115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将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为活动方式。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a2326b28 c6634d62解析:选b。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新余(28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2,故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应为28。(2015北京海淀月考)下图为某地连续三个月的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各表示一个月),已知该地水平移动的物体向左偏转。读图,回答67题。6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时()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长江流域正值梅花盛开时节d巴西高原草木茂盛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阶段,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b阶段,北印度洋海水流向为自东向西c阶段,悉尼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d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进入汛期解析:第6题,由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图中显示三个月中正午太阳高度由降低转为升高,说明h为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值,即图中正午太阳高度为h时为6月22日,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第7题,从上题分析可知,为5月、为6月、为7月。太阳直射点在6月22日直射北回归线,然后向南移动,至7月份,悉尼还是昼短夜长,但昼逐渐变长,珠江三角洲已经进入汛期。阶段为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水受西南季风影响而自西向东流。答案:6.b7.c(2015福建厦门模拟)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图。读图完成89题。8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解析:选c。由图可看出,该地昼夜等长时的日出时间约为6:30(北京时间),则日出时间由a向b变化期间,日出时间越来越早,但晚于昼夜等长这一天的日出时刻,故该时间段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9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a1小时40分钟b2小时20分钟c3小时20分钟d4小时40分钟解析:选d。某地昼夜长短在一年中的变化幅度,等于其一年中日出时刻变化幅度的2倍。图中显示日出最早约为5:20、最晚约为7:40,则日出变化幅度为2小时20分钟,故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4小时40分钟。10(2015浙江五校二模)下图为杭州(30n)某住宅小区顶楼太阳能热水器一年内获得太阳辐射量的统计简图,集热板与楼房平顶的交角为45,则图中h代表的日期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解析:选d。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的交角等于90时太阳辐射量最强,此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经计算此时太阳直射15s,而太阳直射15s有两次机会,故图中两个高峰值对应的就是直射15s时情况,由此,可推算出h代表的日期是冬至日。11读下图,若地球是个正球体,m、r、n是地球表面大圆的三个点,弧mrn是半圆,r为直射点,则关于m、n的叙述,正确的是()am、n的昼夜情况一定相反bm、n的纬度差一定为约133180cm、n的日出方位一定不同dm、n的时差为12小时或0解析:选d。地球表面大圆是指以球心为圆心,在地球表面画出的圆,包括赤道所在的纬线圈、晨昏圈、经线圈等,因r是直射点,所以该大圆只能是赤道或经线圈。如果该大圆为赤道,m、n的时差为12小时(如下图1),如果该大圆为经线圈,m、n的时差可能为0或12小时(如下图2),所以d正确;如果是图2所示状况,则mn的昼夜情况相同,所以a错误;如果是图2所示情况,r的纬度为(02326),弧mrn为半圆,mn的纬度差为约133180;如果是图1所示情况,mn的纬度差为0,所以b错误;当r位于赤道时,m、n两地均日出正东,所以c错误。图1图2二、综合题(共46分)12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6分)材料一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表。 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日照间距理论实际采用甲40281.18h1.2h乙23261.86h1.61.7h注:h为住宅楼的高度(适用于平地,且住宅呈东西走向)。材料二下图为材料一表中乙城市某日正午时窗影图,并且此时窗框影长达一年中最大值。(1)材料一表中的正午太阳高度采用的是一年中哪一天的数据?说明判断理由。(12分)(2)理论上来讲,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甲城市楼房的间距比乙城市小,试述其原因。(8分)(3)试判断乙城市的经纬度位置。(6分)解析:第(1)问, 如果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室内仍然可以采光,则其他时候采光条件就会更好,我国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一天是冬至日。第(2)问,甲城市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城市,说明其纬度较乙城市低,楼房的间距可以较乙城市小一些。第(3)问,我国一年中窗框影长最大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乙城市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应为2326,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h90|可以计算出乙城市的纬度为4308n,根据材料二可知,乙城市冬至日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4时,可以计算出乙城市的经度为90e。答案:(1)冬至日。原因:冬至日时,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此时我国各地楼房影长最长,室内采光条件最差。(2)甲城市的纬度比乙城市低,冬至日时,甲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比乙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大。(3)乙城市的坐标为(4308n,90e)。13我国西部地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甲图。乙图为该小组绘制的春分日至冬至日正午竿影长度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分)(1)乙图中的数码代号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的竿影长度。其中反映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正午竿影长度的数码代号是_。(2分)(2)该地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正午竿影长度变化情况是_,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_。(10分)(3)如果一年中测得的正午竿影均朝向北方,那么该学校位于()(4分)a南回归线以南b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c北回归线以北d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4)如果出现正午竿影长度等于竿长,则表明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是()(4分)a0b25c45d90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与影子的长短、方向之间的关系。第(1)题,从乙图纵坐标二分二至日时影长推出影长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即为夏至日,影长最长,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