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历史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规范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1).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规范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1).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规范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1).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规范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基础巩固1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近代前期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其直接目的是()a批判尊孔复古的逆流b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c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d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答案a解析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其直接起因是当时袁世凯梦想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故其直接目的是批判这一逆流。2陈独秀曾经撰文指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信仰共和,必排孔教。”其实践行动是()a参加辛亥革命b掀起新文化运动c参加护国运动d创建中国共产党答案b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传统儒家思想,并且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3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a思想内容变化b社会环境变化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答案b4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造成了人们在政治上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该材料强调的是()a人性的解放b人们政治地位的平等c民主与科学d平等与博爱答案a解析“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人们在政治上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说明体现了人性的解放。其余选项与题干材料内容不符。5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功绩是()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b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答案d解析“旧思想”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把它“洗刷干净”意即清除封建思想。6(2013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下表是1917年1921年新青年杂志发表文章的分类统计。主题介绍马克思主义介绍西方习俗国事要闻文章数量(篇)36530由上表可以得出的正确推论是()a新青年宣传的主要倾向是马克思主义b新青年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一刊物c新青年的撰稿人全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答案a解析从统计数字看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最多,b项“唯一刊物”不正确,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很多的刊物;c项“全都是”说法绝对化;从统计数字看,学习西方的数量较少,故d项错误。能力提升7近代一篇文章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文章作者应该是()a洋务派 b维新派c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代表答案d解析从“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及“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可判断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8陈旭麓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d解析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历程为:器物、制度和思想。关键信息:只有学习西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经历了器物和制度两个层次的向西方学习,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由此深入思想层次,举民主与科学旗帜,抨击封建统治思想儒家思想。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禁庙宇寺观。既成者还其俗,焚其书,改其室为礼拜堂,籍其资为医院等院。此为拯民出於迷昧之途,入於尤明之国也。二、禁演戏修台建醮。先化其心之惑,使伊所签助者,转助医院、四民院、学馆等,乃有益於民生实事。资政新篇材料二同文馆旧址万木草堂材料三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派与厌世派,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洪仁玕的主张。(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同文馆与万木草堂在办学目的上有何不同之处?(3)据材料三概括蔡元培的办学理念,并分析该办学理念在当时的积极作用。(4)就上述教育思想或办学理念,任选一例,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角度分析这一教育思想或办学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答案(1)主张:改庙宇为礼拜堂;开设新式学校、医院。(2)同文馆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洋务运动所需人才;万木草堂的办学目的是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3)理念:主张学术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积极作用:有助于新思想的传播;推动学术的发展(开创一代学术自由的新风);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4)洪仁玕:为重振国威、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同文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对实用人才的需求。万木草堂: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蔡元培:辛亥革命爆发;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教育思想或办学理念发展脉络及相关评价和认识的理解。第(1)问洪仁玕的主张可以从材料一、二直接归纳:改庙宇为礼拜堂(改其室为礼拜堂);“助医院、四民院、学馆”改为医院,建新式学校。第(2)问结合办学理念和时代背景加以分析即可:同文馆的办学目的是适应洋务运动的发展;万木草堂的办学目的是为推动后来的戊戌变法的需要。第(3)问考查的是对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蔡元培先生的办学理念及作用的理解,根据材料三思想自由归纳北大的办学方针:兼容并蓄,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作用:从传播思想,开创新学风;使北大人才汇聚;推动新文化运动等加以概括即可。第(4)问可以任选一例从思想解放、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等角度加以分析。【学思之窗】提示这个宣言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中国将会走上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指明的方向,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提示(1)民主共和思想: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它推动了辛亥革命的高涨,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实业救国思潮:一战期间,一批资产阶级实业家倡导“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为无产阶级的壮大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3)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倡导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使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弘扬,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的解放。(4)马克思主义思想:十月革命后,先进知识分子通过著书立说,成立社团等方式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二、学习延伸提示(1)同意观点一:儒家传统文化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近代以来,在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过程中,思想界出现学习西方的热潮,但中国的封建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