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8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限时规范训练 人民版.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8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限时规范训练 人民版.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8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限时规范训练 人民版.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8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限时规范训练 人民版.doc_第4页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8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限时规范训练 人民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改编题)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民国光复,罐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烦费日增。”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人们已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部分民众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罐头”“番餐之味”等关键信息,由此可以看出部分民众已经认同西方生活方式,故选d。a、b、c三项均与史实或材料不符。答案d2(2013苏北四市模拟)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右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穿西装礼服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ab 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服饰及婚姻礼俗的变化。由婚礼中蒋介石的穿着可判断当时已开始穿西装礼服,由婚礼仪式可知这是西化的“文明婚礼”,正确。错在“彻底”摒弃上,中的“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在图中得不到体现。答案b3(原创题)武昌起义后,各地革命党人即动员群众剪辫。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令内务部:“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这从根本上说明()。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b政体已经发生改变c专制思想深入人心d民主政治生活开始解析辫子是专制的象征,脑袋里的辫子不好剪反映的是专制思想的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答案c4(2013盐城摸底)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ab cd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近代上海生活习俗受到西方影响,变化较大,且有崇洋现象,但普通民众生活方式未发生根本转变,无法从材料中体现。答案a5(原创题)当筑造铁路的权利收回来以后,国人便跃跃欲试了。在民众的呼吁声中,1898年,清政府主导建成了淞沪铁路(右图为当年淞沪铁路公司上海站)。这些资料说明了()。a民国成立后,上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b受西方影响,中国交通走向近代化c受西方影响,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d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解析题干中的时间比较关键,淞沪铁路的修建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人对交通近代化的期盼,从而使中国交通走向近代化,故选b项。由“1898年”排除a、d两项;1898年,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答案b6(2013江苏泰州中学诊断)将历史照片编印出版给普通人欣赏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右图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中汇聚了莫理循拍摄的500张清晰的照片(莫理循18971912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19121920任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在这本老照片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0”号机车投入唐胥铁路运行b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的报道c定军山首映的广告d中国人在教堂举行的婚礼解析唐胥铁路运行通车是在1881年,不可能出现在这本老照片中。答案a7(改编题)2012年,革命史诗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播出,从中我们知道周恩来在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并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在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还有()。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解析题干四个选项所出现的时间分别为1927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920年。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故答案为d项。答案d8(2012江苏宿迁调研)1931年北平的晨报上刊出这样一段文字“文秀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迄今八九年,独处一室未蒙一次同居,而一般阉臣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于是,文秀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下调解离婚”。材料从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人们婚姻观念发生一定变化人们民主法治意识增强妇女获得彻底解放国家注重用法律手段调整婚姻关系ab cd解析所述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均可在材料中体现。答案d9(改编题)右图是于江西某古代民居中拍摄到的“裹脚凳”。凳子最上方横梁为3寸,中间横梁用于缠布,最下方的盒子用于放置药物和香料。女子缠足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畸形,更是心理的禁锢。最初以法令形式明确禁止此陋习的政府是()。a晚清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解析民国时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答案c10(原创题)右图是1922年上海一书中的弄堂大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上海居民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b反映了近代社会的性质c中国传统民居、服饰消失殆尽d英语、民主思想广泛传播解析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的变化,从图片中的英文和题干中的时间可以判断b项正确。a项错在“完全”,排除;c项错在“消失殆尽”,民居应是中西结合,服装也是中西都存在,排除;d项中的“民主思想广泛传播”从图片中看不出来,排除。答案b11(改编题)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对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人们迅速获知这一消息的途径主要是()。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ab cd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点“迅速”等,由此可判断通过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新闻报道和互联网,故答案选c项。报刊杂志有滞后性,排除;电影一般是娱乐功能突出,更具有滞后性,排除。答案c12(2013南京模拟)右图是1926年10月10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运用该材料研究下列历史主题呈现最为全面的一项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ab cd解析从图片中“挽回利权”和“提倡国货”可知正确;从图片上女子的服饰可知正确;从香烟广告宣传可知正确。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3日照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两幅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风貌的照片:图一为20年代初的女学生打扮,图二为30年代一些上海男子在与洋人的交往中的合影。材料二1939年建成的位于上海的“马勒住宅”,是挪威式建筑(图三)。当今上海的西菜馆名气最大的要数陕西南路上的“红房子西菜馆”(图四)。(1)从图一、二人物的服饰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4分)(2)上一问中的这些历史信息能说明什么?(6分)(3)材料二涉及到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哪些方面?(4分)(4)结合两组材料,说说近代中国出现的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服饰、建筑的变化及原因。第(1)问,要充分利用材料信息,最大程度地提炼两幅图中的信息,不要只看到服饰变化的一方面,也应看到未变化的一方面。第(2)问,在归纳基础上提炼出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共存的结论。第(3)、(4)问,首先要明确中国的服饰、住宅建筑的变化代表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回答“意味着什么”即从这方面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来思考。答案(1)20年代的上海女学生多穿各式旗袍,也有穿中国传统服装的;与外国人交往的中国男人有的穿西装,有的则穿传统的中装。(2)当时的中国人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有的直接穿西式服装,有的则在中式服装上进行改进,如旗袍的式样等);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有一些中国人穿着较为保守;反映了中西文化相互共存、相互交融的过程。(3)西式居室建筑、西式饮食文化传入中国。(4)随着西方对中国的侵略,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逐渐对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并反映在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服饰、饮食、住宅建筑等。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内忧外患,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借以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醒天下。材料二2010年谁最红?小沈阳。“一夜成名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介发达的综合产物。”如今,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敢于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秀,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体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借“造浪”实现自我价值,间接满足心理期待的网民。材料三2011年春晚植入式广告提高了春晚的商业价值,这来自媒介自身存在的需求与压力。刘谦和小沈阳的走红和春晚的商业化运作是分不开的(春晚)本该是一场风格各异的饕餮盛宴,却成为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重复节目。在一片唏嘘声中,春晚开始思索新道路。(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4分)(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当今大众传播的媒介有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3)根据材料二、三,归纳刘谦和小沈阳一夜走红的原因有哪些?(8分)答案(1)原因:内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