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水知己袁宏道 提起山水名作,世人多想起柳宗元永州八记。但我心中,却更为喜欢袁宏道之作品。觉得柳文表现了山水之貌,袁文表现了山水之态。柳文描绘了山水之形,袁文描绘了山水之趣。因此柳文可让人向往,袁文则让人沉醉。 原因大概是心境的不同。柳宗元作为唐改革派一员,是有其政治上的见解与主张,渴望着在政坛上一展所长的。但最终被贬,虽然内心坦荡,可以豁达视之,终有些郁闷难解,山水于他,是排解的一种途径,是放纵的一种方式,因此多些幽然。 而至袁宏道,因为政治上的高压,思想上的绀制使他视仕途更为一种牢笼,他希望一种个性的抒发与性灵的释放,天性的淡泊又使他与山水相契。如他所言,人情必有所寄,然后能乐,他的所寄就是山水,那是他精神所托的一种方式。这样心境的不同,反映到文字上就有了不同的旨趣与风格。 张岱说,菊花因陶渊明而无憾,那么山水则会因袁宏道而无憾。他是山水的知己,代山水立传,为景物描容,每一寸山水在他笔下都有不同的妙处,每一种景物在他眼中都有不同的乐趣。他放心于山水间,山水也对他敞开了心灵。最终山水因他文字而增色,他因山水而更扬名。只一个西湖,他第一次感觉是这样的:“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首,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并且,他笔下的西湖,因季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美:“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勤,与杏桃相次开放,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不说别处,只一个“不忍”二字,说明了作者对桃花的依恋之深,从侧面说明了桃花的美是如何的让人惊心动魄,连有名的雪梅都可弃之不观了。“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执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深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西湖之美,在他笔下可谓尽矣。 游览山水之美,一在心情,二在陪伴之人。心情以享受隐逸为好,心态要恬淡平和为要。陪伴之人应该为共好,如冰心论朋友所言情才趣俱备之人为上上之选。有这样的朋友相伴,平淡的山水也会多了几分快乐,不凡的山水更会多了分卓绝。柳宗元此二点要逊一些了。 更何况,山水也不止是山水,在袁宏道的笔下,更有人性化的一面呢,如他写天目山:“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里。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多鲜迂曲,貌古者则鲜妍不足,骨大者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正像说人一样呢,才高者多恣肆有怪癖,温柔敦厚的要少几分决断精明。他的文字都是这样,新奇清新,读起来饶有趣味。 但能亲近山水的人要多几分怪廦,才可尽享那分投入的快乐,又要有几分超然,才无视众人讶异的目光。在游高粱桥记中,袁宏道说得十分明白:“跌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以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 读至此处,心已随之而去,恨不能也如那三人枯坐树下以若痴禅者也。 追问,让课堂对话富有成效以满井游记的教学为例 王君传统的“师授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中首当其冲被反思和矫正。取而代之的“对话”式教学已经在课堂上蔚然成风。但是,在一线,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对话”的形式有了,但课堂的低效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层出不穷。其中最突出的乃是对话进行中教师的无作为对话评价的单一,对话引导的乏力。这直接表现为教师追问意识的淡薄和追问能力的缺乏。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回答结束后的深入交流引导。它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进问题的纵深,攀向思维的新高。没有追问的对话其本质是教师教的缺位。它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学习始终在一个平面上徘徊。学习的形式表面上是开放的,但其本质还是封闭的。 成功的追问首先讲究教学契机的微观把握,其次讲究追问内容的艺术性:追问既要能够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又要能够有“洞天石扉,訇然中开”的效应。 下面以满井游记中的教学追问为例说明。 一、在失误之处追问 师:如果说小石潭记作者以写“小”为美,岳阳楼记以写“大”为美,那么,同学们认为满井游记以什么为美呢? (生自由朗读,独立思考) 生:以“淡”为美,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春意还不是很浓。 师: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江南的初春。北方的初春更淡雅更含蓄一些。生:以“细”为美,作者写细节很到位。生:以“初”为美。 师:我能够体味到你的意思,但是,“初”这个词语一般不单用,它多和其他词语组合在一起用。你能够换一个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吗? 生:新。 师:好!:非常聪明! 生:以“澈”为美。 师:“澈”也不单用,我也能够体会你的感受,换一个词语,努力把“澈”的意思表达出来。 生:净。 师:好!春天是干干净净的春天,是清澈透明的春天。 自评:学生的感悟有独到之处。但是表达上不准确。这里不适合大讲单音节词、多音节词的概念,教师稍加追问,提示学生用“替换法”来完善了自己的思维成果。这样的追问,落实在基础知识,但肯定会作用于能力。 二、在混沌之处追问 (对于“小石潭记以什么为美”的问题,学生先后说出了很多答案,比如:乐、劲、媚、喜、繁、静、闲、痴、和、意、纯、醒、变) 师:太多了,大家的归纳都很有特点,我们从任何一个词语探讨下去,都可能吃透文本。现在请同学们做个归纳,你觉得这些词语可以怎样分类? 生:有的很抽象,有的很具体。比如“喜、痴、闲”等就比较抽象,而“静、媚、变”等就比较具体。 生:有的是眼睛看到的,有的是心灵感受到的。 生:我觉得它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形”,注重的是景物的描绘;一类是“情”,注重的是感情的抒发;一类是“神”,注重的是神韵的领悟。 师:太有思想了,举例子说说。 生:比如说“变媚”就是景物的描绘,“喜乐痴”就是情感的抒发,而“淡和”就是神韵的领悟了。 师:你的分析已经涉及文学鉴赏的层次,真是太棒了!看来,同学们对文字感悟的角度和层面不一样。如果综合起来,我们就可以走到文字深处。 自评:这个教学片段让我难忘。学生选择的词语很多,形成了一个思维的“模糊场”,此刻,如果直入“主题”,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深入分析讨论也可以,但我总觉得这样委屈了大部分同学的“思想”。于是,临时决定“追问”加上了这样一个“分类”的训练。此处的追问,梳理了课堂思维成果,廓清了懵懂迷糊之处,为进一步带领学生咀嚼文本打好了基础。这样的追问,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提升自我的思维层次,巧妙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在矛盾之处追问 师:我看到同学们选择的词语中有两个是矛盾的,一个是“劲”,一个是“柔”。看看哪个词语更恰当? 生:肯定是“柔”!证据很多。柔梢披风是柔,土膏微润是柔,鳞浪层层是柔,倩女碛面是柔,春天到了,一切都苏醒了,硬邦邦的多不美啊! 师:好像很有道理?你怎么反驳? 生:我说的这个“劲”不是硬邦邦的意思,而是有力量的意思。虽然表面看起来一切都是柔的,但你仔细感悟的话,就会感受到春天的力量。 师:“春天的力量”?请结合文本阐述。 生:比如“高柳夹堤”就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一望空阔”也不是柔吧,还有,“脱笼之鹄”也很有力量。 师: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确实让人感觉到这天鹅是很有力量的。 生:冰皮虽然才“始”解,波色虽然只是“乍”明,但是我们可以想象春天的气息会越来越浓,春天的脚步会越来越近,越来越有力。 师:通过文字调动了想象,用想象去印证。真好,你是在用心读书啊! 生:还有悠然自得的“曝沙之鸟、呷浪之鳞”都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 生:人也是这样,他们的穿着、出游方式都让人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力量。 师:哦,看来,分歧就在于刚才前面同学的分类,一个是感其形,一个是悟其神。请背诵一下朱自清春的最后几个排比段。 (生背诵) 师:有什么启示? 生:春天给我们的感觉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是温柔的,又是刚强的;既是单纯的,又是成熟的。 师:既是柔的,又是劲的,关键看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去体会感走进课堂悟了。 自评:学生对文本的初感丰富多彩,教师如何选择呢?这首先关系到训练角度的问题。对深入研读文本有利的,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有帮助的,应该是教师追问的首选内容。在这个片段中,我选择了两个相悖的词语进行追问,以此引发辩论,把课堂讨论引向纵深。 四、在薄弱之处追问 师:我很欣赏一个同学所说的以“新”为美,举例子咀嚼咀嚼。 生:“于时冰皮始解”一句就表现出了新。 师:这是笼统地说,不叫咀嚼,细细地品品。 生:冰皮才开始解冻,是新。波色才刚刚开始明亮,是新。 师:这些表面上就可以看出来,请深入下去,感悟文字表层下的东西。 生:清澈见底 师:为何这么清澈呢? 生:冰皮始解啊。(众笑) 师:为何“冰皮始解”水就清澈呢? 生:水在冰层底下沉淀了一个冬天,当然清澈了。 师:好,这就出味道了。正是这个原因,才让我们感觉到如 生:镜之新开。 师:光泽度如何? 生:晶晶然。 师:为什么是冷光呢? 生:因为天气还没有完全转暖,水温还比较低。 师:对了,这样对“新”的感悟就深了。用这个方法,咀嚼一下“如倩女之赜面而髻鬟之始掠也”的“新”。 生:梳妆的是少女,当然是新的。 师:哦,还是美少女。比美少妇还清纯美丽的。上次学济南的冬天,同学们认为应该是美少妇作形象代表的。你看,这就是神韵的不同。 生:还是刚刚洗了脸梳了头的美少女,当然通身都是干净美丽的。 师:妆罢低眉问春天,你美还是我美? 生:“髻鬟始掠”也让我产生美好的联想。髻鬟是青春少女的发型,刚刚梳好,一定漂亮。 师:少女的头发一定是浓密的,发质一定是黝黑发亮的,一切都是青春的,一切都是健康的。用这来比喻晴雪刚刚洗过的山峦,实在是太传神了,太有新奇感了。类似的句子我们还背诵过:山如眉峰聚 生:水如眼波横 师: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一样巧妙不是?不过趣味儿大不相同了。 自评:学生思维呈现“薄弱”状态,原因往往有两个:一是感受笼统,不习惯咬文嚼字。二是封闭,未能打开思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教师追问,再追问,扩展再扩展,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生动形象”具体化,教学就丰满了、立体了。 追问的角度还有很多,功能也很丰富。上边举出的只是几种比较典型的追问形式。 总之,教师立足于学情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个教学设计更多只能是着眼于整体。教学的艺术,同时还更多地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结合中西医疗技术的探索
- 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研究
- 石河子大学《债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土木工程材料》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人力资源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运动控制基础》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汽车构造》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造价年终总结汇报
- 沈阳理工大学《工程力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ICF言语嗓音障碍的评估与治疗课件
-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第二章主体论文艺思潮
- 北理c语言上机答案(全)
- 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模板课件
- DB63-T 1674-2018+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技术规范
- 双向情感障碍
- 统编语文教材的主要特点和教学建议(课堂PPT)课件
- 胃溃疡 演示文稿课件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
- ESD的防护常识幻灯片
- 传感器课程设计基于的温度测量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