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二历史试卷 本试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高一年级基础知识能力部分及高二期中测试前所学知识(占40分);第二部分:本学期知识内容(占60分),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按座位号、页码顺序收回。 第一部分 (本卷共计4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1-8题1分,9-14题2分,共计20分)1.西周的下列分封国中,位于今山东境内的是:宋齐鲁卫a b c d2.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 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 这次议会改革法案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出现 b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宪章运动的压力3.毛泽东说:“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完全相同 c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4.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产生 d.推动了秦国封建化进程5.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展出了当时英国的经济成就和参展国家先进的工业品,在这次世博会上不可能出现的产品是a.纺织机 b.火车 c.高速蒸汽轮船 d.汽车6.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根本原因是这些地区 a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b经济基础好,商品经济发达 c通商口岸,便于对外贸易 d列强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早7.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一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发生在 a.土地改革中 b.三大改造中 c.大跃进中 c.人民公社化中8.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外汇储蓄急剧下降,当时韩国政府会向下列哪一国际组织求援9.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前者是习惯法,后者是成文法 前者是在平民的强烈提议下出现的,后者是统治者积极革新内政的结果 两者都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制定的法律,有利于帝国的扩张 罗马法是以前者为开端,后者为总结 a. b. c. d.10.“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a17世纪前的英国 b1815年后的法兰西第一帝国c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国 d1889年后的小日本帝国11.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某革命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里所评价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12.下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左图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印记”中我们可以推断:刘家功夫针属于私营手工业刘家功夫针品牌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较强该“印记”具有商标广告作用宋代商品经济非常活跃宋代普遍用煤炼出的钢铁的硬度和质量大大提高宋代出现最初的资本主义萌芽a.b. c.d.13.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欧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一快乐颂曲调,歌词的意思其实是永别了,不列颠!”这段文字反映了英国对哪一趋势的消极态度?a经济全球化 b欧洲一体化 c世界多极化 d贸易自由化14.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时期主题词“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英超美“二五”(1958-1962)大跃进、三年困难“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b.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日益成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二材料解析题:(一题共计20分)3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材料,回忆课堂中所欣赏过的相关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名画苏格拉底之死描写的事实: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公民法庭头版死刑。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卫士向他递了一碗毒汁,苏格拉底一边接碗,一边还在与学者们热烈地讨论肉体与灵魂的关系。有人把苏格拉底之死比喻为一次“壮丽的日落”。(注:作者为法国著名画家达维特,创作于1787年,其经典之作还有后来的马拉之死、网球场宣誓等) 材料二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院所描绘的情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在辩论,前者手指着天,后者手指着地,十分形象地归纳了各自的哲学观点。堂下则是一批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他们或在作画,或在思索着这些古希腊的先哲,表现了他们在古代先哲智慧之光的照耀下走出“黑暗时代”的主题。 请回答:(1)这两幅名画创作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6分)(2)说说上述两幅画作展现了怎样的精神和学术风貌?(6分)(3)你怎样认识这种特有的学术精神风貌与古希腊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8分) 第二部分 (本卷共计60 分)三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1526每题1分;2735每题2分,共计30分)15.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认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一观点体现了a仁政思想 b民本思想 c性本善思想 d致良知思想16.下列文学形式就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而言,主要不是受城市商业和工商业发展影响的是a周代诗经 b唐代传奇 c宋代话本 d明清小说17.提出过与大教育家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观点类似主张的古希腊哲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普罗泰哥拉18.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文艺复兴的共同影响是a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d加速了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兴起19.近代欧洲思想先贤们由高举人文旗帜到进入理性时代的根本原因是a基督教的黑暗统治 b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c仁人志士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d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20.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 b伽利略 c达尔文 d牛顿21.关于人间喜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属于19世纪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b是一部描绘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c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 d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22.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23.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a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b反对封建统治 c反对民族压迫 d明确反对帝国主义24.确立过我党新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有:中共三大 中共七大 中共八大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a b c d25.构成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的是万有引力定律力学三定律量子力学相对论a b c d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一“壮举”指的是a基本实现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文盲c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d成人高等教育长足发展27.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人君受命于天”,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至大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人的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三人的主张在当时都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c三人的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 d孟子、黄宗羲的主张具有民主政治色彩 28.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拨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29.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 30.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平统一” b.“反贪污、反浪费”“改革开放”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拨乱反正” d.“向雷锋同志学习”“实现四个现代化”31.二十世纪前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电视和电影 b、铁路与飞机 c、报纸和广播 d、网络与漫画3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斯蒂芬森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c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d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33.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这一变化表明 a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34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钱红卫、孙建国、李援朝、方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方跃进、孙建国、钱红卫、李援朝 b孙建国、李援朝、方跃进、钱红卫 c钱红卫、方跃进、李援朝、孙建国 d李援朝、钱红卫、孙建国、方跃进35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四材料解析题:(一题共计30分)37. 某班学生举办“学习历史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发言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变革发言中引用了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1)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兴人才、开学校方面有什么共同点?(4分)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6分) 主题发言二:世界伟人邓小平发言中引用了邓小平文选中的4个精辟论断:“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2)请解读上引、论断,写出主题发言稿的要点。(10分)(提示:下文划线文字部分是解读示例。请参照示例将答题内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个论断的解读都可从内容或作用中任选其一作答。三小点共9分,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具体)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坚定支持。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于党的基本路线, ;(4分)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 ;(3分) 关于新时期外交, 。(3分)(3) 由得出的结论: 。(10分)深圳市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二历史答题卡36.(20分):(1)这两幅名画创作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6分)_(2)说说上述两幅画作展现了怎样的精神和学术风貌?(6分)_ _ _(3)你怎样认识这种特有的学术精神风貌与古希腊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8分)_ 37.(30分):(1)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兴人才、开学校方面有什么共同点?(4分)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6分)_ (2)请解读上引、论断,写出主题发言稿的要点(10分)关于党的基本路线:(4分)_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3分)_关于新时期外交:(3分)_(3)由得出的结论:(10分)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二历史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答卷(1-8题每题1分,9-14题每题2分,14题共计2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选项dccaddcbccbcbd第二部分选择题答卷(15-26题每题1分,27-35题每题2分,21题共计30分)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caadbdbcdbd题号 26272829303132333435选项cacdcadabd二、材料解析题:(一题共计20分)36题:(24分) 答:(1)苏格拉底之死创作于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夕,启蒙运动达到巅峰,鼓舞了革命者的献身精神,树立了法律的权威。雅典学派创作于16世纪文艺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