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谢中书书基础题班级: 姓名: 评价: 一、【自主学习】 (一) 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陶弘景_ 夕日欲颓_沉鳞_竞跃_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 (二)再读:自读35遍,读熟。并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实是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三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借助课下注释)1、解释加点词古来共谈_ 四时_俱_备 晓雾将歇_ 夕日欲颓_ 沉鳞_竞跃_ 与_其奇者2、重要语句的翻译和理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四)四读: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本文分_层,写出各层大意。第一层( 第1句- 第 句): _第二层( 第 句 -第 句): _第三层(第 句- 第 句): _(五)五读:初步体会文章情感.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二、【合作探究】 (一)课文描述“山川之美”,很像一首优美的山水诗。课文描绘了哪些美景?美在哪里?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美景的? (二)“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也反应了作者归隐山林,欣然自得的心境。说说哪些句子传达了这种心境,并简要分析。 (三)请你赏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温馨提示: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赏析:1、这句话写出了景色的什么特点?2、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美景的?3、你觉得那个字描绘得最为传神? 4、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表现美景?5、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画面。 (四)请你帮忙分析一下,后人为什么评价本文说“很像一首优美的山水诗” 。 三、【巩固强化】(一)背诵课文,并用原文填空。(1)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2)文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3)文章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_,_,_,_。(4)文中表达出对这幅清丽自然、有声有色的山川美景由衷的赞美之情的句子是_。 (二)理解课文,完成下列填空。答谢中书书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写景极富特色:先仰视“_”,再俯视“_”,又平看 “_”、“ _”,最后又分“ ” “ ”两个时段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这两句又注意了山水的交映、晨昏的变化、_、_等,使景物呈现处极强的立体感,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生动画卷。 (三)品读课文,赏析佳句。本文语言精练,骈散结合,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请从文中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一个语句,从用字遣词、修辞手法、句式等角度进行赏析。示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清),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赏析: (四)对比阅读,完成1-4小题。甲文:答谢中书书(原文略)乙文: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或王命急宣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哀转久绝 (4)四时俱备2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2分)甲文:乙文:3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五)学以致用,片断练习。 “谁不说俺家乡美”,我们的家乡简阳虽没有什么名山大川,但也有很多怡人的景致,试着在你的脑海里搜寻一处家乡小景,写一个片段,记得运用寓情于景、动静结合的写法哦。 附:答案自主学习部分(一)弘hng 、颓(tu)、鳞ln、跃yu、与y(二)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三)1、共:共同 ;四时:四季;俱:都;歇:散尽;颓:落下,落山;沉鳞:潜游水中的鱼儿;竞:争着;与:这里指欣赏2、清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的时候,可听见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四)分3层。第一层( 第1句): 总领全文,“美”点明中心。第二层( 第 2 句 -第5 句): 具体描绘山川之美。第三层(第 6句- 第7 句):发表感慨,总结并呼应前文。 (五)学生初步感知,只要能答出作者亲近自然、寄情山水之类即可。合作学习部分(一)“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写出了山高水清、秀美奇丽、生机勃勃等特点。围绕首句“山川之美”突出“四美”。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取景的角度、动静结合的方法、语言的凝练生动等。(二)一是从第二层具体描写景物的语句中均可体会作者陶醉山水的心境。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二是从第三层作者抒发感慨的句子中可以直接体会作者此种心境,“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三)此文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细细品味美句。以下答案仅作提示,不可机械对应。1、朝暮的山林水泉、猿鸟游鱼,多姿多彩、生机勃勃,风光无限美好。2、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交代时间,由朝而夕。这样描写,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3、如:“乱”本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指混乱、乱七八糟,但结合课文读来,这里用“乱”来形容猿鸟得声音此起彼伏,表现一种自由,一种活力,特别传神。通过“乱”字,写出了山川的早晨万物都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景象。还可赏析“歇”、 “竞”等词。4、修辞:拟人;写作技巧:动静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分析略。5、例如: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四)此题不深究,初步让学生从描绘的景色奇丽、语言凝练丰富、句式较为整齐且运用对偶等方法几方面有所感知即可。巩固强化(一)(1)山川之美,古来共赏。(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实是欲界之仙都。(二)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晓”“夕”色彩的配合、动静的结合等。(三)略(四)1(1)或:有时(1分) (2)奔:飞奔的马(1分)(3)绝: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赊销抵押合同协议
- 赠送仪器合同协议
- 沙厂劳务合同协议
- 系统出租合同协议
- 租房门市合同协议
- 线圈维修合同协议
- 用工担保合同协议
- 行洪论证合同协议
- 施工合同工程协议
- 砂浆垫资合同协议
- 50有多大-抓抓数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 《Python与数据分析应用》课件-第10章 数据分析工具Pandas
- 2024年高考政治(新课标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适用省份:山西、河南、云南、新疆)
- 2025年度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合同能源管理协议
- 妊娠合并心脏病妇产科-2024鲜版
- 安宁疗护基本病房管理规范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江西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学民族团结工作计划
- 2024年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5年重庆市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教案第六章 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